斩邪-第3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杯茶,敬公子。”
净空把茶杯举起,隔空对着陈三郎。
“好!”
陈三郎也举起自己的茶杯,与之相对。
嗡的一下,就见到杯中茶水漩涡生起,与净空杯中的景观一模一样。
佛曰: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一切,皆起于因缘。
不外如是。
净空轻描淡写露出的这一手,便已展现出其高超的修为来。等闲人见着,莫不惊为仙人,顶礼膜拜。
陈三郎注视着杯中漩涡,内中有一股难以言明的吸力,要把他的精神意志给牵引进去,从而去到一个未知的世界里面。换了以前,只怕都抵御不住,想当年在扬州,净空只是一点,便让陈三郎陷入幻想之中。
只可惜,今时不同往日。
他微微一笑,旁若无事地把茶杯放到嘴边,慢慢啜饮,那漩涡入嘴,尽然化作无形,便是一股略带苦涩的茶水,入喉之后,有甘醇之意,余味缭绕:“大师,请茶。”
这一杯茶入喉,那边净空杯中景象立刻恢复正常,几片茶叶在水中浮沉,微微泛着绿意。
净空凝视着,举杯饮尽,啧啧有声:“好茶!”
提起茶壶走来:“公子,让老衲帮你斟茶。”
陈三郎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净空手中壶倾斜,一注茶水倒出,不偏不倚地落入陈三郎的杯子,那水看上去,竟犹如一脉瀑布,轰然倾泻。
隐隐间,陈三郎甚至听到了水流冲击的轰隆之声,不绝于耳。
这一声响,就在耳边,砰的一下。
陈三郎觉得有什么要钻进自己的脑袋里,受此震荡,精神不禁一个恍惚,出现了迷糊的迹象。
便在此时,怀中斩邪剑有所动,随着此剑,泥丸宫的古书立刻浮现,字字珠玑,大放光彩,顿时稳住了。
这番情景,不是第一次出现,每逢陈三郎遭遇危机,一书一剑,一里一外,互相联系,便会显露来助,而每一次,基本都能化险为夷。
这一次,也无例外。
书页翻开,字迹飞扬,每一个字,每一笔画,无论点撇,还是横竖,都暗暗蕴含有玄妙,有凌厉的气息蓬发而出。
只一下,水流轰击的瀑布声消失了。
一切恢复正常。
净空提着茶壶的手竟是颤抖了一下,把握不稳,以至于有茶水溅出了杯子,落在桌子上。
斟茶溢落,乃是颇为失礼的事,甚至算是失态了。
净空这老和尚活了一大把年纪,坐尽枯禅,一颗心早已千锤百炼,几无破绽,却在此刻,出现了一丝裂缝,可想而知陈三郎给予他多大的冲击。
“你,是个修士?”
陈三郎即使是个修士,其实净空也不至于此,他行走江湖久矣,所见所闻所遇,修士数以百计,各个宗门的基本都见识过,区区一个修士并不算什么。关键在于一直以来净空竟没有发现这个事实,这才可怕。想以前,他提着陈三郎与敖青周旋,当其时陈三郎哪里有丝毫的法力波动?
现在才相隔多久?
第一次在扬州相遇更不用说,轻而易举便进入到陈三郎的脑海世界,生成了幻象场景。之所以失败,只能说是陈三郎意志坚定,执念太深罢了。况且净空并不用心,只是随手为之,点化的皮毛都算不上。
而今却不同,先以妖猫试探,再用茶水来做文章,看似文雅,实则净空已经施展出了诸多本事手段。
渡人入门,说好听叫“点化”,说难听点是“洗脑”,绝非是容易简单的事,若面对些愚夫村妇,倒容易得多,往那儿一坐,随便弄点术法,民众便磕头拜见了。
诸多修门在城中设立庙观,多是走此路线。
但面对的是某些见多识广,意志坚韧的人,可就得费一番手脚。
不管点化谁,基本都是施展柔和手段,从精神层面寻求突破口,而不是把人抓起来摆布,那样的话,便是邪门歪道之举了,不屑为之,而且往往效果会适得其反。
眼下净空徒然发现陈三郎居然是个修士,还是个瞧不出破绽的修士,顿时觉得心神一震。
修道之途漫漫,极少有自学成才的,必须有师门指引教导――这个过程,实则也算是点化的一种。
换句话说,等于陈三郎已经被点化过一次了,再想点化过来,那难度不言而喻。
听到他的疑问,陈三郎呵呵一笑:“大师,你看我像是个修士吗?”
净空微微一怔,觉得这话有些蹊跷,再细想先前发生的事,果然发现了诸多疑窦之处。
陈三郎身上,从始到终,都没有法力显露,他的气息很是古怪,不好琢磨,倒跟上古时期的某些传闻有点相像。不过那传闻典故,早已埋没在故纸堆里了。
这些东西,暂且无法推敲,他这次来,势在必得,因为他深深地知道,若是让陈三郎依照这般势头发展下去,从此以后,再无机会。
连试三次,连陈三郎的脑海世界都入不得,看来,得使出最后的神通手段了。
………………………………
第四百一十五章:木鱼经声,声撼府衙
释家名为“仁慈”,但同样不乏金刚伏魔的刚烈手段,神通不少,所谓佛亦有刀,不外如是。
当然,面对陈三郎,那些神通手段却不好使用。不过净空还有更绝的,不怕陈三郎不皈依。只见他念句佛号,从袖中一掏,下一刻,手中便多了一口木鱼。
这木鱼通体浅黄色,鱼型,形体圆润,有着一圈圈的木纹,天然而生,但看上去,却如符文密布,有着玄妙的繁琐走势。木鱼头上有一处竟微微凹下去,显然是长年累月的敲打所形成的。
能敲出此处,非数十年之功不可。
他再一掏,这次掏出一根棒槌来。
陈三郎瞅着他的衣袖,心想这里面肯定有着独门术法,和逍遥富道的乾坤袖一般,等于是一口法器,可以容纳事物,还不知装着多少好东西。但这样的法器,炼法独特,不足为外人道也,也难以掠取。
净空木鱼在手,一手持槌,说道:“公子,请听老衲念经。”
也不多说,咚咚咚,就开始敲起来。
这声音清爽明悦,让人听着,便有一种欢喜安宁的感觉。
以声传神!
陈三郎心中一凛。
敲木鱼绝非简单,大有讲究学问。许多刚入门的沙弥小和尚,敲木鱼没有掌握到精髓,或快或慢,或轻或重,别人一听,别说安神,反会觉得烦躁难听,根本听不下去。即使一些敲了多年的老和尚,若无修为加持,同样无法进入境界,只得其形,不得其神,敲起来,节奏力气是掌握得不错,但传达不了神韵,充其量,便是敲得能听罢了。
净空这一敲,从第一声开始,便显露不凡。
陈三郎神色一紧,正襟危坐,坐在案桌后面,摆开文房四宝,先展一张白纸,再用镇纸压住。
这方镇纸,正是莫轩意送的那块极品寿黄。
铺好了纸,便开始磨墨,磨得很慢,墨汁悠悠。
净空见着,微微一笑,一边敲木鱼,一边开始念经。
他念的经,与寺庙里常念的大不相同,闻所未闻,不知是什么经文,每一句都极长,尾音长调,连绵不绝,行云流水般。
陈三郎磨墨的手一顿,却是被那经文所吸引,想要停下来仔细倾听,看能否听出什么内容来。
嗡!
关键时刻,还得《浩然帛书》发动,将那缕被牵引流露出来的意念给压下去了,灵台顿时清明。
“惭愧!”
陈三郎赶紧收敛了情绪,左手捻住右手的衣袖,专心致志地继续磨墨起来。
木鱼声声,经文琅琅,纵然房门关闭,但无法隔绝声音传递,外面的人,立刻便听到了。
雷威搬了十坛酒进来,许念娘看他顺眼,就叫他坐下来喝。
雷威心中大喜,许念娘何许人也,可是城主大人的岳父,即使撇开这个身份,其本身实力深不可测,赫然是整个崂山府的高手高手高高手,周分曹等人见着,都是客客气气,礼仪有加的。
现在有机会和许爷喝酒,雷威只觉得面子倍有光彩,连忙去外面,买了十斤羊肉,切好,装大盘,再整了两只烧鸡,以及一些花生米之类的,摆好一桌。
许念娘见着,呵呵一笑:这家伙,懂事,还不错。
他喝起酒来,并不讲究与谁,身份什么的,根本不在意,只要顺眼即可,贩夫走卒,一概不论。若是不对眼,即使权贵大官,也休想坐下来。
两人你一碗我一碗的,便痛快喝起来。
雷威平时在乡野多猪朋狗友,时常聚在一块,每日不醉无归,很是练出了些酒量,一向被朋友称道。在酒桌上,还得了个绰号,叫“雷三斤”,意思是能喝三斤酒。
只是今日,雷三斤遇到了许念娘,一比之下,立刻见高低。
看见许念娘一碗接着一碗往嘴里倒,连粗气不喘,雷威瞧得傻了眼:这哪里是喝酒,简直是喝水……不对,水这般喝法都不行,喝得多了,肚皮都要胀破了去。
惊叹之后,只剩下佩服。
果然是高人,连喝酒都高那么多。
几碗酒落肚,雷威有了些熏熏然,就在此时,他听到了木鱼声,以及念经声。
声音是从陈三郎的公房中传出来的。
“这秃驴连经都念上了,好不呱噪!”
雷威嘴里骂了句。
对面许念娘却面色一变,他也听出了木鱼声念经声中的玄妙:这声音,听不得!
“咦,不过这木鱼声听着,倒挺舒服得……”
那边雷威念叨道,听了下,居然摇头晃脑起来。只是没摇晃几下,神色便有些变了,变得茫然迷惑;又过一会,他忽地抛下手中酒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口中大叫:“佛祖,我有罪呀!”
许念娘看不过眼,飞脚过去,正中穴位,还来不及嚎啕告罪的雷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