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邪-第2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三郎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敢情这只是个代号。外面的人不知道,以为是个地方名,当然是缘木求鱼,求之不得。
只是这些山寨的人究竟是何等存在?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既然他们走在一起,成了组织,便定然有着共同的纲领才对。
许念娘看着他,似乎猜测到了他心中的疑惑,当即道:“珺儿,你去做些酒菜来,我要和三郎喝酒。”
许珺闻言,听话地去了。她心思玲珑,隐隐觉得父亲故意支开自己,但她还是依言而去。其了解父亲脾性,说一不二。况且,那些话既然告诉了陈三郎,也就等于告诉了自己。
许珺走后,许念娘又道:“三郎,有些话以前我无法与你分说。”
陈三郎听着,点头表示理解。那时候的他,白丁一名,要啥没啥,可以说是根基全无。这样的状况,即使知道什么,也毫无办法,也怪不得许念娘三缄其口,神神秘秘。
“但现在,你一步步起来,做得不错。”
闻言,陈三郎微微一笑。在印象里,这位准泰山大人可是极少夸人的,实在难得。
许念娘继续道:“所以,一些事情应该让你知道了。”
陈三郎也不做声,很认真倾听的样子。他知道许念娘话说到这个份上,该说的,肯定不会再有保留。
“你应该知道前朝大虞。”
陈三郎当然知道,身为读书人,读史可以明今,曾读过不少历史书籍,其中便有一本《虞记》。
许念娘目光悠远:“前朝覆灭,余孽未绝。”
听到这句,陈三郎猛地一怔,仿佛明白了。
“不错,我,以及山寨的人,便都是前朝英烈的后人。”
陈三郎倒没想到竟是如此。
一朝毁灭,一朝崛起,其实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都是规律。几千年来,不知更迭了多少王朝。
算起来,大虞被灭,也已两百多年。交替之际,夏禹曾大肆追捕击杀大虞王朝残部势力,几番清洗,七零八落,所剩无几。然后夏禹鼎盛,四海升平,统治越发稳固,对于前朝余孽也就不怎么在乎了,觉得这些人死的死,逃的逃,隐姓埋名,再难成气候,不足为虑。
万没想到,这些人竟组成了个山寨。要是传扬出去的话,只怕会掀起轩然大波。
陈三郎想了想,试问:“难道山寨的人,传承几代,时至今日,还有复国之心?”
许念娘一字字道:“我没有,但有人有,朝思梦想,无一日不想当皇帝。”
皇帝梦,千秋之念,不肯放下,也不足为奇。那么显然,那人肯定是大虞王朝后裔,或者,便是山寨之主了。
那一位苦练神功,天生无情的老大!
陈三郎记起来了,当日斩杀白头翁两人时,许念娘曾说过些事,说他是为了一位女子才与山寨决裂。
那女子,便是许珺的娘亲!
陈三郎赶紧问:“岳父大人,我岳母她……”
许念娘双眸目光一闪,有异常的光芒闪动,脸色变得有些苍白:“她没有死。”
这句话一出,陈三郎差点站了起来。饶是他气已经养得不错,但仍是有些失神。
许珺的母亲,竟然还活着……
当日许念娘说过,他带着怀孕的爱人闯下山去,正大雪纷飞,激战之下,血溅苍茫,何等悲壮。具体过程虽然没说,但寥寥数句,便能想得出来。
突然像想到了什么,陈三郎低声呼道:“难道,岳母大人被镇压在龙城?”
这样的话,许念娘那次出现在龙城的缘故就非常清楚了。如此说来,这位岳母大人自然也不是常人呀。
许念娘却摇头,没有正面回答:“你要记得,你的岳母名叫‘胡十娘’,我本来的名字,叫‘许横山’。”
“胡十娘,许横山……”
陈三郎念叨着,心中释然:怪不得许念娘的名字古怪,念娘念娘,寓意在此。也怪不得要让许珺先离开,要是让她知道娘亲还活着,无论如何都会去寻找了。
许念娘望着他:“如果有一天,我是说如果,三郎,我可能需要你的帮忙。但不是现在,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炼好你的剑。那把剑,真得不凡。以前我不让珺儿与你走得太近,那是因为我怀疑,也不想害了你。可没想到,你小子竟能成长到这个地步,倒让我刮目相看了。”
陈三郎嘿嘿一笑。
许念娘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际遇,我也不会问你。有际遇,便是机缘,得好好把握。”
陈三郎道:“我会的,一定不会让岳父大人失望。”
听完许念娘一通话,许多疑窦都迎刃而解,明白了不少问题,好歹弄清楚了。而许念娘之所以总是迁徙,大概便是逃避山寨的人的纠缠。上次击杀了白头翁他们,更是结下了更大的仇恨。若山寨来人,其本身或许能全身而退,却怕祸及陈三郎等。
只是一些问题得到了释疑,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例如:许珺的娘亲到底是不是被困在龙城呢?
正想着,许珺端着菜进来了,脸上笑意连连:“你们在说什么呢?酒菜都好了,可以吃了。”
………………………………
第三百九十五章:中州之战,惊天悬赏
一番酣饮,两人皆心有块垒,便放开心怀,都觉得亲近了许多。
陈三郎如何喝得过许念娘?下桌的时候已经昏昏然,脚步踉跄,由许珺扶着,回去房间休息。
许珺有力气,直接把他抱上床去,听他哼哼的,便竖起耳朵来听。许珺听闻男人容易酒后失言,说出秘密来。但听了好一会,陈三郎只是哼哼,片言只字都没听到,慢慢的,便发出微微的鼾声了。
“哼,睡得像个猪似的……”
许珺嗔怪地道,出去打了温水,用毛巾给陈三郎擦脸,忙活完,这才关门离开。
闲暇时候,陈三郎会饮上数杯,但喝得酩酊大醉的次数少之又少。醉过方知酒浓,醒来时,头有些疼,睁开眼看,见房中一团昏暗,听窗外淅淅沥沥,雨并未停。
也不知什么时辰,他觉得口干舌燥的,便爬起床来,披了件衣服,开门去找水喝。
“哎呀,公子你醒了。”
小翠的声音。
原来已是破晓,一些仆从起来做事了。
小翠见到陈三郎,赶紧便去打热水来给他洗漱。一番收拾,陈三郎恢复了精神,那边小翠又端上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白粥,还有三碟咸菜。
这些东西,最适合清理肠胃。
小翠得许珺吩咐,知道公子喝多了酒,早有准备。
吃了粥,陈三郎去府衙。虽然有周分曹郭楚在那,但他也不能完全做个甩手掌柜,一些重要事务,都得他来决定。
由于公务繁多,府衙特地增设多间公房,其中陈三郎所在的是单独一间,周分曹与郭楚共用一间。别的人员,按照事务分类,大都四五人挤一起。
这样安排下来,府衙的房子就显得不够用了。
至于公堂,那是审讯判案所用。
这些时日,击鼓鸣冤,登堂告状的也不少,不过大都是争执之事,又或是陈年旧案。
周分曹主持审判,若无特别的事,陈三郎一概不理。
陈三郎已经在考虑着,多设部门单位,从而解决大伙儿全部都挤在一个府衙的问题。
许多章程,都须敲定。
坐在公房中,陈三郎一直在想着这事,制定制度,方成纲领,从而把所有人都归纳进来。只是总缺少人手,而且还想等朝廷钦差来,正式下达旨意,从而名正言顺地成为崂山知府。
倒不是他着重于此,而是下面的人在乎。
名分的东西,最是玄妙,难以揣测,说无用是它,说有用,也是它。名分可以是一件遮羞的衣服,也可以是一顶光芒闪耀的帽子,还会是一副沉重坚固的枷锁……
身为钦命状元,陈三郎身上的名分着实不浅,这也是他觐见皇帝时,《浩然帛书》被夏禹王朝龙气困住的一大根源所在。再接受钦命当了县令,等于名分又加了一重。虽后来然拜许念娘为师,融刀意入剑锋,破开了束缚,恢复修为,但还是留下了不少遗患。
须知当下夏禹王朝虽然风雨飘零,但仍未倒下。
正想着,突然传来三声急促的敲门声。
陈三郎一皱眉,道:“进来!”
进来的是周分曹,周分曹一向稳重,此刻却跑得喘起粗气来。
陈三郎便知肯定有大事发生,果不其然,周分曹开口第一句便是:“公子,前线探子回报,石破军败了!”
石破军败了!
五个字而已,但蕴含的讯息实在丰厚,对于天下形势的牵涉影响更是深远无比。
陈三郎霍然起身,问道:“那探子呢?”
“就在外面,我叫他进来亲自跟你说。”
这一路来,陈三郎都十分看重情报工作,虽然还没有单独成立部门来做,但不惜重金地编排了数以百计的探子,四下发散开来,源源不断地搜集各种情报。
在雍州和中州交界处,蛮军与李恒威的勤王联军对持已久,一直是风雨如晦、一触即发的状态。
这一战关系重大,影响深远,除了双方大军外,还不知扎堆了多少探子之流。
众多探子来自天下各地势力,其中便包括崂山府。
比起天下,现在崂山府还入不得流,并不显山露水,但并不妨碍探子在第一时间传递回如此重要的战报。
前些时日,石破军调遣完毕,终于宣布开战。
千军万马,战场搏杀!
这是夏禹王朝建立后爆发的第一场大战,以往在凉州边境,也曾有蒙元铁骑不断骚扰,但人数上千,都算罕见,大都是小规模的游击之战。而今蛮军和勤王联军加在一起,足有四五十万,简直如潮水。
此战必将载入史册!
这一战,石破军败了……
其实听闻此讯,陈三郎倒不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