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斩邪 >

第248章

斩邪-第248章

小说: 斩邪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白纸上表现出来的的字根本不像字,七弯八曲,扭扭歪歪,乍一看,像是泼墨,仔细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潦草胡乱,比小儿涂鸦还要难看几分,分明便是传说中的鬼画符嘛。

    嗯,不错,当下情景,大浪滔天,隐约有妖魔作祟,陈三郎要对付之,当然不可能一本正经地写什么诗词歌赋与对方沟通,鬼画符才符合。

    问题是陈三郎什么时候会画符了,这份工作不应该是逍遥富道来做的吗?诸人面露古怪地看向道士,似乎要从他脸上看到答案。

    逍遥也看到了陈三郎书写的怪异的字符,却也是看得一愣一呆的,不知所云。要知道他崂山乃道门中最善于画符的宗门,传承千年,什么样的符没见过,但始终无法从陈三郎所写的东西上看到符的意味来。

    符咒之学绝非乱七八糟的糊弄,画符之时,一笔一划,一勾一勒,都有着十分严格的走势要求,稍有不慎,一个细微的地方画错了,那一张符也就毁了,根本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威能来。

    每一张符,其实都是一件法器。画符和制造法器在本质上基本相通,法器难以炼制,符咒亦然。其要求有特殊的纸张,特殊的笔,以及特殊的颜料……诸如种种,十分繁琐细致,具备这些,才有可能画出一张符来。

    逍遥看着陈三郎就觉得十分可疑,皆因这家伙用的是普通的宣纸,笔墨也马虎,属于读书人人手皆备的东西,就凭这些,也能画出符?

    开什么玩笑!

    只是此时此刻,书生神态严肃,很像那么回事,按道理,他也不应该在这般骨节眼开玩笑,难道说,这张字不像字,符不像符的纸张其实蕴含着巨大的威力?

    必须是这样。

    逍遥心里想着,又想到陈三郎修习的法门十分神秘,独树一帜,或者这便是他独特的表现手法,当即干咳一声,惊声道:“好符,真是好符!”

    嘴里啧啧有声,赞叹不已,十分完美地表现出一个内行人应该表现出的神态,旁人见到,自然而然也觉得陈三郎所书写出来的定然是厉害无比的符咒了。

    然而下一刻,陈三郎抓起那张纸,干脆利索地揉成一团,丢弃在地上。

    呃!

    逍遥富道仿佛被人一把扼住了喉咙,卡得气都喘不过来,鼓起眼睛:“书生,你这是?”

    “练笔草稿,写废了,不扔掉留着干嘛?”

    陈三郎的回答云淡风轻。

    道士满脸通红,差点蹦起来:“你是成心的吧?”

    陈三郎哈哈一笑,众人见着,也是忍俊不禁,几乎笑出声来。本来觉得很压抑很受逼迫的氛围,一下子松弛了许多。

    “不说废话,该做正事了。”

    陈三郎提笔开始在新的纸张上书写。

    出了糗,道士气鼓鼓的,但还是忍不住偷眼相看,要看陈三郎究竟在搞什么名堂,最好这家伙最后也闹出个大头佛来,下不得台。

    这一次,字写得端庄,只有一个字:

    “定”!

    此“定”字写得很大,几乎把那张纸给写满了。点撇之间,铁画银钩一般,极为有力,看上去,不像是写上去的,而像是刻上去的一般。

    力透纸背,不外如是。

    写好这个字后,陈三郎两鬓便有汗水滚落,显然出了许多力气。

    “好字!”

    周分曹忍不住击掌赞道,在他看来,此字之好,在于正,不偏不倚,正到了极点,一分一寸,都如同用尺子精心测量过。看久一会,又觉得笔画之间竟隐隐有一股精神透露而出,使人感到凛然。

    宋志远等,俱有此感,很觉得特别。

    定一定神,陈三郎拿起纸张,往下面一抛。

    风浪颇大,轻飘飘的纸张却稳稳地落在波涛之上。本来纸耐不住水的,沾染上很快就会烂掉,但此刻那写着“定”字的纸张却漂浮在江水之上,十分神奇。

    诸人都看得有点目瞪口呆,如此景象,简直匪夷所思。

    这个世界,神话传闻众说纷呈,妖魔鬼怪之说深入民心,相当有群众基础,只是众生芸芸,能够亲眼目睹到的毕竟少数。而且在人们心目中,这样的事情一般都与和尚道士这些修道之士挂钩,曾几何时,连一个读书人都具备如斯神通了吗?

    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可能,陈三郎本身就是一个神通广大的修道者。

    这么一想,以往诸多不合理的关节事件都能得到合适的解释。

    对此众人无不欣喜,在浩劫乱世,领首者本领越强,便越值得跟随。若陈三郎只单纯是个文弱书生,即使妙笔生花,连中三元,才华横溢,也不是合适的领袖。在太平年间,才子风、流,可成佳话,但在乱世,满腹诗书,手无缚鸡之力,却难以生存。

    逍遥富道很清晰地感受到字成之际,那张纸赫然具备了法器的品质。换句话说,陈三郎字成墨就,笔下开生面,便弄出来了一件法器,究其本质,跟自己画符相差无几,但整个过程就显得要简练得多。

    这再一次打破了逍遥富道的认知,惊得他眼睛都睁得滚圆。

    只是刚才感知这张纸法器气息寻常,属于刚入门的模样,比起先前道士投入江的那张符相差许多。那么,这么一张纸器,如何能定满江风波?

    道士相当怀疑。

    可就在他怀疑的同时,风徒然小了,波浪呜呜,开始平复下去。

    “这都行?”

    逍遥富道失声叫出来,还有没有有天理了。
………………………………

第三百二十章:鱼群抬剑,恶浪拍船

    逍遥富道惊诧不已,别的人却都是欣喜若狂。风浪平息,便能逃过大劫。说实话,众人自泾县出走,一路经历真称得上一波三折,总不让人省心,一颗心七上八下的,悬挂着难受。

    “咦,那股妖气并未离开……”

    道士敏感地嗅到了,虽然汹涌波涛都渐渐平定下来,可潜伏其中的大妖依旧盘桓在那儿,不曾消失。

    抬头望天,乌云密布,盖得更加沉重起来。诸人也发现了这一情况,惊魂未定,心里又开始打鼓。

    陈三郎明显也知道事情远未解决,定一定神,继续提笔疾书。

    这一次,写的是草书,字体小得多,与平常无异。

    他的草书颇具风格,笔走龙蛇,勾勒圆转,最特殊的是每一个字都和下一个字笔画相连,绵绵不绝,一气呵成。

    看得出,这写的是一篇祭文。

    说到祭文,在场的周分曹与宋志远都算是一方大家,两人作为地方名儒,经常接到写文邀请,其中祭文占据相当大的分量。

    祭文题材,自古便有,又详细分成多种类型,有祭奠祖宗父母的,有祭奠鬼神的,还有祭奠山川江河的……

    每一种,写法措辞都各有不同,颇有讲究。

    现在陈三郎所写的应该便是祭奠泾江水神的祭文,开篇起句:泾江浩荡,有神居中,今孺子出泾县,赴远方,途径大江……

    开篇规矩,胜在陈述清晰,简洁明了。然而一路看下来,措辞表达就明显与一般祭文不同了:

    “……圣人云:祭神如神在。吾欲祭之,然孺子不喜三牲,不献美酒,但得祭文一篇,愿君观览,而后速退……”

    这是哪门子的语气?

    周分曹与宋志远面面相觑,不禁露出苦笑。不过这位公子行事一向不同凡响,不差这一桩。

    写完,陈三郎拿出一物,赫然是斩邪剑。当前形态不过一尺长短,两指宽。他把祭文卷起来,包住斩邪剑,站起身,伸手一抛,将剑与纸都扔到江水里去。

    江面上似有感应,猛地席卷起一个巨大的漩涡,水流湍急,深不可测,一下子把纸条包吞噬了进去,汩汩声响,若在吞咽。

    船上众人都伸长颈去观看,静待事态发展,手心忍不住捏出了一把汗。

    吼!

    隐约间,也不知是否错觉,众人都像是听到了一声沉闷的吼叫,源自大江深处,深不知几许。

    周分曹等脸色一白:惨了,定然是这篇祭文激怒了水神,它要发难了……

    然而一吼之后,再无声息,天上乌云四散,风浪越发小了下来,最后风平浪静,水流潺潺,好一派风和景丽的祥和景观。

    “看!”

    有人惊叫出声,指着水面处。

    原来是一群小鱼涌现在那儿,密密麻麻,不知多少条,鱼群当中,一物赫然,正是那斩邪剑。

    鱼群抬剑,憨态可掬。

    这一幕,直叫众人瞧得眼神发直,不知该说什么好。再看往陈三郎的目光,凛然多了些别的意味在里面。

    陈三郎背负双手,一副早有预料的样子,也不用吩咐,蟹和早下去把剑拿了上来,恭恭敬敬呈交。

    拿了剑,陈三郎道:“各位辛苦,现在可以回船舱休息。蟹和,叫人扬帆吃足风力赶路,快些赶到雍州。”

    “是。”

    蟹和领命,与雄平下去忙活了。

    陈三郎回到船舱,脚一软,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喘气,后背汗流不已,都把衣服给**了。

    后面跟着进来的许珺连忙上来扶住,嗔道:“让你装!”

    陈三郎苦笑道:“还能如何?不如此,如何定人心?”

    许珺默然,知道他说得在理。这一趟出走泾县,进入雍州,前景凶险叵测,虽然选择跟随的人都是铁了心要追随陈三郎的,但人心这东西,最是易变,更会随着境况的变化而产生异动,必须有能够让人信服的表现,才能稳定局面。

    陈三郎写祭文,重要的并非祭文的内容,而是上面的字,最关键的,还是那把斩邪剑。

    他一直在催发着剑,消耗巨大。只是众目睽睽,不能表现出虚弱来。好在,他的付出获得了回报,此头泾江之妖分明卖了面子,收敛起风浪大方放行。

    倒不是说对方是怕了斩邪剑,以他目前的道行还没有达到那等地步,故而此妖之所以卖面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