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情缘阁故事 >

第24章

情缘阁故事-第24章

小说: 情缘阁故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钟文听一一口齿清晰,仍旧不放心地道:“听说你感染疫病……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一一不解:“我感染疫病?谁说的?”见钟文眼睛飘向药碗,一一解释道,“几天前巴陵县传来说有疫病,我和老师去看了,回来之后我确实病的挺厉害的,发热又发冷,喉咙都讲不出话来了,我也以为是感染了疫病。不过后来大夫给我检查了,说我只是感染了风寒。吃些药就没事了。呵呵……”
  钟文在心里嘘出一口气,暗骂道,自己担心了几天,亏他还笑得出来。嘴上却淡淡的说道:“恩,没事就好……”
  一一知道哥哥紧张自己,居然从帝都大老远的跑来了,心里得意了一阵后道:“皇兄,怎么你没收到我前两天送出的八百里奏报么?”
  钟文摇摇头道:“没有,大概你的奏报到达之时,朕已经出了帝都了。”此刻见一一没事,又关心起了疫病的事,“这疫病到底怎么回事?”
  想来那奏报上的内容也不太详细,如今钟文就在眼前,一一就细细的讲给他听道:“我和老师到达颖川府之后就去了几个地方视察并严命各地县官将当地的灾情呈报。谁知道那个巴陵县受灾严重,县官怕担责任,居然把灾情隐瞒。连日大雨,尸体堆积,又来不及处理。于是就爆发了疫病。好几个村庄的人都染病了。不仅如此,巴陵县官还乘机敛财,将赈灾银两克扣了再发放给灾民。这件事后来被当地百姓呈报上来。我和老师查明之后,就罢了巴陵县县官的官位。老师让人将他拿下,判了斩立决。”说到这里,一一感慨道,“没想到老师一个文弱书生,判人死刑起来还真是一点不心慈手软。”
  钟文听后愤然道:“杀得好!该杀!这样的狗官,祸国殃民,便是五马分尸,也难消朕心头之恨!”
  一一见哥哥平日里那么温和的人此刻却发这样的火,忙安慰道:“皇兄也不必难过生气,古往今来,大灾面前,总会有那么几个贪官,尽管法刀高悬,仍旧利欲熏心,悍不畏死。好在奸臣已除,至于疫病,老师和几个大夫想了几天几夜,已经想出了救治的方子。稍候大家吃了药,就会没事了。”
  “恩。”听一一这么一说,钟文胸中怒气才稍平了一些。
  见钟文冷静下来,一一又建议道:“皇兄,这几天我想了一个主意。这之后灾区重建,与其朝廷源源不断的拨钱派人过来。不如就在颖川府当地‘以工代赈’”
  钟文好奇道:“如何以工代赈?”
  一一在脑海里组织了一下道:“这次颖川府地震,百姓家园被毁,流离失所。但是光靠朝廷赈济他们,并不是最有效的办法,而且重重拨款下来,难保不会再有巴陵县官这样的贪官克扣赈银,与其这样,倒不如把这些痛失家园田地的百姓集合起来,让他们自己组成队伍,重建家园。朝廷根据他们的劳动,发放饷银。这样灾民有了重建家园的决心就不会一味沉湎在地震的伤痛中。朝廷又可省下部分人力。岂不一举两得。“
  钟文惊喜道:“这个是老师教你说的么?”
  一一红着脸低头道:“不是的,是我自己想的。老师那儿,我还不敢跟他说。皇兄觉得这个建议如何?”
  钟文喜道:“一一,出来一趟,你真是长大了。这个建议很好!回去,朕就拟旨准了你的‘以工代赈’。”
  一一没想到第一次提出的建议就被采纳了,欣喜道:“谢皇兄。”
  钟文微笑着拍拍一一的脑袋:“别谢了。眼下快点养好身子,随朕回宫才是要紧。”
  说着,又扶了一一躺下。看着他再次入睡。
  外头。费点把一一对钟文说的那些跟易菇又交代了一遍。
  易菇道:“原来是虚惊一场啊。”
  费点又听了易菇和钟文误以为一一染病,两人连赶了两天的路到颖川府的事,不无感慨地道:“皇上和王爷真是手足情深啊!”
  易菇在心里愤愤道:他俩倒是兄弟情深了,我可是两天两夜没睡觉了!困死了!?

☆、第二十五章  守孝

?  钟文在颖川府又陪了一一两天,见他身体好转,才动身回帝都。
  临行前,钟文嘱咐一一道:“病养好了立刻回‘家’。至于你那个‘以工代赈’的方案,写个折子递上来。”之后又想到一一写折子的能力,于是改口道,“如果你自己写不好,就找老师商量下。把你的主意告诉老师,让他代写也可以。”
  一一咂咂嘴“哦”了一声。心想:虽然我写文章的能力是弱了点,但是大哥你也别给人家说出来啊。好歹我也是个王爷,这么多人面前给我留点面子啊。
  钟文看着一一满脸“郁闷”的表情,好笑的拍了拍他的脑袋。转而对一一身边的费点道:“老师,舍弟就拜托老师照顾了。“
  费点深深一揖道:“是,皇上放心。”
  钟文点了点头道:“朕在帝都等你们早日归来。”
  道别之后,钟文跨上马背,跟在他身边的易菇,也跃上了自己的那匹马,又跟着钟文一道回去了。
  放下了一一这个心头大石,再加上朝中有燕王主事,钟文和易菇二人并没有像来时这般着急。
  再次回到帝都皇宫已经是四天后的事情了。
  皇帝离开宫中九日,回到皇宫刚换上衣服,就被太后召见。
  皇太后虽然深居简出。可皇帝离宫出走的消息还是被她知道了。日日晨昏定省的皇帝,突然“失踪”了好几天。仁公公有再大的本事也瞒不住这皇帝的亲母。在仁公公的一番“招供”下,皇太后才知道原来皇帝他自己跑去颖川府了,还把国事交给了久未临朝的叔叔燕王。简直太胡闹。
  钟文带着一班随从前往太后宫殿。
  到了太后宫殿之后,其余众人皆站在门外,只有仁公公和易菇随钟文进了主宫殿。
  只见太后雍容的坐在上首。燕王陪坐在下首。
  钟文给太后行了礼问了安。燕王又起身,俩人虽是叔侄关系,但是毕竟“君臣之礼”不可废,他仍旧以“臣”自称对钟文行了礼。之后才坐下。
  燕王年逾四十,看上去却十分年轻的样子,钟家男子皆长了一张“玉面”,穿着一身王爷蟒袍的燕王,儒雅又不失皇家威仪。
  燕王坐下之后三人都没有先开口说什么。太后不讲话似乎是跟皇帝在赌气,这个明眼人都看的出来。
  钟文走到燕王面前,对他深深一揖:“这几日有劳皇叔了。”
  燕王连忙起身拖住他的手道:“皇上言重了。”他看看钟文,又对他使了个眼色瞧了瞧皇太后。
  钟文闭闭眼表示理解,他说道:“朕临时离宫,要皇叔代为处理国事,都是因为听说一一在颖川府染了疫病,这才匆匆赶去的。”这话虽然是对着燕王在说,实则却是在对太后解释。
  燕王听了钟文的解释,点点头望了眼太后,见她面露忧色,于是顺口问道:“那南阳王他现在怎么样了。”
  钟文:“都是误传,他只是感染了风寒,如今已无大碍。”
  “呼……”
  两人同时回头见太后长吁了一口气,燕王这才笑道:“好啊好啊,没事就好,这一定是先帝在天之灵保佑南阳王呢。如今皇上也回来了,本王也好功成身退,回王府陪伴爱妃去了。”
  钟文也笑了,这叔父和婶婶多年夫妻竟然还是这般恩爱,“婶婶近来身体可好?”
  提到王妃,燕王一脸温柔,“好,很好。”
  叔侄俩又寒暄了一阵,燕王才离去。
  燕王走后,这下又剩母子两人了。可太后仍旧是不说话。这么多年来她一直扮演着慈母的角色,总以为这大儿子是听话的叫人省心的。可没想到,他竟也有这么做事不顾后果的时候。这才想起了当年先帝说她的那句话“慈母多败儿”。这会儿她嘴上不知道怎么教训儿子,心理就更加难过了。
  钟文:“母后?”
  太后幽幽的开了口:“钟氏王族到了你这一辈,也就只有你和一一两人才是皇室正统。你父皇将皇位传给你,是希望你能治理好这个国家,可你如今所做的事情是一个明君所为么?”
  钟文低头道:“母后……”
  太后撇开脸去:“你别叫我……你担心兄弟安危是情有可原,可你这样轻易的置国家大事于不顾,等哀家百年之后如何去跟你的父皇交代?”
  钟文:“……”
  易菇在钟文身后,看着皇帝被他老娘教训的一句话也答不上来,着实替他着急,额后冒着几滴冷汗:这太后可真够矫情的……
  钟文信誓旦旦道:“母后教训的是,孩儿日后一定不会再犯了。今后必定以国家大事为先。”
  太后见皇帝说的诚恳,于是勉强点了点头,这时心里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于是屏退了宫内的人。之后又要让仁公公和易菇也退出殿外,却被钟文阻止。
  钟文道:“母后还有什么话要对儿子说么?事无不可对人言,而且他二人都是朕的心腹,母后但说无妨。”
  太后:“既然如此,那哀家问你,你跟皇后成亲也快一年了。怎么还没有动静?”
  钟文被问得先是一愣,等明白过来之后便装傻道:“什么动静?”
  太后见儿子装傻,便直接道:“你别给哀家揣着明白装糊涂。哀家的意思是什么时候能让哀家抱上皇长孙?或者你直接告诉哀家,究竟你要一个人在御书房的偏殿住到什么时候?”之后仿佛又想到了什么似的试探着问道:”你……你到底有没有跟皇后……?”
  钟文新婚当夜因为一一的一场胡闹没有洞房的事情,当时太后是知道的。后来因为当时的皇帝身体不好,之后这事太后也无暇顾及。再后来先帝宾天,新帝登基,等所有的事情都尘埃落定之后,她竟然听说皇帝夜夜宿在御书房,刚开始还可以以为他是勤于政事,可是这给皇室繁衍子嗣也是头等大事啊。一一还小,还没有成亲。这重任便落在了钟文身上。
  钟文看看身后的仁公公和易菇,心里后悔着,早知道母后要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