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林氏荣华 >

第476章

林氏荣华-第476章

小说: 林氏荣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文泽似模似样的弯腰行礼,“谢谢姬先生。”
  因为弯得太多,身子不稳,差点摔到地上去。
  林清婉和姬元看着,眼中都闪过柔色,笑着看他。
  映雁把林文泽牵了下去,姬元这才问她,“郡主此次回苏能留多久?”
  林清婉但笑不语,姬元微微挑眉,转而笑道:“看来武侍郎颇为能干啊。”
  “先生真的不考虑出仕吗?”林清婉笑道:“现在姚大人在连州可是大展拳脚,先生的几位弟子也都在为国效力,若您也入仕,岂不成就了一段佳话?”
  姬元摇头道:“郡主这样的年纪都想着致仕,怎么就忍心让我这个老骨头入仕?我也贪享清闲啊。”
  林清婉想了想后道:“那我求先生一件事,还请先生成全。”
  姬元示意她说。
  她沉吟半响后才道:“先生觉得,天下何时方能一统?”
  姬元挑眉,认真的看了她许久才道:“闽不足为惧,梁国所忧者只有蜀国,不过……”
  姬元顿了顿后又道:“其实蜀国论国力也不及梁国,能与梁相提并论的楚已亡,除非蜀国与闽国联合,或是梁国内乱,不然天下局势其实已定。”
  “先生觉得,蜀闽两国合作的几率有多大?”
  姬元就笑,“钟家军分出部分兵力驻扎齐昌府,甚至钟郡主都亲自去齐昌练兵,防的不正是这一点?”
  “闽国小,不过是梁国一州而已,他真敢与蜀国合作,只怕兵马未出,就先被钟家军灭了。”姬元笑道:“闽国吴氏虽庸,丞相陈见却是有远识之人,他不会让闽国与蜀国合作的。”
  林清婉就道:“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闽国小而弱,又不能与蜀国合作,那便只有被归入梁国一途,姬先生,您觉得有远见的陈相可看到了这一点?”
  “郡主倒是不掩饰梁国的野心。”
  “野心若能掩饰,那就不是野心了,”林清婉身子微微前倾,直视他道:“姬先生,若闽国愿降我,那与蜀国对战又多了几分把握?而这把握能少死多少人?”
  姬元抿嘴,“少的只是你梁国之人罢?”
  “先生此言差矣,闽国人,梁国人,蜀国人都在这其中。”
  “你想让我去说服陈见?”
  “曾有人与我说过,若论口舌之利,家兄与陈相算两个,还有一个便是姬先生了。”
  姬元不客气的道:“郡主怎么把自己落下了,这几年您可是丰功伟绩,若论出使闽国最好的人选,不该是你自己吗?且你对梁忠心,都免了叛变的顾虑。”
  “我倒是想去,只怕是没机会了。”林清婉很早以前就思索过大梁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蜀国只怕真得打,但闽国却不一定。
  它很小,都没有前世福建的一个省大,偏安一隅,比江陵还要低调。
  且它的经济是远远比不上江南一带的,因为山多地少,每年还都得跟梁国买粮食。
  所以对这样一个小地方,自然是能不出兵就不出兵。
  姬元蹙了蹙眉,没听懂这句话,便探究的看向林清婉。
  林清婉却对他笑笑,恳求道:“所以还请先生答应我,若真有那一日,梁国需要先生出使闽国,还请先生出山,说服陈相。”
  闽国基本上是陈见把持,若能说服陈见,便相当于拿下整个闽国了。
  “林郡主也太急了些,须知欲速则不达,此时梁国还在休养生息,此时便已经考虑要收服闽国和蜀国了吗?”
  林清婉只是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嘛,还请先生答应我。”
  姬元抿了抿嘴问,“若我不应,郡主该当如何?”
  林清婉笑,“还能如何,撒手不管,由他人操心去呗,难道我还能压着先生去做说客吗?”
  姬元认真的盯着林清婉,见她虽在请求他,却真的没有勉强之意,心情这才好些。
  他低头抿了一口茶问,“郡主刚才说自己没机会是何意思?”
  林清婉没说话,只是怅然的叹了一口气。
  她知道自己要死了,可除了她知道外,没人知道这一点。
  她让徐大夫把过脉,他说脉象和以前并无区别,所以她除了脸色越来越不好外与以前并无不同。
  她要是说她快要死了,只怕大家要以为她疯了吧?
  何况尚文晖刚出生,她不希望在这欢喜的日子里给人平添烦恼,所以更不可能说了。
  林清婉没回答,姬元心中便越发怀疑了。
  这一次林清婉回乡比上次可清闲多了,偶尔见几个故旧亲朋,剩余的时间便是陪着林玉滨和两个孩子。
  如此,等到尚文晖满月,眼见着她的假期只剩下二十一天,没几天就要启程回京时,林清婉开始提笔继续请假了。


第522章 生病
  离京前她是真的不打算拖延不回的,奈何时机就是这么巧,所以她这次只能食言了。
  这一次,林清婉以身体不适为由请假,并上明折,让武侍郎暂代其职。
  皇帝收到这封折子,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林清婉还是想辞官。
  可是细想想又不对,她并不是如此迂回小心之人,若果真不想为官,多的是办法辞官,何必先回苏州,再上折辞官?
  这事可轻可重,重了可是玩忽职守之罪,以林清婉的谨慎,她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皇帝心中有些不安,和太后商议道:“母后,不如派一个御医去苏州看看?三妹要是生病,有御医在总会更好些。”
  太后答应了,皇帝便从太医院里选了一个御医南下。
  他心中正忧虑,吏部尚书也看到了林清婉的折子,毕竟她发的是明折,一时气得吹胡子瞪眼。
  他还想等着林清婉回来算账呢,她竟然请病假了!
  苏州没人知道林清婉“生病”了,见她迟迟不启程,林玉滨便问了一句。
  林清婉就笑道:“我不走了,留家里过年。”
  “那理藩院……”
  “暂由武侍郎代劳,”林清婉笑道:“若不是陛下挽留,我初秋那会儿就该辞官回乡了。”
  林玉滨高兴起来,“那等了年姑姑再请辞一次,陛下能留两次,总不好三拒姑姑。苏州气候到底比京城好些,我们一家人又在一起,岂不快哉?”
  林清婉笑着点头,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
  自她嫁人后,林清婉很少再做这样的动作,毕竟她已经长大了。
  她疑惑的抬头看向姑姑,林清婉对她笑笑,转开话题道:“今年过年你与明杰先回尚家祭祖,然后一同陪我回林氏祭祖。”
  林玉滨没多想,应下了。
  进入冬天,苏州也越来越冷,林清婉越发不爱往外去了,几乎每天都窝在家里逗着两个小孩儿玩。
  尚老夫人见她围着狐裘,手上还抱着暖炉,就忍不住与笑道:“她姑姑怎么倒比我这个老骨头还怕冷呢?”
  林清婉窝在榻上,浅浅的笑道:“我向来怕冷,今年苏州水汽比往年重,所以便更怕冷了。”
  尚老夫人仔细感受了下,因她不常出门,天冷后更喜欢待在室内,里头烧着火盆,倒没感觉。
  可林清婉这么一说,她便也觉得今年似乎是比去年冷。
  就笑着点头道“似乎是比去年冷些。”
  白枫和白棠站在林清婉身后,忧心的相视一眼。
  姑奶奶的情况有些不对,不仅她们这两个贴身伺候的发现了,连易护卫都察觉到不对了。
  可姑奶奶不让提,她又请过徐大夫,而徐大夫和易护卫都不提,她们便也不知该向何人说。
  说话间,林玉滨和尚明杰从外面回来,俩人脱了斗篷进来,先与尚老夫人行礼,等她叫免,林玉滨便蹦到林清婉身边,抱着她的胳膊道:“姑姑,今天我们家来了位客人,你猜是谁?”
  “我猜不出,你直接告诉我就是。”
  “是徐大夫的好友,姓严的,”林玉滨笑道:“听闻他也是位名医,徐大夫每次请长假都是去看的严大夫,今年倒是严大夫过来找徐大夫了,你说稀奇不稀奇?”
  林清婉静静地看了她一会儿,笑着颔首,“稀奇。”
  林玉滨看见她这淡淡的笑容,心中突然一酸,眼中便盈了泪水,只是她低头一瞬,再抬起来时又笑靥如花,“姑姑,我们总让徐大夫给我们把平安脉,这次我们看看严大夫的本事好不好?看看他和徐大夫到底谁比较厉害些。”
  林清婉见她把自己当孩子一样哄,不由心中微叹,却还是点了点头,轻声道:“好。”
  白枫和白棠能发现林清婉身上的问题是因为她们是贴身伺候之人,而林玉滨如今与林清婉朝夕相处,她向来细心,又怎会没发现?
  严大夫就是林玉滨和徐大夫费尽心机请来的。
  他的医术不下于徐大夫,而徐大夫擅妇科和儿科,严大夫所学则更要杂一些,于疑难杂症上比徐大夫高明的不是一点半点。
  如果连他都没办法,那就只能请太医院的院正了。
  林清婉和林玉滨去了前院,被以把平安脉的借口给严大夫检查了一遍。
  严大夫的指尖才搭上林清婉的手腕便微惊,他讶异的看向林清婉。
  林清婉平淡的注视他,半响他才收回视线,微闭着眼睛去听脉。
  许久,严大夫才收回手,他抬头仔细的看着林清婉的脸色,问道:“郡主可否将脸上的妆容洗去?在下想看看郡主的脸色。”
  林清婉放下袖子没说话。
  林玉滨就撒娇一般的推了推她的胳膊,嗔道:“姑姑。”
  林清婉便微微一笑,对严大夫颔首道:“您稍等。”
  她转身去了内室,白枫端了水上来,一脸忧虑的看着林清婉。
  林清婉伸手招了招水,最后自嘲一笑,反正早晚都要知道的。
  想罢,低头洗脸,林玉滨殷勤的给她奉毛巾,她已有心理准备,可等她真的将脸上的妆容都洗去,露出苍白的脸,林玉滨还是吓了一跳。
  “姑姑你……”
  林清婉的脸色有些憔悴,但还是对她笑笑,伸手接过毛巾擦了擦,不在意的道:“走吧,出去见见严大夫。”
  林玉滨咬了咬嘴唇,跟着林清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