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孤王甚慰 >

第25章

孤王甚慰-第25章

小说: 孤王甚慰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你还好么?”初华擦擦眼睛,将他仔细打量。
  心中升起一股浓浓的暖意,睿华看着初华,再也忍不住,伸过手将她搂在怀中。
  “我很好。”他的声音哽咽,带着深深的歉疚,“对不住……是我连累了你,让你为我以身涉险……初华,是我不好,我连你是我的妹妹也不敢承认,不敢告诉你……”
  泪水涌出眼眶,初华想说什么,却觉得千言万语,也不及这个怀抱温暖。她摇着头,用力地回抱着睿华,好像一个找到了家的孩子,哭的畅快淋漓。
  暮珠立在一旁,亦是又哭又笑。
  殿外,清河王和元煜见到这般光景,停住脚步。
  原本想着主宾之礼,中山王来做客,他们无论如何也该先探望探望,不料遇到这般场面,倒是不好打扰了。清河王没有让内侍通报,与元煜对视一眼,悄无声息地离开。
  出到那宫院之外,清河王淡淡道,“兄妹情深,嗯?”
  元煜讶然,看向他。
  清河王“哼”一声:“你们这些小儿,净想着瞒我。老叟眼睛不行,脑袋可灵光得很。”
  元煜讪讪,忙道:“侄儿并非有意,中山王兄妹身世曲折,乃事出有因……”
  “罢了。”清河王挥挥手,“什么曲折不曲折,都是闲出来的,老叟懒得听。”说罢,吁口气,“总比男的好……”
  元煜无奈:“叔父怎总说这个。”
  “不说可以,你娶个王妃来看看!你们这些小儿,光想着自己逍遥自在,也不体谅体谅老人家苦心……”
  “是,是……”
  *****
  初华好不容易缓和下来,抽着气,看到睿华衣服上大片的濡湿痕迹,很是不好意思。
  睿华莞尔,用衣袂将她眼角的泪水拭去。
  “初华,”他说,“我以前跟你说过,跟你在一起的日子,是我这辈子最开心的时候。”
  “嗯。”初华点点头。
  “我说的是真话。”睿华低声道,“王太后,一次都没有抱过我。我小的时候就开始一直生病,她来看我时,我想亲近她,她总是很厌恶地走开。”
  初华讶然。
  从前,她在中山王宫里的时候,也时常会遇到来看睿华的王太后。她对睿华,的确不像寻常的母亲那样嘘寒问暖,但初华一直以为这是王宫里规矩多,而且王太后本身也并不是个热情的人。
  “你早就知道,王太后不是你的母亲么?”初华问。
  睿华点头。
  初华抿抿唇:“那……你知道你的母亲是谁么?”
  “是一个父王从外面带回来的女子,叫尹姬。”睿华道,“是父王临终前告诉我的。”
  尹姬?初华愣了一下,问,“他可说过这尹姬是何方人氏?”
  “父王也不知晓,他说这尹姬,是他在出巡时见到了,落在了水里,父王将她救了起来。父王问她名氏,籍贯,她只说自己姓尹,已经家破人亡,无处可去。”
  初华沉吟。
  睿华见她神色不对,问她,“你可知道什么?”
  初华想了想,便将裘莺莺姐妹和齐王的事说了一遍。
  睿华默然,道,“我第一次见到容姬的时候,也很吃惊,不想竟是这般渊源。父王曾说,母亲当年郁郁寡欢。你说裘莺莺逃走后,齐王将她剩下的家人几乎杀绝。如果母亲真是裘莺莺,倒是对应上了。”说罢,他看向初华,“王太后不容人,母家势大,连父王都忌惮。母亲知道她不会杀了我,但是唯恐她会加害你,将你生下之后,就让人把你送走了。父王一直在找你。但是母亲到死都没有告诉他把你交给了谁,他也一直都找不到。”
  说着,他又露出来歉疚之色,“初华,我也与母亲想得一样。所以那时,我不敢告诉你实情,也不能让你回中山国,你知道么?”
  初华颔首,却又想起了祖父。
  原来带走她的人,就是祖父。可是最终,他却还是因为母亲和自己死在了齐王的手上,初华不禁又红了眼圈。
  睿华轻轻地握了握她的手:“都过去了。”
  初华用袖子擦擦眼睛,点点头,“嗯。”少顷,破涕为笑。
  *****
  内侍奉清河王的命令而来,请二人去苑中用膳。
  睿华应下,暮珠替他整理好衣冠,与初华同往。初华他走着出去,忙道,“此处出去可有好一段路,你要乘步撵才好。”
  “大王如今身体好了许多呢。”暮珠走过来,高兴地说,“初华,从前大王多跑两步都喘得不行,可自从逃难以来,他没怎么生病,连咳嗽都好了许多!”
  初华讶然,看向睿华。的确,他的脸色好了许多,已经不像从前看着的那样苍白虚弱。可是,他最近明明奔波不断,又乏人照料啊……
  睿华淡淡一笑:“初华,你也觉得怪异么,我不服宫中的那些药,反而好转了。”
  初华面色一变:“你是说,那药……”
  睿华摇头:“尚无定论。”
  初华看着他,心中却已经有了答案。
  王太后。
  她心里念着这几个字,拳头紧攥。
  元煜和清河王在殿上端坐,正说着北边的事,内侍来报,说中山王与王弟已至。清河王让内侍领进来,元煜望去,一眼就看到初华眉间的飞扬的笑意。
  “睿华拜见殿下,拜见清河王。”睿华走到案前,向二人行礼。
  清河王笑容满面:“中山王不必多礼,孤与朔北王相叙多时,忘了时辰,还请见谅。”
  睿华道:“岂敢。清河王与殿下不吝相助,救我兄妹于水火,还未道谢。”说罢,看向元煜,深深一礼,“殿下恩情,睿华必铭记于心。”
  元煜莞尔:“中山王客气。”
  众人寒暄着,各自落座。初华坐在睿华的下首,斜斜对着元煜。
  宫人将膳食呈上,甚为丰盛。初华早就饿了,香香地吃了起来。她不时地瞥瞥睿华,他吃相一向斯文,优雅得无可挑剔。从前在中山国,他的胃口一向不好,不吃这个不吃那个。但是现在,他案上的每一样食物都主动品尝,的确大不一样了。
  初华的心放下,顿时好了许多。
  膳后,清河王问元煜,“你此番来,留几日?”
  元煜道:“三日便回。”
  清河王面上立刻不高兴,道,“你那北边不是连乌桓都收拾了么,还有何事?”
  “事多了。”元煜淡笑,看看睿华,“比如中山国宣称朝廷设计烧死了中山王,正沸沸扬扬。”
  睿华和初华听着这话,皆是一惊。
  “此乃奸人阴谋,”睿华皱眉,“待孤返国,谣言自破。”
  “此事不可轻率。”清河王抚须,“他们敢做出这般事,必是有所准备。”说罢,看向元煜,“近来各国都不安分,想来你那兄长在京城寝食难安。”
  元煜莞尔,忽而问:“叔父与侄儿在信中提及之事,不知何时让侄儿一观?”
  清河王笑骂:“你这小儿,什么探望,老叟就知道你是为此而来!”
  元煜无奈:“叔父亦知侄儿在北边坚守困苦,正待叔父良策救急。”
  “少拿鬼话诓我。”清河王挥挥手,却吩咐内侍,移驾西宫。
  初华听他们说话,觉得云里雾里,不过看他们要走,也知趣地与睿华起身。正要告辞,却见元煜回头来看看他们,缓缓道,“叔父,侄儿欲邀中山王与王弟一观,不知可否?”


☆、第24章 雷火

  初华讶然;不知道他们要看什么。
  清河王看看元煜;一笑,“有何不可,未知中山王与王弟有意否;”
  睿华莞尔;“殿下相邀;却之不恭。”
  几人在内侍的引领下;往西宫而去。这行宫虽小,却也别致。宫殿前视野开阔,夕阳西下,霞光漫天;归巢的飞鸟衬着流云树影;很有几分闲情逸趣。可是进了西宫,眼前的景致全然一变。
  宫室好像着了一场大火,烧得片瓦无存,只剩下光秃秃的台基和几根黑不溜秋的柱子,围绕着台基,有几堵又高又厚的夯土墙。院子的角落处有一间石砌的屋子,几名内侍正从里面抬出些黑色的陶罐来,一只一只地放在地上。
  “叔父,这是?”元煜亦讶然。
  “去年,孤在此处试验新制的雷火罐,不想一下爆裂开来,将宫室震塌了。”清河王眼睛里却闪着兴奋的光,看着元煜,“如何?小儿,现在知晓叔父琢磨出了些什么?”
  元煜的目光亦是明亮,他看向地上那些陶罐,“叔父说的雷火罐,就是这些?”他问着,拿起一只来看。只见这陶罐圆圆的,质地十分坚硬,堪比石块,却做得十分厚,罐口只有一个小孔,不知填了什么。
  “正是。”清河王神色得意,滔滔不绝,“雷火罐此名,只是暂定,初时,孤还想过叫劈山罐、裂地罐、逍遥罐、天雷罐、冲天罐诸如等等,后来某日偶读一书,其中言,‘雷,天威而聚,降而生火,’便想到了雷火……”
  “此物点燃,便震塌了宫室?”元煜打断,问道。
  “正是!”清河王道,“可惜还把不得十全门道,时成时不成。”
  元煜看着那陶罐,微笑,“可否现下一试?”
  清河王笑起来,即刻让从人去试。
  震塌了宫室啊……初华看着这二人喜气洋洋的样子,又瞥瞥一旁躺着的半截残存木料。上好的金丝楠木,动辄千金呢……
  从人小心翼翼,将一根浸了油的细麻线捻入罐口,将陶罐放到那台基上,将细麻线的一端点燃。
  众人站在夯土墙后面,从墙上的方形小洞里观望着。
  睿华满脸不解之色,不明白那陶罐是何物,初华却目光闪闪,一直盯着那台基上的陶罐不放。
  细麻绳慢慢燃烧着,初华看着那火苗蜗牛一般地消失在罐口,过了许久,却没有任何事发生。
  清河王脸上露出不虞之色,让从人往那雷火罐上浇了水,取回来,换一只再点。可是一连试了三四个,那罐口最多冒些轻烟或者喷一点火苗,再无动静。
  清河王的脸色差极了:“再试再试!总有成的!”从人们答应着,忙不迭去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