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陈美锦-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往后靠在了椅背上,不紧不慢地道:“我和你父亲是差了一科的进士,你父亲刚进户部观政的时候,曾跟在当时的司度郎中文大人手下做事,文大人和我是忘年交。顾念你父亲的才情一直对他照顾有加,后来致仕回了安徽芜湖老家,去年和我通信,曾叫我多照拂你父亲。”
顾锦朝记得这件事,这个文大人是个老儒。她小的时候还见过。后来文大人致仕了,父亲才转拜了林贤重。
真是因为这个文大人?
顾锦朝对上陈彦允的目光,一不小心就撞进陈彦允深不见底的眼中。她突然后退了一步。
陈彦允却还没说完,声音很缓慢:“凭着这等交情。我帮你父亲不死已经够了……再想让我出手帮忙,可是要置我于不义之地的。”
顾锦朝脸色微变,陈三爷这是不愿意帮忙啊……她低声道:“陈大人,这话我本不该多说,但这赈灾粮食不仅牵扯我父亲,还有山西几十万的百姓。饥荒之下,人人自危,卖儿鬻女也不稀罕……您是户部尚书。借您之位损益百姓,历史功过又该如何评说……”
顾锦朝觉得这番话说得实在大胆了些。她实在不了解陈彦允。要说他是个佞臣,他在任户部尚书几年,减轻徭役赋税,国泰民安,从没有贪赃枉法。要说他是个贤臣,为虎作伥这么些年,他真是替张居廉做了不少昧良心的事。
顾锦朝不等陈三爷回话,行了福礼告辞。
陈三爷脸上的笑容终于淡了下来。
虽说这些事他觉得没必要解释,但是看着顾锦朝这样黯然失落的样子。他还是于心不忍。
他握紧了手中的奇楠沉香珠串,淡淡地道:“你才多大,怎么会懂这些呢……平常人看事只能看到表面。好就是好,坏就是怀。但是有些事本身是很复杂的。”
他并不能随心所欲,他也被很多东西牵制着。而政治斗争是一件很复杂的事,诡谲多变,他如果一个行走不慎,很可能会连累陈家百年基业。
顾锦朝想不到陈彦允会对她说这样的话,她沉默了片刻后道:“无论如何,小女也要谢过大人报信之恩。时辰不早了,小女告退了。”
她转身朝门外走去。
陈彦允叹了口气:“……你带纸笔没有?”
顾锦朝的脚步顿住了。
青蒲去外面现买了笔墨纸砚进来。
江严帮着陈三爷铺了宣纸。心里还觉得跟做梦一样。今天陈三爷这么好说话?
他悄悄看了旁边坐着的顾锦朝一眼。这少女十分陌生,却显得格外明艳。他还从没见过漂亮得如此娇艳的少女。正是春深日暖,海棠繁华的光景。简直像幅画般。
三爷对那个字条的态度也有些古怪……他原先应该是见过这名女子的。
顾家顾郎中的女儿。
三爷刚才才向他问起顾郎中的事。
不论这女子是谁,江严都对三爷的做法不认同。今晚陈二爷就要从陕西回京述职了,三爷再在这里耽搁下去,等到宛平恐怕就要天黑了。何况这女子张口就是山西赈灾一事,实在不是什么普通的闺阁小姐。
江严觉得这事情有点不妙。
顾锦朝却看着陈三爷不紧不慢地磨了墨,蘸墨落笔。
“这信你让你父亲连夜拿去通州,找通仓主事丁永墨。他们自知该怎么办。”
陈三爷想用通州通仓的粮食来填补大兴的空缺?但这要是被发现了怎么办?
陈三爷放下笔,说:“通仓粮食储备有七十多万石,只要不是战乱或者大规模的饥荒,是很少动用的。”通仓的粮食是国本,看管很严,如果不是动摇国家根本的事是不会开仓放粮的。他顿了顿,继续说:“如今除东南沿海偶有倭患,天下太平,是用不到通仓的粮食的。今年这雪下得大,明年收了新粮再入通仓库,到时候清除旧粮会进入京城的各大粮食商行,把账目做好就没有人知道了。”
他觉得顾锦朝的目光有些奇怪,又解释了一句:“……丁永墨是我的门生。不过你要让你父亲注意着,这信他看过之后,要是没有立刻销毁,就要来告诉我。知道吗?”
顾锦朝点了点头,突然问了句:“……您用左手写字吗?”
陈三爷笑道:“怎么,觉得稀奇么。”
她不是觉得稀奇,她是觉得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她前世和陈三爷成亲数年,却从未曾注意到他是习惯用左手的。
而且用得很自如。
陈三爷写完放笔,江严立刻从袖中拿出一块红绸布包着的刻章递过去。他在信纸上盖了自己的印章,才装进信封递给顾锦朝。
顾锦朝觉得这信封有千斤重,心里却有种不真实的感觉。陈三爷竟然真的愿意帮他们?而且还写了信给她?这信里究竟是什么,他不会写了什么别的什么吧?
顾锦朝狐疑地打量了信封一眼。
陈三爷觉得好笑,喝了口茶说:“不要觉得好奇想打开看,你们要是打开这封信就无效了。丁永墨是认得出来的。”他虽然信任顾锦朝,却不信任她身后的顾家。他们对信封都有特殊的处理手段,是不是打开过一眼就看得出来。
顾锦朝点点头,又行了礼:“大人放心,这事定不会把您牵扯进去。大恩不言谢,大人也用不着小女帮忙……但若有需要的,小女和父亲都会倾尽全力帮您。”
陈彦允道:“既是帮你,也是帮我自己。没有什么谢不谢的。”赈灾粮食的事王玄范若是没有做好,拖延山西救灾也就无从谈起了,并非对他毫无益处的。他也算是帮黎明百姓一次吧。
“你也不用担保,若是你们把我牵扯进去,陈家会不会遭受牵连我不说,但是顾家肯定是灭顶之灾。”
他笑眯眯地补充了一句。
江严帮他披上了大氅,他柔声向顾锦朝道别,走到门口却顿了一下,回头看着她问了句:“……你真的不记得了?”
夕阳西下,外面是青石街,残雪如盖。阳光竟然格外明亮,陈三爷的身影逆着光,神情她看不清楚。
顾锦朝怀疑自己没听清楚,她问:“您说什么?”
陈三爷笑了一下,摆摆手不再说什么,终于转身不见了踪影。
顾锦朝握着手中的信,只觉得十分糊涂。
不过父亲的事是耽搁不得了,她还是赶快回去为好。
她随即带着青蒲坐马车离开了兰西坊。
☆、第一百六十六章:自杀
顾德昭脸色凝重地望着手中的信封,又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自己的女儿。
顾锦朝喝了口茶道:“父亲切莫问为什么,女儿这儿不好把话说明白。您立刻拿着这封信去通州找通仓主事丁永墨,他知道该怎么办。”
顾德昭又皱了皱眉:“朝姐儿,这事可关乎父亲的生死啊……这信你是如何得来的。里面又写的是什么?”
锦朝叹了口气。父亲不放心她是应该的。毕竟这封信的来历实在可疑。
她犹豫了片刻,还是把信的来历说给父亲听了。若是父亲不知这封信的重要性,反而透露了信息给别人知道,那更是不好的。
顾德昭听了锦朝的话,觉得十分惊讶:“竟然是陈大人……你说他是因为文大人的渊源想帮助我?”
锦朝道:“父亲……这事要是让别人知道了,咱们顾家可有灭顶之灾的。”
顾德昭点点头表示他明白。他素日和陈大人并无交集,不过每次见面行礼问安而已,陈大人也一向是颔首而过,连话都没说过一句。知道赈灾粮食的事有了回旋的余地,他心里松了口气,但更多的是疑惑。
眼看天色已经不早了,他没有再多问什么,和顾二爷说了几句之后套马去了通州。
第二日就要开粮仓。
锦朝去给冯氏请安之后就回了妍绣堂,给父亲做了几样点心。
顾德昭一夜未眠,等事情办妥后回到大兴,先到了锦朝的妍绣堂。
他喝了口桂枝熟水,跟锦朝说:“没有问题……丁主事看完信当即在烛台上烧了。随后连夜找人运粮,这次先运了三万石,把赈灾的粮食对付过去。还有十几万石分多次运完。”就算只是三万石粮食。也够他们忙了一宿。幸好丁永墨找的人个个都是不说话,闷头办事的。
顾德昭还有话没说,丁永墨看了信之后。曾经对他说了一句话。
“陈大人帮您,这是要冒很大风险的。您和陈大人竟关系深厚到这等地步。以前倒是没看出来。”
颇有套近乎的感觉。
顾德昭觉得这事不太对,就算有文大人的渊源在,陈三爷这样帮他也说不过去。通仓的粮食一向是最重要的,丁永墨又是个何等人物,三万石粮食一夜之间运完。这些都不是简单的事,要是一个不小心信息透露出去,陈三爷很可能被张大人猜忌。
他觉得锦朝还有事瞒着他,但是想了想。他还是没有问。
长女是个极有主意的人,她瞒着不说总有她的原因。
他吃过点心又匆匆换上公服,乘马车去大兴通仓准备运粮了。
又下起大雪了。
陈彦允抬起头朝槅扇外看了一眼,雪骤纷纷,铺天盖地。
旁的小厮捧了盏大红袍上来。陈彦允接过啜了一口,问了句:“七少爷来过没有?”
小厮恭敬地回道:“来了一次,见您睡着就先回去了,说等下午要过来,请教您制艺上的事。”
陈彦允昨夜和陈二爷商量了很久,回来歇下的时候已经是亥时了。
陈彦允嗯了一声:“让他不用过来了。制艺上的事去问他三叔公。再把那件白狐狸皮的斗篷给他送去,他书房里虽说不点炉火,但总要保暖着。”陈家的孩子不能娇惯。他自己也一向不用炉火,冬天睡觉都是冷炕再加一床薄被褥。
小厮应诺去办了。
槅扇外北风卷着大雪,书房里却仅有更漏的声音。
陈三爷放下书卷站起身,走到槅扇旁静静看着大雪纷乱。
厚重的门帘被陈义挑开,他几步走进来。在陈三爷耳边低声说了句,“三爷,京城来人传话了。”
张居廉派人请他过内阁。
陈彦允笑了笑:“备马车吧。”
作为权力最重的地方,内阁看上去着实不太起眼。它位于左顺门内,在文华殿的西侧。往里就是司礼监。
大堂摆了一张长书案,两侧分列六把黑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