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末世有套房-第8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呼叫地面指挥中心,我们成功了!”
……
“……我们成功了!”
当这段语音被传回八千多万公里外的星环城时,整个指挥中心内早已是欢呼雀跃一片。人们吹着口哨,振奋着双臂,拥抱在一起,为这伟大的时刻庆祝着。
望着屏幕中央那座殖民地,江晨此刻的心情,比在场的任何人都要激动。
如果说月球是能源基地,那么火星就是未来“地球联邦”的兵工厂。整座火星都是一座大铁矿,那望不着边的沙漠可不像地球那样都是二氧化硅,而是氧化铁!
直白点说,在火星上找个干燥的地方随便铲一铲子沙扔高炉里,都能炼出个半斤铁来。
想要建造比海鸥号大数百倍的星际巨舰,需要的钢铁至少都得在千万吨以上,光靠地球上的矿产和小行星采矿,还是有些勉强了。而若是想打造一支星际大航海时代的“无敌舰队”,没有火星殖民地的钢铁工业基地,那是想都不用想!
作为江晨的太空计划中重要的一环,未来的“火星工业园”,将承担地球联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造船产能。
如此一来,面对即将到来的侵略,地球未尝没有一战之力。
为了庆祝这振奋人心的时刻,江晨趁热打铁地宣布道。
“我宣布,参与火星殖民计划的全体员工,无论职位高低,每人奖励五十万新元!这笔钱,由我个人来出!”
如此大手笔的红包,将指挥中心内的欢呼声推上了新一轮的高。潮……。
a
第1093章 火星攻略
四四方方的殖民舱犹如一栋倒放着大厦,作为整个殖民地的中心,这里便是殖民者的生活、工作、社交、娱乐的主要场所,各项设施一应俱全。
在这座殖民舱的周围,还伫立着四座石墨烯材料的球状建筑,由一人合抱粗细的管线与殖民舱相连。别小看了这四座球形建筑,这可是整个殖民地的生命线。
众所周知,火星是一颗被沙漠和火山灰覆盖的星球,给人直观的印象就是,这是一颗极度干旱的星球。
然而事实正好相反,早在数年前NASA就根据“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回传的数据断定,火星不但不缺水,而且水资源相当丰富!只不过这些水大多都是卤水,而且多半埋在地下或渗在砂土层中,没法直接饮用。
不过对于星环贸易来说这都不是事儿,只要有水,那就肯定有办法将它变成能喝的水。那四座球状的建筑不是别的,其意义就相当于殖民地的抽水泵,还是自带过滤能力的那种。
殖民地选址本来就在可以观察到古沉积相的湖床上,脚底下肯定是不缺水的。这四座球形水泵先是将地下的卤水,抽入球形的蓄水舱内,然后进行过滤,最后再通过管线源源不断地输向殖民舱。
水是生命之源,能否实现饮水的自给自足,是实现火星殖民地自给自足的关键。
在水之后,便是氧气。
火星的氧气含量低到令人发指,几十亿年的氧气不是跑掉了,就是和满地的铁元素搞基去了。好在这里还算是有个大气层,没有氧气但有二氧化碳,解决氧气问题比月球容易的多,不必用电解水那么浪费电的法子,毕竟火星上可没有氦3可开采,能源还是挺贵的。
氧气的问题可以和食物一起解决。
火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然后是氮,氧和水蒸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于动物来说,这里简直就是地狱,然而对于植物来说,这里简直是天堂!
当然,这不是说植物可以直接种在火星上,且不说火星地表有多冷,长时间处于纯二氧化碳环境也会导致植物发生“光合适应现象”,从而阻碍作物生长。
但是只要用氮气控制好种植园的二氧化碳浓度,很容易就能使种植园中的作物维持在最佳二氧化碳浓度之下,配合以适量的供水和紫外线灯光照,作物的生长速度简直不要太快!
唯一的缺点就是前期投资高了点,就为了这二十人的口粮,整套设备的造价都得上亿了。若是放在地球上,一亿新元都够开垦个几十万亩的良田了。
以后火星殖民地,江晨还是打算定位成工业基地,等未来人重工的造船工艺上去,星环贸易多弄几艘“海鸥号”扩充运力,粮食什么的直接从地球运就行了。放着那么大的粮仓不开发,非要去荒漠上种田简直是找不自在。
别的不说,广寒市至少有电力成本低这个优势,种些粮食缓解补给压力倒也无可厚非。这火星上即没氦3又没纯净水,生产多少粮食就得亏多少。
当然,江晨以前也不是没想过将火星改造成类地行星。或者说不只是他,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过改造火星的计划。
其中最著名的就要属一直对火星念念不忘的Spacex的CEO埃隆?马斯克了。不得不说这货是个天才,他提出了往火星两极不断地扔核弹这种惊世骇俗的方法。核爆融化干冰,增厚大气层,导致温室效应,融化更多的干冰,继续增厚大气层……整套方法的中心思想,就是用核弹撬动温室效应的杠杆,虽然听着有些邪魔外道的感觉,但理论上却说得通,而且简单粗。暴。
不过江晨也就是想了想,然后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原因无他,这么玩下去实在是太慢了,撬动这个“杠杆”很容易,但没有上千年的时间想都别想。最关键的是,这个计划不确定因素实在是太大了,而火星又是星环贸易未来组建“无敌舰队”的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要是一个不好玩脱了,哭都没地方哭去。
当然,虽然放弃了短期内改变火星地貌的打算,但这并不意味着江晨完全放弃了将火星改造成类地行星的计划。
殖民舱的正北方便是种植园,是整个殖民地除了殖民舱外最大的建筑,由管线分别与蓄水舱和殖民舱连接。
在这占地面积约两亩的种植园内,还坐落着一座小型生物实验室。随行的二十名殖民者中就有两名生物学家,江晨交给他们的研究课题中就包括了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任务。
那就是研发一种能够在火星环境下生存的细菌。
这种细菌必须厌氧,必须适应低重力环境,能抵御零下一百度的低温,最好能不断发热,还得耐得住紫外线持续照射……这种超级细菌看似天方夜谭,但目睹过和谐文明“发家史”的江晨,对于生物技术的前景相当乐观。
只不过,火星上长满草原的那天他多半是看不见了,再怎么乐观这也是个千年工程。他最多是起个好头,具体实施起来,只能交给他的子孙后代去完成了。
再重现火星43亿年前的碧水蓝天之前,他得先在这片沙漠上盖满工厂,用钢铁与鲜血为后世千年杀出一片天。
……
从指挥中心离开后,江晨接到了从总统府那边打来的电话,就在半小时前,美国白宫致电新国总统府,表达了启动第二轮谈判的意愿。不过他们提出了一个看似合理的附加条件。
既然是事关地球命运的谈判,不应该由几个国家关着门讨论,而是摆在桌上让所有人一起参与讨论,由全体国家共同商讨并制定对抗地外文明的策略。
简而言之,就是咱们也被召开什么外层空间安全峰会了,直接把问题摆在联合国上讨论。
白宫的电话刚打完,随后英国、法国也打来电话,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并且还附上了一句,这是下一轮谈判启动的前提。言下之意,如果这事儿不在联合国谈,那咱们就不谈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江晨嘴角勾起了一抹冷笑。
这些人在打着什么算盘他清楚的很。
如果要说在联合国的影响力,这世界上只怕没一个国家比得上美帝。
别的不说,五常里面的英国就是和美国穿一条裤子的,法国虽然时不时地和美国对着干,但在关键问题上双方还是达成了共识的,否则欧洲早就防务独立自立门户了,哪里还有北约的事儿。
在联合国讨论,看似很公平,但实际上却是个大坑。
想都不用想,一旦这个议题被摆在联合国上谈,绝对不可能谈出任何结果。首先新国根本没有与实力对等的话语权,再然后星环贸易是企业,甚至没有资格出现在联合国的席位上。
正主都不在,拉着一大群连航天是个什么玩意儿都不懂的小国开会,你们能讨论出个什么结果来?难道美国以为联合国做出什么决议,江晨就会捏着鼻子认了?
联合国真有这么吊,朝。鲜早放弃核武器了!
凭什么太空电梯是小爷我造的,月球殖民地也是我造的,星环城千亿产值的航天工业整个都是我带起来的,甚至小行星采矿还是我带你们上路的,然后现在我还得去你家讨论我自家的东西该怎么用?让你来当这个老大?
你真当你家的NASA还是尼克松时代的NASA?
想到这里,江晨几乎没有半分犹豫,立刻便做出了决定。
第1094章 电鳐返航
“去联合国开会是吧。没问题,你只管答应下来,到时候让纽约使领馆的大使去陪他们讨论就行了。”
听到江晨的话,张亚平只是愣了下,立刻便反应了过来。如果说三年前的他还是个愣头青,现在的他早就被熏陶成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了,只是稍微用脑子想了想,便明白江晨这是打算干什么了。
这可是联合国大会,而且还是商讨如此重要的事。不说总统亲自去,至少也得从外交部挑个级别合适的外长派过去吧?若是按照江晨的意思,只派个使领馆的外交官去,别说是讨论了,连代表自己国家发言的权限都没有,还谈个屁。
这家伙是摆明了“你们爱咋地咋地,老子就是不合作”的态度啊!
不过想想也是,张亚平很清楚,就算是自己去了只怕也没发言权。既然如此,派谁去又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