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科幻小说电子书 > 我在末世有套房 >

第443章

我在末世有套房-第443章

小说: 我在末世有套房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前段时间在华国间谍行动的重大损失,前中情局局长约翰·布伦南最终顶不住舆论压力引咎辞职,他内奥米·马登才有机会上位。虽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当局调整了针对未来人集团的策略,但江晨这个名字一直列在cIa重点关照的名单上。

  从颠覆帕努前政权,到菲国渔船事件,再到近期如火如荼的沉浸式虚拟实境技术,以及在采矿业内引起话题的深海采矿技术……这一系列热点事件的背后,都隐隐能看到那个男人的名字。更有情报表明,江晨很可能就是菲国内战的幕后主使,但因为没有证据,cIa也无法对他们做些什么。

  直觉告诉内奥米,这家伙是个危险的人物。不是因为他的存在危害了美国的国家利益,而是因为他那总能创造奇迹的能力。他身上存在的谜团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让他想起了一份尘封已久的文件……

  “不清楚,唯一能够确定的是,他们现在斥资5o亿美金收购了我们国内两家濒临破产的私人航天科技公司全部股份,并召开董事会议,将两家公司重组合并,编入星环贸易公司的航天项目部中,并迁址前往新国。 ·”站在男子身旁的探员双手背后,语不紧不慢地说道。

  “海关方面?”内奥米目光没有从手中文件挪开。

  “两家航天科技公司资产中有11件设备列于限制出口的条目当中,不过他们没有走海关,而是直接将这些设备低价变卖给了spacex。似乎他们根本不打算要那些设备,只想要那些技术员。”

  内奥米嗤笑一声。

  “哦?他们难道以为只需要弄一批麻省理工大的毕业生过去,就能从无到有地变出火箭来吗?”

  没有那个工业生产能力。就是火箭上的一颗螺丝钉都别想造出来。这可不是弄几个科学家过去就能解决的问题,越是高端的产业,对于工业基础的要求便越高。

  而建立这个工业基础,往往需要数十年的时间。

  “不知道。就像我们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弄出那个深海采矿设备一样。”那名探员耸了耸肩。

  内奥米陷入了沉默。

  虽然他不是技术员,但理科出生的他对于深海采矿的难题还是有所了解的。先一个就是材料问题,很少有材料能长时间承受7ooo米水深的压强,更别提顶着这恐怖的压强采矿了。

  一会儿是虚拟实境,一会儿又是深海采矿。现在他们又将手伸向了航天,似乎他们一直在不计成本地布局着最前沿的领域。前沿就意味着风险,但与此相对地也意味着高回报。

  未来人集团的大股东是个彻头彻尾的赌徒,而且是个毫不吝啬手中筹码的赌徒,这点在华尔街的投资客中几乎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

  “能想办法查到他们的技术来源吗?”内奥米沉声问道。

  “这个工作我一直安排人在做,不过至今没什么成效。”那名探员脸露、出了无奈地表情,“目前我们只能推测,他们在拥有某个隐秘的研究所,它可能在地下,或者伪装成别的机构藏在新国某处。不得不说。他们虽然在情报工作方面做得有些不拘小节,但唯独保密工作却谨慎的不像话。我可以申请向新国增派人手吗?”

  “很难。”内奥米摇了摇头,“需要用人的地方太多了,未来人集团虽然有趣,但毕竟他只是个私人企业。虽然部分国会的人对他们手上的技术感兴趣,但白宫方面希望拉拢新国,要求我们保持一定程度的克制。”

  “总统不感兴趣吗?”探员问道。

  “这么说吧,为总统提供竞选资金的是能源巨头,而不是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内奥米淡淡地说道,“我们的工作重点依旧在中东和东欧。至于那些新鲜玩意儿。只要不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还是交给那些商人们自己去动脑筋比较好。”

  通常而言,“预算保密”的cIa是不用甩总统面子的,对白宫忠心耿耿的应该是他们的老对头FBI。但由于上次在华国“被总参”摆了一道。现在cIa在面对国会和白宫时都没什么底气。

  约翰·布伦南之所以提前退休,就是因为在国会和白宫两边都不讨好。擅做主张的间谍行动差点把白宫拉进外交泥潭,所幸华国没有就此前事件提出抗议,否则美国又将陷入继猪湾事件后第二大外交丑闻。

  虽然国会无权过问cIa的预算用途,但却有权削减对其拨款,而事实上他们已经在做了。即便内奥米不想倒向总统那边。他也不得不为预算的事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

  “好吧,这该死的政治……但我想说的是,新国目前成立了国家安全部门,我们的工作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不能获得支援,我无法保证以后还能像这么稳定的提供情报。”探员叹了口气,摊开手无奈地说道。

  “那就做做样子,盯好他们的射项目就行……更让我在意的不是未来人集团,而是我们养的小老鼠,最近似乎有些不听话。”内奥米说道。

  “维利会?”那名探员试探地问道。

  “没错,情报表明,他们似乎收到了来历不明的捐款,不满足于屈居乌克兰这个小地方,将触角伸到了我们欧洲的小朋友们身上。最近更是有情报表明,他们似乎与江晨进行了某种程度的接触。”内奥米拿起了另一份文件,淡淡地说道。

  “你是说……江晨与维利会存在联系。”

  “应该不是,双方应该不存在利益的焦点,不对……如果硬要说的话,也不是没有。”内奥米紧锁眉头,咬着大拇指喃喃自语道。

  一个单词突然浮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金苹果……

  老实说,直到苏联解体之前,收集金苹果的情报一直都是cIa的工作项目之一。但随着冷战的结束,这项一直没有线索的工作便被逐步搁置了。

  可那玩意儿真的存在吗?传说中能沟通未来的道具。

  随即内奥米眉头一松,自嘲地笑着摇了摇头。

  那种玩意儿怎么可能存在,就和纳粹的北极军事基地一样。

  现实又不是小说。

  

第五百零二章 收购航天公司

  私人航天的蓬勃展有个大背景,那就是早期航天飞机的失败和冷战结束导致的航天竞赛的结束,这场风波导致美国8o年代开始的重要项目大量下马,航天巨头的投资都打了水漂,积极性大受打击。 ·

  经历9o年代裁军,以及航空航天业大整合后,普惠、波音、洛马这些巨头的垄断程度已非6o年代能比,对风险也更为敏感,所以对商业射三心二意,只青睐国防生意。生价格昂贵不说,Rd-18o动机本来就是美国人投资的,就因为厂家不愿意花钱建新厂,结果完全要依靠俄国生产。

  这也正是俄国在面对制裁时能够硬着脖子的原因。威胁终止合作,给国际空间站“断粮”的戏码已经上演了不止一次,而且屡试不爽。直到近年来私人航天公司的兴起,这种不疼不痒的威胁才渐渐不那么好使。

  事实证明,由官僚主导的产业终究是没有未来的,这一点在航天行业亦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以著名的私人航天公司spanetbsp;  其射价格已经低到了一个近乎荒唐的程度,只有行情价的几分之一,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企业可以和它竞争。这些新兴公司继承了大量旧时代航天巨头的研究成果,但债务却一点都没继承。

  说到space…x的老板艾龙·马斯克,也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但是他在中国知名度远远小于乔布斯。不过要是提到他干过的几件惊天动地的事,不少人应该还是有所耳闻的。比如,他与人合伙创办了paypa1网上付费机制,是迄今最成功的网上付费方式。之后被ebay收购,他也因此赚得了人生第? ?·

  再比如最近一年最火的车,不用怀疑,特斯拉的老板也是他!

  不仅如此,他邀请三位知名企业家共同创办了space…x。并作出“以太空旅游为,开启太空资源民营化的时代,最终实现火星定居”的远大战略目标。

  而事实证明了,在航天领域他们也确实走在了世界最前列。

  猎鹰火箭横空出世。其推值比达到了恐怖的1:15o!取代俄罗斯的最佳成绩1:12o,一举成为世界最先进的火箭。更让人羡慕嫉妒恨的是,这样的火箭不但射成本低廉,居然可以重复使用!一级火箭能在二百米高度悬停,然后垂直下落而无损。

  最后。它的动机还是3d打印出来的。

  即如此众多优点于一身,其市场竞争力自是无与伦比。与此同时,其和nasa、美国空军的关系几乎可以用铁哥们儿来形容。如雪花般飘来的订单让艾龙·马斯克赚得钵满盆满。

  不过也正是因其竞争力恐怖如斯,美国不少小型私人航天公司都处在半死不活的状态。

  最赚钱的国防订单几乎被space…x独揽,商业卫星的射利润也因为各种原因被压缩到了极致。也正是因此,江晨能够凭借5o亿美元的地板价买下两家航天公司进行重组,充实星环贸易全资控股的航天科技中心的人才班子。

  克尔温·伯罗,美国密西西比航天科技公司前董事兼技术总监,在安柏瑞德航空航天大学拥有博士学位,曾参与猎鹰火箭早期研。 ·后辞职返回家乡成立密西西比航天科技公司。但事实证明,并非所有技术员都能成为盖茨、乔布斯那样的商人,在遭遇投资失败后,他的公司欠下了5亿美元的债务,徘徊在破产的边缘。

  好在江晨及时伸出了“援手”,他才得以保住自己毕生的心血不至于变卖。

  当然,资本无情。江晨成为董事长的第一件事就是低价变卖了他公司绝大多数的资产,并同时向他们的公司员工开出了两倍原先的薪水以及赴新国的工作签证。

  “你知道自己干了什么吗?那些设备至少值2亿美金!而你却以5o%的折价贱卖给了我的老东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