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大抽奖-第7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董祀一个小小的村官,居然都看不上蔡琰,只是受到曹操的压力,才不得不娶蔡琰为妻。可见那时的蔡琰真的是年老色衰,连小小村官都不想要。
所以女人的身份再高贵,死了丈夫,没有靠山之后,就什么都不是了。不过以严氏目前的姿色,找个小村官啥的改嫁不是问题,但严氏肯定是不乐意的,吕玲绮也肯定不会接受自己的母亲改嫁,更不要说嫁个小村官了。
所以左小右就把严氏暂且养在了家里,反正不缺一双碗筷,她愿意住在这里就住好了。
但就在左小右以为天下太平,他也要慢慢提升自己名望的时候,幽州公孙瓒却造反了。
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左小右还有点惊讶,不知道这公孙瓒哪根弦不对,怎么突然就造反了?后来了解了才知道,感情又是袁绍卸磨杀驴惹的祸。
在天下各地的土皇帝之中,公孙瓒虽然表面上听从袁绍指挥,但他只是内心里忌惮左小右,才不得不和袁绍虚与委蛇罢了。
但袁绍自己作死的把左小右贬回了南皮,这就让袁绍缺少了一个战略性武器,没有了左小右的威慑,天下诸侯开始蠢蠢欲动。
也不怪这些诸侯起心思,实在是袁绍太凉薄了,连左小右这个从龙的首功之臣都说贬就贬,别人心里会怎么想?
也是袁绍太大意了,以为天下已经在他手中,没有人可以威胁之后,他那自大的毛病就犯了。作为开国之君,袁绍当然要确保自己的正当性,所以必须要大肆宣扬自己的丰功伟绩。
但是在宣扬的过程中,袁绍却发现自己怎么也无法绕过左小右这个名字,于是自大的袁绍心里不爽了。
袁绍是那种初创业时、强敌环饲时英明果决的主,可一旦地盘大了,觉得自己天下第一的时候,就会把自打两个字刺到脑门上,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是多么嘚瑟。
所以袁绍完全忘了左小右对他的帮助,一道圣旨就让左小右从地方大员变成了养老干部。这么做虽然爽了,却也买下了极大的隐患。
首先,左小右被贬,看在别人眼里,肯定会认为左小右一肚子怨气,这样袁绍和左小右之间就有了嫌隙,左小右的战略作用就不存在了。
其次就是袁绍没过多久就把手伸到了一些不听话的人身上,这第一个就是当年虎牢关下立下不少战功的孙坚。
袁绍一道圣旨就想让孙坚也回家养老,但孙坚惊怒之下,依靠长江天险,竟是把天使截杀于长江之上。
左小右在担任荆州刺史之时,就一直在建设强大的海军,而他在中途就把孙坚弄到了自己的阵营中,和他一起研究海军战船等等,但左小右从荆州离开后,这些战船的使用权就到了孙坚手上。
原本孙坚并没有造反的打算,他还想和左小右一起扬帆出海,征战四方呢!但没想到等来的却是袁绍让他回家养老的圣旨。
孙坚这暴脾气哪里忍得了,于是杀了袁绍的天使,封锁了消息,并收拢大船,打算依靠长江天险,和袁绍划江而治。
而袁绍还没等到消息,就作死的把手伸到了公孙瓒那边。
公孙瓒这脾气比孙坚还爆,而且公孙瓒的同窗刘备可是前朝的汉室宗亲,关张赵其实也是忠心于汉的将领。袁绍这一弄,可是点了炸药桶,公孙瓒在刘备的怂恿之下,终于高举反旗,要跟袁绍拼了。
另一边,江东孙坚听到公孙瓒造反的消息,干脆也豁出去了,立即出兵斩杀了袁绍任命江东的官员,也反了。
***************
这两天头疼,精神很差,所以昨天没,这章也是没检查就上传了,恐怕会有一些错字或语句不顺畅的情况,还请兄弟姐妹们见谅,熊猫会尽快调整好身心状态,重新上路。
………………………………
第二十二章 袁绍果然不适合坐天下
洛阳,皇宫大殿。
袁绍啪的一拍扶手,怒不可遏:“反了!都反了!”
左右文武噤若寒蝉,没人愿站出来触霉头。自从袁绍登基以来,不仅是打压左小右等地方大员,就连朝堂上的人也在打压。最脑残的就是对八大谋士的打压,完全就是仗着拳头耍流氓,让十几年来立下汗马功劳的八大谋士无比寒心,在现在这种局面下,他们都没有了出谋划策的想法,任由袁绍自己去发飙。
袁绍在发飙的时候,其实也在关注满朝文武的反应,看到满朝文武都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不禁心里一沉:事情已经如此严重了吗?
袁绍想反思自己的错误,但他已经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天性让他失去了反思自己过错的可能,剩下的就只有暴君一般的观念:错的不是我,是世界。
即便是左小右也想不到袁绍的性格缺陷会大到这种程度,有些人真是不把他放到那个位置上,就不知道他是什么货色。
袁绍这性子隐藏的如此之深,连左小右都没看透,也算他的本事了。
在朝堂上发了一通脾气,袁绍气喘吁吁的坐在龙椅上,看着满朝文武:“此时该当如何?诸位爱卿有何妙计?”
都造反了,还能有什么妙计,当然是要出兵平叛,只是派谁去却成了问题。
颜良文丑倒是乐意去平叛,但袁绍不放心。
虽然这些年袁绍对幽州那边的关心不够多,却也听说过公孙瓒手底下的******三将的勇名,而且公孙瓒自己就是个一流猛将,麾下白马义从更是骑兵中的精锐。
硬生生把北方异族打的几乎灭族,就看得出幽州骑兵的厉害。
所以只靠颜良文丑肯定不够,更何况南边还有个更让人头疼的孙坚。
这时候袁绍脑子里下意识的就想到了左小右,但是他前不久才把左小右贬回老家,现在出了事却要找他帮忙,袁绍的脸皮还没到那厚度。
哼!朕就不信离了左咛不行!
袁绍立即派遣颜良文丑,以及八大谋士中的两人担任军师,并着令地方军队各自抽调数万人前往南北两方平叛。
虽然没有了左小右这个战略性武器的威胁,袁绍的综合实力还是很强的,天下绝大部分将星和谋臣也在袁绍手底下当差,只要善加利用,要平叛并不难。
只可惜袁绍的八大谋士早已离心离德,在军中根本就没出一谋一计,而颜良文丑虽然武艺高强,但领军作战的能力却很一般,尤其手底下那些将领因为武艺没他们高,所以哪怕是很有谋略的将领,也得不到重用,率军到了前线之后,又因为态度傲慢,遭到了地方军队的抵制,这样一来,三军不用命,谋士出工不出力,导致和叛军刚一交手,就被打的落花流水。
可能颜良文丑天生就是两个悲剧,颜良在北方平叛的时候,在战前单挑,原本想杀杀幽州军的威风,结果悲剧的遇到了关羽这个苦主。更悲剧的是,关羽那天正值状态巅峰,爆发力也达到了峰值,借助马力冲锋,手起刀落,一招就将颜良斩于马下,导致平叛大军不战自溃,损兵折将不说,冀州大片地盘也被公孙瓒拿到了手里。
另一边,文丑这个马上将军到了南方指挥水战,这就叫外行领导内行,没一个不出事的。最惨的就是荆州水军和扬州水军在战船方面和孙坚军差了太多,结果在长江上的一次遭遇战,文丑一个立足不稳,从船头掉了下去,被滚滚长江东逝水了……
荆州水军和扬州水军也被打的落花流水,损兵折将不说,无数战船也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净。未来在制造出足够战船之前,是别想讨伐江东水军了。
万幸两场仗打完就进入了冬季,天寒地冻,幽州军肯定是打不起来了,江东军也要抓紧时间巩固对江东一带的统治,在春暖花开以前,可以进入短暂的平静。
但两边平叛都以失败告终,身在洛阳的袁绍差点气疯了。
“废物!都是废物!”
群臣噤若寒蝉。
“陛下!”关键时刻,还是许攸站了出来,淡淡的道:“为今之计,只有请南皮国公出山,以平叛乱。”
现场一片寂静,袁绍也呆了呆。
见袁绍发呆,许攸道:“公孙瓒率领幽州军进犯冀州,如今冀州已有小半落入公孙瓒手中,但南皮国公就在冀州,若是参与平叛,不需多久就可平定幽州,而南皮国公与孙坚私交甚笃,届时南皮国公若是前往江东劝降,孙坚十有八九会归降,如此叛乱立解。”
“这……”袁绍犹豫不决。
“陛下!”许攸说了狠话:“若公孙瓒聪明,攻取冀州之后,却与南皮国公言和,甚至请南皮国公出山相助,万事休矣!还望陛下早作决断。”
一番话说得袁绍心惊肉跳,却又无言以对。面子和江山相互权衡之下,袁绍终于选择了江山,有些颓然的下了一道圣旨:“着南皮国公出山平叛。”
……
南皮,国公府。
“子远,满饮此杯。”左小右举起酒杯,与许攸把酒言欢。
这次颁发圣旨,作为老朋友的许攸亲自过来了,自从当年出题没有难住左小右,反而被左小右的答案震惊,心服口服之后,许攸和左小右的关系就顺当多了。
文人就是这样,你的才华真的让对方服了以后,那就什么问题也没有了。
这次许攸来南皮,看到南皮建设的这么好,顿时动了来这边定居的念头。有左小右在这边罩着,美食、美酒岂不是享用不尽?
不过左小右是铁定不希望许攸来南皮定居的,这货虽然有才华,但太贪婪了,贪的连袁绍都要杀他祭旗,吓得他不得不转投曹操。
左小右其实也有点不爽,就是这么一个人,居然上了小学课本。这岂不是教导小朋友,你贪污没关系,只要跟对老板,就能荣华富贵?
左小右肯定容不下许攸这种人,只要许攸稍微表示一点要在这边定居的念头,左小右就举杯打哈哈过去。许攸也是聪明人,见左小右似乎不是很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