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万事屋-第5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将自己一并封死的空间锚,确实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那就是彻底的封印了白星监察官的空间能力。随后,位于白星监察官前方的雪风,就如同自己的华语般,伸出了自己的前爪,用力的抓住了白星检查官。
抱住什么的当然是不可能的,毕竟雪风才只有千米长,而白星监察官的直径至少是上万米。使用魔法什么的手段,也是不现实的。因为雪风哪怕处于战争形态,各方面的能力相比起生活形态上升了近百倍,瞬息间能够使用出来的魔法,也困束不住白星监察官。
体积大小即代表了力量的大小,对于生物而言,这是近乎绝对的真理。
白星监察官那个体积所获得的肉体力量,说真的,哪怕是小行星也能够轻易的敲碎,陨石术什么的只不过是蚊子叮咬而已,除非你花费大量的时间对陨石进行不断的加速。
在被雪风抓住后,就如同所预料的一般,从白星监察官的身体上伸出了无数的触手,狂暴的砸向身前的机械巨龙。而位于雪风正前方的身躯上,庞大的能量在瞬息间便汇聚在一起,随后射出了一道宽约百米的赤红色光束。
似乎是察觉到了雪风的意图,因此在被雪风抓到后,白星监察官并没有掉以轻心,或者说先进行试探攻击,而是一开始就下了死手。那些从身体中伸展出来的触手,每一击的威力都是最大化的,如果击打在大地之上,那么每击基本都是对陆级攻击,仅仅几击便足以威胁到大陆架的安稳。而发射的光束,不仅仅是口径惊人,其蕴含的能级更是足以在瞬间气化掉宇宙诺亚级战舰。即使有护盾的保护,也只不过将死亡时间向后推延了那么几秒而已。
面对如此恐怖的强敌,如果没有雪风挡在最前面的话,估计整支地球军根本没有丝毫抵抗的能力,就会被白星监察官如同玩耍一般轻松随意的屠灭吧。
不过,这些攻击在面对雪风时,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击打在雪风身躯之上的触手,如同打在了世间最坚固的物质上,雪风没有事情的同时,那些触手纷纷因为反作用力而崩裂了。至于射出的光束,则在击中雪风前,便被一系列无形的防御削减了不少,最后甚至还有一部分光束被反射了出去。
最终射到雪风身上的光束,甚至没有在雪风那黑到发光的装甲板上留下一丝的痕迹。
ps:恩,反正你们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就稍微等一会儿吧。话说这不算是防盗措施的防盗吧,不过这本书也没有人看就是了。
480 发射前最后一刻
伴随着巴哈姆特的汇报声,6000米级大战舰,苍天级位面强袭舰一号舰,巴哈姆特号也开始了最后的炮击准备。
之前便已经说过了,超时空撕裂炮并不是巴哈姆特号上所搭载的武装,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存在核心。因此,超时空撕裂炮自然不可能像是其他的武装一样,可以自行调整发射角度和方向。想要瞄准敌人的话,就必须要将整个舰身调整朝向,正面对向目标。
与此同时,因为在此前一直以陆战形态停泊在大地之上的关系,再加上战场的激烈程度和众人根本没有足够的多余心思,所以此时的巴哈姆特号并没有将自身的前部并拢回原来的空/宇战状态之中,而是一直维持在陆战形态。
而在这一刻,前部为了做到陆地行进而对半分后,分别旋转了九十度的两个前部组件,似乎想要回到原处的样子般,重新旋转回了原来的角度上。
但两个分开的组件,却在旋转完毕后并没有重新合拢起来,甚至没有收回那些两侧有着巨型轮胎和履带,专门用于陆地行进的巨型底盘。而是从那些巨型底盘更上一层的部位,沿着固定的距离打开了单边十几个隐藏起来的舱门。
从这些舱门中,延伸出来了一节节的装置,最后形成了如同半环形的结构,两边并没有重合到一起,而是留下了不少的空间。
说起来可能很难理解,那么就形象的来说,你们可以将此时的巴哈姆特号看做是一门炮管从中间分开的电磁轨道炮。
只不过,那些从中间分开的圆环,可不是什么电磁轨道加速装置,即使启动后装置上不时会冒出一些蓝色的电火花,而是名符其实的拘束力场发生装置啊。
因此,位于这两个长臂型部件的中间,也就是圆环的中心部位,一个强大的拘束力场,在那沿着排齐的半环形装置的电弧闪动中诞生了。
在明明应该是立场发生装置的半环形装置上,会出现电弧闪动的效果,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装置的部分组件,出现破损了。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毕竟整个超时空撕裂炮的发射组件,在不完整的前提下,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破损。整备班和巴哈姆特倾尽全力,也仅仅只能做到保证超时空撕裂炮能够正常和安全的发射一次。
至于到底能够达到多少功率和威力,发射完之后会变成什么样的状态,双方皆表示已经根本没办法控制了。自然,这些组件在使用的时候,不可能会以一种完好无损的状态出现。
话说回来,巴哈姆特号上的整备班,也可以算是地球上最为精锐的整备班,特别是在原种化后个体素质飙涨的现在。但即使如此,整备班的成员依旧是**凡胎的普通人,而不是什么可以在战场上一边与敌人干架,一边还能将我方机体维修到刚出厂状态的不科学存在。
当然,整备班还是掌握了不少不科学的黑科技,不然的话,也无法做到在超时空撕裂炮充能过程中,依旧可以维修组件的破损和维持组件的运转。
而就在拘束力场形成的同时,位于两个前臂之中,算是前臂的中轴,可以说是最为核心,贯穿了整个前臂的两个滚筒状部件内,已经蓄积了大量,甚至可以说是超量的重力子。
王牌分支科技树所属的本体科技树,可以说是完全建立在粒子与符文之上的一种科技树。现在去除了符文,单单看粒子的话,便会发现其实位于科技树上超越了OG世界的科技,或者说黑科技最为基础的部分,更准确的说应该是科技树的源头,便是那代表着重力的重力子。
当应该算是幻想中才会存在的粒子,拥有着操控重力的能力,在很久以前便被命名为重力子的这种粒子,被一群超新星级科学家发现后,整个世界的科技树和命运,便不可避免的走向了另外一条当时的人们所无法想象的道路。
虽然与其他科技树一样,存在的根本和各种的演变,都离不开所使用的主能源。王牌科技树的存在根本的确是供能用的高能粒子。但重力子才是一切的基础,甚至如果没有重力子参与其中的话,高能粒子根本不可能诞生。
因为,高能粒子,本身就是重力子的一种变种!
对此简单解释一句,高能粒子是通过重力子在高浓度能量环境下,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大量的重力子汇聚在一起引发了轻微的物质坍缩反应,重力子们坍缩成并不完全稳定的另一基础粒子的同时,也将环境中的高浓度能量一起压缩在了其中。
而换句话来说,便是高能粒子释放能量的过程,可以看做还原为重力子,同时内部一道压缩的能量重新释放回环境之中的过程。
正是因为如此,高能粒子的稳定性可以说是所有幻想/人造粒子中排名倒数的存在。
不过,本书并不是FIAW所在的那个世界,因此关于粒子的话题就到这里为止吧,只要你们知道王牌科技树的真正基础和核心是重力子就行了。
作为哪怕是被称为王牌的科技树中,也是最顶级王牌的存在,苍天级位面强袭舰自然拥有着与重力子相关的设备装置。或者说整艘战舰的绝大多数设备都依靠着重力子,从而得以运转。
作为战舰,而且是位面强袭舰,苍天级战舰起航后,自然不可能带着充满了高能粒子的“电池”去作战。因此,战舰上从一开始就准备好了重力子的产生装置和相应的转化装置:战舰两个前臂之中的核心部件,那滚筒状部件正是重力子的转化设备。
雪风等人并没有照抄苍天级位面强袭舰的完整设计图,其实也无法照抄,毕竟完整设计图的价格,哪怕是最初期的一号舰,所需要的积分也是一个比现在龙岛奥拉上安装的虚空移动装置少不了多少的天文数字。更何况,雪风等人所使用的能源也并不是以重力子为基础的高能粒子,而是层级极高的魔能。
因此,至少在动力炉方面,雪风等人对其进行了大改。不过,超时空撕裂炮相关的部件,则近乎于完全没有任何的改动,在这其中便包括了位于前臂之中的滚筒状重力子转化部件。
虽然巴哈姆特号上并没有重力子产生装置,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只要有足够详细的数据,那么魔能便可以轻松的转化为重力子。
当滚筒状的重力子转化部件中充满了部件所能承受的最高阀值数量的重力子后,这个部件便开始了它真正的工作。
伴随着整个部件开始加速旋转起来,位于内部的重力子在逐渐向着预定的特殊环境变化下,本身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化。大量的重力子被汇聚压缩起来,但并没有造成物质坍缩效应,却同样引发了超重力情况下会出现的状况:空间被撕开了一个小口子,时间的流速也开始逐渐扭曲。
在这两种环境的变化中,位于部件内部的某些已经可以说是超越了黑科技,完全可以上升到幻想侧的特殊装置,捕捉到了拥有时空间性质的空间粒子和时间粒子。
当然,这两种粒子并不是在同一个部件中捕捉到的,而是从左右两个部件中分别捕捉到的。而在这两种粒子被捕捉到后,便被装置从特殊管道中运送出战舰外,直接排入到位于前臂中间的强大拘束力场之中。
然后,在拘束力场的调整下,时空粒子以一种螺旋状的形态运转并汇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