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

第110章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第110章

小说: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都能想象到,随之而来的就是民众的恐慌,接着就是银行的挤兑,然后是金融机构的破产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果不其然,很快就有商业银行宣布破产,先是一家,然后接着更多的银行向外披露不良资产数额巨大,已经资不抵债,准备向政府寻求破产保护。

瑞典的金融系统由于刚开放不久,在运作机制和监管机制上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说瑞典国内的投资者在借款时往往以外币的形式借入资金,因为外币的利率低于克朗的利率,又由于固定外汇制,使得汇率的损失基本可以忽略,而瑞典的商业银行此时为了规避外汇的风险,也从国外的商业银行借入现金再放贷给客户。因此当克朗遭受攻击的时候,国外的借出机构意识到瑞典商业银行的风险时,开始收缩信贷额度,而瑞典的商业银行就必须要求客户提前还款或是将克朗转换为当地的货币,也就是卖出克朗;另一方面,还款人在这个时候很难从市场上换到足够的克朗(商业银行因为克朗贬值的预期而不愿意持有),再加上贬值后造成成本高昂,在双重打击之下致使瑞典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急剧攀升,很多瑞典商业银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迫宣布倒闭的。

终于,在92年11月19日,在耗费了超过2000亿克朗(约358亿美元)的干预后,瑞典被迫放弃了其120年坚持的相对固定的汇率政策,让瑞典克朗自由浮动,当天外汇市场上瑞典克朗对美元的汇率就大跌6。63%。到了11月30号,瑞典克朗已经由先前的5。58克朗兑换一美元跌至6。84克朗兑换一美元,跌幅高达22。5%,最终的跌幅在25%左右。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在付出三千万美元的借贷成本后,钟石的16亿美元的本金变成了十八亿六千万美元,收益率为16。25%,这是一个还说得过去的数字。

重要的是,在没有杠杆和巨额本金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如此巨大的收益,怎么都说得过去了。钟石资金的大部分投在了别的地方。而且,他也不可能像量子基金那样全力而为,建立一个五十亿美元的超级大仓。

事实上,他在场外期权上还有一笔六亿美元的收入,倒霉的正是汇丰银行,因为钟石的交易对手宣布倒闭了,汇丰将替代这家不知名的商业银行成为钟石的交易对手。

廖承德和安德鲁则分别有812。5万美元的收入,这让他们无限感慨货币战争的巨大威力,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种模式的战争还将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PS:瑞典克朗的数据好不容易才查到,真是累死我了。什么百度网页、新闻资讯、行情软件这些东西实在是太不靠谱,太肤浅了。

第二十八章offer来了

除了最原始的买卖外汇,借着贬值的机会赚取差价外,钟石的两张期权合约也大赚了一笔。

从十月开始,瑞士法郎受挫于整个欧洲货币危机,一路走低,在11月6日跌破0。7的关口,从十月初最高的一瑞士法郎兑换0。8美元跌到一瑞士法郎兑换0。7美元,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瑞士法郎的币值,瑞士国家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权)不得不在外汇市场上出手,开始买入瑞士法郎。

和其他欧洲国家不同的是,瑞士政府实行的是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币值只是在一段时间内低迷,在瑞士国家银行进场干预后,很快就恢复到正常的区间,在12月初再次上升到0。7的位置。

更为重要的是,瑞士是世界上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其银行业高度发达。由于采取存款匿名制,再加上资金安全保障度极高,因此全球富豪的私人财富,有四分之一存储在这个国家的银行体系内。

在十一月中旬,钟石的瑞士法郎沽空期权到期执行,以1:0。6900的汇价平掉了三十七亿五千万的瑞士法郎的空仓,净赚3。75亿美元。

而在瑞典克朗的这份合约的执行上则是遇上了麻烦,不过做了担保的汇丰银行在付出六亿美元之后,终于将这单期权成功地平掉了。不过汇丰银行也没有损失什么,因为瑞典政府在金融危机期间承诺对所有的商业银行进行担保,因此他们的损失并不是很多,最多是耗费一点时间。

至此钟石在欧洲货币危机中的所有操作都告一段落。法国法郎在93年后还要经历长达大半年的攻击,为了保护法国,欧洲汇率体系将相互间货币汇率波动区间从3%扩大到15%,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有区间的浮动制度已经名存实亡。钟石也不打算在法郎上进行攻击,那里将是此次攻击中另一支主力老虎基金名扬天下的战场。

加上先前在英国市场上获取的三亿多美元,钟石在此次欧洲货币危机中获利一共超过十二亿美元,这使得他现在可以控制的资金超过了三十亿美元,这个收益超过了这一年华尔街大部分的对冲基金的收益。

进入十二月底。香港的天气也开始转凉,街道上的行人也大多加了一身衣服。

不过此时在钟石家的豪宅客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场景。钟石一大家子人坐在圆桌旁,庆祝老爷子出院。

钟方卓坐在主位。面色红润,仔细地打量着坐在桌子旁边的每一个家人。在他身旁,坐着一个二十三四岁模样的年轻人,正手足无措地面对着每一个人投过来的眼神。

这个不按辈分落座的年轻人就是张伟,在钟石略微透露了家底之后。他便迫不及待地利用手中的关系,飞速地办好了来香港的通行证。在来之前,他也曾无数次设想过钟家是个什么模样,可真正到这里之后,还是被这里的豪华装饰惊呆了。

听到外孙来到香港,病情已经大有好转的钟方卓再也坐不住了,三番两次地喊着要出院,最后还是钟石找到了折中的方式,另外聘请了家庭私人医生,并且和主诊医师约好定时回来复诊。这才让钟方卓出了院。

“外公,你看什么呢?”

看着钟方卓的眼光转了一圈后,最终定格在他的身上,张伟不禁瞪大了眼睛,有些不知所措地问道。

他这声外公叫得极其自然,丝毫没有半点心理障碍,这固然有血缘的关系,但更多的还是看在钟家家产的份上。

“好!好!”钟方卓听得眉开眼笑,不住地点头,随后轻敲了一下盘子:“开饭!”

听到他这声吩咐。早就等候已久的仆人们纷纷行动起来,各种色香味俱全的精美菜肴流水席般地端了上来,让张伟又是一阵大开眼界。

他来了也有几天,钟石也带着他出去吃了几顿饭。但是这一顿饭却是钟方卓专门为他接风,以及庆祝钟石接到美国大学的offer,因此准备得极其隆重。

钟石的大学申请的最终结果出来了,几个美国的大学都通过了他的申请,还提供了全额奖学金。虽然这些大学的申请通过率都不怎么高,但是在对待富人和特权阶层上总会有些区别。毕竟他们经营的资金大多是来自校友的捐赠,而且他们都是私立大学,在招收环节上的某些猫腻就连政府部门也管不上。

不过钟石倒是凭着自己的本事考进去的,像SAT这样的考试还难不倒他,再加上他稍微透露了一点自己的所作所为,使得他的申请没遇到多大难度就通过了。

桌子上其他的人也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阵势,不过他们两家人平日里走动很多,相互之间也没什么拘谨,因此虽然心中都很惊讶,但并没有像张伟表现得那么显眼。

钟石看着张伟脸上的表情就觉得好笑,这便宜表兄好歹也是官二代,怎么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不过在这张桌子上,他的辈分最低,根本没有说话的份。

“今天我很高兴,一大家子人终于算是团聚了,虽然你妈妈没有来。”钟方卓轻拍着张伟的手,脸上露出一丝久违的笑容,“不说这些了,咱们家现在又出了个大学生,而且还是美国的大学。我这心里头啊,实在是高兴……”

考上大学这种事,放在古代就等同于中了科举,像钟方卓这样老派的人对此是极为看重的。

“爸,您别激动啊,咱爷俩先走一个!”旁边的钟建国见到老爷子情绪激动,赶紧站起身来,端起酒杯和钟方卓身前的酒杯碰了一下,然后一饮而尽。“爸,今儿个高兴,就别说那些扫兴的话了,这里还有孩子们呢。”

钟方卓看了看坐在桌子旁的钟石,把刚举起的杯子又重重地放了下来,唉声叹气道:“哎,要是一大家子都在就好了!”

如今钟意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而钟小慧则在离海求学,除此之外,还有张伟的妈妈,也不知道她现在是怎么想的。

“爷爷,这不是什么问题。改明儿,我买一架私人飞机,让你全世界随便走。只要你想看我哥或者我姐,什么时候都能去,你看行吗?”见场面沉默下来,钟石赶紧插话道。

一听到钟石这话,全家人都笑了。他们只知道钟石有钱,但是不知道钟石具体有多少钱,都只当钟石在说一个笑话。他们听完之后,又重新开始有说有笑起来。

只有钟石自己知道,这不是一个玩笑,他早就认真地开始考虑买私人飞机这件事,随着日后的财团建设的开展,他也势必将在全球各地奔波,有一架私人飞机会大大方便日程的安排。

私人飞机一般都挂靠在飞机场,每个月的停机费和基本维修保养等就是一笔不菲的数目,而需要大型维修或检查的时候,动辄就需要数十万港币的价格,不过这点钱对于钟石现在的身家来说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经过这一番钟石的“插科打诨”后,饭桌上的气氛重新活跃起来,张伟也很有眼色,挨个敬了在座的几位长辈,一连串的好话飞快地从他的口中说出,很快就将自己和众人的关系拉近了不少。

“好!好!好!”在酒足饭饱之后,钟方卓轻咳了一声,饭桌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知道老爷子要说话了,不约而同地停下手中的筷子,竖起耳朵仔细地听着。

“钟石,你想好了准备去哪所学校了吗?还有,小伟,既然来了就多玩几天,等回去之后好好给你母亲说说,让她也早点过来,就说我这个做父亲的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