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折腰 >

第101章

折腰-第101章

小说: 折腰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坡已经挖出了长长一道绵延长达一里的洼沟,淮水随时可能从这些薄弱之处喷涌而入,情状岌岌可危。

    堤堰近旁,也渐渐聚集了许多闻讯赶来的乡民,无不声泪齐下,跪地恳求。曹旭张彪充耳不闻,一边命兵丁殴赶乡民,一边鞭打那些不敢再继续深挖、纷纷停镐的民夫。

    安乐堤下,叱骂声和呼号声混杂在了一起,场面渐渐乱了起来。

    薛泰是给曹旭张彪二人下过死令的,无论如何,要在今日天黑之前将决口挖开,己方趁着夜色登上高地。眼见日头慢慢西斜,这些民夫竟然开始起乱,附近民众也越聚越多。曹旭心中焦躁,看到近旁一个苍发老汉动作迟滞,上去踹了一脚,将老汉踹翻在地,抽鞭咬牙狠狠抽了几鞭。

    张彪见附近民夫纷纷停下,用惊惧的目光望了过来,心想杀鸡儆猴才最管用。拔出了佩刀,在众人的惊呼声里,朝地上那老汉便刺下去。

    胳膊将将落下,忽然却被人从后钳住。

    “将军果然威风,对一手无寸铁老翁下如此狠手?”

    雷炎说道。

    张彪不认得雷炎。回头但见这人阻拦了自己,虽然着常服,但一望便知是行伍出身,且自己臂力也算不小,被他这样钳住,那把刀便刺不下去了,众目睽睽之下,羞怒道:“你何人?竟敢插手坏我主公大事?”

    雷炎冷笑道:“请了你这厮的人头,我再与你说我何人!”

    张彪大怒,奋力挣脱开被钳的臂膀,挥刀与雷炎厮杀在了一处,近旁兵丁忙围上来助力,只是他二人贴身厮杀,旁人也插不上手,只在一旁为张彪助威。

    不想数个回合过后,张彪大叫一声,一边臂膀竟被生生砍下。

    张彪倒地,抱着断臂痛呼。闻讯赶来的曹旭大惊,急忙召集近旁士兵包围合拢。

    雷炎丝毫不惧,迎风展开手心里的一面黄澄澄的魏氏符牌,疾呼:“我乃幽州魏氏燕侯帐下雷炎!我主公君侯,今日引兵路过此地,听闻薛泰无道,为争弹丸之地,竟罔顾淮水下游八县七十二村万千父老之安危,图谋破堤引水实施倒灌!如此逆天倒行,岂能坐视不理?乡民勿惧!一切有我主公!”

    众人惊诧万分,纷纷扭头望去。看到不远之外的一座丘坡之巅高立了一名男子。男子一手按剑,面容肃穆。身后整齐立了十余名佩刀护卫。彼时猎猎大风,迎面袭他衣角,愈发衬的男子体貌雄伟,一种犹如君临天下的气势,迎面逼人而来。

    幽州魏家不但世代抵御匈奴,到了这一代,燕侯魏劭先后吞冀州,合并州,一统北方,耀武扬威,最近两年,声名已经天下人尽知。

    半年之前,薛泰与陈翔结盟,攻打兖州。不想被魏劭横插坏事,非但毁了盟约,连老巢徐州也差点被杨信给端掉。两家怨仇早就结下。只是此前一北一南,并无正面交锋而已。

    曹旭也方就这几日,听闻了消息,说不久之前,魏劭大军夺得上党之战的胜利。万万意想不到,这个当口,他何以竟又亲自现身在了此处。对方威名,海内皆知,雷炎又说引兵而来。曹旭便心生畏惧,暗道自己这才一千人,若真打起来,恐怕根本不是对手。不如先行撤退,回去尽快将魏劭悄然引兵南下的消息递给主公。

    曹旭想好,慢慢后退,及至退出去数丈之外,忽然转身,一个翻身上了马背,疾驰就往萧地方向而去。

    魏劭神色端凝而冷淡,抬臂要过随从递来的一张大弓,引弓搭箭,瞄准渐去渐远的那个马上背影,忽的松开弓弦,“铮”的一声,发出了一支弓箭,追风逐电,深深钉入了曹旭后心。

    曹旭一头栽下了马背,落地身亡。

    “吾乃幽州魏劭!今领大军到此!薛泰无道,人人得而诛之!尔等士兵,解下刀戈,饶尔不死!”

    魏劭收弓,迎风提气,一字一字送声而出。

    薛泰军中的士兵,谁人不知北方魏劭之名。惊见他骤然现身在此,威风凛凛,气势压人,竟无一人敢靠上前去。又短短片刻功夫间,张彪曹旭,一伤一死。先失首领,后人心涣散,加上这些军士当中许多当初也是抓来被迫充军的,并非人人都是穷凶极恶之徒,被魏劭振聋发聩般的当头一吼,无不心惊,刀戈落地,士兵纷纷转身四下奔逃,堤坝之上,转眼只剩下了民夫民众,人越聚越多,也不知道是哪个带的头,忽然成片成片地朝着魏劭下跪,高呼君侯大恩,痛哭流涕者遍地无数。

    魏劭下了石台,让民众加紧将挖出的土方填埋回去,施以加固。以免出险。

    众人被提醒,在泥水作匠的引领之下,齐齐动手上阵。就在此时,奔来几个民夫,面带惊惧,说前方背坡忽然涌水,水流颇大,想是被挖的过深所致。

    淮水两岸居民都知,背坡一旦涌水,则表示岸边水下出现空洞。倘若不能及时寻到空洞加以填埋,水力之下,空洞越来越大,极有可能崩塌以致决口,极是危险。

    民众无不变色,纷纷奔去。见背坡之上,果然不断地涌出浑浊的黄泥之水,很快汇聚,如同溪流。众人心焦,纷纷爬上堤坝寻找破口,只是江面汤汤,一时又如何寻的出水面之下的暗流涌动?

    魏劭随行当中,有一人名唤陈绍的南国楚人,精通水性,见状立刻主动站出道:“君侯,可往末将腰上绑一绳索,放末将下水探查。”

    水流刺骨,水下如有空洞,则吸力巨大。这样放人下去,即便身缚绳索,万一被水流吸入暗洞,也是极其危险。

    魏劭迟疑的时候,身后忽有一个苍老声音说道:“老朽有一法子!君侯不必放人下去涉险!”

    魏劭回头,看见说话的是个游者装束的麻衣老者。肩背药袋,鹤发童颜,白须飘飘,大步朝魏劭走来,到了他的近前,见魏劭望着,不过微微点头,随即命人速取布幕席片,用绳拴好,下沿坠以重物,再沿堤坝边坡沉在水里,贴紧边坡,慢慢移动。

    众人照做,缓慢移动之时,忽然感到拉拖一阵费劲,背坡出水口的水流也随之变小。齐齐欢呼,知是漏洞找到了。

    漏洞既找到,早有泥水作匠带人填补,等补好漏洞,背坡水涌渐渐消失,其余人又继续回去填埋土方。之前被逼掘土,个个都是迫无无奈。此刻却争先恐后,唯恐慢人一步。

    ……

    险情除去。魏劭转头远眺九里山的方向,犹豫之时,见那个麻衣老者朝着自己大步走来。

    大风掠动老者白须,飘飘然然,带着几分仙风道骨。

    “老朽有礼,见过君侯。”

    老者停于魏劭面前,道。

    魏劭见这老者不俗,隐有世外高人意态,不敢托大。便向老者行了个见长者礼,道:“不知老丈来自何方,去往哪里。方才全靠老丈,这才除了堤坝祸患,我很是佩服。”

    麻衣老者双目望着魏劭,炯炯放光,微笑道:“老朽略通岐黄,想世人多苦难,便云游四方,也算随缘济世。数日之前,夜观星象,见四象三垣齐列此地上空。紫薇帝王居中,太微、天市拱卫,星象灿烂。老朽以为异象,是故寻访而来,恰好听闻安乐堤堰有异,便找来,不期在此遇到君侯。亲眼所见,君侯果然有武有智,心中也是有仁。天下黎民,从此有望。”

    他二人说话之时,便有民众慢慢靠拢而来,侧耳细听。听老者的话,似懂非懂,但听到“紫薇帝王”,却都仿佛明白了过来,纷纷看着魏劭,面露崇敬之色,低声交头接耳。

    魏劭其人,生性实凶暴,天性里也少了怜悯之心,甚至睚眦必报。否则少年时候,也不会有小霸王的称号。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魏劭也不例外。既然在其位,便一直怀有如此勃勃野心。

    称霸,乃至以武力夺得天下江山,这是他向来醉心的宏图大愿。

    但多年以来,他也受徐夫人的时时提点,又有公孙羊在旁劝诫,随着年岁渐长,四处奔走,见多民生艰难,身在高位,于百姓疾苦,犹如后天施加之责任一般,渐渐也有些放在了心上。

    今日之所以临时改道,一来,有施恩于杨信之意,二来,也确实被路上所遇村民的凄惨之状触动。

    不期在这里,却遇到了这样一个老者。

    他自然也听明白了老者的话中之意。不禁微微一怔。

    那老者说完,朝他打了个稽首之礼,转身便如来时一样,大踏步而去。

    魏劭望着他的背影,忍不住问道:“敢问老丈,尊姓大名,可否再见?”

    “老朽有一三月的半徒,如今就在君侯麾下听用。他日若是有缘,自当再见。望君侯不负老朽今日之所见,他日造福黎民,则天下幸甚!“

    老者并未回头,话音于风中飘荡而来,麻衣大袖飘飘,身影很快便消失在了淮水岸边的一片原野之中。

 第12章 。16

     却说雨村忙回头看时,不是别人,乃是当日同僚一案参革的张如圭。他系此地人,革后家居,今打听得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之信,他便四下里寻情找门路,忽遇见雨村,故忙道喜。二人见了礼,张如圭便将此信告知雨村,雨村欢喜,忙忙叙了两句,各自别去回家。冷子兴听得此言,便忙献计,令雨村央求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雨村领其意而别,回至馆中,忙寻邸报看真确了,次日面谋之如海。如海道:“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尚未行,此刻正思送女进京。因向蒙教训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弟已预筹之,修下荐书一封,托内兄务为周全,方可稍尽弟之鄙诚;即有所费,弟于内家信中写明,不劳吾兄多虑。”雨村一面打恭,谢不释口,一面又问:“不知令亲大人现居何职只怕晚生草率,不敢进谒。”如海笑道:“若论舍亲,与尊兄犹系一家,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