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科幻小说电子书 > 科幻纵览 >

第199章

科幻纵览-第199章

小说: 科幻纵览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所有的媒体当中,广播最便于与受众进行即时直接交流,这一点庸置疑:这边主持人话音刚落,那边几条热线就已”有话要说”。在受众自我意识日益强化,不再人云亦云的今天,这种能自由交流的方式的吸引力不言而喻。笔者曾通过长途电话与《科幻世界》的谭楷、阿来两位老师分别作过”北京国际科幻大会”、”科幻文学的创作”等专题节目,同时开通热线,让听友”现场采访”。平时也不时有科幻话题小讨论,以上种种,听友反响强烈!

这种优势,唯有因特网能具有,但在目前的中国,因特网上和电波里的讨论所具有的影响力,实在有天壤之别。

其次,广播让科幻”活起来”

从笔者的”科幻时空”节目第一期开始,就非常注重以”演播”的方式来推介科幻名家名作。无论是《冷酷的平衡》、《天幕坠落》、《我、机器人》、还是《三色世界》,在请人分角色扮演或自己演播时,我都注意音效与背景音乐的搭配处理,以营造出尽可能真实的氛围。

科幻小说就是”前瞻性的文学”,描写”未来”的作品。这恰恰给了广播节目最广阔的表现空间_机器人走过来,报告”前方有敌舰!”话音刚落,飞船就中弹了。这段情节用电影来表现,恐怕非得运用包括电脑特技在内的大批人马。而在广播里,只需嗡声嗡扎的一句话、移动声、爆炸声、警报声就足矣。在听众脑海中,这同样会留下文字所无法比拟的生动的、深刻的印象。在以情动人上,声音的表现力更是不可多得,在录制《冷酷的平衡》时,我请了一位声音甜美的老师扮演”妹妹”,播出后不少听众来信”供认”自己为她的”不幸”而落泪!

笔者认为,在传统心理上,中国的受众还是更乐于”听故事”,因此情节曲折动人,言之有物的文学作品一直比过于注重理念的文学作品具有广阔得多的市场。针对这一特性,具有动感而又不失”神秘”、给听友仍留下想像空间的科幻广播剧是不是让科幻在人们心中”活起来”了呢?

再者,广播的受众成份非常适合科幻传播。

有关调查资料表明,与电视相比,广播受众的受教育程度要高出不少。而在青少年,特别是高等院校学生当中,广播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考虑到年龄、受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说广播适合科幻传播应该不是空穴来风了。

媒体中的科幻专家还有《科技日报》的尹传红。他是中国科普作协科学文艺委员会秘书长,长期以来一直与科幻界人士保持大量联系,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科幻的文章。

媒体忽视科幻的另一个原因,是从科幻作品是很难挖掘出公众感兴趣的东西。媒体要报导科幻,总想去联系大众趣味。而目前的中国科幻呈现出鲜明的“小众文化”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在某个重大科技新闻出现后,才会有记者收集一下与此有关的科幻作品,作为报导的线索写入文章。这似乎是记者唯一能找到的,科幻与公众的联系点。

以《后天》这部科幻片为例,科幻迷对它反映平平。而2004年到现在,中国大地气候异常。每逢飓风、海啸、倒春寒,人们无不想起《后天》中的情形。这部电影可以作为区别大众热点与小众兴趣的最好范例。

第二节:问题与前景

由于资料缺乏,记者不熟悉科幻第一线等原因,中国媒体上的科幻报导很稀少。偶尔出现的也经常发生错误,或者不深入。不过,科幻报导改善的前景也是值得期待的。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科幻迷进入记者行列。记者是个“养小不养老”的行业。更加上中国传媒业近年大幅扩张,许多年轻人加入到记者行列里。他们中有相当一批是科幻迷。这些科幻迷记者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在版面上加入科幻内容,或者组织对科幻作家的报导。这种原发性的动力非常值得鼓励。

网络也是宣传科幻的一个好渠道。网络首先能够把各地科幻迷聚拢在一起,帮助他们建立联系。另外,网络作为新生力量,其从业人员相对年轻。其中也有大量科幻迷。他们也在自己的网站上不遗余力地宣传科幻。

第七卷:科幻——从文学到文化 第六章:科幻的学术研究与交流

第六章前言

第一节:中国科幻研究回顾

第二节:对科幻研究的个人看法

第六章前言

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催促着理论进行提练升华。而实践要进一步发展,也需要理论进行指导。当然,在科幻文学,乃至整个文学领域,从来就不缺乏反感一切理论的实践家。记得有位编辑来到我家,看到桌面上摆着《现代主义》一书,就说,看这种书有什么用!

尤其是大学中文系、或者高自考使用的现行教材,有益的成份和空洞的教条,以及模式化的、晦涩的语言,还有某些政治术语混在一起。也是它们被实践家忽视的一个原因。

就个人的创作实践而言,笔者深深感觉理论还是很有用的。不止一位科幻作家,包括国内顶尖的科幻作家对我说,他创作到现在,感觉自己已经“顶住了”,束缚住了,不知道往下的路怎么走。相当多有天赋的作者创作几年后就离开科幻圈,除了收入等现实考虑外,不知道还要写什么、怎么写也是个重要原因。而从笔者的角度看,他们的创作其实仍有极大的提升空间。笔者以为,这正是科幻作家理论素养不足的结果。

另外,科幻文学本身就在江湖而不在庙堂。科幻的理论也没有因为要进入“体制内”而刻意包装自己。所以,它还保持着相当的朝气和锐气和生动性。

本章介绍了中国科幻研究的历史,并试图从中分析出它的前景。由于全书的结构经常在调整之中,本章的某些内容原来被安排在第三章里,现在被单独抽出来集中在此处讨论。请各位读者见谅。

第一节:中国科幻研究回顾

不算解放前,五十年代以来,科幻作家们边创作边研究,从未停止过理论探索。主流文学界不重视,科幻界自己当然要重视起来。而且正是因为无现成理论可循,科幻作家必须寻找创作的自觉性。非是中国如此,即使在美国,研究科幻的也基本是科幻圈自己的人。

1956年三月,郑文光在《读书日报》上发表了《谈谈科学幻想小说》一文,这是笔者收集到的最早的科幻理论文章。同年,郑文光还在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上作了发言,其中相当多内容涉及科幻创作。

七十年代末,中国科幻进入又一次高潮。叶永烈是其中主要的研究家。1979年,科普出版社出版了他创作的《论科学文艺》一书,其中便有相当篇幅谈及科幻创作。叶永烈对科幻研究的一大贡献,是对中国早期科幻史的研究。顾均正的科幻小说,许地山、安子介的科幻小说,《月球殖民地小说》等等,都是他从故纸堆里发现的。尤其是《月球殖民地小说》,被暂定为中国科幻文学的开端。

1981年,科普出版社出版了黄尹主编的《论科学幻想小说》。此书是一篇论文集,收集有当时第一线科幻作家的研究文章,作者包括肖建亨、童恩正、叶永烈、宋宜昌、杜渐等。还有一批主力翻译家,王逢振、卞毓麟等等。撰文介绍外国科幻。从这部书中可以看到,当时不少科幻作家试图对科幻创作进行较深入的理论探讨,有的文章条分缕析,已经初具轮廓和规模,至少可以看到一定的研究方向。尽管书中的许多资料已经过时,但就研究的深度、广度、以及科学性而言,到目前为在正式出版物中仍无出其右。可惜由于大环境不利,这些探索基本都中止了。

在此基础上,由中国科普创作协会领导,叶永烈发起创办了《科幻小说创作参考资料》,并自任主编。该内刊共发行四期,发表了许多研究文章。是研究那个时期中国科幻状态的珍贵资料。

一九九零年,叶永烈和日本科幻作家星新一编辑了《科幻小说辞典》,该书主要以缩写的形式收录国内外科幻代表作,并兼发评论。四川科普出版社于2000年编辑出版了《科幻爱好者手册》,介绍了相当一批中外科幻经典。福建少儿出版社以社会效益为重,翻译出版了美国科幻理论家冈恩的名著《科幻之路》。已经出齐了六卷本。该书为世界科幻史上优秀作品的汇编,范围广及欧美亚许多国家。冈恩在每篇作品前加长篇评论,系统介绍了一百多年间世界科幻文学的发展历程。这部书的翻译使国内的科幻工作者接触到了国外先进的科幻理论。2000年,韩松的《想象力宣言》在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最大的特色是记录了九十年代中国科幻史的不少细节。2003年,郑军的《科幻小说预言与真相》由东方出版社出版,该书对某些科幻题材进行了整理。这些都是大家在进行科幻研究时有参考价值的出版物。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教师吴岩自一九九一年开办科幻文学选修课。作为教材,吴岩编辑了内部发行的《科幻小说教学参考资料》,收集了一些很有质量的论文。特别是一些国外科幻作家的思想片断。在那个冷清的环境里,吴岩在科幻研究领域几乎是单打独斗,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002年,在吴岩的大力促成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开设了科幻方向的研究生专业。成为许多有志于科幻研究的同学向往的地方。单是向我表示过要考这个研究生的各地同学就有十多位。由于能够将科幻研究体制化,该硕士点一直进行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其研究课题已经从宏观层次进入中观层次,甚至微观层次,比如“童恩正科幻创作研究”等等。

自一九九七年开始,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沙锦飞主持对中国科幻事业的发展进行系统研究,是国内第一个由专业研究机构出面进行的科幻研究。该课题于2000年结题。 

一九八八年,黑龙江伊春的科幻爱好者姚海君自费编辑科幻迷刊物《星云》,不断调整办刊方向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