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赵四娘家 >

第231章

赵四娘家-第231章

小说: 赵四娘家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原以为逃回老家就安全了,却不想,范氏对肖云裳恨之入骨,连带着对他们也恨得要死,就算他们逃回了乡下,范氏也不肯放过他们。

    那天,范氏从庙里为儿子祈完福回来后震惊地发现,早上还好好的儿子如今居然就只剩下了一口气。为了救回儿子的性命,范氏将县城里甚至是府城里的名医都请了过来。那些名医却不约而同地表示,皮智杰头部受伤过重,又没有得到及时施救,拖到现在,他们也无能为力。于是回天乏术的皮智杰当天晚上就咽气了。

    她好端端的儿子到底因何而亡,范氏自然要查个水落石出。

    调查结果和她料想的一样,所有丫鬟都指证,正是肖云裳那个贱人亲手重伤了她的儿子。不仅如此,肖云裳伤人之后非但不及时去请大夫,还想法设法遮掩此事,害得他儿子最终失救而亡。

    范氏心里头那个恨啊,恨不能亲手将肖云裳撕碎了。可肖云裳那个贱人见机倒快,早就和她祖母跑得不见了踪影,让她遍寻不着。

    范氏心想,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肖云裳一个大肚婆带着一个小脚老太婆能跑到哪儿去?十有八九是逃回了乡下的老家。

    范氏忙派人去老赵家拿人,出乎意料的是,肖云裳和厉氏居然不在那里。

    不在老赵家能在哪里?找不到杀死儿子的凶手为他报仇,范氏简直就要发狂。

    狂躁的范氏再次派人前去老赵家,这一回,她让人把老赵家砸了个稀巴烂,连房子都拆了好几间,还打得赵老爷子夫妇和肖氏满地找牙,就连赵永年一房也受池鱼之殃,被打得满头包。

    这还不够,范氏还让人在老赵家挖地三尺,搜出了他家所有的细软,就连房契和田契都没有放过,一并夺走,连一个铜板都没给他们留下。

    细软倒还罢了,房契和田契上是有署名的,一般情况下,就是不见了也可以去官府补办。可那是一般情况,对于范氏来说,官府就相当于是她家开的,她拿走了房契和田契,可以很轻松地把名字改成她自己的,就彻底没老赵家什么事儿了。

    这样一来,赵老家积攒多年的家底一下子就一干二净了,甚至连他们现在住着的房子也不是他们的了。

    要是别人拿着他家的房契,他们还敢赖着不搬,可拿着房契的是范氏,借他们胆子也不敢赖着不走。当天他们就麻利地跑路了,栖栖遑遑地奔忙了半天后,最终去了高店村投奔赵永孝。

    或许会有人奇怪了,赵永孝不是在长乐镇上有房有铺吗?就算铺子被挤兑得关张了,可房子应该还在呀,怎么不住在镇上,又搬回高店村了呢?

    这里面的故事就比较曲折了。

    赵三娘离得远,凡是只能靠托人打听得知,有些内情自然无法悉知。

    就比如说,她一直以为赵永孝和李家二房的铺子是被肖家挤兑关门了的,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事实是,肖永业向赵永孝提出,让他关掉自己的豆腐坊,并说服李家二房也关掉他家的饭馆,然后过来帮肖家经营豆腐坊和卤味店。当然不会让他白关白帮忙,作为报酬,肖家会分两成干股给他。

    这里面所说的两成干股,可不是指肖家一家两家铺子的两成,而是他家所有铺子加起来总和的两成。当时肖家靠上了皮家,以后自然是想开多少家铺子就能开多少家,前景一片灿烂。

    恰好当时,赵永孝正因大笔债务而劳心伤神。那些债务他根本偿还不起,就算他把自家和李家二房的铺面都抵押了出去也只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为了躲避债务,他甚至不惜祭出了装病哭穷的招儿。

正文 第二百九十七章 脸可真大

    这时肖家递来了橄榄枝,条件是那样的诱人,他自然就接受了。

    刚开始一切都很顺利,即便他把自家和李家二房的铺子都关了,可从肖家拿来的分红远超原来的收益。

    可是到了后来,他发现光凭赵四娘教他的方子,根本做不出地道的成品,必须要有她家秘制的卤料包才行。可那时赵四娘家已经和他翻脸,无论他怎么哀求,她家也不肯提供卤料包给他。

    不过还好,后来他和肖永业合作,也做出了有七分相似的成品。生意虽不如原来那么火爆,但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如果一切都按照这个轨迹发展下去,相信很快他的债务就能够偿还请了,就能够把瞒着家里人抵押出去的铺面再悄悄赎回来。

    可就在这时,肖云裳派人来接走了肖永业一家。肖永业一走,给他的分红顿时骤减。

    赵永孝心中纳闷,分明铺子里的生意和以前没有太大差别,红利如何能够少了那么多?不会是两家铺子的掌柜在弄鬼吧?

    他就去找那两家铺子的掌柜理论,可那俩掌柜根本不理睬他。后来被他缠得不耐烦了,才开口说他要找人理论就去找他们东家,这事儿他们管不着。

    去就去,若是要不到应得的分红,不但讨债的会上门,就连他偷偷抵押铺面的事儿也曝光,那时他就真的完了。

    到了县城后,他这才发现肖家又开了好几家豆腐坊和卤味店,照理来说,这里面也该有两成是属于他的。

    可他到了肖家后,别说新的分红了,就是原来的分红,肖永业也死活不肯给他了。

    偏偏那时赵老爷子夫妇也被接去了肖家,有二老压着,任他怎么折腾,也讨不到说法,最后只得铩羽而归,空手而还。

    没拿到应得的分红,结果正如他所预料的那般,讨债的上门搬走了他家所有值钱的东西,还把他们住着的房子也收走了。

    到了这个时候,他的家人自然知道了他在外面欠下了一屁股债,他家和李家二房的铺面原来不是被他租出去了,而是早就抵押了出去,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那两间铺面和房子一样,恐怕是要不回来了。

    一天之内什么都没有了,一家人当然伤心欲绝。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无计可施的他们只好拿着所剩无几的家当回了高店村。

    其实,当时赵永孝也动过回赵家村的念头,毕竟他一个大老爷们儿,又不是倒插门的女婿,住进媳妇儿的娘家算是怎么一回事。可一则,他已经从老赵家里分了出来,在赵家村没房没地;二则他落魄至此,实在没有脸去面对他在赵家村的族人。于是,他最终还是决定去高店村讨生活。

    赵永孝一家到了高店村自然只能种地了。只是李家的田地本就不多,想要靠种地过上好日子肯定是不可能的。而且从播种到收获得要有个很长的过程,就是他们日以继夜地拼命干,一时半会儿也种不出粮食来,几乎一无所有的他们险些就断顿了。

    还是李氏一族,尤其是李家大房,在听说了他们的窘境后施以了援手,他们得以才熬过了最难熬的日子。

    只不过,人家就是给予救济,那也是有限的,而且他们也不好意思总受人恩惠。故而,一家人只得一直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平时能够吃饱就很不错了,至于吃好什么的,那就彻底甭想了。

    这会儿赵老爷子他们拖家带口的过来了,别说李家就那么丁点儿大的地方,安置不下他们这么多人。退一步讲,就是安置下了,李家也没有多余的粮食给他们造。

    再说了,赵永孝夫妇就是再宽宏大量,在发生了这么多事之后,也对他们这些人很有意见。

    尤其是他们当中的赵永年,把自家坑得那么惨,自家万不愿和他同住在一个屋檐下。

    赵永孝心想,当初就是赵永年拉着他去参加赌局,他们兄弟俩才会不慎落入人家的圈套,欠下了如山的债务。事后,赵永年为了躲债连假死的阴招都使出来了。这样一来,赵永年本人算是脱离苦海了,可明明是两人欠下的债务,却全都落到了他一个人身上,可以说,赵永年至始至终都没有为他着想过,甚至是在变相地把他往火坑里推。为了还债,他都倾家荡产了,都这样了,赵永年还好意思来投奔他,脸咋这么大呢?

    李翠萍心想,当初就是因为赵永年假死,才闹出了赵二郎的那桩官司。人家赵二郎才会为了脱罪,当堂说出了他和自家妹子夜里私会的事儿,害得她妹子没脸做人,整日躲在家里以泪洗面。这家伙就是个祸头子,走到哪儿就祸害到哪儿,得赶紧让他滚蛋!

    只是公爹婆母也在其中,李翠萍不好直接开口撵人,就劝他们去府城找三房,说三房家大业大的,肯定能够妥善地安顿好他们,可比他们留在高店村受苦受穷强太多了。

    其实,李翠萍以为呢?要是他们能去投奔三房他们早就去了,何苦来这穷乡僻壤遭罪呢?

    一开始他们投奔的是镇上的杭家,结果连门儿都没让进,就让杭家的下人给赶了出来。后来他们就想到了三房,立马动身去了一趟姜家滩,想让姜家派人送他们去府城。

    结果姜家断然拒绝不说,还告诉他们,三房现在当家做主的是赵三娘,他们要是想去投奔,不妨自己去试试看结果如何。

    赵老爷子他们立刻心生退缩,不约而同地想道,要论三房谁最恨他们,那绝对非赵三娘莫属。早在他们把赵二娘卖去当宫女的时候,赵三娘就恨他们入骨了。这么多年过去了,赵三娘对他们的仇恨非但没有消减,反而与日俱增,每次看到他们时,她眼里都闪着寒光。这要是去投奔她当着家的三房,能有他们的好吗?

    正是因为投奔三房无门,他们这才退而求其次,跑来了高店村投奔赵永孝。

正文 第二百九十八章 远方来信

    李翠萍见计不售,又把祸水引向了赵二郎。

    李翠萍“好心”告诉赵老爷子他们,前些天她听说赵二郎在乔家庄又是盖房子,又是置田地,日子过得可红火了,比自家强一百倍,去那儿绝对能够享福。

    此话一出,李翠萍算是解脱了,赵二郎可就倒了大霉了。

    赵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