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赵四娘家 >

第214章

赵四娘家-第214章

小说: 赵四娘家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虽老了,可心里明白。大房执意要搬去府城,开铺子不过是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有两个:一则是为了避开姚家,不让荣娘难做,二则是为了寻回他的曾长孙女。

    他无法也不应该阻拦,他要和大房一起去府城,去将依然在受苦受难的曾长孙女接回来。

    因为一家人有着共同的目标,搬去府城一事就此定了下来。

    一家人商定,由此前去过府城的杨二喜先去找合适的铺子。一找到合适的,他们立刻就搬。

    廖氏一边给二孙女折衣裳,一边嘱咐她道:“我听人说,府城里头啥啥都贵,所以这铺子也别租太大的,有赵家铺灶间大就足够了。倒是地方千万得选好了,可不能贪图便宜,租了个外人都不知道的地儿,那还怎么会有生意上门来呀?”

    何氏道:“二喜,你要是实在不懂,就请你大表姨帮你挑。我看得出来,你大表姨是真心疼你,你要是开口,她肯定愿意帮这个忙。这是大事儿,你千万别不好意张口。”

    杨二喜乖巧地应了,道:“阿奶,阿娘,你们就只管放心吧!上回我跟二表姨一块儿去府城,就和大表姨开玩笑说,咱家以后也要像她家一样,来府城做生意、赚大钱。大表姨听了,不但没笑话我,还连说只要咱家肯来,她就让四娘姐给咱家挑个好铺子。也是有了大表姨的话在,不然,我哪敢一个人去府城找铺子呀!”

    何氏还是有些不放心,道:“四娘不是去宁国了吗?那这铺子……”

    杨二喜道:“没事儿,四娘姐不在,还有三娘姐呢。大表姨家从来都是说话算话的。”

    何氏想想也是,赵四娘家最是仁厚,绝不是那种出尔反尔的人家,大可不必担心他们家会食言。

    何氏放下心来,开始一门心思琢磨起该开什么铺子起来。开吃食铺子是一定的,可开哪一种呢?这还得好好想想。

    于是,杨家人开始各抒己见,热烈讨论起来。

    听说杨家打算搬走,杨氏第一个坐不住了,赶紧前来挽留。

    不过杨家去意已决,任凭杨氏怎么劝说也劝不动。杨氏无奈,只得作罢。

    得知杨家不会在此逗留很久,杨氏在操办二闺女的婚事之余,又着手准备起各种吃的用的,好让他们离开时带走。不仅如此,她还再三交待大闺女大女婿,一定要给杨家找个好铺子。

    好铺子哪儿有?赵永忠夫妇不大清楚,可他们能给杨家提供一处不要租金的铺子。在淳朴的他们看来,不收租金的铺子,那就是最好的铺子。于是他们也没让赵三娘回去后领着杨二喜四处去找,直接就让杨二喜去城外的产业里选一处合适的铺子。

    从现成的铺子里挑出一间来又有什么难的呢?料想最多两天,铺子就能够定下来。而且有赵四娘家的帮衬,哪怕自家以前没做过生意,置办铺子里头的家伙事儿什么的,也不至于会抓瞎。这样一来,就给自家省了很多事儿。

    于是杨久平夫妇决定提前动身去府城,铺子一定下,就立刻拾掇一番,争取尽快开张。

    杨家想着,反正自家很快就要走了,再像以前那样和朱氏针尖对麦芒的,不仅是多此一举,也显得过于小心眼了。于是,任凭朱氏怎么挑衅,他们都不予理睬。

    后来朱氏得知杨家要走,并没有欢呼雀跃,反而觉着心里很是过意不去。毕竟朱氏不是坏人,她也就是嘴上不饶人。她虽不好意思开口劝说杨家不要走,却也不再总挑杨家的刺儿了。

    这样一来,两家人倒也相安无事,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姜月娥的婚事很顺利地筹备好了。

正文 第二百六十九章 又见不平

    没几日,就到了姜月娥出嫁的日子。

    由于事前筹备得很充分,当日不只是姜家,整个姜家滩都热闹非凡,四处都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致。

    杨氏虽对叶林祥这个女婿很不满意,可看到叶家无论是提亲,还是下聘,一直到今天的亲迎,都是办得很漂亮,让她看到了叶家满满的诚意。再一看叶林祥那小子穿着一身大红的喜服,这人品、这相貌,还有这体格,真是十里八乡都难寻,心里忍不住暗暗点头。

    等到三朝回门时,杨氏忙拉着姜月娥,在私下里询问她这几天在婆家过得怎样。

    姜月娥笑着答道,婆母慈爱,几个小姑子都很懂事,就是大伯子也没有传说中那么荒唐。

    杨氏赶紧又问叶林祥待她如何。

    姜月娥满脸生晕,用力地点了点头。

    至此,杨氏总算把高悬着的心放下了。

    如今杨氏对这个新姑爷简直不能再满意了,忙不迭地招待起来,好酒好肉地伺候着不说,还准备了一大堆东西让他捎回去。

    杨氏对叶林祥之好,让赵永忠看了都眼红。要知道,他做了姜家近二十年的姑爷,还从没从杨氏那里得过如此高的待遇。被刚出炉没几天的新姑爷给比到泥底下去了,这让他情何以堪呀。

    打道回府时,赵永忠原本打算和姜宝胜一家一起走的。可姜家二老还没显摆够他家的大胖孙子,想着反正离百日宴还有好几天,他们决定抓紧时间去一趟姜宝胜的外家,让那儿的人也知道他们姜家有孙子了。

    姜宝胜一行中,唯有宋知言急着回去看姜荷莲子提过的那本《大漠英雄传》的原稿,就撺掇着姜荷莲子和他一起先走。

    姜荷莲子寻思道:自己都这么大一个姑娘了,要是跟着去姜宝胜的外家,肯定会被那儿的人拿去说道一番。虽说嘴长在人家身上,人家要说就说,她管不着也不用管,反正也不会因此少一块肉,可想想就觉得怪没意思的,便答应了宋知言的提议。

    于是,赵永忠一家便带上宋知言和姜荷莲子,以及杨家三口一起上路了。

    最近静海不太平,赵三娘把两个镖师留在姜家滩后,自觉自家这边人单势薄,也不敢在县城里停留,直接让车夫把车赶去码头。

    可有些时候,不是你找事,而是事找你。

    尽管赵三娘想尽办法避了又避,他们一行还是遇上了麻烦。

    他们一行的马车在路上走得好好的,忽然就停了下来。赵三娘掀开门帘一看,原来是前面出了什么事儿,跑来看热闹的人实在太多,就把路给堵了。

    赵三娘是个爱凑热闹的,平时哪儿有热闹她就往哪儿凑。可她深知,这会儿实在不是看热闹的好时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得赶紧的走起。

    可赵三娘刚吩咐车夫掉头,让他换条路去码头,人群的中央就传来了凄厉的惨叫,紧接着就是一阵粗粝的怒骂声。

    刚刚还瘫坐在马车里的宋知言一听到这种声响,立刻满血复活,就要冲出去除暴安良。

    坐在门边的赵三娘一把拉住宋知言,和姜荷莲子合力将他拦下。

    别看宋知言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其实那只是他的表象。好打抱不平的他曾跟着途径高店村的武僧学了好几手功夫,一般二般的人可不是他的对手。就赵三娘和姜荷莲子这两个姑娘家,他要成心想走,她们根本拦不住。可毛头小子再厉害,也架不住“恃美行凶”的姐妹俩,宋知言挣扎了一下,就败下阵来,乖乖坐着不动。

    赵三娘见宋知言老实了,便收回了手。

    她忍不住揉了揉发红的手,暗道:这混小子力气真大,为了逮住他手心都快磨破了。不过他还算识相,没有硬来,不然自己还真拿他没辙。

    原来,赵三娘早就得知宋知言是个事儿精,一路上就在防着他呢。不然你以为呢,她干嘛坐在那个位置上当门神?

    赵三娘正在为自己的机智点赞,就听到后面一辆马车里传来一声惊呼:“孩子他爹,你快回来!”

    好吧,赵三娘好不容易防住了这个以拯救银河系为己任的家伙,却不想另一辆车上还装着一个正义使者。

    这个正义使者不是别人,正是杨二喜的亲爹——杨久平。

    谁又想得到呢,平时蔫了吧唧的杨久平居然会有一天正义感爆棚,跑去惩治恶人了。

    赵三娘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暗骂:也不看看这是哪儿,就跑去多管闲事,也不怕给他们招祸。一个两个,都是些不省心的。

    赵三娘骂归骂,也只好下得车来,去收拾烂摊子。

    宋知言一见赵三娘下车,就知道她愿意管这件事儿了,见机快的他立刻冲进的人群。

    当宋知言到达人群中央时,先他一步进来的杨久平已经被推倒在地,就要被人按住毒打。

    宋知言上前一把推开要对杨久平施暴的那两个家丁,顺手抽走其中一人手里的木棍,对着他俩的膝盖弯就是一顿猛敲。

    刚刚还生龙活虎的两个家丁,一下子就给跪了。

    当宋知言看清那俩家丁的主子长着一副什么嘴脸时,不由得感叹道:这个混账果然是走一路祸害一路啊,要是能把他收走就好了。

    不错,那个支使着家丁行凶作恶的祸首不是别人,正是肖守安。

    其实肖守安心里也很纳闷:怎么走哪儿都能遇上这个多管闲事儿的家伙呢?

    前几回是在叫天天不应的胡逗洲,当时他就一个人,斗不过一身狠劲儿的宋知言,只能看见宋知言就绕道走。上回是在人生地不熟的云阳,虽然多了两个官差相助,可他怕惹上官司,也不得不灰溜溜地滚蛋。但这回不同,这可是在静海,他姐可是知县家的大少奶奶,这里就是他的天下。今日定要让这多管闲事的家伙有来无回!

    肖守安一心要揍死宋知言,可他数次在宋知言手中吃过大亏,留下了血的教训。蠢笨如他,也被揍得长记性了。

正文 第二百七十章 去搬救兵

    肖守安深知自己一个人万万不是宋知言的对手,想和宋知言过招,乃至于把他打趴下,必须得有帮手助拳才行。

    他暗自算计了一下己方的实力,心道:今天原本只是出来随便转转,出门时就带了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