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赵四娘家 >

第213章

赵四娘家-第213章

小说: 赵四娘家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大喜?

    何氏闻言一愣,她有多久没有想起这个闺女了?

    再仔细想想,其实也没多久,也就一年左右的工夫。只是杨老太爷不许提那些人,谁提就怼谁,所以大伙儿都尽量避开这个话题。

    其实,不光是由于杨老太爷的缘故,那些人尤其是她那个不孝女,她也不待见得很,就是杨老爷子不说,她也不会主动提及,恨不得一世都不再相见。

    可原以为早已消失在记忆里的那个名字,再次听到廖氏提起时,她的心为啥会像被刀割了一样难受呢?

    何氏忍住心痛,咬牙道:“看啥看?有啥好看的?想也知道,那个不孝女抛下父母亲人,偷偷跟着婆家跑了,这会儿肯定在府城里逍遥自在呢!”

    何氏口中的不孝女杨大喜是怎么回事儿呢?

    说来话长。当初边城遭灾后,杨家和杨大喜的婆家丁家一起外出逃荒。快要走到静海的时候,两家人没找到人家借宿,只得在一处破庙里过夜。

    别看那庙破得不像个样,里面还是挺大的。不光丁杨两家可以分开来住,就连杨家的大房和二房也不必挤在一处。难得能碰上个宽敞的地方舒舒服服歇上一宿,众人都很高兴,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

    可杨家大房黑甜一觉后醒来,等待他们的却是晴空霹雳——丁家伙同杨家二房在夜里卷铺盖跑路了!

    那些所谓的亲人做得够绝,带走了所有值钱的行李不说,还偷走了杨老太爷的钱袋,那里头可是装着杨家所有的积蓄!除了几床破烂铺盖外,杨家大房一无所有。

正文 第二百六十七章 换种活法

    毫无疑问,那些人这么做,跟逼死他们没啥区别。纵然从杨招娣口中得知,那些人很有可能去了幽都府,可他们身无分文,根本无力去追。要不是偶然碰上了赵四娘一行,他们极有可能就死在了遥远的异乡。

    当时,最生气的莫过于当家人杨老太爷。

    他生气继室不顾多年的夫妻情分,带着丁家和杨家二房悄无声息地逃走;他生气自己养出了那么多白眼狼,不思回报亲恩却陷至亲于死地;他更生气自己白活了这么多年,一点都不懂得看人,害了自己不算,还害了大儿子一家。

    杨老爷子气愤难当,一下子就病倒了。

    当时何氏还挺着个即将临盆的大肚子,按说她是最脆弱最需要人照顾的,可她硬是撑住了,守护着这个即将崩塌的家庭。

    可她脸上镇定自若,其实心里也火呀!

    她的大闺女,亲闺女啊,眼睁睁看着婆家这么坑害娘家,事先也不吱一声,半夜里一声不吭就跟着跑了。

    她何金枝就没有这样的不孝女!

    “别说去看她了,往后提都别提她,我可没有那样的闺女!”时至今日,一想到杨大喜的所作所为,她依然气愤难平。

    “孩子他娘,你别这么说。大喜她那么做,肯定有她的苦衷啊!”杨久平劝道。

    廖氏也劝道:“大喜是个什么样的性子,你这个为娘的还不清楚?有钱氏和白氏压着,你就是借她个胆子,她也不敢来通风报信啊!要我说,这事儿真不怨她。”

    何氏闻言,垂下眼皮,一言不发。

    廖氏又道:“大喜是个再老实不过的孩子,当初咱把她往丁家那火坑里推,她都没为自己说个不字。先时咱们还在,钱氏和白氏还不敢做得太过,可就是这样,大喜暗地里也没少挨打。如今咱都不在她身边,还不知道被丁家作践成啥样子了呢!”

    “不、不会吧!”何氏瞪大眼睛,颤抖着声音道。

    其实,何氏也知道杨大喜离开了娘家人的庇护必定会受欺负,可她就是不愿意相信。

    何氏想了想,反驳道:“咱虽不在了,二房还在呢!咱家大喜可是为了给二房娶媳妇,才跳进丁家那火坑的。要是丁家欺负大喜,二房于情于理怎么着也不能看着不管吶!真那样,也太丧良心了!”

    廖氏不以为然,暗道:良心,居然指望小叔子一家的良心?小叔子要真有良心,当初就不会听从钱氏的教唆,撺掇着公公促成这门亲事了。这门亲事说是换亲还好听了,毕竟只听说过兄妹换亲,拿侄女给儿子换媳妇儿,这真是天下奇闻!这得什么人才能做得出这么缺德的事儿啊?为了给他家一只手娶媳妇儿,他早就没有良心了!

    这些话她早想说了,只是她做嫂子的,不好在后辈面前数落小叔子的不是。

    于是,廖氏竭尽所能地委婉道:“你叔他自小养在钱氏身边,被教养得性子绵软,从来就没担下过任何事。别说给大喜撑腰,就是一句公道话怕是也不会说的!”

    廖氏话音刚落,杨久平就一叠声地要去府城找他大闺女。

    何氏没做声,可坚强如她,听了这番话后,想象着大闺女可能历经的凄惨境遇,也忍不住双手打颤。

    良久,何氏含着泪水,用力地点了点头。

    廖氏握住了何氏的手,安慰道:“你想明白了就好啊!不过咱不能说走就走,得要好生准备准备再启程。而且老爷子恐怕不会轻易吐口,我还得花些工夫好好劝劝。”

    何氏一听就炸了:“他不答应?他凭啥不答应?要不是他做主,大喜能嫁给丁家那个混账玩意儿?要不是他总偏心二房和丁家,能惯出那些个黑心烂肺的东西?”

    其实杨大喜那桩婚事,开始她是不肯应,可耐不住家人的轮番劝说,后来也是应许了的。不管何氏是不是迫于压力,可她这为娘的确实点头了。就为这,她心里明白自己并没有尽到为娘的职责,一直对杨大喜心怀歉疚。为了不受良心的折磨,她从不敢往深处想,甚至有意无意地丑化杨大喜在自己心里的形象,仿佛这样做就能减轻心中的愧疚。今天被廖氏点醒后,她终于意识到她还有闺女在受苦受难。而闺女过得这么苦,她是有责任。可苦难的源泉,并不在于她,在于丁家,在于杨家二房,甚至还在于杨老太爷。

    因而,她口中对杨老太爷再无一丝敬重,有的是满腔怨恨。

    “孩子他娘,要怨怨我,你别怨阿爷。这事儿都怨我,总想着二叔就久泰一个儿子,久泰要是娶不上媳妇儿,二房就绝后了。可久泰的条件实在不好,说了那么多家都没成。正着急上火呢,一听说只要咱肯把大喜嫁进丁家,丁家就愿意把金凤嫁给久泰做媳妇儿,我就想都不想给应下了,完全没为大喜着想过。大喜会过得这么苦,全是因为她这没心肝的爹呀!”杨久平说着说着,忍不住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廖氏见儿子真伤心了,忙安抚了一番。

    她知道儿子并不是没心肝的人,他也很疼爱自己的子女。他会这么做,全是因为他爹在临走前,特意交代过要他好好孝顺他阿爷和他二叔,他才会不分青红皂白的愚孝,把自己的亲闺女推入火坑。

    其实,不光是儿子,她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的?甚至比儿子更甚。

    这些年,她一直忙于生计,家里说什么她就做什么,根本没工夫思考该不该做。即便心里头知道有些事不能做,她无暇也不敢阻止。直到来到姜家滩后,她才填饱了肚子,有精力琢磨起家事来。这段时间,她把很多以前不及细想的事情一一想明白,深感日子不能再这么稀里糊涂地过下去了,得要换种活法。

    廖氏好言劝慰了儿子一番后,就让儿子把家里其他人都叫了进来,当众说出了去府城开铺子的设想。

正文 第二百六十八章 决意搬离

    原以为杨老太爷必定会极力反对,要想说服他估计得要费好大的功夫。可出乎意料的是,杨老太爷闻言后只是愣怔一下,随即二话不说就爽快地答应了。

    其实,这些日子里,不只是廖氏在反思过去,杨老太爷也在进行反省。

    一番痛苦的反省之后,杨老太爷不得不承认——他错了,还错得很彻底。

    丁家和二房会做出这种丧尽良心的勾当,他本身得负很大的责任。

    先说丁家,因为继室带来的丁家小子不是他的骨血,那小子犯错时,他生怕别人会说自己苛待继子,就从来没有认真责罚过那小子。缺乏管教的那小子自然越长越歪,沾染上了不少坏习气,后来这些坏习气还多多少少传给了那小子的儿孙,整个丁家才会那样乌烟瘴气。后来丁家来对付自己,固然是因为他们品行不好,可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自己为了一点虚名,没有好好教他们。

    再说二房,当年他刚逃荒到边城,每日忙于生计,根本无暇顾及次子,次子就交给了继室教养。等杨家稍微安定下来,他才发现次子已经成了继室的应声虫,凡事没有自己的主见,一切听凭继室做主。他知道这样不行,也想过要去改变次子的软弱性子,可性子一旦养成就很难改了,试了几次不行后,他就放弃了。当时他还安慰自己,继室人不算坏,次子习惯听她的话就让他听着好了,也没有什么坏处。到了后来,在他的默许下,整个二房都成了继室手里的傀儡。直到继室带头算计他和大房,他这才发现自己看走了眼,继室根本就是一条隐藏着的毒蛇。在这条毒蛇的教唆下,二房狠狠咬了自己一口。二房是他的嫡亲血脉,会变成这样,全是因为自己养而不教,纯属咎由自取。

    既然是自己有错在先,他也不想继续去追究丁家和二房了。既然他们那么想要那些东西,那就拿去好了,只是从此他再也没有他们那些儿孙了,就此两清。

    可他从头到尾都在亏欠大房,亏欠得最多的当属他的长子和曾长孙女。

    长子已逝,他已无法弥补,可他的曾长孙女还在,他还有机会补救。

    他虽老了,可心里明白。大房执意要搬去府城,开铺子不过是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有两个:一则是为了避开姚家,不让荣娘难做,二则是为了寻回他的曾长孙女。

    他无法也不应该阻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