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赵四娘家 >

第158章

赵四娘家-第158章

小说: 赵四娘家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是个苦命人啊……

    梁研右手轻轻把玩着盛有半盏清茶的白瓷茶盏,眼神在跳动的烛光下显得晦涩不明。

    转眼到了次日,心里存着事儿的赵四娘睡得极浅,窗户纸刚透出一丝光亮,她便醒了过来。

    不过赵四娘早,赵元娘母女更早。等到赵四娘收拾干净迈出房门,早饭已经做好摆在了桌上。

    赵四娘闻着浓浓的豆香,一时间颇有感触。

    “许记已经有两天没开门了,听说许家人昨儿个就回了老家。不过,人回去了,还是没忘把休书连同许慧儿一起捎给老赵家。”赵元娘一面用着早饭,一面把方才买豆浆时打探来的消息告之赵四娘。

    “大姑子做出这样的事儿,被休是难免的。只是可怜了慧儿这孩子了。”宋氏叹道。

    赵四娘和赵元娘对视一眼,心里不约而同地想道,许慧儿确实可怜,不过一夜间,就由许家的块宝沦落成了根草,还是根父不详的杂草。唉,其实她真心无辜呀!

    前世里,赵成蓝在许继业死后,带着许记豆腐坊改嫁给了乔福生,奸夫淫妇凑成对,着实嘚瑟了一阵子。幸而报应不爽,没多久温家倒了,老赵家随后也倒了大霉。见风使舵的乔福生担心连累到自个儿,赶紧休弃了赵成蓝,以示和老赵家一刀两断。不过,乔福生倒是没舍得把许慧儿直接扔出家门,而是将她卖进了火坑,就为多换几两银子花销。

    把亲闺女卖进火坑!这得多禽兽呀?更何况,赵成蓝自从嫁给乔福生后就再也没有开怀,也就是说许慧儿若是乔福生的闺女,当是他唯一的孩子。他能舍得?由此想来,许慧儿应是许家的血脉无疑。

    不过,是与不是和她们又有什么相干呢?无论许慧儿的亲爹是谁,她的亲娘是赵成蓝那是明白无疑的,光冲这一点,她们就不想掺和进去。

    然而,赵四娘姐妹不想找事儿,事儿却接二连三地找上了她们。

    吃罢早饭,赵四娘也不忙着盘算如何改装铺子,就拉着赵元娘躲进后院,寻了个清净的地方开始咬起耳朵来。

    两人合计了半天,还没等弄出个头绪来,门板就被敲响了。

    开门一看,原来是赵永忠,与他同行的竟是苏记的周掌事。

    这位幽州第一商行的大掌事带着满脸歉意,特地向赵四娘赔罪来了。

    对于这个办事不牢的周掌事,赵四娘心中确是有些嘀咕的,但感激之情要远大于责怪之心。再加上人家竟亲自登门道歉,仅存的那丝怨气立时烟消云散,赵四娘甚至觉得有些受宠若惊。

    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双方又都有意深交,于是很快就绕过赔礼道歉这一说,转而天南海北地侃起大山来。

    许是带着歉疚,今日的周掌事可谓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赵四娘当然不肯错过这个绝佳的机会,认真打探起静海县城乃至整个幽州的大小事宜来。

    只是这么融洽的谈话未能持续太久,门板又一次被敲响了。

    这一回来的是赵四娘家的好邻居赵永芳,带来的却是一则大大的坏消息。

正文 第一百八十九章 紧抓教育

    自打有了羽绒服保驾护航,赵四娘又开始四处蹦跶起来,城里城外到处晃悠,不过最爱去的地方依然是城南。

    只是当赵四娘在市井气息浓郁的城南碰上自家大哥,那时他正和一群胡子拉碴的糙汉子勾肩搭背谈笑风生,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绝不能再这么放任下去了!

    赵四娘深深觉得,有必要紧抓教育了。

    于是,两天之后赵四娘特地起了个大早,拿条长凳往后门前一横,在那儿坐等赵三郎。

    赵三郎果然没让她等太久,没过一会儿就见他手拿两个烧饼边走边吃,熟门熟路地走了过来。

    “大哥,你天天早出晚归的,到底在忙些啥呢?整天都没见你人影,小妹我都快忘记你长什么样儿了!”

    正埋头啃早饭的赵三郎一听这凉凉的声音,心里就咯噔一下,暗道:坏了!逍遥日子到头了。

    于是,他烧饼也不吃了,规规矩矩地站好,汇报道:“四娘上次布置给我的那些功课我都做好了,对了《千字文》我也背熟了。”看到赵四娘越来越冷的目光,他舔了舔嘴唇,赔笑道:“要不,四娘你抽一段试试?”

    赵四娘冷哼一声,一脸讽刺道:“十三岁大的人了,背来背去就只会些‘三百千’,还有脸拿出来说!你怎么好意思的?我都替你燥得慌!”

    若是放在几个月前,赵四娘这么明晃晃地嘲讽,赵三郎肯定得找个地缝去钻。可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和那些皮糙肉厚脸皮堪比城墙的大老爷们厮混在一起,脸上功夫蹭蹭见长,自家小妹这番话根本就对他起不了任何作用。

    只见赵三郎涎着脸道:“只会‘三百千’咋了?在镖局里就属我识字最多了,连龙镖头都不如我呢!要我说,咱习武之人……”

    好吧,小妹的目光实在太可怕,识时务的赵三郎忙把“习武之人不必读书”之类的论调给咽了下去。就在这时。他瞄见影壁后面露出一个毛茸茸的小脑袋来,忙道:“是,我是老往外跑,可我好歹也学了些武艺回来不是?还结交了不少道上的朋友。可你看四郎。他倒是不怎么走远,就在附近这一带乱转。可到如今,他连个《三字经》还没背全,是不是比我更可恨?四娘,你要训话也得先训他才是!”

    别以为习武之人就没文化。人家也懂谋略的好不好!这条“祸水东引”就是他前几日从龙镖头那儿学来的,如今现学现卖起来。

    只可惜初出江湖的他遇上的是老江湖赵四娘,这点儿小把戏都是她前世的弟弟玩儿剩下的,一下子就被看穿了。

    赵四娘扫了一眼影壁,没好气道:“还躲着做什么?你那好大哥都把你给卖了,还不给我快点过来!”

    一声招呼之下,不光赵四郎磨磨蹭蹭地挪了过来,连带着那对慈父慈母都颠颠儿地跑了过来,后面还跟着个看好戏的赵三娘。

    得!人全聚齐了。

    赵四娘便当众宣布道:“从明天起,你们兄弟俩就给我去临街洪老夫子的私塾报到。把那些启蒙书给我背背牢。明年春天,我会送你们去陶山书院读书……”

    “陶山书院?”只听院子里响起一阵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要知道陶山书院由文采斐然的孝章太子一手创办,乃是幽州数一数二的书院,就算是姜氏这种目不识丁的妇道人家都听说过它的大名。即使知道这段日子里赵四娘一直在打听好书院,可谁都没有想到她真能弄到陶山书院的名额。

    赵三娘狐疑道:“四娘,我可听说要进陶山书院,必须经过层层选拔,选出来的学生都是人杰。可三郎和四郎,他俩……”

    后面的话咱就不说了,要是那俩货能进陶山书院的话。肯定是老天爷的眼睛瞎了。

    赵四娘微带嘲讽道:“放在以往那肯定是不行的,可如今这世道,只要有钱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书院也是一样。”

    其实。虽说如今世风日下,陶山书院的入学资格也随之降低了一些,但总的来说它的门槛依然很高,能进去的学生或多或少都要有些真才实学。像赵四娘家这种暴发户,想靠砸钱把“不学无术”的孩子砸进去,在其他书院或许可行。在陶山书院却绝对行不通。

    其实这两个名额由神通广大的苏记友情提供,赵四娘没花一文钱。

    不过这个实话是不能告诉家里人的,只听赵四娘胡诌道:“一个人五千两,两个加起来正好一万整。钱已经交了,去不去由你们自己决定。”

    众人抽了一口冷气,异口同声地问道:“能退吗?”

    看到赵四娘很肯定地摇了摇头,众人均觉得眼前一片漆黑,差点脚下一滑集体摔倒。

    过了良久,就听最先回过神来的赵三娘面无表情道:“三郎,四郎,跟着二姐走,二姐带你们买些笔墨纸砚回来。”话到此处,她的表情渐渐狰狞,咬牙切齿道:“你们要是不把那一万两本钱给我读回来,看我不拧断你俩的脖子!”

    赵三娘这话是针对赵三郎兄弟俩说的,可她的眼睛却死死盯着赵四娘。赵四娘觉得背后的白毛汗都出来,感觉自家二姐其实是想拧断她的脖子才对。

    怎么办?赵四娘好想脚底抹油马上溜。

    就在此时,救场的人来了。

    只听后门外传来一阵拍门声,赵四娘忙转身将长凳搬开,抢着去开门。

    “程昱,这一大清早的,你怎么来了?”看着一脸风尘仆仆的程昱,赵四娘诧异道。

    “三小姐,我是来向你交差的。”程昱一脸兴奋道。

    “交差?”赵四娘奇道。

    只见程昱将身一侧,赵四娘这才注意到,程昱不是一个人来的,门外还站着一个青年。那青年手上牵着一根绳子,上面穿着一串小萝卜头。

    “这是我的表哥朱鸿程,至于这几个小鬼,就是百味堂里少东西的罪魁祸首!”程昱解释道。

正文 第一百九十章 小贼哪来

    这话说的,搞得赵四娘一头雾水,不过她还是立刻把一行人引进了堂屋,让姜氏给他们端碗热汤来暖暖身子。不管怎么说,初冬的早晨还是很冷的。

    程昱哪里还顾得上喝汤,忙把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原来程昱总是觉得成本骤然增加三成,这事有些蹊跷。在得到赵四娘的首肯重回百味堂后,便开始留意起铺子里各种食材的消耗情况来。

    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的他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终于发现铺子里的好些食材都会在第二天少上一些。尽管缺失的数量很少,不怎么明显,可留心观察还是能够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尤其是在前天下晌离开之前,他把铺子里的面粉过了一遍称,待到昨天早上再称一遍,结果发现少了三斤后,越发肯定了心中的猜想。

    于是,昨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