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

第23章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第23章

小说: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么怎么会有人甚至连阳具都肯放弃而去做奴才呢?……这种例子古今中外哪儿都有,随手一抓从指缝里都能漏出无穷多。

事实上,被基督教定义为七宗罪之一的“嫉妒”也是这样产生的。嫉妒的产生源自于对自己与他人之的差异的扭曲理解。大多数人一生无法摆脱由比较而产生的情绪,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比较。更有人戏谑到,对一个男人来讲,幸福就是自己的收入总是比妹夫的收入多20%。有句广告词颇为流行,事实上也同样基于一模一样的心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可是问题在于,比较是相对的,相对是永远没有尽头的。于是,我们可以轻松想象那些把自己的幸福观建立在与他人比较的结果之上的人来说,幸福快乐永生永世难以获得,就算偶尔产生了幸福快乐的感觉,也必然昙花一现,因为总是有人有比他们更加年轻貌美或者英俊潇洒,收入更高、权利更大,地位身份更尊贵、财富数量更加庞大。

有一些人看透了这一切,可是却选择了逃避。这些人会认为“万物皆空”,一切都是幻想而已。于是生成自己可以跳出红尘,远离喧嚣。其实,这也只不过是心智力量太弱的表现而已。

另外一些人也看透了这一切,却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坦然地接受。他们运用自己的心智力量去分辨哪些快乐或者幸福是必须建立在比较基础之上的,而哪些快乐或者幸福是无需比较同样可以获得的。然后,把时间花在寻找甚至制造那些无需比较就可以获得的快乐与幸福……当然,同样要付出很多代价……然后无怨无悔地生活,尽情地欢乐,平静地痛苦。

一位外科大夫感觉到很快乐很幸福,因为他刚刚从死神手里抢回来一个年轻的生命。一位中学老师感觉到很快乐很幸福,因为他刚刚给一群15岁左右的孩子讲清楚了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微妙关系。一位生物所的研究员感觉到很快乐很幸福,因为她觉得最近每天从床上爬起来一路小跑冲进实验室然后观察记录她所培养的菌体实在是太美丽太神奇了。一位母亲感觉到很快乐很幸福,因为她现在坐在孩子的床边,孩子睡梦中的脸庞是那么安静美丽透放着光彩,那么令人爱怜……

生活无法彻底回避比较,但是,事实上无需比较就可以获得的欢乐和幸福也确实太多太多,只不过常常被人们忽略。于是,大量的时间被用来去追求必须通过比较才可以获得的欢乐和幸福,最终获得的只有更多的痛苦。可是时间却不会仅仅因为结果痛苦无法承受而倒流,时间的属性决定了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真正拥有从头再来的机会。如果仅仅因为这样的结果就开始寄希望于来生来世,就更加可悲了。当然,还有更可悲的:寄希望于下一代,而不顾自己的经验完全是“错误的经验 “,只是单纯而又愚蠢地认为自己的经验毕竟是”多年的经验“……

只要能真正理解前面这大约一千字左右的内容,我们就可以运用心智获得解放。从今天开始,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全都罗列出来之后,仔细分辨:我做完这件事之后所获得的欢乐和幸福是不是一定要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才可以获得的?然后标记出并优先实施那些无需比较就可以获得欢乐和幸福的行动方案。时间会一如既往地分分钟钟、岁岁年年地流逝,但,你会惊讶于你生活的变化。每一分钟,每一秒,每一天,每一年,时间的质量竟然会如此不同。

我忽然很奇怪,为什么很少有人认真研究”幸福学“或者”快乐学“?13

5。c 成功学的方法缺陷……个案分析

“成功学”的书籍都可以做到引人入胜,是不争的事实。这些书籍之所以可以做到这点,是因为书中总是可以做到随处可见生动而又具体的所谓“案例”。这种说理方法,估计源自于上个世纪末八十年代中期哈佛商学院首创的“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

事实上,哈佛商学院刚刚起步的时候,教授们迅速发现根本找不到已有的合适教材。于是,他们首先想到的解决方案是去采访那些顶尖的商人,然后回来详细地记录这些卓越的领导者正在做的事情和方法究竟是怎样的……就是所谓的“个案”(case)。这些教授紧接着发现他们不可能拿着这些“个案”的记录照本宣科,因为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既定的“标准”来衡量“什么会成功,什么会失败”。于是,教授们指导学生的办法是,让他们先去认真阅读这些“个案”,然后认真准备课堂讨论,并提出进一步的行动方案。基本上,到今天为止这依然是这种所谓的 “教学模型”的运用方式14 。

“案例分析方法”(case study method)固然是相对先进的教学方法,但它跟所有的教学方法一样有着它自己的局限……很容易陷入一些常见的谬误。而“成功学”书籍中,往往把商学院“ 承认有缺陷但不得不使用”的“案例分析方法”(case study method)当作天经地义的方法来用。于是,随处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逻辑谬误。

最为常见的就是“以偏概全”。某个经验在某个人身上灵验了,并不意味着说这个经验在所有的人身上都会起作用。比如,爱迪生的话就经常被各种成功学书籍引用:

爱迪生活了84岁,一生的发明有1100多项,对自己成功的原因,他曾这么说:“有些人以为我所以在许多事情上有成就是因为我有什么’天才‘,这是不正确的。无论哪个头脑清楚的人,如果他肯努力行动,都能像我一样有成就。”爱迪生的名言是:“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15

“努力行动”并不是唯一导致成功的原因。比如,显而易见、至关紧要,但并不经常被提及的是,爱迪生有幸出生在一个“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相对完善”的国度。如果再深入追溯的话,爱迪生的巨大成功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他运气好,有个伟大的母亲。爱迪生8岁上学,但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在任何一个国度,闲着没事儿跑到鸡舍旁用自己的身体孵鸡蛋的小孩儿都可能被大多数老师认为是“低能儿”。从此以后,他的母亲是他的“家庭教师”。由于母亲的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他对读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仅博览群书,而且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不妨假设一下,爱迪生要是出生在上个世纪末的中国的话……

事实上,这世界上也存在另外一些人,采取与“努力行动”恰恰相反的行为模式,也同样获得了成就或者取得了成功,尽管成功的表现形式不同。沃伦·巴菲特买入他认为值得持有的股票之后,就只采取一个等于“不努力、不行动”的行动……“等待卖出时机”;甚至,对于某些象可口可乐这样的公司的股票,巴菲特干脆是买入之后再也不做任何动作。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的“不抵抗、不合作”策略,也是与“努力行动”恰好相反的行动。

注意,我并不是说,“不应该努力行动”……我是相信“努力是应当的”的人。我甚至认为巴菲特的买入之后的“永远持有”也是需要努力才能坚持的行动,而甘地的“不抵抗、不合作”更是需要更多的心智力量才可以实践的行动。

我要说的是,爱迪生的“案例”只能告诉我们爱迪生非常努力,非常勤奋,热爱工作,热爱生活。但是,这个“案例”无法证明,我们每个人只要跟爱迪生一样“非常努力,非常勤奋,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就可以获得与他一样的成就。……明显还需要很多其他的因素其作用。爱迪生是否是一个特别努力的人,本质上与我们没什么关系,我们该努力还得努力,不应该仅仅因为别人努力或者不努力,我们就放弃努力。

成功学大师说,“想要成功,就要去模仿那些成功者!”看来“东施效颦”的故事确实有很多人根本没有看懂。然而,根源上来看,并不是因为“东施效颦” 的故事太难理解,而是因为,没有人相信自己是“东施”。如果,认为自己是“东施”实在是过分困难的话,那么,看清楚自己不是“西施”中应该是显而易见的吧?心理健康的人不仅应该有能力看清真实的世界,还应该有足够的能力感知真实的自我。抹煞差异,拒绝局限,都是病态的心理和行为。

另外一个更加隐蔽的逻辑错误是“单向成立”。很多论断只不过是“单向成立”的。比如说,“很多学生听不懂语速正常的发音纯正的英语”这句话,就是单向成立。反过来就是荒谬的……难道学生听不懂(英语)的就肯定是语速正常的发音纯种的英语了么?

与“成功学”相关的例子最显而易见的是“×××成功,是因为他坚持不懈!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只要坚持到底,就一定能够成功!”鼓励他人是美德,但是蛊惑他人是缺德。谁说坚持到底一定会成功?开玩笑。你坚持到底地研制“永动机”、“不老丹”试试看?谁爱坚持谁坚持去罢。坚持到底就会成功的前提是,预期目标不仅现实并且可行,而后方法还得最好是正确的。总之,盲目坚持,大抵上没什么好结果。

另外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例子是这样一个流传颇广的故事:

牧师正在准备讲道的稿子,他的小儿子却在一边吵闹不休。牧师无可奈何,便随手拾起一本旧杂志,把色彩鲜艳的插图……一幅世界地图,撕成碎片,丢在地上,说道:“约翰,如果你能拼好这张地图,我就给你2角5分钱。”牧师以为这样会使约翰花费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这样自己就可以静下心来思考问题了。但是,没过 10分钟,儿子就敲开了他的房门,手中拿着那份拼得完完整整的地图。牧师对约翰如此之快地拼好了一幅世界地图感到十分惊奇,他问道:“孩子,你怎么这样快就拼好了地图?”“啊,”,小约翰说,“这很容易。在另一面有一个人的照片,我就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