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愚者与智者的48个差距 >

第17章

愚者与智者的48个差距-第17章

小说: 愚者与智者的48个差距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8节:关心他人,快乐自己(6)

短短的一句鼓励的话,让一个人知道自己的优点,增强了人生的信心,结果就可以让一个人改变命运。
如果我们鼓励我们遇到的人,我们不仅能使他坚定信心,而且还能走向光明。
如果给人泼冷水,哪怕是一句很不得体的冷言,都会给人的心理上造成无法愈合的创伤,甚至使人的一生毁灭在你的冷嘲热讽中。
有一位母亲,生了个智商不高的儿子。一表人才、身为处长的丈夫便同她离了婚,无奈之下,她带着儿子离开了北京回到东北老家工作。但是,她创造了一个奇迹,用不断的、小小的激励使她的并不聪明的儿子最终考上了大学。
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每一次接孩子,老师的话都令她失望。
第一次接孩子,幼儿园的老师说:“你儿子有多动症,连三分钟都坐不住,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她从老师眼里“读”到了不屑。
回家的路上,儿子天真地问她,老师说了什么?有没有批评我?在班上,她老批评我。她鼻子一酸,泪差点儿流下来,然而,她却这样告诉儿子:
“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凳子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坐2分钟了。别的妈妈都很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坐在凳子上吃饭,而且是一次吃完的。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学校对学习不好的是要劝退的。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到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母亲流下了泪。然而当回到家里,看到儿子,她又突然想起第一次接孩子的情景,便振作精神,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笨,只要能努力些,会超过你的组长,这次他排在第23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亮了起来,沮丧的脸也舒展开来。第二天上学时,儿子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一,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意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他:“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把握不大。”
那位母亲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晚上,她抚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到了。学校来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拿通知书,并祝贺他被重点大学录取了。儿子走后,悲喜交加,再也按不住十几年凝聚在心中的泪水,她在家里大哭起来。
儿子从学校回来,把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交到她手里,抱住她动情地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妈妈把一个并不聪明的孩子激励成了一位最好大学的学生,这说明了什么?
在生活的田野中,如果你想得到鲜花,你就要用雨露来浇灌花木,如果你喜欢荒漠,你就用无情的冷风把周围美好的东西都吹得离你而去吧!但是我知道,智者都不会这样做的,除非愚者才会那样干。
24.智者善于替人解围,愚者遇事避而远之
人都难免遇到尴尬或下不来台的时候,那时我们心中多么渴望有人会出面解围,或伸出援手帮我们一把,如果那样,我们又会多么地心存感激之情,由衷地敬佩此人。
智者在人需要的时候,常会不失时机地为人解围扶困,从而赢得更多的友谊;愚者对于己无关的事会避而远之,以为好闲事不如赖不管,落得清闲自在,这样,却会把自己陷入孤立之中,没有人愿意和他接近,更没有人在他危难之中,替他说话,为他办事。
在生活中,把个人得失看得过重,未必是件好事儿,我们可以看到热心肠的人往往比自私冷漠的人生活得快乐,在工作和事业中大多都比自私冷漠的人成功。

第39节:关心他人,快乐自己(7)

有时候几句得体的话,能化解一场无意义的争吵,从而使争论双方皆大欢喜,也给自己铺下一条更宽阔的道路。
清末陈树屏做江夏知县的时候,大臣张之洞在湖北做督抚。张之洞与抚军谭继询历来关系不合,有一天,陈树屏在黄鹤楼宴请张、谭等人。有人谈到江面宽窄问题,谭继询说是五里三分,张之洞却故意说是七里三分,双方争执不下,都反唇相讥,谁也不肯丢自己面子。陈树屏知道他们是借题发挥,对两个人这样闹很不满,但是又怕扫了众人兴,于是灵机一动,从容不迫地拱拱手,言辞谦虚地说:“江面在水涨的时候就宽到七里三分,而落潮时便是五里三分。张督抚是指涨潮而言,而抚军大人是指落潮而言。两位大人说得都没错,这有何可怀疑的呢?”张、谭二人本来是信口胡说,由于争辩而下不了台阶,听了陈树屏的这个有趣的圆场,自然无话可说了。于是众人一起拍掌大笑,争论便不了了之。张、谭二人对陈树屏都心存感激,不久张之洞便上言朝廷把陈树屏升至知府。
大太监李莲英为人机灵、嘴巧,很善于取悦于慈禧,常常为慈禧和下属解脱困境。从而使自己在宫中稳坐太监总管的位子。
慈禧爱看京戏,常以小恩小赏赐艺人一点东西。一次,她看完著名演员杨小楼的戏后,把他召到眼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说:“这一些赐给你,带回去吧!”
杨小楼叩头谢恩,他不想要糕点,便壮着胆子说:“叩谢老佛爷,这些尊贵之物,奴才不敢领,请……另外恩赐点……”
“要什么?”慈禧心情高兴,并未发怒。
杨小楼又叩头说:“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字’给奴才。”
慈禧听了,一时高兴,便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慈禧举笔一挥,就写了一个“福”字。
站在一旁的小王爷,看了慈禧写的字,悄悄地说:“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的呢!”杨小楼一看,这字写错了,若拿回去必遭人议论,岂非有欺君之罪,不拿回去也不好,慈禧一怒就要自己的命。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一时急得直冒冷汗。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慈禧太后也觉得挺不好意思,既不想让杨小楼拿走错字,又不好意思再要过来。
旁边的李莲英脑子一动,笑呵呵地说:“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杨小楼一听,脑筋转过弯来,连忙叩首道:“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慈禧正为下不了台而发愁,听这么一说,急忙顺水推舟,笑着说:“好吧,隔天再赐你吧。”就这样,李莲英为二人解脱了窘境。
也难怪慈禧对李莲英宠爱有加,一口一个“小李子”叫得亲热,这还不得益于李莲英的机灵和善于察言观色,给慈禧找台阶下吗?
小琳和晓慧是好朋友,有一次同学们聚会,大家一起出去游玩。中午时候,玩了半天的小琳和晓慧都感到饿了,和小琳说:“各位,今天我请客。”于是同学们一起到一家餐馆吃饭。吃过饭结账时,小琳一摸口袋面露难色,原来匆忙出行没有带钱,这可怎么办呢?在大庭广众之下多难堪呀!细心的晓慧看在眼中,走上前说:“上次吃饭是你埋单,今天该我付账了,不然我可跟你急啊!”说着把钱交给服务员,小琳心中感激万分,后来她对晓慧说:“那天,要不是你及时解围,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我真不知怎么办好呢?”从此,两个人的友谊更加固了。
愚者往往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认为替别人解围费时费心,有时还可能出力不落好,对于处于尴尬之中的人不管为好,但当他处于之中时,别人也会袖手旁观,不会对他伸出援手。
古时候,有个秀才进京赶考,一路上只顾思考文章如何能写好,不小心一脚踩空,掉下桥去,幸好他抓住一棵小树,没有落入桥底,他大呼救命。这时,桥上走过来一个衣着华丽的商人,听到呼声,向下一看,是个衣衫破旧的秀才在叫,就想,我拉他上来,他肯定没钱给我,再说,我拉他的时候说不准自己也会掉下去呢?想到这里,便离开了。
秀才看求救无望,手也没力气了,只好松开了手,掉了下去。因为是夏天,正好刚下过雨,桥下面有一潭水,秀才落入水中,没有摔伤。
转眼间冬天到了,那个商人又路过这座桥,这时正下过一场雪,桥面很滑,商人过桥时,想起上次看到穷秀才落桥的情景,心中好笑,便忍不住到那地方瞧瞧,谁知脚下太滑,他也从那个地方掉了下去,正好也拿住了那棵小树,于是,商人顾不得什么体面,大呼救命。
这时,桥上走过一路人马,中间抬着一顶轿子,这队人马到商人落桥的地方停了下来。轿帘打开,一个身着官服的人走下轿来,这位官员正是上次掉下桥去的秀才,经过殿试考了举人,要去一县任职。他听到呼声,想起自己在此的经历,便过来观看,当他正要让人搭救落桥之人时,一看便认出了是那个见死不救的商人,心想“活该”。便命令随从不要去理会,于是坐上轿子离开了,这个商人一看心想完了。真是报应啊,因为手冻得麻木了,便失手落下桥去,结果运气不好,冬天桥下也没水,只露出碎石头,商人落桥后摔断了腿……
当然,这是一个故事,但从故事中,我们可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别人有难帮一把,自己落难别人帮。如果事不关己,不管闲事,无异于那个商人的势利和自私。
在生活中,我们还是应该学习智者那种善于替人解围的明智做法,最终皆大欢喜为好,不应向愚者的自私看齐,不然可能会落得“常戚戚”的下场。

第40节:高效率做事(1)

第七章 高效率做事
人生苦短,只有区区数十年光阴,在这有限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