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汉末天子 >

第98章

汉末天子-第98章

小说: 汉末天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协跟丁冲告别一声,在丁冲的恭送之下,带着牛耿与郭嘉并肩离开。

  “陛下这以工代赈的法子,颇妙,不过更秒的,却是这环环相扣,互相制约,相互监督的制度,不说尽善尽美,却能极大地杜绝有人在这个时候趁机牟利。”

  一路上,刘协与郭嘉点评着长安城的各处措施、法令。

  双方此时都算是在试探阶段,刘协自然是希望能够将这位鬼才,历史上为曹操扫平北方做出巨大贡献的男人留住,而郭嘉,却也在考量这位天子是否真如传言中那般英明神武。

  他此前曾在袁绍麾下待过一段时间,但就如同荀彧看出袁绍不是成事之主一般,郭嘉也能看出来,因此他比荀彧走的更加干脆。

  不同的是,荀彧回到颍川之后,没多久便被曹操征辟,而郭嘉却拒绝了荀彧的邀请。

  身逢乱世,君择臣,臣亦择君,袁绍的事情告诉郭嘉,名声大的人,真不一定就是明主,曹操自然也在郭嘉的考察范围之内,甚至若无刘协这边的崛起的话,郭嘉觉得自己有很大可能去投曹操。

  但刘协摆脱了李傕郭汜的控制,最近几个月又闹出一连串的事情来,尤其是募将令传遍天下,令郭嘉心中的天平开始向刘协这边倾斜。

  毕竟曹操再怎么贤明,依旧是臣,刘协则天身有着一层大义光环,若是双方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郭嘉相信,刘协比之曹操更具吸引力一些。

  当然,那部募将令也是郭嘉来长安的一个重要原因,以他的智慧,自然看得出这募将令背后真正的含义以及无奈,也正是这份募将令,让郭嘉生出了来长安一观的心思。

  不想却正遇上了关中地震,本以为关中会大乱一场,大汉刚刚积累起来的一丝元气也会被这场地震无情的吞灭,当时郭嘉甚至生出了掉头回颍川的心思,毕竟没了根基,皇帝跟诸侯不同,失去根基的他,没有任何一路诸侯愿意看着他重新崛起,到时候,只能沦为诸侯的政治筹码。

  不过此刻郭嘉也有些庆幸,自己并未真的离去,而是留在了关中,却没有去长安,他想看看皇帝会怎样做,也在想若换成自己的话,又该如何做。

  没多久,新的政令便迅速传达向各郡县,同来的还有朝廷派出来的虎贲卫。

  以工代赈对于郭嘉来说,虽然新奇,但还不至于让他有多高的评价,哪怕是刘协效仿先秦,鼓励工匠,提升工作效率,这些,都只能算是小道,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虽然不错,但多少有些不务正业。

  真正让郭嘉侧目的,还是刘协为了贯彻政令,增设虎贲卫,环环相扣,互相监督的措施,更好的限制贪官趁机敛财的可能。

  “朕对此项决策,也很满意。”刘协走在郭嘉身边,稍稍多出了半个身位,此刻听到郭嘉的赞叹,没有谦虚,颇为自豪的道:“朕始终认为,将一个国家的兴衰推到百姓的善恶上面,是朝廷的不负责任,好的律法,以及执行力,可以导人向上,而空有律法,却无人执行的话,只会让人不断对朝廷失望。”

  “我大汉皇室积弱,便是因为在律法的贯彻和执行监督之上,太过散漫。”刘协笑道

  “哦?陛下推崇法家?”郭嘉奇异的看向刘协,询问道。

  “怎么说……”刘协指着周围忙碌的身影道:“朕不偏颇任何学派,朕觉得,无论哪个学术,都不可能永远正确,朕要做的,就是甄别出哪个学术对朕有用,对这天下社稷有益,朕便用之,反之,无论多么伟大的学术,若是开始阻碍我大汉的发展壮大,那它就会是朕的敌人!”

  “敌人吗?”郭嘉嘴角牵起一抹淡淡的笑容,仰头灌了一口清酒,叹息道:“那陛下可知,您会面对怎样的敌人?”

  “自然知道。”刘协接过郭嘉手中的酒葫芦,喝了一口,他不喜欢喝酒,但此刻见到郭嘉,却是心中有些激动澎湃,此刻也忍不住给自己灌了一口。

  看着前方忙碌的景象,刘协摇头笑道:“其实这天下,哪有什么世家,寒门,有的只是家,大大小小,包括世家、豪门、寒门、贫民,这无数个家汇聚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天下,朕身为天子,要顾及到的不止是世家,而是整个天下这个大家的稳定和强盛,任何一个群体太过强盛,对于这个大家,或者对朕来说,都绝不是好事。”

  郭嘉理解的点点头,没有说话,只是跟着刘协静静地走在这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之上,看着一处处忙碌的场面,默默地思索着自己的心思,甚至没有去接刘协的话茬。

  刘协也不以为意,也没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带着郭嘉行走。

  郭嘉这样的人才,自然是要留住的,但在此之前,先要在理念之上达成一些默契,如果说,两人理念根本就是南辕北辙的话,那郭嘉不但不能用,还要杀掉。

  这种人物,如果与自己理念相冲,无论是放在长安还是放出去,都太危险了。

  莫看刘协笑的自然,但若真到了那个时候,他会毫不犹豫的动手,就如他所说的,只要对国家有益,他可以重用任何对国家有益的人,也可以毫不犹豫的杀掉一个试图或很有可能危害国家的人,哪怕他现在还很无辜。

  当然,这里所说的国家,是刘协的势力范围,至于其他诸侯,抱歉,乱臣贼子,危害你们那是大义,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陛下可曾想过,如今陛下或许已经触犯到他们,若遭到抵制,陛下又该如何?”郭嘉看了看周围,拢了拢自己的衣袍,试图驱散那莫名的寒意。

  “长安大比之后,朕会择日向天下出招贤令。”刘协看着前方,语气淡漠的说道:“朕希望他们可以将家国天下的念头改过来,先有国,再有家,在这个前提下,朕可以容忍任何事情,但若逆悖了这个前提,任何事情,朕都不能容忍。”

  “招贤令吗?”郭嘉笑道:“果然如此,恐怕这方是陛下的本意吧。”

  “不错。”刘协点了点头:“朕想先将军权牢牢抓在手中,招贤令,本准备稳定下来再出,却不想除了这次大灾。”

  “虽是劫难,却也未尝不是一次契机,让朕有机会将这套官员相互制约的制度推行出去,同时又能从民间选拔一些优秀人才,必要的时候,可以添补空缺,而有这套制度的运转,这些添补进来的人,就算才能不及前任,但这关中之地也乱不起来,只要支撑一年半载,朕相信局面会好转的。”

  “陛下能够在逆境之中,看出这些东西……”郭嘉看着刘协那犹自带着稚气的脸庞,却无论怎样,也不能将他当做一个稚童来看,摇头苦笑道:“嘉本以为,嘉已经算是天资横溢,但就算如此,似陛下这般年龄之时,也未必能看的比陛下还远。”

  “那奉孝是否可以告诉朕你的决定?”刘协看向郭嘉,微笑道,跟聪明人说话,有时候是没必要那样虚头巴脑的感化,一般聪明人是很难感动的,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展示自己,然后看他选择。

  “还有选择吗?”郭嘉无奈道,从刘协说敌人的时候,郭嘉就已经察觉了刘协的心思,不过对此,他也不以为意,若无果断狠绝之手腕和魄力,是成不了一个合格皇帝的,刘协的表现,让郭嘉很欣赏,此刻也只是故作无奈而已。

  “朕最喜欢跟奉孝这种真正的聪明人说话,哈哈~”刘协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就好像真的是个孩子一般,极具欺骗性。

第一百三十五章 见鬼

  

  达成了初步的共识,但也只是共识,郭嘉并未立刻纳头便拜,毕竟他才刚来,虽然这长安城乃至整个关中的状况已经显示出刘协的不凡和魄力,但这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在袁绍那里吃过一次名声的亏之后,这一次郭嘉的选择会谨慎许多。

  对此,刘协也没有多言,他的要求很简单,只要郭嘉不出长安,皇宫的大门随时为他打开,什么时候想清楚了就来,但如果出了长安,那就莫怪他刘协心狠手辣了。

  这话没有明说,跟聪明人相处就这点好,很多话不需要点明,大家心里有数,那条看不见的界限一旦越过,那就要做好对方撕破脸的准备。

  之后的几天里,长安倒是风平浪静,刘协不知道自己的募将令这一次究竟能够为自己带来多少猛将,毕竟不是谁都像黄忠和魏延这样,在投奔之前,就已经有了足够的身份朝见刘协。

  刘协自然知道这个时期,不少猛将还未出仕,但具体位置不知,更何况就算知道也没法直接下诏,毕竟不是每一路诸侯,都能像刘表那样愿意跟朝廷保持友好关系,只看这段时间,除了曹操献上了不少金箔玉器之外,远的不说,近的也只有一个张扬送来了两万石粮草,就知道自己这个皇帝,在诸侯心中有多惹人嫌了。

  派人下诏去找人,说不定直接帮他们招揽了人才,这种事情,刘协自然不会去做,所以他也只能等候三月之期一到,看看自己这皇帝的名声,在这天下还有多少影响力。

  长安的工事在进入十一月之后就开始逐渐停止了,寒冬已至,这个时候,实在不适合继续大动土木,当然,人还需要继续养着,而且以工代赈的形势也并没有停下来,只是换了一些能够在家中完成的工作而已。

  比如说在家中炮制木材,做出规定规格的木条或是木桩,待来年开春再动土木之时使用,民房经过这段时间的赶修,已经能够勉强容纳城中百姓居住,自有专人来负责收取这些经过初步加工的木材。

  不过这几天,刘协却在为另外一件事情在苦恼,最近,逸散在自己身体四周的那股子气息,似乎更加磅礴了许多,隐隐间,刘协感觉自己仿佛要被拖起来一般。

  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夜晚,冰冷的朔风吹得刘协衣袍鼓荡,猎猎作响,但他似乎感觉不到丝毫的寒意,仿佛身体周围的这股无形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