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重生之华夏文圣 >

第623章

重生之华夏文圣-第623章

小说: 重生之华夏文圣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怀知道华博士华夏工业材料的一把手,也是点点头,华博士看了看仪器上的各项数据,有些表情惊讶地望了眼苏怀,问道:
  “你还加入了附加成分?”
  苏怀点头道:“是,除了SiO2,MgO,还加入一些CaO,BaO……”
  苏怀说出了7,8种化学元素,在场的人都听着心惊胆颤,如果说传统的陶瓷工艺苏怀是通过古代资料得知的话,还情有可原,可这加入新的材料,却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
  而苏怀不单单加入了这一,两种,而是七,八种……这已经不光光是靠知识和经验了,而是要做难以计数的实验……需要数年的时间累积经验。
  难道中华公司这家华夏企业,科研实力竟然如此强大吗?
  苏怀的眼睛一直紧紧地听着电窑的测温计,不断调节电窑中的功率,保证窑内的温度和压力达到正确的数值。
  在他上学的时候,教授为了给他们讲述中国古代陶瓷在现代工业化之后的各种牛逼应用,专门带着他们去了,制作神舟飞船配件的一家国家级别重工企业去学习。
  当时这门课程让他这个文科生觉得特别的无聊,但是为了考试通过,也只能死记硬背了这些数据,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在今天用到这些。
  烧结过程持续了1个小时,众人各异的心态之下,却都好奇这个所谓陶瓷,究竟能制作出什么东西来。
  终于苏怀眼睛一亮,向众人发出了警告:“好,大家靠后一点,要准备出烧结物了。”

第九百七十一章 华夏古人都是外星来的吧!?
  众人都向后退去,一千多度的高温,烧结出来的东西,只怕出来都是刺红色,冒着热气的吧……虽然电窑里有一些降温的设备,但是烧结物出来的温度还是会高到吓人吧。
  苏怀可没有亲自干过实际烧结工作,于是也退后了几步,就看小程打开电窑,随着一阵阵白色气体冒出,传送带中缓缓移出烧结好的陶瓷片。
  “他们在做什么呢?”这时候,研究车间里的一些技术员看到热闹,凑过来问。
  华博士随口道:“在实验一些新材料。”他当然不能说是实验隔热层,否则人人都知道他们的团队遇到技术问题了。
  “这个温度……不是金属,什么新材料这么厉害?”几名世科院的白人技术员,看着传来的几个方方正正的东西,竟然颜色只是微微透红,并没有呈现出金属的光泽,反而有些类似石灰乳灰色,都还以为是什么新型塑料呢,均是咂舌不以。
  “你们先出去吧。”季院长和钱老都是不约而同地摆手赶人,他们一开始都以为苏怀只是外行人的任意妄为,但是现在听到是陶瓷,也知道这材料恐怕有些特殊,赶紧清场。
  可是那些世科院的技术员们,显然察觉到了什么,都在嘀嘀咕咕着。
  众人都在等待着,无论什么材料,在高温烧结之后,都要经过一定冷却时间,而为了保护材料本身的结构,不会采用人工的方式,最好是等待他自然冷却。
  这个步骤短则10分钟,长则1个小时以上,众人虽然都有些好奇,但是也只能耐心等待。
  可时间刚刚过两分钟,就看小程对苏怀点了点头,苏怀就大步上去,竟然当着众人的面一伸手就要去拿那陶瓷片……
  钱老和姚教授一声惊呼:“住手!!”
  一千多度的高温!烧结了一个小时!任何材料释放热能都是需要一个阶段的!哪里才过两分钟,就徒手去碰呢!
  季院长和俄国专家们也觉得苏怀是疯了,瞪大眼睛,可令所有人意外的是,苏怀的手,并没有像是人们所预期的“刺”的一声变成红彤彤的烤鸡爪,反而像是一点事情都没有把那块灰白色的陶瓷拿在手中……
  不仅仅是拿在手中,他还凑近了脸,仔细盯着那块陶瓷看!
  众人都看呆了……这玩意难道真的不烫吗?还是苏怀练了什么铁砂掌之内的华夏武术!?
  “竟然质地这么干净,哈哈哈!”
  苏怀脸上露出孩子似的欣喜,把那块陶瓷块递给小程:
  “小程你看看你说为什么这跟咱们产线窑里出的不一样呢?”
  小程也拿在手里仔细观察了一下,也满脸激动道:
  “我就知道是咱们的设备不过关!!之前的颗粒的研磨不够细,后面的温度控制也不精准,窑内温度分部更是不均匀!才导致了生产出来的杂质会那么多,这设备跟设备!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他们之前千辛万苦想制作出的高品质陶瓷而不得,这换了设备,品质就出现了飞跃性的进步。
  苏怀心里狂喜,有了这套设备,他们的仿制陶瓷文物的大计中,最难的一个技术环节终于解决了!
  这失落几百年的陶瓷,终于可以在他苏怀手中复兴了。
  看着苏怀和小程一手摸着那个陶瓷块,一手欣喜地摸着那个巨大的电窑炉,众人都是一片呆滞,季院长的胡子都抖了起来。
  我的上帝啊……就算苏怀身怀铁砂掌绝技,这个小程肯定是个普通人吧。
  那么就意味着这个陶瓷的隔热性,也太惊人了吧!
  “怎么样?苏教授,成功过了吗?”姚教授和华博士都着急地问道。
  苏怀点点头道:“成功了,虽然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钱老和季院长还没动,姚教授和一众俄国航天学家都蜂拥而上,几乎是用抢的方式,从小程手中夺走了那块工业陶瓷。
  “放到仪器里检查一下这个陶瓷的结构!”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众人又拿着陶瓷,蜂拥到了另外那个检测材料的仪器前。
  众人先用激光进行切割,把陶瓷片切分为几个小块之后,众人分别用各种显微镜和仪器观察切口,有人惊呼道:
  “这种工业陶瓷的粒子竟然结晶程115微米的六角形状结晶形态!是这种形态隔绝了热能。”
  另外又有人嚷起来:
  “还有附加成分在a氧化铝晶粒,浓缩成了玻璃质体的晶体,让强度提升的非常高……”
  现场一众航天科学家像是发现了一个崭新的大陆,兴奋的吼叫声此起彼伏,就连卡拉夫人都看着满脸惊讶,完全没有想到华夏这个古老的陶瓷,竟然会让这些人这么疯狂。
  季院长听着这些好消息,却是满脸的不可思议,不些不相信这些人华夏人嚷嚷的,转头望着卡拉夫人,端详了一下她脖子上那个漂亮的绿宝石项链,问道:
  “卡拉夫人,你能把这项链借给我一下吗?”
  “当然。”卡拉夫人有些疑惑不明白季院长是什么意思,但是还是取下了自己的项链。
  “给我一片陶瓷片。”季院长一伸手向一名俄国专家,那人就递过来一片切下来的陶瓷片,季院长拿着陶瓷片,用力在那项链上的绿宝石上一划,顿时就看到上面出现了一道清晰可见的划痕,顿时眼睛都直了。
  旁边的几个俄国专家也是眼睛瞪圆了,我的上帝啊……这陶瓷竟然比绿宝石的硬度还高!?这也就意味着超越了所有的金属……
  “金绿柱石的莫斯硬度是8·5吧……”季院长转头有些惊讶地问自己的同事。
  也就是说,这种工业陶瓷的硬度在8·5以上,已经接近于钻石的等级了……
  这怎么可能啊!?
  华夏古代就能制作出类似钻石硬度等级的工业材料?
  苏怀虽然没有说明自己制作这种特种陶瓷的技术是来自哪里的,可所有人都都知道苏圣人的知识都是来自那些华夏古代民间资料……
  否则他一个外行人,怎么可能能制作出这么新型材料来呢!?
  在联想到那些古代的棋谱,活疫苗,还有人工生态体系,众人心里都不由冒出一个念头,科学界很多人猜测埃及金字塔是由古代外星人建造的,可现在看来,那些华夏古人才都是些外星人啊!?。。。
第九百七十二章 华夏陶瓷技术证据——兵马俑,高岭土
  季院长和钱老都用一种震惊的目光朝苏怀望过去,苏怀此时要是知道他们想法,恐怕心里就要笑趴了。
  华夏古人当然不是外星人,因为他懂得这种工业陶瓷的制作方法,虽然脱胎于华夏的陶瓷工艺,但是却是经过科技时代几十年的材料学累积和发展的成果。
  可在这个时空出现,科学界当然不会认为是他苏怀这外行人搞出来,只能归到华夏古人的头上了……
  季院长此时哪里还有之前的高傲,抓住苏怀的手问道:
  “苏先生,这种陶瓷你做过详细检测没有?电阻率是多少?熔点是多少?”
  要成为隔热材料,这是最关键的两个数据。
  耐高温性越高,就意味着使用更少的体积,就可以达到了载人火箭的需要的效果。
  而电阻率越高,则避免一些电路和电磁上的风险。
  “这个……”苏怀无奈地摇摇头:“我们的设备不够,最高温度只能到1500度,所以不知道这种陶瓷的熔点是多少,电阻测量上,我也没有相应的仪器……”
  苏怀当然是知道数据的……但是他如果直接报出来,就显得太不合理的,别人如果反问他一句,他是怎么知道的?那他就真是无法解释了……
  季院长也钱老同时都是身子一抖,超过1500度?这简直是恐怖的数据了。
  “快,测一下这两个数值。”
  一群专家又把陶瓷片换到了电窑中,把温度从1300度为基准,一点点的升高,众人都围在电窑的控制台前,看着仪表上的数据。
  1400度……没有融化……
  1500度……果然如苏怀说的也没有融化。
  1600度……依然完好无损!!!
  此时在场所有人的心脏都高频率的跳动起来,因为不管这个陶瓷其他的数据如何,光是这个耐高温性,已经令人鸡皮疙瘩掉一地了。
  接着1700度……1800度……1900度……直到2000度,还没有任何融化的迹象,直到2025度时,终于陶瓷片出现了软化的现象……
  在场每个人,无不是航天领域精英,见过无数的科研奇迹,但是当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