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重生之华夏文圣 >

第589章

重生之华夏文圣-第589章

小说: 重生之华夏文圣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人家那首,主要是歌颂了印度国家和人民,并没有攻击华夏。
  如果按照苏怀平时张扬的风格回应,就会显得反应过度,气度反而是小了。
  这话到是点醒了苏怀,苏怀猛然想到了一首适合的诗,顿时对宋濂道:
  “宋院长说得好,华夏先祖的光辉,不是我们炫耀的资本,我们要有发奋图强,更进一步的魄力。”
  王先生顿时眼睛一亮,惊喜问道:“苏先生,你已经有灵感了吧。”
  苏怀从容不迫道:“王先生,你有纸笔吧?”
  “来不及了,苏先生您直接跟我来吧。”王先生听台上华夏大领导稿件已经快念完,急忙带着苏怀就从后台上了主席台。
  此时面对印度挑衅,曰本,朝鲜方面虽然也有些措手不及,可他们很快都发现这是一个能提升国家形象的好机会。
  印度文明和炎黄文明的碰撞,谁能替炎黄文明做出及时回应呢?
  这可是联合国大会,关系着每个国家的国际形象~
  只要华夏领导人没有做好,机会就轮到他们了,而且他们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时间。
  看着华夏领导,在台上演讲到了尾声,各国都在私下联系工作人员创作“人民赞歌”的诗时。
  只看一个身影上台了,眼看着那秀俊无双的面容下的笑意,手中的折扇轻轻拍合的潇洒身姿,几乎所有人的呼吸都停顿了一拍,心里不约而同响起同一个声音。
  “他果然来了……果然还是他……”
  这种紧迫情况下,只能是他苏圣人出马了。
  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苏怀已经走上主席台,站在大领导的身后。
  此时大领导也感到了漫长的讲话,令现场气氛尴尬,心里也暗自着急,不知道幕僚们是否已经创作出了应对的“人民赞诗”。
  这时,就听到一个极为负有磁性的声音从背后响起:“领导,我是苏怀,接下来的诗,我念一句,你念一句就好了。”
  大领导听到苏怀这个名字,不知道为什么心里顿时踏实了,虽然他没有见过苏怀,但这个名字却是如雷贯耳。
  主席台上的防风话筒收音不到远处的声音,苏怀站在大领导身后,王先生让正面的工作人员对大领导比了一个手势,大领导这才收尾道:
  “刚才印度总理先生,为印度人民谱写了一首赞诗,想跟同样身为文明古国的华夏做诗歌上的交流,那么我也只好献丑,念一首华夏人民的赞诗了……”
  看到苏怀上台之后,华夏代表团从上到下,没有人怀疑,没有人担心,就连大领导自己都没有留下任何余地,只是因为他们相信一点,他身后站着是华夏文明之光,天下文坛纵横无敌的苏大圣人。
  “领导,好了,跟着我念。”苏怀压低声音,尽量让自己的嗓音清晰一些。
  “沁园春·雪……”
  大领导原本演讲时,声音温和平稳,但是颂诗时却是异常的洪亮: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诗句一响,一开始还算平稳,但是同样是咏叹国家景致,这华夏领导的诗句却是完全应景了,现在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国会山……
第九百一十八章 今人胜旧人!

  诗句虽然形容的是华夏北方的冬天,可却也像极了眼前的景致。
  真不知道比刚才印度诗中“旁遮普、信德、古吉拉特、马拉塔、
  达罗毗荼、奥里萨、孟加拉;
  温迪亚、喜马拉雅发出回响,
  亚穆纳、恒河奏乐回答,
  印度洋的波浪唱着歌~”
  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排比,美妙多少,动听多少了。
  让现场的各国代表,心里都不由为之一醉。
  而这首诗开始还算平稳,但是随着诗歌情绪渐高,华夏大领导的情绪也愈发饱满,豪迈之志,气冲云霄!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在场众人,无不是各国政要,掌握人类前进命运的顶层人士,听到这两句,很多人都不由叫好起来!
  “好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精彩!”
  众人只觉得这句,完全就是形容的他们一般,现今世界局势,何人敢成为英雄,不就他们这些人吗!?
  而在这时,只看华夏领导却突然停顿了一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众人情绪被调起来,都望过去,心想,这不会是结尾断片了吧?那就是太可惜了。
  可正这么想着,就听那洪亮而沉稳的声音,再度响起: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现场顿时一片惊叹,这最后一句,气魄之大,更是横贯华夏千年,戳进了很多人的心里,收尾一句,站在华夏歌颂先人面前,还敢说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令各国人士听着都精神一震,在沉默几秒之后,就是爆发出如雷般的掌声!!
  “说得好!”
  “好诗~!”
  “好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此时,刚才还自信满满,觉得能压过华夏的印度总理,满脸呆滞,连气都不吭了!
  刚才他的对印度历史人文吹捧之极,印度人听到固然热血沸腾,但是令可华夏领导的这首诗,却是没有局限在华夏过去的古老文明中。
  反而跳脱了局限,着眼与未来。
  古印度文明虽然和华夏文明同样辉煌灿烂,但是今天呢?
  大灾难之后,华夏建国时,国力还逊与有欧罗巴扶持的印度,可这几十年时间,印度发展缓慢,而华夏早已突飞猛进成为全球巨人。
  就算古人成就可以相互比较,可现今华夏,却远胜印度了,这才是令印度无法辩驳的事实!
  那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更是堪称点睛之笔。
  华夏人民都觉得是在说自己,而欧美方面的人,却也觉得华夏人是谦虚,给他们这些“风流人物”面子,格局不知道比高到哪里去了。
  华夏领导演讲完毕,现场掌声如雷,就连欧美的各国领导人,都露出钦佩的目光,曰本,朝鲜方面的领导都无奈摆摆手,示意不用赋诗了。
  这还比什么,人家华夏一出手,就把同位文明古国的印度压得泥巴地里去了。
  印度泰戈尔虽然伟大,但是跟苏怀却不是一级别的。
  电视机前的华夏观众,都是热血沸腾,各个都高喊着:“华夏万岁~~!”“这才是我们华夏人的气魄~~”“这才叫格局啊~”
  “气度磅礴,又不冒犯他人~威而不霸~!这才是我华夏风采。”
  单单是这首现代诗,就令华夏国际形象在很多人心目中,提高了不少。
  而大领导从主席台上退下来之后,走到了苏怀身边,对苏怀感激道:
  “苏老师久仰大名,今天多亏了你了,否则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苏怀却是淡然道:“领导谬赞了,我相信,就算没有我,那些幕僚老师也肯定会想出应对的诗句的。”
  “可不会你这首如此大的气魄……”大领导感叹道,打量了苏怀一眼:“苏先生的诗句,真不像是你这个年龄该有的啊,真是天纵奇才,只是……”
  苏怀轻声道:“领导有话请指教……”
  大领导缓缓叹了口气,道:
  “唉,诗是好诗,但是以我身份念来,却过于浮夸了,这气概与胸怀,分明就是帝王诗,刚才里面拿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华夏英主做比较,只怕后人要骂我不知天高地厚了……”
  “不是这样的。”苏怀却是正色道:“如果是领导你以个人身份,念这首诗,自然是有些浮夸。”
  苏怀说道这里,露出豪情万丈地笑容道:
  “可这不是帝王诗,这诗主题是华夏人民赞诗,我们华夏现今人民,为什么就不能有人胜过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气魄?”
  大领导一愣,重新打量了下苏怀惊讶道:“这话怎么说?”
  “唐宗宋祖虽然伟大,但是毕竟有时代局限性,掌握知识和文化都是当时的,而我们华夏人,现在可以兼修华夏古人精髓,又有能有近现代科学知识……生活条件优厚,不知道比古人好多少。”
  苏怀畅然道:
  “想我们华夏过去数千年,分分和和,战乱不断,苦得都是百姓,哪里有像是现在这样处于世界和平,国运上升期,可以说,身为华夏人,我们赶上了华夏历史上从未有过盛世开端,无论平民还是精英,大部分人都拥有最优越的环境,一展自己的抱负。”
  说道这里,苏怀眼中绽放出锐芒,沉声道:“我们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绝不是我们停步不前,骄傲自满的理由,而是我们更上一层楼的阶梯。”
  大领导听着一顿,目光中露出敬佩的神色,点了点头:“苏先生说得好,我真是受教了!”
  苏怀说完也退了下去,重新回到广场上,而王先生在大领导身边擦了擦汗水,松了一口气道:
  “还好,还好……这次还好苏先生担任联大代表,否则刚才还真是难办了。”


第九百一十九章 没人敢封杀你!
  大领导望着台下苏怀远去的背影,感叹道:
  “真是英雄出少年,我也算是阅人无数,但是像苏怀这样以文采,纵横世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却是生平仅见……”
  “领导对苏先生评价很高啊。”王先生笑道。
  “我是害怕。”大领导笑着摇摇头:“你没听出来刚才苏先生话中的意思吗?”
  “很是振奋人心的话。”王先生点头赞许道。
  “不是……他其实是在提醒我。”大领导摇头道。
  “提醒您?不可能吧。”王先生听着都傻了,苏怀竟然刚提醒大领导什么?这不是搞错了吧?
  大领导也是豪迈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