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华夏文圣-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难怪他们之前的各种命理方式,都是时准时不准了,原来他们没学全这六十四卦的基础,连理论基础都没有,自然那些外在形式都只是空谈了。
而李仙和许师太更是越听心里越服气,他们原本都以为这苏怀能揭露骗局,是因为他从民间资料中了解了这些骗术而已。
可这刻他们才明白,苏怀就算不了解这些东西,从理论的高度,他就能判断只学十四残卦的人,根本算不准过去未来的。
苏怀对道法理论知识之高,绝不是单纯资料堆积……而是他有一套自己研究出系统的逻辑和理论。
否则就算得到了这些资料,他也不可能能讲得那么精细,有条理。
不过他们这些道学大师们,虽然学这六十四卦极为惊喜,可一般的底层道人根本就听不懂这些,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做法抓妖。
等苏怀六十四卦一讲完,一众道人就激动哀求道:
“苏圣,你既然知道这么多道学典籍,能不能给我们将将施法抓妖。”
“天师观是骗人的,您一定懂得真法了。”
“苏圣,您一定要教我们啊。”
“您懂得六十四卦的命理学说,一定就懂得抓妖法术吧?”
那些底层道人,现在都把苏怀当作如王天师一般的神仙人物了,只觉得他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苏怀端坐在台上讲了半夜上,已经有些疲劳了,纪巧巧和仁娜都想让他抓紧时间休息一下,苏怀却是摆摆手示意自己撑得住。
感受到下面的凶猛热情,苏怀却是坦然讲解道:
“各位道长,华夏道教起始来自于,分为三卷。
第一本是,产生于神农时代的
第二是,产生于黄帝时代的,
第三本,产生于殷商末年的,是从‘乾、坤’两卦开始,表示天地之间,以及“天人之际”的学问不同。
我刚才讲解的六十四卦象,就是中的内容,而做法抓妖,驱云降雨这种玄妙法术,都记载在,上,我们华夏民间资料也没有流传下来。”
别说这个世界,原本时空,这两本道经都已经在大众范围失传了,哪里还有人懂得传说中的法术……这法术已经变成和一样,成为小说题材而已了。
众底层道人都是一片哀叹,宛如泄气的皮球一般……
还有人嘀咕:“这六十四卦这么难学,做法也失传了,我们怎么生活啊……”
“都失传了,这道教该怎么发展壮大啊……”
历经丑闻,又学不到抓妖之术,令众道人都有些沮丧。
苏怀听着这些怨言,却面色一冷,冷然喝问道:
“放屁!都是放屁!没了算命,没有做法抓妖,你们就当不成道人了!?你们当道士是为了什么?”
众人此刻都是有些疲劳泄气,被苏怀这一声雷霆大吼,才稍微清醒过来。
余观主起身,干咳道:“我等修道……自然是为了修成正果,登临仙境,消除世界烦恼,成为真人~~”
众道人都点头中,苏怀又冷然问了一句:“修成仙之后,长生不死了,当成真人又做什么?每天睡觉,打坐,放空?”
众道人都是一愣。
苏怀说着指着旁边的天命殿前的石狮子,冷笑道:
“这些石狮子也天天能每天睡觉,打坐,放空,没有任何烦恼,难道你们修一辈子道,就是为了修成一块石头!?难道这就是道!?”
众人被苏怀喝的一愣,均是面露愧色……
苏怀这时才走下来,走到天命殿前的姜太公雕塑旁,朗声道:
“你们知道不知道这天枢上相太公,怎么成为道教神明的?”
众人都是摇摇头,哪里知道。
第三百二十八章 华夏之道
苏怀指着太公像,心里一片敬仰,对众人肃然介绍道:
“天枢太公上相,原名叫姜子牙,原本是商朝贵族,在商朝为官原本可以享尽荣华富贵,但却厌恶商朝黑暗,辞官回家,做过屠夫,小商贩,虽然生意做得不好,却有志兼济天下,平日就研究治国安邦之道。
他32岁那年,商朝战乱,他避入山中修道,苦修得道之后,原本可以安享晚年,却跑回家乡受老妻嫌弃,在河边用直钩钓鱼,算到名主姬昌,辅助姬昌推翻残暴商纣。
姜子牙窥探天道,知世道黑暗,人心沦丧,却愿意用自己平生所学济世,出山力挽乱世危局,才创造了华夏几百年安稳势局。”
众人听着都无不为之神往,虽然磕头奉为祖师,但是这是第一次有人告诉他们,道教真神的来历,原来天枢太公上相,有过这样的经历……
说着,苏怀又指着另外一尊被除魔殿丢下的武侯神像道:
“这天枢武侯上相,你们可又知道他是什么来历?”
众人尴尬摇头。
苏怀冷然朗声道:“这天枢武侯上相,原本叫诸葛孔明,是汉末三国人,有经天纬地之能,在山野原本逍遥自在,受人敬仰,当一名风流隐士,却因为受汉王后裔刘备扶正乱世的理想感动,出山帮助寄人篱下的刘备建立蜀国,三分天下。
下山时,对其弟嘱咐打理好山中小屋,希望日后功成之后归隐山林,却最终病死在任上,留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苏怀越说越声音越冷,望着下面这些芸芸穿着道袍的道人们:
“你们或许听不懂我在说什么,或许以为我在骗你们,但是我告诉你们,我华夏道家为道者,从来都不是那些在生活活不下去,以出家避世的懦夫,更不是用江湖骗术,谋财获利的无耻之徒。
我华夏历代为道者,无不是华夏历代最睿智,最才华横溢,品格高洁的惊世奇才!
华夏之道,不是你们这些汲汲营营的鼠辈之道,而是济世救人之道!
道者从医,神农,孙思邈,华佗,扁鹊,均以身试药,成华夏历代名医,为的是治病救人,
道者为政,誓拨乱世回正途,战国范蠡,商鞅,汉时张良,诸葛孔明,唐时魏征,明时刘伯温等,都是绝代智囊,治世奇才,华夏道家先辈从来都是力挽危局乱世,建太平安国以为己任。
学命理天象,权谋心计,是为济世!
修医术功法,是盼救人!
这才是我们堂堂正正华夏之道~!
这道是天下大道,学天下道,是为救天下人!
不是你们这些榆木脑袋修的石头道~~!!!”
苏怀冷然怒斥全场,八派十六宗道人们人人被吼得呆立当场,很多人都羞愧难当,可不一会,不少道人们的眼中焕发出神采来。
其他人或许会怀疑苏怀说的,但是在场见识过苏圣人渊博道学的道人们,却更加容易相信他说的那些“华夏民间故事。”
特别是他说的,华夏之道,是华夏华夏历代最睿智,最才华横溢,品杰高尚那些人。
听着那些力挽狂澜乱世的智慧化身,还有那些以身试药的绝代名医,虽然苏怀只是只字片语,却令他们无不神往。
修真求道是为什么?领悟生命的终极意义?
领悟了生命的终极意义之后呢?难道不就是用自己这些所学,用以济世救人吗!?
何以为华夏之道,济世救人就是华夏之道!!
不少八派十六宗道人,都被苏怀这番话语深深打动,再看向那诸葛武侯与姜太公的像,不自觉心生神往。
而那些传统的老道长们,甚至余观主,李仙,许师太等对道学有深刻认识的道学大师们,脸上也明显第一次露出了震惊与疑惑。
苏怀说得这些是真的吗?他能解说六十四卦,自然别的论证资料也不会有假。
可这和他们之前学的道学方向很不相同啊?
但是他们看看四周左右这些同道脸上的神情,就感觉氛围彻底转变了。
如果说昨天晚上,这八派十六宗众多道人拜苏圣人当老师,都是为了保全自身,可现在,他们当中已经有很多人,是彻彻底底地对苏怀产生的崇拜的情绪。
那种虔诚与尊敬的眼神,完全好像那些信徒见到这些神像一般的发自内心的虔诚。
“苏老师!您跟我们讲讲姜太公,诸葛亮,张良这些道者的故事吧。”
“是啊,您讲讲吧。”
“我们想听。”
“您给我们说说华夏先道的事情吧。”
苏怀此时神情也是松弛下来,他知道这些人中,有些人虽然有些不信他说的,但是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感受到他说的“华夏之道”是什么意思了。
其实他苏怀是个很懒惰的人,很讨厌说教,何况是给人免费上课,这对于他个人来说,既没有任何好处,也极为痛苦的事情,平时是拿鞭子抽他,他都不愿意做的事情。
但是可此刻,他却很欣慰,很耐心,很详细地把自己知道的那些华夏道者精神,那些人的故事好好告诉这些的所有人。
因为这些精神,都是历代华夏道者们,都历经沧海,感受过绝望感悟出来的。
无论是姜子牙,诸葛亮,还是张良……或许都曾经在某日,在深山中打坐,忍受着孤独,看着黑暗一次次笼罩了寂静的山谷,看着破烂的房舍和荒芜的崇山峻岭。
还有面对国仇家难,一事无成,无力改变现实的自己。
他们看着颠倒乱世,不断地问自己。
矢志不移,追求天道,是为了什么?
多年苦修,苦学经纬,是为了什么?
难道只是为了看着这乱世沉沦,独自脱离这炼狱苦海!?
他们拷问着自己内心,埋头苦想着,决战着,或许有很多与他们一样的修道人,就在山中修,山中泯灭,再没有出现在这乱世人间。
可这些华夏道者没有选择这条路,而是在某个幽静的夜晚,在僻静而不为人知的山谷,悄无声息的找到了自己道……找到了真正华夏之道,天下之道……
他们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