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犹太智慧枕边书 >

第30章

犹太智慧枕边书-第30章

小说: 犹太智慧枕边书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个女人说:“不!活着的孩子是我的,死的才是你的!”

第一个女人回答:“不!死孩子是你的,活着的是我的!”

她们在所罗门王面前就这样争辩起来。

所罗门王心想:“既然她们都说活孩子是自己的,死孩子是对方的,那么……”他对左右说:“拿一把刀来!”左右的人把刀拿进来,王下令说:

“把这活着的孩子劈成两半,一半给这个女人。一半给那个女人!”

那孩子的母亲心疼自己的儿子,就对所罗门王说,“陛下,千万不要杀这孩子!求你把他交给那女人好啦!”

另一个女人却说:“不必给我,也不要给她,把这孩子分成两半吧!”

所罗门王说:“不可杀死这孩子!把她交给第一个女人,因为,她才是孩子的真正的母亲。”

以色列人听说所罗门这种英明的裁决,都非常敬佩他;他们知道上帝赐给他智慧,使他公平地审判案件。所罗门确实不愧为睿智的君王,眉头一皱,就解决了一桩棘手的疑案。

那个“恶毒”的妓女,不仅想夺人之爱,而且还想将孩子一分为二,以求心理平衡。但上帝是公正的,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当然,凡事都有解决的窍门,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勤于学习,也会像所罗门王一样充满睿智。现代犹太人非常重视寻找解决问题的窍门,不管在工作上、生活中,还是军事上,都是如此,以色列发起的“闪电行动”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闪电行动”是以色列在1976年7月3日实施的一项突击军事任务。

当年的6月27日,4名巴勒斯坦人和4名联邦德国人劫持了一架从法国飞往以色列的班机,迫使它在乌干达的恩德培机场降落,劫持者要求以242名人质交换被以色列当局拘禁的53名巴勒斯坦人。

以色列当局一方面通过外交途径来拖延时间,一方面抽调了200名官兵组成突击队,采取以“闪电行动”为代号的军事手段。

由于阿明总统领导的乌干达政府是倾向巴勒斯坦人的,这就给“闪电行动”增强了难度。

为了搞好“闪电行动”,以色列当局作了充分的准备,研究了恩德培机场的地形和设施、乌干达军队的实力及布防、劫持者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并进行了模拟演习。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4架涂有民航机标志的以色列军用运输机腾空而起,利用民航线超低空飞行,其中一架飞机停在肯尼亚内罗毕机场作为“野战医院”,一架飞机充当指挥机,剩下两架飞机则进入恩德培机场上空。

他们在空中发出讯号:“我们运来了劫持者要求释放的巴勒斯坦人,请准予降落。”

恩德培机场的指挥塔看见飞机标有法国民航标志,就允许降落,以色列突击队员未等飞机停稳就冲出机舱,立即分三路行动:一路乘一辆高级的“奔驰”车,冒充乌干达总统阿明,直闯关押人质的候机大楼,奇書網以迅速的行动击毙劫持者,救走了全部人质;第二路则去攻击停在机场上的20余架乌干达的米格战斗机,以保证自己能安全返回;第三路则去袭击机场的指挥塔。三路人马同时行动,配合默契,全部战斗只用了53分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这次行动是名副其实的闪电式的,它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一是充分周密的准备工作,二是自始至终的“诈骗”行为,如将战斗机改为民航标志,将奔驰车冒充为阿明座车等等,等到乌干达军方知道上当后,以色列的突击队已胜利返航了。

《塔木德》上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凡事都有解决的窍门。”

………………………………

用水中的“盐”代称上帝

………………………………

盖图满12岁后,被送往老师家学习,一直到24岁为止。完成学业后,盖图满身傲气地回到自己的家。父亲对他说:“我们如何认识那不为我们所见的神?我们怎么知道上帝这位全能者无所不在呢?”

这个男孩开始背诵《圣经》中的经文,但是他的父亲却从中打断:“你背的东西太复杂,难道没有更简单的方式可以习得上帝存在的道理吗?”

“爸爸,据我所知,是没有的。现在我是个有文化的人,我需要从《圣经》文化中找出解释神圣智慧的奥秘。”

父亲抱怨道:“把儿子送到修道院学习,真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于是,父亲将盖图带往厨房,在一个陶罐内注满水,并撒下一点盐。父亲要求盖图:“请从水罐中取出我刚才撒下的盐。”

盖图找不到盐,因为盐都溶解于水中了。

父亲说:“那么,你尝尝水罐里的水,看看味道如何?”

“是咸的。”

“你再尝尝水罐深处的水?”

“同样是咸的。”

父亲说道:“你读了这么多年书,却不懂上帝虽不可见,却无所不在的道理。简单地用水中的‘盐’代称上帝,就说明了这个道理。请你还是抛弃你的傲气,而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吧。”

解决任何问题都可能有多种方法。只要我们肯于动脑、善于思索,就可以找到一种简便有效的办法。

………………………………

一个提升业绩的建议

………………………………

美国有一家生产牙膏的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每年营业额蒸蒸日上。

记录显示,前10年每年的营业增长率为10%~20%,令董事部雀跃万分。

不过,随后的几年里,业绩却停滞不前,每个月维持同样的数字。

董事部对业绩表现感到不满,便召开全国经理级高层会议,以商讨对策。

会议中,有名年轻经理站起来,对董事部说:“我手中有张纸,纸里有个建议,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议,必须另付我5万元!”

总裁听了很生气地说:“我每个月都支付你薪水,另有分红、奖励。现在叫你来开会讨论,你还另外要求5万元。是不是过分了?”

“总裁先生,请别误会。若我的建议行不通,您可以将它丢弃,一分钱也不必付。”年轻的经理解释说。

“好!”总裁接过那张纸后,看完,马上签了一张5万元支票给那年轻经理。

那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现有的牙膏管口的直径扩大1毫米。

总裁马上下令更换新的包装。

试想,每天早上,每个消费者挤出比原来粗1毫米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费量将多出多少呢?

这个决定,使该公司随后一年的营业额增加了30%。

努力走出一般人致力于思考的常规范围,能够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见人之所不见,善于突破常规,就能够迎来一片全新的天地。

………………………………

做些不普通的事情

………………………………

林达刚到哈罗啤酒厂的时候还是一个不满25岁的小伙子,那时他看上了厂里一个很优秀的女孩,然而那个女孩却对他说:“我不会看上一个像你这样普通的男人。”于是,林达决定做些不普通的事情。

那时的哈罗啤酒厂市场份额正在一年一年地减少,因为啤酒销售的不景气而没有钱在电视或报纸上做广告。销售员林达多次建议厂长到电视台做一次演讲或者广告,但都被厂长拒绝了。林达决定冒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贷款承包了厂里的销售工作,正当他为怎样去做一个最省钱的广告而发愁时,他徘徊到了布鲁塞尔市中心的于连广场。广场中心的铜像启发了他,广场中心撒尿的男孩铜像就是用自己的尿浇灭了侵略者炸城的导火线,从而挽救了这个城市的小英雄于连。林达突然决定了他要做一件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

第二天,路过广场的人们发现于连的尿变成了色泽金黄、泡沫泛起的“哈罗”啤酒,旁边的大广告牌子上写着“哈罗啤酒免费品尝”的广告语。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全市老百姓都从家里拿出自己的瓶子杯子排成队去接啤酒喝。电视台、报纸、广播电台争相报道。年底结算,该年度的啤酒销售产量是上一年的18倍。

林达成了闻名布鲁塞尔的销售专家。

要想使自己成功得快一些,就要肯动脑筋,在生活中多留心,适当做一些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

哪一个才是最好的木匠

………………………………

在一个远方的国家,有两个非常杰出的木匠,他们的手艺都很好,难以分出高下。

有一天,国王突发奇想:“到底哪一个才是最好的木匠呢?不如我来办一次比赛,然后封胜者为‘全国第一的木匠’。”

于是,国王把两位木匠找来,为他们举办了一次比赛,限时3天,看谁刻的老鼠最逼真,谁就是全国第一的木匠,不但可以得到许多奖品,还可以得到册封。

在那3天里,两个木匠都不眠不休地工作。到了第三天,他们把已雕好的老鼠献给国王,国王把大臣全部找来,一起做本次比赛的评审。

第一位木匠刻的老鼠栩栩如生、纤毫毕见,甚至连鼠须也会抽动。

第二位木匠的老鼠则只有老鼠的神态,却没有老鼠的形貌,远看勉强是一只老鼠,近看则只有三分像。

胜负即分,国王和大臣一致认为第一个木匠获胜。

但第二个木匠当廷抗议,他说:“大王的评审不公平。”

工匠说:“要决定一只老鼠是不是像老鼠,应该由猫来决定,猫看老鼠的眼光比人还锐利呀!”

国王想想也有道理,就叫人到后宫带几只猫来,让猫来决定哪一只老鼠比较逼真。

没有想到,猫一放下来,都不约而同地扑向那只看起来并不十分像的“老鼠”,啃咬、抢夺;而那只栩栩如生的老鼠却完全被冷落了。

事实摆在面前,国王只好把“全国第一”的称号给了第二个木匠。

事后,国王把第二个木匠找来,问他:“你是用什么方法让猫也以为你刻的是老鼠呢?”

木匠说:“大王,其实很简单,我只不过是用鱼骨刻了只老鼠罢了!猫在乎的根本不是像与不像,而是腥味呀!”

人生的竞赛往往是这样,获胜者往往不是技巧最好的,而是那些最肯懂脑筋、最有创意的人。

………………………………

把伤痕累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