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智慧枕边书-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想象的严重得多,感染扩至血液里,以致他不得不留医一个月。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霍夫曼康复出院。他不顾手上还裹着几层绷带,就急切地返回剧组排练。可当他来到剧组时,才知道他的角色已被别人抢去,这使他非常伤心。
霍夫曼为了能重返剧坛,每个星期都参加挑选演员的小品表演。大约一个月后,他又交上了好运,被选入另一家剧组。然而到了排练的第6天,导演关照他回去休息一两天或更长时间,言下之意,是不用再回来排练了。导演明显地对他的表演和一些怪癖不满。这一类意想不到的挫折对霍夫曼来说已屡见不鲜,他已习惯在争议中急流勇进。失去又一次的登台机会显然又是一次沉重打击。但霍夫曼并不就此罢休。
之后,由于在《第五匹马的旅程》一剧中演出成功,霍夫曼开始奠定了他在舞台剧中作为性格演员的地位。该剧演出结束后,他又在英国喜剧《哦》中成功地扮演了一个反叛角色——一个负责管理一间半自动化印染厂的锅炉房而又古板、可笑的管子工,这是他生平第一次担任主角。
霍夫曼成名后,《毕业生》、《午夜牛仔》、《伦尼》等影片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毕业生》甚至还获得了5项金球奖,但是却在3次奥斯卡评奖中失败了,这使霍夫曼受到了很大打击。霍夫曼最终没有沉沦,他觉得自己的表演仍有巨大的潜力。
经过不懈的努力,1980年4月14日,在充满节日气氛的盛大授奖仪式上,霍夫曼一举夺得美国最有级别的第52届奥斯卡金像奖,成为美国电影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此后,他还连续两届担任了金像奖授奖仪式的颁奖人。
没有纷乱就没有平静,没有紧张就没有轻松,没有悲伤就没有欢乐,没有奋斗就没有胜利,这是我们生存所要付出的代价。
………………………………
生活总会苦尽甘来
………………………………
贝里·马卡斯的父母于20世纪20年代从俄罗斯来到美国。他们在纽威克一个穷人聚居区安顿下来。他的父亲做木工活维持生计,母亲则料理家务。当时,马卡斯已有了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他的母亲在40来岁的时候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卧床不起。她的手脚关节变得像树枝似的粗糙和弯曲。为她看病的医生建议她再生一个孩子。医生认为怀孕将有助于母亲风湿病的康复。于是,马卡斯便在那年5月母亲节那天来到了人世。除医生外,每个人都对她能重新下地行走惊奇不已。
马卡斯家以前都用犹太人使用的国际语——依地语。他的母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巴谢特”。这句话的含义是:“这是上天的安排,生活总会苦尽甘来。”它是他的母亲面对艰难困苦时的一贯态度。她认定,一切苦难都将过去,事情总会有好结果的。马卡斯的出生对她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那就是“巴谢特”。
虽然母亲的风湿病没有完全康复,但她从不抱怨。她不时取下手上缠着的石膏绷带扔在一边,在冷水管下为我们洗衣服,或在大热天呆在炎热的炉灶旁为我们做饭。春去秋来,严寒酷暑,尽管生活艰辛,她始终相信苦尽甘来这一道理。在我上学后不久,她便宣布,在家里谁也不准再讲依地语,必须讲英语。她陪着马卡斯一起一字一句地学起了英语。
马卡斯的母亲和父亲就这样学习着成为美国公民。虽然离开了故土,放弃了自己的母语,但对她来说,这算不了什么,成为美国公民,为全家寻求到更好的生活,这便是“巴谢特”。
=奇=马卡斯从小的理想是上医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大夫。作为一个穷学生,他就近进了路特格大学的纽威克校区,这样便可以住在家里而省下住校的费用。马卡斯开始学习医学预科课程,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一天,系主任通知他,已经为他争取到了上医学院的奖学金。
=书=但接下来的消息令人失望:马卡斯仍需另外缴纳1万美元的费用。毫无疑问,他拿不出那么多钱。没办法,马卡斯只好退了学,搭顺路车到佛罗里达州去找工作。半路上,马卡斯和母亲通了电话。他告诉她,自己将再也不会成为一名大夫了。
=网=“别着急,”她说,“说不定好事还在后头呢!”
马卡斯在餐馆当了一年服务生,然后到新泽西州进了那里的药学院。毕业后,他开始营销药品,这让他接触到了商品零售业,并开始喜欢上了它。
后来,马卡斯跳槽到西部一个名为“便民”的公司,这是家小型家装物品公司。在这里,他常看到不少自己动手装饰和修补住房的人来买各种家装必需品,但他们不可能在一处一次就买齐。一天,他突然有了一个主意:如果能有一家大商场,把所有的家装材料店,如厨卫设备店、涂料店、木材店全都包括进来,顾客岂不更方便?要是所有经销商都懂得怎样修马桶或怎样安装吊扇,岂不更好?这便是马卡斯的梦想的起源。
如果不是马卡斯与老板的那次会面,他的梦想也许将无法实现。1978年的一天,老板召见他,马卡斯便向老板谈了自己的建议。虽然他们过去在一些问题上有过分歧,这次,马卡斯还是希望老板能采纳自己的建议,把企业做大做强,将“便民公司”变成一家可能赢利的大型连锁超市。但,老板认为马卡斯在他面前过分炫耀,自以为了不起,无视他的权威,便将马卡斯解雇了。
这无疑如千记闷棍,打得马卡斯晕头转向。“我该怎么办?我如何才能重新找到工作?谁需要已进入中年的我?我怎么才能付清家庭开支的账单?”马卡斯当时有两个孩子正在上大学,另一个在读高中。他向银行借的大笔抵押贷款必须按期归还。他根本承受不起解雇。“我在‘便民公司’埋头苦干多年,为什么这种事偏偏发生在我身上?”
这时,马卡斯想起了母亲的那句口头禅。面对这种局面,他知道她的态度。虽然母亲已经过世,但此时,他仿佛听见她在说:“巴谢特。”对,总会有苦尽甘来的那一天,甚至到了这一步也不会例外。
于是,马卡斯抓住这个被解雇的机会,从头开始,决心自己当老板,着手实现创建一个大型家装材料总汇超市的构想。他的这个超市将面向人口众多的工薪阶层,他们是自己动手搞家装的主力,他这样做,正好为他们提供了及时的、恰到好处的帮助。
马卡斯找到几个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合伙人。于是,一个名为“家庭”的大型家装材料公司应运而生。他们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后来业务遍及全美,甚至开始扩展至全球。
现在,马卡斯已年满72岁,最近刚退休。他一直忙忙碌碌地在零售业营销市场上工作了50余年。那时,马卡斯还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实际上现在他也不清楚将来会怎样。但有一件事他是清楚的——那就是母亲的口头禅,充满哲理的人生经验“巴谢特”——苦尽甘来。
耐心与时间甚至比力量和激情更为重要。年复一年的挫折终将迎来收获的季节。所有已经完成的,或者将要进行的,都少不了那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拼搏过程。但是,生活总会苦尽甘来。
………………………………
坚持不懈地往目标迈进
………………………………
罗森沃德是全美最大的百货公司西尔斯—娄巴克公司的最大股东,他也是全美20世纪商界风云人物。然而,这个做服装生意起家的富翁却也经历了许多创业时的失败与艰辛。
罗森沃德于1862年出生在德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少年时随家人移居北美,定居在伊利诺依州斯普林菲尔德市。
罗森沃德的家境不好,为了维持生活,中学毕业后,他就到纽约的服装店当跑腿,做些杂工。罗森沃德从年幼时就受犹太人的教育影响,这使他拥有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他确信凡人皆有出头日,一个人只要选定了目标,然后坚持不懈地往目标迈进,百折不挠,胜利一定会酬报有心人的。罗森沃德本着这种精神,十分卖力地赚了几百块钱。
“我要当一个服装老板。”这是罗森沃德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除了在工作中留心学习和注意动态外,把全部的业余时间都用于学习商业知识,找有关的书刊阅读。到1884年,他自认为有些经验和小额本金了,决定自己开家服装店。可是,他的商店门可罗雀,生意极为不佳,经营了一年多,把多年辛苦积蓄的一点点血汗钱全部赔光了,商店只好关门,罗森沃德垂头丧气地离开纽约,回伊利诺依州去。
痛定思痛,罗森沃德反复思考自己失败的原因。最后,他找出了缘由:服装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但又是一种装饰品,它既要实用,又要新颖,这才能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而自己经营的服装店,没有自己的特色,也没有任何新意,再加上自己的商店未建立起商誉,没有销售渠道,那是注定要失败的。针对自己出师不利的原因,罗森沃德决心改进。他毫不气馁,继续学习和研究服装的经营办法。他一边到服装设计学校去学习,一边进行服装市场调查,特别是对世界各国时装进行专门研究。一年后,他对服装设计很有心得,对市场行情也看得较为清楚。于是,决定重整旗鼓,于是,他向朋友借来几百美元,先在芝加哥开设一间只有10多平方米的服装加工店。他的服装店除了展出他亲自设计的新款服式图样外,还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对已定型的服式改进,甚至完全按顾客的口述要求重新设计。因为他的服装设计款式多,新颖精美,再加上灵活经营,很快博得了客户的欣赏,生意十分兴旺。两年后,他把自己的服装加工店扩大了数十倍,并把服装店改为服装公司,大批量生产各种时装。从此以后,他的财源广进、声名鹊起。
在人生的征程中,失败时常发生,每个人都不必悲观,因为失败并不意味着没有希望,相反“失败”是成功之母,活用失败与错误,是自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