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莱顿(JessicaClayton)是一个科罗拉多州的高中生。她的SAT拿了1540分,几乎到顶。她上个学期通过了5个高级课程的考试,这等于提前修完一些大学课程,使她获得了上大学后免修这些课程的资格。她每个月在一个中学打两天的义工,并在一个饮料店工作,还是学校越野长跑队和兜网球的队员。不过,当一个常青藤盟校的录取人员告诉她另一个申请者为竖琴作曲、并出售自己的光盘资助慈善事业时,她马上坐不住了。她用自己辛辛苦苦打工挣来的钱,跑到了秘鲁,帮助当地人油漆学校建筑、收割小麦、组织清理垃圾。结果,2005年她虽然没有进“常青藤”,却被几个精英名校录取。
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2)
戴利(WillDaly)是一个来自马萨诸塞州的18岁的高中应届毕业生。2004年夏天他跑到印度,用3周时间在那里设计英语课程,又花了3周时间旅行。另一个来自新泽西的高中应届生杰曼(DanielGermain)则到印度教英文、建足球场,做其他一些“值得做的小事”。弗里德曼(LizaFriedman)是来自曼哈顿的高中应届毕业生。她申请时提交的文章写的是她越南旅行的经验。她还到斯洛伐克和坦桑尼亚进行社会服务,并由此决定从事非洲研究。她还为国际特赦组织工作过。这些国际经验,使她被几个大学看中,虽然她还在等自己首选学校的录取通知。
不仅是高中应届毕业生,一些更小的学生也开始为了进名校而提前行动。来自纽约州的科恩(JamieCohen)年仅16岁,却要到非洲的塞内加尔工作4周,照顾艾滋病患者。然后她马上飞回美国,到耶鲁大学参加青少年艾滋病大会,提出自己的“艾滋病行动计划”。
现在离她申请大学,还有18个月之遥。
巴拉茨(AmandaBaratz)是来自加州的一个14岁的女孩,还没有参加SAT考试。不过,这个夏天她要到GeorgetownUniversity上一个5周的医学课程,并观察心脏外科手术。
这些努力,无非是针对精英大学的要求而去。一些大学的录取人员明确地说,他们要看申请者在社区服务方面的创造精神。美国的一些高中,甚至把社区服务当作毕业的一个条件。一大批组织暑期计划的公司也应运而生。参加一个暑期计划,到发展中国家当义工,常常消耗一个学生7000多美元。而这个钱不少是这些孩子自己打零工挣来的。一家大学申请咨询公司的负责人对申请者提出的建议是:上完高一要去当实习生,一年至少打100个小时的义工,并且要有“真正的工作”经验,比如在主要的投资银行或国际知名的博物馆工作过。如果这还不够,那就要去墨西哥10周或到亚洲旅行。
暑期计划毕竟很短,有时不足以建立惊人的履历。这就使“空缺年”计划大为流行。关于“空缺年”,笔者过去有所介绍,就是学生在高中毕业和上大学期间,打一年义工,从事社会服务。美国的孩子想进的大学没有进去,就相当于中国的孩子高考落榜。在中国高考落榜后,要复读,要继续背那几道题。这些美国的孩子,则跑到贫困社区志愿服务,或者到国外旅行,开开眼界,使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哈佛大学录取与奖学金部的院长菲茨西蒙斯(WilliamsFitzsimmons)承认,有时经过这一年,同样的学生就变成一个更理想的录取候选人。
努涅斯(CrisNunez)本来就读于新罕布什尔的大名鼎鼎的精英寄宿学校PhillipsExeterAcademy,但因为吸毒被学校开除,2004年申请了9所大学全部落选。结果,他花了10个月的时间,到阿拉斯加为红十字会工作,证明自己成熟了起来。结果,2005年再度申请时,原来拒绝他的芝加哥大学录取了他。不过他决定去SwarthmoreCollege,一个头一年没有申请、但在本科教育上更有声望的学校。佩布莱斯(MariahPeebles)则是个无可挑剔的高中毕业生,顺利被哈佛大学录取。但是她已经被紧张的学校生活弄得对读书没有胃口,于是决定推迟入学、先参加一年的海外课程:在法国的一个家庭学习法语,到墨西哥学习帆船驾驶,最后到秘鲁的学校和印度的孤儿院打义工。
可想而知,能够干这些事情的,大多是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他们花得起钱,当然比穷孩子有优势。不过,话说回来,他们花钱积累的这些经历和训练,大多数是在为下层社会提供服务中完成的。一些最热门的暑期计划,就是组织他们去发展中国家扶贫。所以,尽管目前的大学竞争对富家子弟有利,但这些富家子弟只有通过接触和服务下层来培养自己才能有竞争力。两年前,美国最高法院作出裁决,容许大学录取时考虑种族因素、照顾少数族裔,这就更加给富裕的白人学生带来了压力。一位AmhirstCollege的录取人员公开说:“如果你来自弱势家庭,艰苦奋斗,即使SAT分数低一些,我们也可以考虑给你机会。如果你是来自富裕家庭,已经在生活中获得了一切能够获得的机会,那么高分本身并不能说服我们再给你一个机会。”所以,精英家庭的孩子想胜人一筹,就得加倍努力。用一个学生的话来说:“你不是橄榄球明星,不是少数族裔,你和我们一样,是一个上私立学校的蓝眼睛的白孩子。你得想办法让人家觉得你特别才行。”
只要大学录取有激烈竞争,中学教育就不可避免地要围着高考的指挥棒转。中国是如此,美国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大家培养精英的理念有所不同。欧洲是研究性大学的先行者。美国对高等教育的最大贡献则是服务社会的理念。富裕家庭的子弟,要通过参与基层社会来完成自己的精英教育。从“二战”以来,几乎每二十年,美国的高等教育就对精英子弟提出新的挑战,逼着他们不断地适应,无法故步自封。如今全球化的浪潮排山倒海。美国精英家庭的孩子,不少十三四岁就开始计划上大学,十五六岁开始就周游世界,到贫穷的发展中国家锻炼,成为全球社会的一个积极参与者。虽然贫富分化、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还远没有得到解决,但是,许多富家子弟为了上大学参与了这些暑期和“空缺年”的课程,改变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了解了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结果,他们没有变成势利的特权阶层,而是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精英。
没完没了的青春期
出国前,听人讲起美国的父母对孩子是多么冷酷无情:孩子长到18岁就扫地出门,一分钱不给,一切靠自己,因为你已经成人了。
其实,如今美国人的家庭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芝加哥大学国家民意研究中心(NationalOpinionResearchCenter)2003年的一个“民调”显示,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成人期在26岁左右才算开始。美国人似乎可以没完没了地享受自己的青春期,当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
这种局面的出现,原因多种多样。首先,美国人结婚晚了。在上个世纪50年代,新娘的平均年龄21岁,新郎23岁。如今,男人的平均结婚年龄接近27岁,女人也过了25岁。结婚是成人、独立的最好标志。过去中学一毕业,就快到结婚的日子了。如今怎么也要等到大学毕业以后。
婚龄的推迟,是社会转型的结果。早在1900年,美国人的婚龄也很晚:男26岁多,女22岁。那时候劳工阶层生活很苦,要熬到很晚才可能积累出基本的财富成家立业。男女婚龄差距大到4岁以上,也是因为男人工作,其经济独立是成家的关键。1950年代美国进入经济扩张的黄金时期,工人待遇优厚,上完高中,大多数人都可以有个足以养家的稳定工作。所以,婚龄,主要是男性婚龄,跟着大幅度降低。
现在,美国的制造业大部分迁移到第三世界,社会给高中毕业生留下的工作,大体是售货员、招待、清洁工、小保姆,等等,基本上属于孩子们上中学时打工挣零花钱的工作。高中毕业继续干这些,就像是个还在挣零花钱的孩子,不仅无法养家,而且自己也养不活。所以,90%以上的高中生,都希望能上大学。家长只要力所能及,也觉得有支持孩子上大学的义务。孩子的抚养期不知不觉中就延长了4年。
这还不算完。随着大学教育受重视,入学竞争也愈演愈烈。美国的大学入学申请不像我们的高考,除了要SAT的成绩外,还要求学生提交带有自传色彩的文章、简历、社会活动、特长、成就等材料。有钱的家长,会花上2万美元以上请人咨询、包装自己的孩子,没钱的家长,也常常赤膊上阵,帮孩子编写申请材料。申请大学,已经演成一场军备竞赛,各方不断加码下赌,远远不是一个孩子自己处理的事情。
这一家长的操纵过程,一直延伸到大学中。2004年纽约一所大学的校长在《纽约时报》撰文报怨,她接待新生时,总是家长在那里说话:从孩子选的专业、课程,一直到住宿、课外活动,每个细节都反复盘问。那些可怜巴巴的孩子,全躲在家长后面不作声。那位校长认为,选课、选专业这样的事情,应该是孩子自己的决定。大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作出重大人生决定的能力。家长这样富于侵犯性的行为,剥夺了大学的重要教育职能。想不到文章发表后,一位家长写信给报纸质问:我花那么多钱送自己的孩子上大学,难道没有权利过问一下花的钱究竟买了什么吗?
家长不肯放手,许多学生到了大学高年级,写论文和读书报告还要EMAIL先送给家长,改完再交。如今EMAIL、手机等现代技术,已经改变了社会和家庭关系。即使孩子远在天边,家长也可以遥控其学业。久而久之,孩子和家长的纽带就变得无法切断。
当年马其顿的少年国王亚力山大,二十几岁就从欧洲打到印度,成为世界之君。美国的工业巨子卡耐基,13岁到美国打工,20岁就指挥着世界最复杂的工业系统--宾夕法尼亚西部铁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