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新纪元1912 >

第634章

新纪元1912-第634章

小说: 新纪元1912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模上远无法同鹰游门造船厂相比,但是却是当时远东地区设施最为先进的船坞之一,该船坞不但能承接2至3万吨货轮的维修业务,而且可以建造万吨级的轮船及生产引擎等多种机器
    “一但船坞办成,每日赢利可达万元以上”
    正如朱志这位在上海创办铁厂、造船厂的实业家预料的那样,几乎是在田湾船坞刚修好一座船坞,即开始有船舶进坞维修,尽管其维护船价格每吨达一元之高,较之上海高出两毛、长崎高出三毛,但是,船商依然宁愿意选择这里修船,以节省时间以及海上开支
    此时,每天数千吨的维修吨位再加以修船业务,此时的田湾船坞可以说是连云港一带公司之外重工业企业中赢得最多的企业,虽是如此,但其依然还是不满足于此的继续扩大着经营,不断添设着修船项目
    在建于山体边一片被炸平的平台上的田湾船坞大楼内,今天迎来了一位日本客人,这位客人人不过是刚下车,朱志便满面笑颜的迎了过去
    “内田君,一别数年,君今日之成,实在是让吾辈汗颜啊”
    “志君,志君今日之就,又岂是他人所及”
    虽说话里透着谦虚,可内田信也的脸上却带着得意,要知道,三年前的内田信也当时还在三井物产上海分社任职员,不过,也就是在那年,不过才只有三十三岁的他就选择了退职,自由择业成了一名船舶买卖中介商可以说他的发家之路和战争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先是“胶澳事变”,在事变中,日本海军不仅主力尽失,亦损失大量商船,随后日本政府为恢复遭受重创的商船业,便鼓励商社购买船只,并加大补贴力度,即便旧船亦是如此,同时提供大量贷款,也正是得益于此,他依靠着政府的支持开设内田汽船公司,并通过一些渠道,从智利引进了三条旧船,而随后欧战日酣,尤其各参战国征用本国商船回国,并大量采购商船直接导致世界范围内的船舶大涨,使得他能用旧船抵押定购船,现在,内田汽船公司已经发展为拥有13条汽船的大型会社,公司股票红利竟然达到60%
    当年,他离开上海时,谁能想到那个“小小的小职员”可以成为现在这样的“大富豪”,相比其它人,内田信也有足够的理由去自豪,而此时面对旧友时,难免显出几分意筹志满之色
    “内田君,瞧您说的,里请……”

第129章 想想办法

    对于朱志尧,内田信也到是极为熟悉,两人早在上海时就已经是老熟人了,光绪三十年朱志尧创办求新船厂时,正是内田信也帮助他在日本采购价格低廉的设备机器,虽说那些机器大都是二手机器,但贵在其大都为德国货,质量实属上佳,而且当年,内田信也也着实为朱志尧考虑,机器价格最低不说,而且主动降低佣金,亦正因如此,两人早在那时便结下了极为深厚的友谊。
    而这一次是三年前一别后,两人第一次见面,朋友再相逢,自然有着说不尽的话,原本,朱志尧是想在上海家中招待他,可其却非要来连云港、在田湾船坞,也正因如此,他才会觉得内田信也此次来访,恐怕并不仅仅只是“老友重聚”那么简单。
    几乎是在内田信也刚一进屋,就已经一个女职员端了一壶茶过来,而朱志尧则尽地方之谊的亲自给内田信倒茶,而内田信也则手放在旁边,恭敬地照应着,待朱志尧倒好茶后,他言回手提过一个礼合说道。
    ‘庞德君,老太太;近来身体还好吗?”
    老太太指的是朱志尧之母,过去在上海的时候,他曾多次去过朱府,甚至接连三年的朱家中秋、春节之会的晚宴,其亦受到邀请,而且还是老太太让邀请的,说他一人孤身在中国,实在是难为了,或许是这份当年的亲缘,使得他后来回到日本后。曾逢节托人送上礼物给老太太,将礼盒双手递给朱志尧说道:
    ‘这次,不能亲去上海,还请庞德君务必向老太太言明,想着老太太当年多加关照,内田实在是愧疚的很,这是我托朝鲜总督府的朋友,弄来的上好人参,与送给天皇的御礼是同一等级的,了表内田之心!‘
    接过礼盒时。朱志尧连忙起身轻躬致谢:
    ‘谢谢;老太太身体安好,只是时常挂念内田君,有这份心就行了,你我关系,以后切莫如此,老太太也早有吩咐,不能总让内田破费。‘
    在两人客气的聊着过往,互相了表着思念时。这间屋里只剩下他们俩人了。这倒也让他们两人自在多了,于是,内田信也便靠近朱志尧坐去说道:
    ‘庞德君,咱们认识多年了,这一次来,除去与故友重聚之外。内田还有一事相求!‘
    说着话,内田信也站起来便在那里鞠躬,朱志尧连忙拉他坐下,然后给他又续了一杯茶说道:
    ‘内田,过去你帮我。你的事情,只要是我能帮忙的地方,我一定会帮!”
    “我……”
    看一眼朱志尧,内田信也提出了自己的请求来。
    “我想让贵船坞帮我改造一艘船!”
    改造船?
    听着简单,可朱志尧却没有笑出声来,他甚至都后悔自己应的太早了。了解日本造船业的朱志尧非常清楚,尽管这两年以鹰游门为主的中国造船业发展迅速,但日本造船业却发展了数十年,其综合技术能力远胜于中国,即便是鹰游门船厂亦不能同之相比,虽说此时日本的造船业规模或许不及现在的中国,可改造商船这种简单的工程,内田不至于来中国找自己吧!
    只怕这船还真不是那么好改的。
    “一艘可以运化学品的船!”
    一听化学品船。朱志尧顿时就沉默了下来,他端着茶杯,半晌都没能说出话来。
    在欧战爆发之后,日本的工业同样也取得迅速发展,对于日本企业而言,除去利用战争天佑获取财富外,对很多日本人来说,从“胶澳事变”以日本败北结束后,从政府到民众的心里都憋着一口气,他们不服气,而在看到中国实业迅速的全面位超过日本时,心中更是极不服气,而政府则出于种种目的,鼓励日本企业在各个领域同中国企业叫板。
    凡是中国拥有的,日本一定要拥有,凡是中国领先的,日本一定要超越,这种叫板在很大程度当然有益于日本的经济和发展,而这种缘于自尊的追赶意识,往往胜利政府的经济鼓励,就像中国的实业家们之所以创办实业,除非去为个人谋利之外,更深层的一个原因,也是如此,也是为了争一口气。
    但很多事情仅有志气却远远不够,志气归志气,技术归技术,比如在“胶澳事变”后,吃了飞机的大亏之后,日本在试图发展飞机制造业时,就碰到了从材料到发动机再到总体设计以及其它的一系列问题,不过最终日本还是另辟蹊径选择发展防空武器,以应对中国的空中优势,这倒是让日本军工厂因此受益,尤其是在欧洲的飞机开始广泛使用之后,日本研制的防空机枪架、小口径防空炮就得到欧洲同行的欢迎。
    这或许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但事实上,失败的例子却是举不胜数,在此时,人造丝是技术含量最高的消费品工业项目之一,原本全世界仅只有英、德、意三国拥有工业化生产能力,在欧战爆发之后,人造丝工厂纷纷转产无烟火药,国际人造丝价格随之大涨,早在战前就创办了的中国人造丝公司因此获得巨额暴利。
    在看到中国人造丝企业获取暴利时,日本财团则立即发展对其属于“高尖”技术的人造丝工业,在勉强解决人造丝生产问题后,可在其工厂建成之后,却又意外的面临着另一个困境——化学原料,或许,日本的化工专家们拼尽全力解决了人造丝的生产问题,但他们在短期内却无法解决化工原料的规模化生产问题,在战前不仅日本,就是美国绝大多数化工原料,几乎都来自德国或者英国。而现在,中国几乎是唯一的化工原料供应商。
    就日本人的本意,建立人造丝工厂,一来是为了获取暴利,二来是为了向中国叫板,表示其也拥有人造丝工业,可如果没有至关重要的化学原料,已经建起的人造丝工厂,就会成为一堆废铁,或许日本人造丝的质量低下。但市场需求量依然很大,最终,面对现实,日本人造丝企业不得不选择从中国进口化工原料,以解决生产问题,这时,却又碰到了另一个问题——运输。
    绝大多数化学工业品都具有腐蚀特性,这决定了其运输绝不同于普通液体原料运输。过去,运输液体化学体,都是使用经过防撞处理瓷桶装载运输,其不仅重量大,而且运输量有限,但去年。鹰游门船厂却推出一种专用化学品船,虽然是用的旧船改造而成,从而将化学液体运输成本下降了60%以上。
    这种改造看似并不复杂,无非只是将商船船舱改成密封船舱,再使用专种深井泵。再铺设较灵活的内部管理,以解决化学品装载问题,总之,这个技术并不复杂,为了发展本国的人造丝工业,一些日本船也是这么干的。
    但是。最终那些日本船商还是要去面临一个必然的问题——腐蚀,化学液体严重腐蚀船舱钢板,严重缩短商船寿命,那些试图“捞一笔”的日本船东,迫不得已又一次将运输船改为商船,像过去一样,用小桶运输,可偏偏有人不信这个邪。而这个人就是内田信也。
    现在全世界化学液体运输船一共只有三艘,而且都是中国船,这使得其想租船亦不可能,而且化学液体运输上,中国航运公司有着内部优先排序,即首先满足美国市场,其次是欧洲、再次才能数到日本,化工原料的不足,导致日本的人造丝企业不得不依靠普通商船运输液化品,作为船商内田信也无法坐视的是运输化学液体的巨额利润,也正因如此,他才会需要一艘专用的化学品船。
    见朱志尧沉默了下来,内田信也便知道,他怕是猜出来这船“不好改”了,如果好改的话,鹰游门也不会拒绝日本船商的改造要求,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