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暗黑大宋 >

第788章

暗黑大宋-第788章

小说: 暗黑大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损失这么惨重?

这样一想,就想到一个人身上了。难道就因为碰了一个公主吗?难道就天塌了?

特别是刘昌祚等将领,他们在王巨带领下,个个都立下了大功,自尊心也很强,然而就这么败了,心中的悲壮不能言语。

想不通啊,难道就因为一个齐商税,非要将王巨逼走吗?况且这么隐蔽的事,是如何查出来的?为什么有这个能力,不对付西夏人?

不但他们,就是普通的士兵心中也憋闷啊。以前因为在战场上表现不佳,百姓看不起当兵的,所以宋朝才传出一句,好铁不做钉,好汉不当兵。

随着王巨与王韶在战场上分别带着他们打出一场场辉煌无比的战役后,百姓也开始对他们敬重了。

但不曾想,两人分别退出战场,只是一役,就将他们打出原形了。

各支军队陆续退回宋境,有各堡砦防御,西夏军队不追击了。

不过他们还要向后方撤退,以便补充粮草供给,陆续地就有一些败兵逃散下来,与他们汇合。因此一路撤退,一路有败兵汇合,一路就有许多将士相互拥抱着,放声大哭。

整个陕西路是将士哭,百姓哭……

第739章裂车(上)

其实也不能全怪赵顼。

孙固弹劾后,王巨南下了。

赵顼也知道,但认为在这个风头上,避一避也好,因此没有阻拦,但不是想王巨弄到海外去。不但军事,还有银行司呢。

再说,这事儿有点大条,他也不知道怎么用王巨了。

西北消息传来后,赵顼才想谘询王巨,但这个南下的范围有点大,也不知道王巨是去了杭州,还是扬州,不过韩韫仍呆在京城,主持着那个旅行社,顺便替王巨看着宅子。

赵顼将韩韫召到宫中问,这才知道王巨是南下,但南下的是广州,这时候大约已经借助西南风,乘舟东渡到吕宋岛上了。也不要再找了,就算找到了,大约西北风也起来了,那么王巨会借助西北风,抵达更遥远彼岸的那个丰市。

那就没有办法谘问了。

不要说王巨,就是在云南路的章楶也因为太遥远,来不及询问。不过赵顼对章楶的军事能力仍有些怀疑,也许能打,但与刘昌祚、高遵裕等人在一条水平线上吧。

况且章楶在云南路也脱不开身,不但他在腾冲府用兵,并且配合林广平定乞弟,以保证乌蒙道的安全与乌蒙地区的铜矿。

因此在赵顼脑海里将章楶自动过滤掉了。

实际将章楶调回来,章楶同样做不到将西夏灭掉。

赵顼没办法,只好与群臣商议,有赞成的,有反对的。

而且这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

王巨走了,许多人以为这些海客会失势了。因此周边一些走失掉大量佃农的豪强们,就带着家奴,直接来到密州港抓人要人,一些无辜的百姓也被他们带着家奴痛揍着,同时还要准备强行上船搜捕。

这些海客也不客气,随着领头的吴楠下令,各艘船上的武装水手一起带着武器从船上冲下来,迅速将这些人一起捉住。然后捆在大树上,用皮鞭抽打。

密州知州周浔一听就恼怒了,带着一群衙役过来责问。

吴楠也被朝廷赐了官职,一个从六品的职官,虽没有薪酬,但发放了公服,他便穿着公服从船上下来,问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周知州,是不是朝廷准许我们迁徙百姓的?

然后将那些被挨打的百姓喊过来,问了第二个问题,他们是不是大宋的百姓?若是,这些人有什么权利殴打他们?

接着又问了第三个问题,请问之前在这些人殴打这些百姓时,周知州你为什么不出现?

问完了,一记老拳就袭上了周浔的脸蛋,一下子就将周浔打倒在上,然后骂道:“大母的,你们这些小人,逼走了少保还嫌不够,还想整我们。那你就打错主意了,大不了我们不迁徙百姓了。”

一边骂,一边骑在周浔身上揍。

衙役们不乐意了,想涌上来劝阻,然而还没有上来呢,被一群武装水手全部放趴在地上,一个个痛揍。

包括周浔在内,全部被打得哭爹叫娘。

后面市舶司官员一起看傻了眼。

打得差不多了,吴楠爬起来,对市舶司的几个官员说道,请你们通报官家,如果对我们不满呢,我们立即扬帆而去,如果满呢,为何派这样的官员处处与我们作对?

扪心自问,我们对宋朝忠不忠心?因此我们很不懂,请官家给我们一个答复。另外这个周知州,在朝廷答复之前,我们想请他到船上做几天客,不是想上船吗,现在让他上船。

要皇上给你们一个答复?市舶司一群官吏更傻眼了,然后眼睁睁地看着吴楠将周浔提上了船,一边提着,一边揍着。

消息传到朝廷,再度引起哗然。

王珪却叹了一口气,说:“陛下,这些海商与我朝的联系,一是王子安所说的血脉,二就是王子安本人。”

那些大主户以为王巨走了,海商们失势了,实际真想错了。

张载如今知道做事之难,所以劝了一句,退一步海阔天空。但王巨不是退一步,而是退了一百步。没有官职在身,那不是活阔天空,而是宇阔宙空。

王巨一走,朝廷没有了任何约束力。

并且这些海客一直很感谢王巨,王巨莫明其妙的被弄下台,所以这些海客心中憋着气呢。

而且密州周边能调动多少官兵对付他们?或者从其他地方调动官兵镇压。但他们不是在内陆,而是在大海上,官兵还未到,恐怕全部上船扬帆走了。上哪儿镇压去?

那么后果就来了,朝廷休想接手彼岸了。这个接不接手,有明智的大臣并没有当真。关健那些个捐助肯定是没有了,商货也恐怕从此再度走私了。要命的是这是在大海上走私,岸上的走私都管不了,况且是大海。只要他们想走私,朝廷只会束手无策。一旦全部走私,市舶司的抽解没有了,内库的榷香同样没有了。

这三样收入加在一起,几乎能与榷盐相比。想一想,为了一个榷盐,在宋朝发生了多少故事,又派了多少官员胥吏管理处理?

其实到这时,孙固等人才隐隐察觉,看似将王巨成功逼下台了,但实际他们自己儿一个个反而不尴不尬起来。

无法处理海客,那么只能处理周浔了。

朝廷立即下诏书,对吴楠好言安慰,没办法,钱哪,难道为了一个昏官,每年损失那么多收入吗?

接着又将吴楠贬到了岭南。

然而这件事只是一个信号,连堂堂知州都被打得这么惨,各个主户汗滴了,然而他们派出的人,还被捆在大树上,继续折磨着。于是过来好软语要人。

要人可以,一个人五百石粮食,否则就会将他们带到海外。

这事儿又传到京城,然而这一回却没有人再作声了。怎么办呢,因为他们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对付各海客们。

况且京东地区也承平时久,想一想宋江等三十六大盗横行千里吧,或者再想一想王伦起义,仅仅百余人,连连攻破数个重要的城池,一路纵横,从沂州杀到和州。

与他们相比,密州港这些船上可有着一千多名更强悍的武装水手,怎么对付?

这些主户只好灰溜溜地交了粮食,将人赎回去。

接到秋天到来。

从倭国的船也回来了。

本来是说好的,余下五万两黄金,将会用从倭国带回来的一些银两抵偿,余下的明年一道带回宋朝。但直到冬天来临,船只差不多走得要光了,也没有看到那个海客向朝廷交银子。

并且这事儿没有完……

不过与西北的惨败相比,这件事也无人关注了。

前线消息传来,赵顼立即将韩韫召到宫中询问。不是问他军事,而是问王巨什么时候回来?

在这时,他仍然以为王巨去了彼岸只是避一避风头。

韩韫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问了一句,西夏冬天十分寒冷,到了十月往往就会飘起鹅毛大雪,不利于我军作战。而朝廷临近八月才匆匆调动大军,难道三个月时间就能拿下西夏?西夏连占城也不如吗?

王巨拿下交趾,是用了近三年时间,第一年训练土兵,为什么呢?从北方调过来的禁兵,不适应南方那种气候,也不适应哪里的水土。就是训练了大批南方的土兵后,还有意识地避开了交趾的雨季。

到大理时,是分成两步的,第一步是先拿下乌蛮地区,然后利用计策,让高杨两家火拼,这才正式动手。

只有对付占城时间略短,然而在对付占城之前,做了多少准备?

赵顼这时候才忽然想起王巨以前说过的话,南方三国国力皆不强,之所以难以征服,是因为当地的气候不适应北方军队,但这是可以克服的。然而西夏不但地形恶劣,还有数十万真正的骑兵,因此知己知彼,就能拿下南方三国了,可知己知彼,却未必能拿下西夏。

这时候他才隐隐后悔。

韩韫又说,其实我朝将士虽不及唐朝军队,但经过这么多年的训练,也不算是很弱了,更不用说三军配置了更优良的器甲。然而三军作战,粮草器甲、战士素质、主帅指挥能力,这三者缺一不可。

武则天将王方翼、程务挺、黑齿常之斩杀后,唐军还能打好仗么?

赵国战士岂不强悍,然而赵王捕杀李牧,用赵葱与颜聚取代李牧,能不亡国么?

还有廉颇,赵孝成王用赵括取代了廉颇,长平之战如何?

赵顼长叹一声:“朕马上就派人召王子安回来。”

韩韫摇头,陛下你召少保回来,以少保对宋朝的忠心,多半还是回来,不过说不定就害了少保。就象廉颇一样,即便发生了长平之战,廉颇又是什么下场?

实际经过长平之战后,赵国差一点灭亡了,于是赵孝成王立即启动廉颇,再加上楚魏两国的支持,才解除了秦国之危,随后又大破来犯的燕军。然而不久,赵孝成王去世,赵悼襄王即位,因郭开进献谗言,廉颇不得不逃到魏国避难。后来赵国屡屡受困于秦国,赵悼襄王想再度启用廉颇,于是派唐玖去观察廉颇的身体。据说廉颇在唐玖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能披甲上马,俺未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