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暗黑大宋 >

第577章

暗黑大宋-第577章

小说: 暗黑大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有钱的,则在疯狂地搜集钱帛,准备大肆囤积青盐,也不用他们零售,只要盐道一关闭,他们一转手就可以获得三分以上的利润。

一起疯掉了,这让姚大虫如何不向祖阳逼债?

祖阳这一回胆气壮了,说道:“姚哥子,你放心,十天后我保证偿还。”

“十天后,你用什么偿还?”姚大虫讥讽道。

“知州前几天刻意来到我家,承诺以一分利借给我几千贯钱,然后我去了庆州城,见到了通判,章通判也同意了,并说十天后,让我带着里正前去庆州写下契约,然后就可以带四千贯钱帛回家了。”

“哈哈哈,”姚大虫大笑,笑完后道:“你是在说天书吗?人家若大的知州通判,为什么帮助你啊?这世上那有一分利啊?那个青苗法半年一还,还要二分利呢。”

若是不知道内情,十人就有十人不会相信的。

“姚哥子,我真的不骗你。”

“我管你骗不骗,将他娘子与女儿拉走抵债。”

“姚哥子,你不能这样做。”祖阳急了,这能拉走么?前面拉走,后面妻子准得被糟蹋了。于是他上前阻止。

但他哪里是姚大虫带来的家仆对手,几脚就将他踢翻在地,踢得鼻青脸肿,然后将他妻子与大女儿拖走。

祖阳欲哭无泪,正好村中一名村民从淮安镇回来,刚才他在边上不敢插手,等姚大虫拖走了人,才过来说道:“阳哥子,你说的可是真的?”

“是真的。”

“那个章通判就在淮安镇,你立即去找他。”

其实祖阳也吓傻了,不然章楶纵不在淮安镇,也要立即去庆州城。虽然从淮安镇到庆州城略有点远,他又没有马,一来一去要耽搁不少时间,但比坐在这里发呆强吧。

祖阳听这个村民说完,一骨碌爬起来,冲向淮安镇。

章楶确实就在淮安镇,这个庆州发展基金,其实就是初级的银行,当然更高级的银行,在宋朝也不可能实施。不过它不仅属于初级银行,也是属于最低版本的那个初级银行。

当然,就是这个版本,也让大家觉得不可思议了。

不过它必须先吸纳百姓手中的钱,然后才能放贷,最少现在独此一家,没有其他银行转过来资本,而官府的钱帛又不便挪用的情况下,必须有一个先存后放的过程。

写露布那是来不及了,况且还有许多百姓不识字呢。

而且章楶还要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朝廷的信誉问题,放不怕,主要就是存。然而朝廷诏令朝秦暮楚,更改不休,谈何信用?

其次问题更大,信用倒是小事,宋朝的国家信用再坏也不比民国时更糟糕吧,主要是百姓现在可能根本不习惯。

确实许多百姓手中有着余钱,即便没有这次青盐,庆州百姓手中的余钱数量也不会少。但有了钱之后呢,除了置地置房屋外,然后就往地下埋藏了。

因此宋朝市场上严重缺少流通的货币,但后世出土时,往往从地下挖出几千几万贯的铜币,并且八成就是宋朝的铜币。

所以章楶放下了身架,将政务先行交给其他官员处理,他本人带着一大群胥吏亲自来到前线,庆州前线有三大青盐交易地点,章楶第一步则来到淮安镇。

一是张贴露布,二是他本人亲自向百姓解说,甚至不惜动用了王巨在百姓心中地位劝说百姓,然后就在淮安镇设立一个分点,当场写契约画押,存放百姓从官府手中发放的运费钱。其实这只是走一个过场,主要是得到百姓本人的同意后,直接在官府内部就可以将钱帛转到这个发展基金里了。

不过这个过场得要走的,不然就会落人话柄。

他正在苦口婆心地向大家游说时,祖阳便找了过来,听祖阳将事情经过讲完,又看着祖阳被打的样子,章楶一下怒了。

当天王巨为了引起大家重视,刻意做了一个比喻。不用多,只要将这次青盐的运费钱,能动员百姓将一半存储到发展基金里面,虽然有点难,不过知州是王巨,朝廷的信用未必管多少用,但王巨的信用还多少管一点用。

那么一年最少可以谋利一万五千贯以上,带动的税收更是无法估量。

有人质疑动员百姓存难,但放同样也难,因为王巨设定的条件有点儿挑剔。

王巨又用祖阳举例。

以前祖阳是小作坊式生产,也雇人,但只雇了几个短工,可是祖阳终是商人出身,一旦得到西夏顶尖技术,官府又配合他,会不会大规模生产?

那怕一年生产一万张毯毡,仅是成本就可能需要七八万贯以上,但它又非是竹纸蔗糖那样的独一门物事,可以先收一部分订金,因此只能先交货,后得利。

以一万张毡毯做例,他最少短缺三四万贯资金,如果销路更好,一年能售两三万张毡毯,短缺的资金会更多,并且销量越大,所短缺资金越大。

然而现在官府向他畅开借贷,贷息又不重,为了谋利,他会怎么做?

这仅是一个作坊。

但章楶听完了,却想得更多。如果条件成熟,能在全国推广,那会是如何?

宋朝有三百多个州军,庆州以户数计算,只能排在中等行列。当然站在军事角度考虑,那它会很重要的。但若以经济角度考虑,甚至中等都排不上。

象杭州、鄂州这样的大型商业城市,可能经济量会是庆州的几十倍,京城就不用说了,皇城东边的那个金帛行,往往一笔交易就能达到几十万贯,甚至上百万贯。

也不要拉动什么税务了,就是这个利润的本身,那就可能超过现在宋朝的商税、或者榷盐、榷酒的单项收入。

所以他才放下了身架,亲自来到淮安镇游说百姓,未来几天还打算去白豹城与大顺城。

但王巨为什么看中祖阳,一是平时为人不恶,二就是这个人有想法,有想法才能经营成功。可能祖阳自己不知道,但王巨暗中派人摸查了一下,整个庆州象祖阳这样的人并不多,不过十几个人而已。

章楶能让一群吸血鬼逼向祖阳家破人亡么?

他立即下令,让衙役去那个姚大虫家,让他立即释放人质,并且带着借款的契约前来淮安镇。

衙役来到姚大虫家。

姚大虫一听章楶亲自过问,也傻了,在他们眼中,一个通判,特别是庆州的通判,那已经是登天的大官了。愣了半天才问:“衙哥子,怎么章通判亲自过问?”

“那个祖阳碰着贵人了。”

“贵人?”

“姚大郎,具体的我也不知道,不过新知州可是指名道姓,说了好几次扶持祖阳的,你事儿大了。”

姚大虫事儿真摊大了,比章楶想的还要大。姚大虫打死了,也不相信祖阳说的话,因此将祖阳的妻子女儿抢到家中,祖阳妻子就在王巨看了,都以为有几分姿色,况且姚大虫。

反正打算将她们母女卖掉抵债,因此裤子松了松,便将祖阳妻子糟蹋了。但在宋朝这也正常,每年因为欠下高利贷,不知道有多少良家妇女被高利贷主糟蹋了,但这一回却不同,且不说祖阳是王巨即将扶持的重点对象,以王巨的秉性,对这种事是最痛恨的……但对于姚大虫来说,这才是摊上了大事。

第572章提醒

“姚大郎,也不用害怕,到通判面前认个错,此事也就揭过,”另一个衙役安慰道。在他们心中也认为祖阳是走了狗屎运,所以才让王巨重视。

但这事儿也正常,只要放过高利贷的,一半都做过类似的举动。

况且现在整个庆州富人为了囤积青盐,都在想方设法聚攒钱帛出来,只要姚大虫态度老实了,相信章楶也不会重判。

姚大虫没办法了,只好放人。

两个衙役一看这对母女的样子,立即有数了。

这事儿还真大了,那个小知州似乎对这种行为最为痛恨,甚至再三勒令三军,到了敌人那边都不得不奸淫妇女,否则立斩无怠。

两衙役对视一眼,也未说什么,只说了一句:“姚大郎,那你带着借契,与我们一道进城吧。”

姚大虫的宅子就在淮安镇郊外的边上,不远。

一个老年衙役又看着这对母女说道:“你们也随我们来。”

三个人带到镇中。

老年衙役在章楶耳边低咕了几句,意思是人放出来了,就是那对母女,不过这个少妇好象被姚大虫糟蹋了。

宋朝对贞操的重视程度类似天朝九十年代,说重视呢也不大重视,有的人还喜欢熟妇,比如柴荣的义父郭威特喜欢寡妇,刘娥也是小人妻。民间同样如此,大户人家的小妾放出来后,许多平民百姓喜欢娶这种“熟妾”。但说不重视,也渐渐重视起来。

通过妓子就可以看到这种趋向,有许多妓子为了哄抬自己的身份,虽在卖笑,但一直守身如玉,以清倌人自居自荣。

因此这事儿能说小就小,说大就大。

最少传扬开来,会有人耻笑祖阳夫妇。

章楶先看着借契,道:“你就是姚克明?”

“小的正是。”

“某问你,借契上明明写着到今年八月才会让祖阳偿还这笔债务,为何现在就追债?”

“明公,小的现在缺少银帛。”

“那你有什么权利掳掠祖阳的妻女?”

“小的讨不到钱,只好用他的妻女抵债。”

“那你对祖麻氏做了什么?”

“小的错了,小的错了。”

其实姚大虫还有一条罪名,那就是在宋朝任何不得贩卖女口,不过这条禁令也成了一个笑话,不但官员在贩卖,宋仁宗皇宫中的太监也曾买回来两个国色天香的少女,并且这两个少女还是订了亲的。然后王素等大臣向宋仁宗要人,皇上,你这么干是不对的。宋仁宗舍不得啊,不过确实是不对的,最后将这两个少女放出宫。

而且王巨同样在卖战俘,这些战俘中的麻魁兵正是女口。

宋朝律令也没有说只禁止买卖宋朝的女口,外番的女口则随便之。

所以章楶便没有责问了,而是说道:“先将他带回庆州城,仔细拷问。”

“喏,”章楶在问字前面加了一个拷字,衙役会意,应了一声,将姚克明押向庆州牢房。

章楶将大家摒退,看着祖阳说道:“祖阳,老子说祸福相倚,你得王知州重视,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