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暗黑大宋 >

第563章

暗黑大宋-第563章

小说: 暗黑大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送到后方盐州的各个战俘手中。”

“又放人哪。”

“放一批回来吧,一是能安安这些百姓的心,毕竟我们大宋早晚要将它真正收回来的。二也能堵一堵朝堂某些人的嘴巴。最后再传一令,根据各人的表现,适当地释放一些盐州士兵回来,但开始不能太多,要控制数量,每天释放几批……”

“我懂了,那样双方都有了盼头,至少这些百姓就不会反抗我们了。”

“你想得太多了,”王巨好笑地说。反抗,这些百姓多是老病妇孺,用什么来反抗宋军?

不过盐州的战俘并不在横山。

这也要甄别的,横山地区该释放的也释放了,没有释放的全部放在了后方押运物资粮草,再过几天,横山平定,那极少数反抗到底的各部族战俘永远就不会释放了,那么还要往后方送,一直送到大后方,继续押运粮草物资。

横山过去的周边地区,包括盐州在内,则放在大顺城到淮安镇一线的后方,这是防止他们离家近逃跑的。

但也能说是一个盼头,其实即便全部释放,顶多一半子女能回家,其他人全部被宋军击毙了。

其中包括一些女子,也就是麻魁军,王巨再三勒令,不是奸淫,但既然参军做战士了,那也用不着客气,在后面将她们当作丁壮用的。威要有底线的威,仁同样要有底线的仁!

然而这不是大问题,顶多会刺激一下百姓的积极性,未来未必能管上什么用场。主要还是王巨看到这些百姓的样子,他心又软了软……

转了一会,王巨骑马回城。

可刚进城,便得到了几条好消息,皆是密探从前方打听到的消息。

第一个消息便是董毡看到夏军惨败,仁多零丁带着残部扑向河西,想趁机捞便宜,因此立即与之交锋,结果没想到两败俱伤。两军现在正僵持着,西夏无奈,只好从兴庆府可怜巴巴的兵力里抽出一部分兵力,杀向河西。

王巨看到这条消息不由地摇头,这不是董毡想捞便宜,而是董毡胃口也变大了,想占据河西走廊。但这对自己却很有利,至少这段时间,西夏顾不上盐州这边。

等到他们大军返回来时,横山诸堡砦也建设得差不多了,那时候西夏只能望洋兴叹。

第二个消息则是他预料当中的。

王巨在这边压力山大,家园重建,那么多堡砦修建,还要修建道路,后勤物资,横山诸蕃,特别是身在敌境,虽然手中有不少兵力,可这些兵力是分散着的,各有各的任务,让他心中一直不踏实,省怕出漏子。以至环州那些叛部到现在还没有安排呢。

但那边梁乙埋才叫欲哭都无泪。

梁永能便替他出了一个主意,梁乙埋听后,立即返回灵州。宋吉犯了N个严重错误,就象小鬼一样,跟在梁乙埋身后面,俺没才,至少对你忠联耿耿。但他跟对了,宋军一直在放梁乙埋,于是宋吉也平安地逃了出来。

现在宋吉就在灵州。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马上更大的飞来横祸即将降临到他头上。

梁乙埋返回灵州后立即将他抓了起来,然后严刑拷打。酷刑用下去,就是钢铁也让你绕指缠柔了,况且是宋吉。受不了酷刑,宋吉便被屈打成招。

梁乙埋押着宋吉,重新返回兴庆府,将宋吉的口供呈给梁氏。

口供上说什么呢,绝对不能让宋吉屈招是他诱惑梁乙埋出兵的,那样梁乙埋岂不是没长脑子的傻瓜。

因此梁永能用严刑逼供宋吉招认,实际他当年在庆州城未逃到西夏前,已经暗中被蔡挺与王巨收买,明为投奔西夏,实际是隐藏很深的宋朝暗探。所以大顺城第一战他故意带着叶悖麻进入华池县的埋伏圈,先将他们那一部折去,使得夏军产生严重损失,并且就是他的劝说,李谅祚才站在那个山岗上亲自指挥,最终导致大败,李谅祚本人也重伤,不久去世。

这太狠了。

不管怎么说,李谅祚也算是西夏的先帝,但他的死,却是李谅祚之耻辱,这样一辨,那非是李谅祚的错,而是宋吉与王巨、蔡挺害死的。

但这里就埋下一个梗,既然先帝都上当受骗了,我们上当受骗岂不是合情合理?你们能质疑我梁家子弟,但敢不敢质疑死掉的李谅祚。

梗埋下了,就有了下面的招供,这次出兵,本来按照仁多零丁的意见,那就会万无一失了。但正因为宋吉蛊惑,大伙再次同意从大顺城出兵。

因为宋吉是蔡挺与王巨布下的暗棋,因此宋朝早得到消息,因此有种种布置,最后让夏军大败。

一切,皆是宋吉的错,与其他人无半点关系,李谅祚没错,西夏其他将领没错,梁乙埋同样没有错。

梁氏看到这个招供后,也许察觉到了,也许没有察觉,但就是察觉到了,也不会点破的,不然这样梁家会遇到空前危机。

于是将这个口供张贴,又将宋吉一家五口人绑到城门口,宋吉知道不妙,并且看到妻子儿女也绑了出来,连连大喊冤枉,梁永能用布将他嘴巴堵住,然后乱箭穿身,活活射死。

但百姓真相信啊,宋朝以前就做过一回,种世衡用王嵩做了暗棋,结果活活坑死了野利遇乞,甚至最终为李元昊与宁令哥父子反目成仇埋下了祸根。

而且战争的结果也让百姓相信,宋军一直很软弱啊,就算这些年变强了,也不可能这么强大吧。

所以许多不知子女死活的百姓义愤填膺,这边乱箭刚停下,那边就一踊而上,生生将其肉分食。梁永能还没有完,又连续抓捕了宋吉几十名好友与家仆,同样绑到闹市活活打死。

“还是宋朝文明哪。”王巨听后叹惜道。

至少宋朝不搞族诛了。

这个结果他大约猜到了,实际当时将宋吉释放回去,一是迷惑梁乙埋,使夏军不要立即撤退。

其次另一个用意,就是挽救梁家的危机。

只是梁乙埋不大聪明,到现在才看到这个棋子的作用。不过他将打算说给韩绛听,却将韩绛生生听傻了。

第560章请功

在另一个时空,未来章楶下手更狠,他干掉的夏军只比这次多,不会比这次少。

对于西夏人来说,一旦折损了三十万兵马,那等于会引发空前危机了。于是辽国派使者将小梁氏毒死,疯狂的梁氏死了,西夏安定了。

但为什么辽国只派了一个使者过来便能将西夏的太后毒死?其实幕后是西夏权贵看不下去梁氏的疯狂,可他们是臣子,不好公开下手,因此派人去了辽国央请辽国出手,然后辽使过来,无人敢过来阻拦,让辽国使臣将梁氏嘴掰开,强行将毒药灌下。

辽国出手可能也是不想西夏灭亡,有西夏缓冲,对辽国同样也有利。

不过也未必,辽国现在这个皇帝乃是史上最大的宋粉,极其仰慕汉家文明,曾说过一句,愿来生为中国人。宁肯做宋朝的一个老百姓,都不愿做天下第一强国的皇帝……

所以毒死小梁氏后,辽国对西夏人说,速与宋朝和好吧,不要再打了。

梁氏一死,屡屡大败,国内困窘,于是西夏派使向宋朝低三下四的求和,西夏求和了,宋朝那么多热爱和平人士呢,况且皇宫又出了巫蛊案,那就议和吧。西夏终于喘过那口元气。

这段历史九成是不可能再发生了。

不过可以借鉴。

当然还有些不同的,那时候西夏与宋朝打了很久,国家经济无比的困难,并且兰州等地也被宋朝占去,宋军久战,将士比现在更能打,因此西夏形势比现在更恶劣。

但其他的可以以此推理。

没有宋吉,大梁氏怎么办?

她九成是不会杀掉梁乙埋的,但也不是没有解救办法。面临着这场危机,她只有一个办法,主动让权。不让权她的地位就不稳定了。相信这点智慧梁氏还有的。

让权后,主和派大臣占据上风,至于梁氏本人,可能就化成了东晋那些太后,有其名份,无其实权。然而两国和平就可能真来到了。

这个结局,司马光等人肯定很喜欢的,但是王巨会不会喜欢?

如果真的和平到来了,那就和吧,然而那不是和平,而是给西夏恢复元气的机会。而且北宋也快进入倒计时了……

因此得让梁氏主要掌政,继续疯,那么一次次地抽打着宋朝的脸,国内才能支持对西夏用兵。

王巨放下情报,对王紫川说道:“你去萌门三岔对赵普与郭成将军传令,让他们拣出一些精骑,向青岗峡、折羌会、萌井、乐山方向移动,装作打探地形的样子,但切记,如遇到敌人拦截,切不可与之纠缠。”

这才是真正的故弄玄虚。

马上几万保捷军也要撤退了,董毡与仁多零丁之战不会持续太久了,董毡好处弄到不好少,仁多零丁又不大好啃,看到西夏援兵到达后,顶多僵持一段时间,董毡便会撤回湟州。

那么西夏如果再次集结军队,自己手中的兵力在减少,而且战线拉得又长,有的将士得看押战俘,有的将士甚至亲自劳动,还有的将士维护秩序。到时候不仅青盐会无法运回去,甚至连修建堡砦都不能进行。

这是王巨一直担心的,而且梁氏很疯狂的。

再说往后去,春天同样也正式来到庆州,那么军中的蕃人与强人、自发参加的民兵,有地耕种的缘边弓箭手与保捷,同样一起要送回去。那么兵力会越来越少。

当然,危机也没有那么重,董毡入侵后,西夏必分兵驻守河西,况且还有一个蔡挺也不是好惹的,可惜赵卨与韩绛撕逼,否则他现在进攻土门,西夏还不得不分兵于北横山,那样王巨压力就会轻松许多了。

所以王巨有了这个安排。

不能向北活动,赵卨连土门都不进攻,那可能与王巨合伙图谋西夏的洪州?

因此向西活动,做出对兜岭感兴趣的样子,只要大批游骑不断地出现,必会让西夏人产生一种错觉,王巨将会与蔡挺继续联手,趁着大胜之势,拿下兜岭,正好与王巨夺下的这段横山相联,若那样,宋朝不仅得到萧关以南肥沃的萧川,而且对西夏将会产生严重的威胁。

只要这个错觉产生了,西夏必然派重兵驻扎于赏移口、清边军与天都山一带。

然而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