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暗黑大宋 >

第286章

暗黑大宋-第286章

小说: 暗黑大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他看到张方平的一个札子,感到兴趣,立即派人将张方平召来。

这个札子就是讲国家财政的。

庆历时张方平曾主持过三司,比如景德收商税仅是四百五十几万贯,庆历时近两千万贯。景德酒课四百二十八万贯,庆历一千七百多万贯。盐课三百五十几万贯,庆历时近八百万贯。商税后来掉下去了,只有八百几十万贯,酒课却微抬了一点,一千两百多万贯,盐也略抬了一点,八百多万贯。不过后面的数据,张方平不在三司就不知道了。

它们只是宋朝各种税务收入的一部分,其他的也先后增加,这些钱到哪里去了?

原因很简单,各种冗,特别是冗兵。他在庆历五年勘会禁兵之数,比景佑时增加了八百六十余指挥,四十多万人,就打算中等禁兵,一年岁约五十千。不是直接发钱,包括缗钱、粮食、布帛与一些补贴。如果外出轮戍成本还要更多,如果作战,那就不用说了,各种消耗,以及奖励抚恤。

后面的不计算,就是很正常的年光,仅是这个冗兵一年就得花费两千多万缗,是缗,非是贯,一缗是标准一千文钱。

也就是折合成现在的三司数字,那是三千多万。

张方平可能也听到一些消息吧,有一个黑窟窿,但也不用急,这些钱都是乱花掉的,只要一项项省回去,国家很快就能健康,比如将冗兵这两千多万解决出来,实际是三千多万,三年就可以解决一亿黑窟窿。当然,他也不知道国家黑窟窿那么大。

现在王陶说了,张方平说了,只可惜有一个人没有说,文彦博。

赵顼也没有说,策略王巨写了一条又一条,但韩琦在哪里一卡,怎么执行哪?

张方平被带进来,赵顼说道:“张卿,这里有一个札子,你看一看。”

实际这个札子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那个南方,赵顼将它裁开,所以前面第一行大字臣王巨上言,张方平没看到。

王巨又是让赵念奴带给赵顼的,因此后面也没有盖印符,张方平奇怪,这是那一个大臣上奏?怎么这么没礼貌?

赵顼说:“张卿,勿要质疑,有一部朕不便公开,关系到内藏库事宜,因此朕将此札一裁为二,这部分乃是国事,所以让张卿看一看。”

“这样啊,难道是外戚或内侍上奏?”

“张卿,你不也用管谁上的奏,请看一看吧。”

张方平仔细地看着,看完后说道:“好啊,请陛下立即执行。不行,那个抑制荫补确实要徐而图之。倒是坊场河渡争议最小。”

冗官也不是王巨第一个提出来了,许多许多人,如小宋就提出小宋式的三冗,冗官第一位,厢兵无用第二位,和尚道士多,不事生产,已经开始危害国家,这是第三冗。

不过为什么冗官问题没有解决好?比如这个荫补,那个官员没有若干子孙后代,如蔡襄三个儿子就全部荫补了,一个官员下去,多出来三个官员,能不冗吗?

然而不好动,一动会有许多官员反对的。因此它成了王巨这数策中最头痛的一策。

“你也注意到了这个争议?”

“庆历新政,臣犹记在心。此人是谁,为何对火药如此熟悉?”

“那是一个微臣,朕还不想将他公布之,张卿,朕让你看这个札子,是想让你将这个札子进一步完善。毕竟那个人官职太低微了,有的事他还不大了解。”

“是谁?”

“朕到时候会告诉你的。”

“陛下务必重用哪。”

“张卿,此人非是某些士大夫,利欲薰心……就不说了,你就照这个札子再细细想一想,观察一下,这个不急,朕要整顿国家,也要慢慢准备,但执行时务必要妥善。”

“喏。”

张方平狐疑地离开皇宫。

西夏使者就到了。

两个国家人主先后死了,要告丧,然后入葬时还要派使者过来。

赵顼召见了薛宗道。

薛宗道先是告哀,然后谢罪,这才进入主题,什么主题呢,一是册封李秉常,不册封名份就没有定,就不大好捞好处,二是期求重开互市,三请求宋朝将数万名战俘释放。

“停,停,”赵顼立即说道。

这些要求根本是办不到的,重开互市,那得看情况决定,包册封李秉常,这都是好处,即便给,也不能一下子给了,轻易给了,西夏又会屡教不改。

至于那几万名战俘,不要说赵顼了,就是司马光下去处理,也弄不回来。

赵顼说:“薛宗道,朕问你,为何你们夏国梁氏称临朝,称御殿,称制?”

梁太后都要做真正太后了,还稀罕什么册封?

薛宗道蹙了一下眉头,宋朝现在也开始重视情报了?那个就麻烦了,不过嘴上却说道:“陛下,没有的事,想来一定是中国边军道听途说。”

“朕再问你,你们西夏为何出五千金,诱人行刺我大宋官员?”

“什么五千金,根本就没有,也许是有人放出来的笑话吧,比如庆历之时,中国宰相夏竦曾出几百万贯购先太国主之头,先太国主也出钱三千文奖励人砍下夏竦之头。但几百万贯与三千文有何区别,谁又伤害过夏相公与先太国主?”

这是一个笑话,堂堂的夏竦人头只值三缗钱。

人头令出来,李元昊当真不防范?

这是行刺李元昊不易的,但如果西夏出几百万贯购王巨的脑袋,保准半年之内就购去了。

不过这事儿说起来宋朝确实丢了脸面,赵顼不悦道:“朕不管是不是笑话,但不喜听到这样的笑话,如果你们西夏想册封,想重开互市,恢复和平,朕自喜之,不过类似的笑话,请立即派人制止,边境若无此类消息传出,朕会答应你的一些请求。”

不要说那几万战俘了,就是这几千战俘赵顼暂时也不想释放。

为何?

请看郑白渠的劳力构成。

深冬到来,郑白渠肯定没办法施工了,顶多钻一个爆破眼,适当的爆破一下。真正施工的时间只有十个月。

在这个十个月内,百姓要耕作,他们的施工时间实际只有三四个月。

厢兵时间会长一点,但也不过五六个月。

保捷军时间最长,可他们是战斗兵路,施工时也要训练,最少得抽出两个月出来训练吧。

并且这些人的后勤保障都不能疏忽,然而西夏那些战俘呢,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五千常驻劳力,对郑白渠早日竣工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现在赵顼又有很好的借口拖时间,干嘛不拖?也不是西夏送钱给宋朝,急的是西夏,而不是宋朝。

此事本来就此作罢。

但司马光来了,然后说修身之要,仁、明、武,治国之要,官人、信赏、必罚。六言真经,乃是老臣的平生所学。他那个武不能当真,比玄幻小说的武还要厉害,还难以想像。于是在司马光再三忽悠之下,赵顼不得不下诏书,释放三白渠战俘。

为什么呢,敌人不义,我不能不仁,仁者才无敌,才是真正的武,必须让西夏人看到我大宋和平的诚意,这样边境才能安然无事,不重起兵祸,国家财政才不会有压力……

然后再想一想赵顼后面的倔强,再想一想他即位第一年的遭遇,士大夫是什么,猫,赵顼是什么,老鼠。这些老猫们一起在逗老鼠玩呢。

第三一八章资格

“子深,希言,恒之,麻烦你们了。”王巨说道。

希言与恒之便是葛少华请来的两个举子,一个叫陶青,一个叫黄良,都是嘉佑八年的举子。葛少华将他们带到泾阳后,葛少华没有立即走,而是留下一个来月,与陶青、黄良以及李万元、朱俊,几个人对照着两本稿子,重新再次修誊。

两卷数学书终于成稿了,加上标点符号,计达近七十万字。

然而它只是初等级数学,后面还有中等的,高等的,那个编起来王巨才会头痛。

“子安,可以立即刊印了。”

“印可以印的,但也不那么着急。不过子深,那件事你要去办了。”

“放心吧。”

“这里有我写的详细方案,你立即将这两本数学书稿也带上,先去京城,然后到开封府衙后面,尚书省边上,打听越国大长公主的府邸,带着我的名刺拜见她。”

“越国大长公主,是不是仁宗的那位长女?”

“就是她,实际你也见过。”

“我见过?那位赵大娘子?”葛少华立即醒悟道,这也不难猜,赵大郎是皇上,那时他身边的少妇不是公主就是郡主了。

“正是,不过此事勿要泄露,以免外面产生不必要的误会,见了大长公主后,大约不用几天,宫中就可能会传来消息,多半会派一个内侍与你一道执行这件事。不管派出谁,对他要恭敬,但有三件事可以劝阻,一不得张扬,二不得扰民,三不能坏了官家与我的大计。这个方案里,我也写了一道奏呈,大长公主殿下会将它们一道呈给官家看的。”

“放心吧。”

“恩,然后你们就立即离开京城,费用你也不用担心,那会由官家从内藏库垫付,先去万春圩,学习其经验,再去杭州,顺便将这个书稿子送给我大舅哥,由他来负责刊印。随后你们再去福建路,具体的到时候官家会有所吩咐,安排好了,就要立即去岭南。那边是无霜之国,甚至严冬都没有霜降。因此你们查看后,就要动工了。不过哪边的水流量可能会急,反正你看着办吧,若不行,就派人用特脚递将消息送到京城。由朝廷立即派人送去一些火药,建筑石堤。这个时间有点急,必须在明年三月前全部结束。当然,那时候春瘴似乎也渐起了,再晚,也不是施工之时,反而惹得言臣风闻后罗嗦。”

“我记下了,子安,索性将王崇让我也带到杭州吧。”

“干嘛将我二弟带走?”

“秋天到来,那些人如果有胆大的,二郎在长安城中也未必……”

“他们那有这个胆子?行刺我的人是西夏人,不是关中人氏。”

“就算他们没这个胆子,长安城中的教育也远不及杭州,况且你那边有二叔,还有李大郎。”

“那就带过去吧。”王巨说道。这也象老鹰带小鹰一样,舍不得放手,小鹰永远长不大的。

“不过子安,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