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大宋-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人当真是人才吗?
李谅祚还真以为是人才了。
秦三德子盯着远处,低声说:“好象那支分出去的西夏兵马大败了。”
另一人则说:“不会吧,我看到只回来几千人,能败得这么惨?”
可他接着又说了一句:“似乎真是大败了。”
原因很简单,又有几个西夏人灰溜溜地不知道是从哪里逃出的生天,向西夏大营不要命地逃去。实际到了这里,宋军那敢追击。但他们被杀怕了,到了这里,还不放心,继续在狂跑。
“王知县与姚将军怎么打的?”
“这个天知道啊,”秦三德子说。
他对王巨抱有很大的信心,但还没有大到这种地步。毕竟就那么一点兵马,兵力悬差可不是一点半点,能击败就不错了。
正在几人轻声说话时,林阳从崖壁上悄无声息滑落下来,然后立即用枯藤将自己盖上,说道:“今天晚上你们全部回去,但必须在白天时认真观察,将消息带回去。”
“后方大胜了?”
“胜了,几乎全歼。”林阳眉飞色舞地将夜里的战斗说了一遍。
当然,大顺城中也看到了,种诊与章楶合掌,然后搂在一起大笑。种诊道:“立即将消息传告三军。”
其实不用传,大顺城里的宋军与蕃人都开始了议论。
章楶说道:“当我大宋要中兴啊。”
他与王巨曾经谈过很多事情,包括政治,经济,民生,有的王巨怕忌讳,没有深说,但说了不少,这让章楶万分佩服。他与王巨想法差不多,论经济,实际宋朝就是困难重生,这个问题都容易解决的,难解决的则是军事。军事不兴,宋朝永远不能强大。
可这个兴军事,不仅要练兵,还要懂军事的人,一个郭子义与李光弼就将唐王朝保下来了,一个李靖与李靖就使唐朝达到了巅峰,一个卫青与霍去病便使匈奴走向灭亡,若是汉唐没有这些名将呢?再换一个比喻,若是吐蕃没有论钦陵呢?
现在他就看到一个超级名将在冉冉升起。
王巨估计会流泪的,名将是你好不好?有人笑,就有人跳。
大顺城中近万兵士欢天喜地。
西夏那边愁云惨淡。现在问题变得很简单了,再分兵报复那是不可能的,得分出多少兵力?
当然现在大家也知道蔡挺上半年那是有意在装弱,庆州的底子更不是他们表面所看到的那样。
一个华池县与王巨就让他们头痛了,况且还有庆州后方的兵马。
尽管宋军不敢对他们主力下手,可现在怎么办?不能分兵,主力也不能绕过大顺城,也不敢绕,大顺城堵住后路,粮草困难,说不定会遭到更大的失败。
然而就这样撤退了?那不是在大顺城下丢了数千兵马,整丢了三万兵马,怎么退啊?
太阳冉冉升起,可是西夏中军大帐却是寒气逼人,所有将领全部缄默不语。
第二五五章分裂
“胡谦,你不能轻视铁鹞子,”李三狗骑在马上说道。
这一战一千多名铁鹞子遭遇太惨,他们还没有发挥任何作用,便一起被淹死或活捉了。
但让他们披挂起来,威力很大的,甚至李三狗怀疑就那一千多名铁鹞子就能将自己这几营骑兵轻松干掉。当然,王巨与自己也不会傻呼呼地在正面战场上与他们交战。
这些铁鹞子不仅全身重甲,包括战马,而且所挑选的士兵都是勇士,有的士兵手持的兵器非是夏国剑,而是沉重的铁锤,史上后来元蒙将西夏铁锤做了改进,变成六棱形的西夏帕耳锤,成为战场是最致命的杀手。往往一锤就能将敌人砸得脑袋开花,连坚硬的脑壳都能生生砸碎。
不过无论西夏与元蒙,正式用锤的战士还是很少,太重,一般人玩不来。
但王巨对李三狗迷信铁鹞子有些无语。
重甲骑兵不是没有,辽国铁林军就是重甲骑兵,不过没有利用好,宋朝以前也组织过静塞军,那是更犀利的重骑兵,远胜过铁林军与西夏的铁鹞子,将耶律休哥杀惨了。
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消失不见。
实际若王巨与蔡挺不解释清楚,马上就是在环庆路组织一万多骑兵,也会麻烦。
想要一支犀利的骑兵,首先马得好,不但要照料好战马,包括马的饲料更不能马虎,甚至也不能拉车子,平时还要让它跑起来。
因此养一个骑,相当于养三到四个步兵。
若大的环庆路,养一万来名骑兵不算多,五个州,闲置的草场不要太多,关健就是这个费用,以后就是麻烦。
并且宋朝是消积防御的政策,骑兵是干嘛的,野战的,防御砦堡时作用不强,所以费用增加,会有一些眼光短浅,或者绥靖派大臣弹劾。
但王巨对重骑不迷信,包括金国的铁浮屠。史上金兀术带着十万大军,一万五千名拐子马,五千名铁浮屠杀向南宋。拐子马就是中轻型骑兵,铁浮屠就是重骑兵,结果顺昌一战,让刘锜干掉了五万大军,一万拐子马,三千铁浮屠,金兀术连忙撤退,岳飞再来收拾,又干掉了五千拐子马,三万大军与两千铁浮屠,结果金国五千铁浮屠全部覆灭。为什么?太笨重了,就象现在宋朝步兵的步人甲一样,没有了速度,只要战术得当,只有死路一条。
即便正面战场,铁鹞子也火拼不过元蒙轻骑。
想让宋军练出来一支元蒙轻骑,那是不可能的,但若是王巨设想的那个新式铠甲能成功,骑兵穿着十几斤重的马甲,再于战马上披上十几斤铠甲保护关健部位,也就是伪重骑,实际的中轻骑兵,那么铁鹞子也是找死的下场。
但怎么办呢,得给李三狗一点面子。
不过胡谦听着李三狗忽悠,却信以为真。
大半天胡谦才醒悟过来,说道:“赵指使,虽如此,但不及指挥重要啊。”
李三狗不作声了。
若象这样打,铁鹞子好,撞令郎罢,又有什么区别?要么区别就是铁鹞子士兵很强壮,说不定以后让王巨多卖几个钱……
四营骑兵扑向了则韦寨。
如果将几支来犯的敌人实力划分一下,也许是铁鹞子最强大,相对而言,叶悖麻带到青溪川的那支军队也是最强大的军队。次之就是留守在荔原堡的五千兵力。
再次就是则韦寨这支兵力了。
他们是从金汤城抽来的,严格说也算是后勤兵了,而且为了从崎岖的山道上到达平戎镇,只能派三千步兵过来,进一步削弱了战斗力。要命地是他们前天与叶悖麻联系上了,以为华池县成了他们西夏人的天下,个个都麻痹大意。
但因为他们实力比较弱,王巨派了叶指使过去,增加了各村寨防御的实力,一个村寨都没有攻下来,还好,他们有自知之明,没有觊觎平戎镇。可反过来说,平戎镇也没有多少兵力了。
则韦村前是一块河谷,这也是九成华池村寨的情况,只有极少数人生活在真正的山区,余下的都寄居河谷,土塬生活。这支西夏军队大咧咧休息了一夜,正准备出发,也派出斥候去华池镇打探,但斥候还没有回来,余下的什么也没有了。四营骑兵扑来,他们都没有察觉。
李三狗带着四营骑兵杀了过去。
叶指使也早接到王巨的命令,带着部下从则韦村杀了出来。
三千兵马,实际利用得当,兵力也可观的,然而他们这种情形,如何利用得当,如何组织反击?
瞬间,三千西夏人就被击溃。
李三狗带着四营骑兵返回荔原堡,余下的交给了叶指使,以及平戎镇各个乡亲、强人壮马。
并且叶指使走的时候听从了王巨的安排,带了许多铁蒺藜,又从各村寨收拢了大量的捕兽夹或者其他装备,提前秘密地散放在平戎镇到金汤城的后方各条山道上。
于是这些西夏人在宋军的追击下不断地中招。
这场战斗从上午拉开,然后追击,一直持续到天色黄昏,直到追到西夏国界后,才停了下来。
三千西夏人兴冲冲而来,又再次只剩下一千余人逃出生天,余下的或被杀或被俘。
但这场战役不关健,关健的下一场,这才是一场真正的大会战……
…………
消息还在扩散,蔡挺没有写奏报,他被王巨再三劝说,终于决定大会战。一旦大会战打响,这点胜负又不算什么了。于是索性不写,战后一道写吧。或是一个请功折子,或者是一个请罪折子。
于其现在写,还不如想好怎么办。
不要小看了蔡挺,这一战他没有上前线,但在幕后调度同样有着极大的功劳,不过象王巨提着大剑,背着弓上前线的文官真找不出来几个,张齐贤也算是,但张齐贤同样是一个豪放男,不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宋朝文官。
华池镇李妃儿回城了,与王巨兄妹三生活的恶劣环境不同,她是李家唯一的一个女儿,从小就在温室里长大,虽然未婚夫大胜了,让她开心不止,但也是头一回看到那么多死人。
这让她连续做了好几晚的恶梦。
好在她反应过来,立即喊来王小麻子,让他骑马去延州报信。二百来里路,对于这时代普通的农民来说,那无疑是两个世界,但对于李家来说,这个距离不会产生任何问题。
相信自己一家人也在担心着,先报一个平安吧。但李妃儿也不知道,即将来的那场战役才叫真正的凶险与激烈。
王小麻子骑着马,现在路也修通了,未起到王巨想的作用,但交通变得方便了,不算是大道吧,比前却是好走多了,王小麻子骑马飞奔,两个来时辰后,就奔到了延州城。
进了李家报了捷讯。
李员外惊奇地问:“华池县有多少官兵?”
“五千多员?”
“来了多少敌兵?”
“两万三千名。”
“怎么打败的?”
王小麻子简单地说了一说,具体的他也不大清楚。现在他在王家起的作用仍不是很大,远不及全二长子与陆平,这是无奈,他岁数小了。
“用水攻啊?”李员外恍然大悟,古今往来火攻水攻的战例不要太多。敢情李员外也不懂啊,就是这个水攻容易吗?种种布置不算,王巨还要对叶悖麻、李谅祚与宋吉做心理猜测。不过李员外懂不懂无所谓,他也不想上战场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