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大唐风华路 >

第548章

大唐风华路-第548章

小说: 大唐风华路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旧要做个英雄,大唐王爷我问问你,什么是英雄啊?”
  韩跃听着他略带天真和好奇的问话,只觉得鼻子之间一阵酸楚,他陡然上前一把拦住小道童,涩声道:“英雄,是一个受人尊重的称呼,你的师父和师兄们……”
  他鼻子间的酸楚终于传染到眼角,突然变得哽咽不能言语。
  什么是道家,这就是道家,道家中原文化的源头,道士是汉家百姓的守护神。都说道家清静无为,其实他们的煊赫全在暗中。
  盛世的时候你几乎看不到道士,因为他们会封闭山门遁世隐居。但是乱世来临之际,行走天下救苦救难必有他们的身影。
  不用谁去号召,道士自己下山。
  “我不该来,我真的不该来……”韩跃喃喃出声,眼角泪水横流。
  他昨天去了峨眉山,用各种威逼和利诱才让和尚下山,当时韩跃还发出感慨说剑南道的和尚跟其他地方不一样,别的地方佛门只会索取不会牺牲,但是峨眉山的佛门能够选择牺牲。
  现在看来牺牲也有大小,峨眉和青城一比高下立判。
  同样是当世名山,同样是大型庙宇,然而百姓遭难之际不用人说,青城山的道士自觉下山赴死,为的只是救济正在遭受屠戮的百姓。
  他们其实算不上出家人,他们乃是汉家的守护者。只可惜煊赫英姿隐藏不让人知,所以世间百姓多喜欢拜佛。
  韩跃黯淡一声长叹,泪水止不住的汹涌,小道童有些迷惑仰头看他,轻声道:“大唐王爷,你哭了?你为什么哭?你很难过么?”
  韩跃陡然仰天咆哮,似乎要将所有的悲愤抒发,他猛然用手臂紧紧将小道童拦在怀里,大声道:“你记住了,谁也不能动青城,只要本王活着一日,我让青城兴旺万千……”
  小道童忽然使劲扭动,脸蛋红晕道:“你放开我,你放开我。”
  韩跃呆了一呆,蓦然鼻中问道一股特殊幽香,他诧异低头去看小道童,愕然道:“你是个女孩?”
  小道童从他胳膊弯里钻了出去,躲到山门后面小声道:“你不要过来,我师父说你是好人。好人不会欺负我对不对?只要你不欺负我的话,我会煮水泡茶招待你。不过你要帮我打水,道馆里的水桶都很沉。但是我必须招待你,这是我师父临走之前说的话。”
  这道童当真是烂漫无比,自始至终还记得师傅的嘱托。
  韩跃忽然开始整理衣衫,将满身的灰尘全都拂拭而去,然后他郑重拱手对小道士一举,肃穆道:“敢问青城道观之主,可有道号称呼?”
  小道童怔了一怔,迷惑道:“大唐王爷问我么?我不是道观的观主呀。不过我有一个道号,师傅临走之前给我取的,我的道号叫寄语,但我真不是道观的观主,我师父才是……”
  她说话总是前言不搭后语,而且有些啰里啰嗦,这是常年待在山上没有接触世面的缘故,小道童很可能自幼就活在青城山。
  韩跃陡然上前三步,满脸郑重看着隐在山间林木的道观,语带深意道:“从你师傅下山的那一刻,你已经是青城道观的主人了。寄语小师弟,带我去喝茶吧,青城山的招待之茶,本王不能推辞不喝。”
  小道童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煮茶招待韩跃,不过她随后又扬起小脸再次请求,脆声道:“但是你要帮我打水,道观的水桶我拎不动。”
  韩跃攥了攥拳头,大声道:“我来拎,只要你拎不动的东西,全都让我帮你拎。”
  这话一语双关,表面说是水桶,其实暗地里已经给了一个承诺,可惜寄语小道童天真烂漫,她压根听不出韩跃话中的含义。
  韩跃也不给她解释,伸手拉着她进入山门,不久之后小道童带着他打来一桶山泉水,然后真的煮水给他泡了一杯茶。
  这一刻的小道童目光又有些呆滞,仿佛又在背诵别人教过的句子,磕磕巴巴道:“西府赵王,道家护教,吾青城山骤闻剑南遭劫,因心急百姓之苦而下山,思殿下到达剑南必访青城,无奈来时山门已空,遂留一童静候相待,谨奉淡茶招待之。无量天尊,剑南惨事,百姓疾苦即道门疾苦,此去当直面吐蕃大军,能救一人是一人,纵然身死魂消,无愧清静无为……”
  背诵完毕小心翼翼端起一杯茶,嫣然脆声道:“大唐王爷,请喝茶。”
  韩跃满脸肃穆接过来,郑重感谢道:“一杯茶水见人心,多谢青城观主招待。你我当同饮,你有资格和我同饮。”
  小道童俏脸迷惑,呆呆道:“你说话真怪!都说了我不是观主。”
  韩跃也不解释,举杯将茶水一饮而尽。
  下一刻他陡然起身,然后一把将小道童抓在怀里,脚下猛地弹飞而起,宛如一只雄鹰冲出道观。
  山风呼啸,吹的小道童惊叫连连,惊慌道:“你放我下来,你想干什么?我师父让我留着看守看门,你不能抓着我下山……”
  韩跃咆哮一声,怒吼道:“寄语小师弟,你跟着我走一趟,我要让你亲眼看一看,看我如何杀光吐蕃大军,看我如何给青城报仇。”
  他脚下急速弹射,疯狂向山下飞奔,小道童被他拦在怀里不断尖叫,最后吓得闭上眼睛长长睫毛不断颤抖。
  韩跃一路下了青城山,然后狂奔疾驰向北而去,他心中有一股怒火不断燃烧,仿佛要将整个人全都点燃烧尽,这一路长达两三百里路程,但是韩跃只用了一日时间就狂奔而过。
  小道士虽然被他带着赶路,依旧变得疲累不堪,韩跃同样浑身力气衰竭,但却强提精神回归大军营地。
  这时麾下众多大将正在担忧他的行踪,见到主帅归来顿时长出一口气。韩跃冲入营中直接升帐,他的怒吼声几乎要将整个大营掀翻。
  下一刻,群山全都响彻一个如龙咆哮的声音,隆隆厉喝道:“西府三卫,全军拔营,此次不灭吐蕃,本王誓不回转,杀,杀,杀……”
  一连三个杀字,震的云空都在翻卷。


第652章 排兵布阵,才能收割
  一江河水向东流,波涛拍击山石岸,这一夜有风微凉,无数火把燃烧的噼啪声不绝于耳。二十万西府大军静立河边,踏过此河就是剑南道战场。
  韩跃在营地里升起一座简易帅帐,帐前屏气凝息站立着七八个将领。大战之前先点将,自古自来都如此。
  “李风华,何在?”
  “末将听令……”
  韩跃伸手抄起一根令箭,重重摔了下去。李风华踏前一步伸手接住,躬身持令等待安排。
  韩跃平静看他一眼,沉声道:“吐蕃有大军百万,分两次下高原进剑南,如今遍地都是番子,无法聚集大规模作战,本帅现拨付一万玄甲骑兵与你,各持火器燧发枪上阵,我给你十五天时间,奔走整个剑南道全境,见到小股番子立马围剿,见到大股兵力猛攻灭之!”
  “诺!”李风华昂首挺胸,大声答应下来。
  韩跃目光炯炯一闪,肃重又道:“一万人马必须给我砍出十万颗番子头颅,此令乃军中之状,不成要追究其责,我只问一句,汝可敢接否?”
  李风华攥拳捶胸,口中一言不发,做出此等誓言之姿,这边是郑重接下了军令状。
  “很好!”韩跃点了点头,徐徐吐出一口气,他陡然又将目光转到帐下,再次喝令道:“尉迟宝林何在?”
  “末将听令……”
  韩跃抬手再扔一根令箭,肃声轻喝道:“李风华奔走全境,汝亦有差事要领,本帅同样拨付一万玄甲骑兵与你,负责搜寻抢救躲藏山中的乱民。此次吐蕃入侵剑南,必有百姓举家逃亡。巴蜀之地多山多林,应该有不少幸存百姓躲在其中。”
  他郑重看着尉迟宝林,沉声又道:“本王给你的命令不是打仗,但是它比打仗厮杀更加艰难,我命你搜寻百姓保护归来,送至此地给剑南道保留元气。”
  “诺!”尉迟宝林大声答应,面色坚毅收下令箭。
  韩跃想了一想,再次道:“此任务主要是救百姓,所以你不要和敌人交锋,如果遭遇阻拦最好遁入山中,等着别路友军帮你肃清便可。总之只有一句话,保护人,别开战,听懂了吗?”
  “末将明白!”
  韩跃点头挥手,示意尉迟宝林暂且退下,他忽然又拿起一根令箭,脸色明显有些犹豫不决,账下众多将领一言不发,静静等着主帅下达命令。
  可惜大家等了很久,始终没有听到韩跃发话,静寂暗夜只听风声呼呼,刮得大帐布帛烈烈作响。
  古代战前派令规矩严格,主帅不发话将领绝对不能开口,但是行军长史具有这个资格,因为长史这个职位有些类似后世的参谋官。
  韩跃军中长史不多,统共加起来也只有两人,其中一人是大儒娄乘风,这是颜师古门下高徒。另一人乃是李世民所派官员,出身乃是弘农杨氏的一位读书人。
  两人见到韩跃静默不言,但是河畔大军一直在静候命令,娄乘风轻轻咳嗽一声,低语提醒道:“大帅,将士们还在等呢……”
  韩跃恍惚的神情微微一清,不过眉宇之间仍然挂着浓浓犹豫,娄乘风再次咳嗽一声,试探问道:“大帅是否有些运筹难以决断?”
  “是!”韩跃点了点头,沉声道:“此时是大军升帐,不似平日闲聊戏言,任何一句话只要说出就是命令,所以本帅下令只是必须思之再三。”
  娄乘风看了一眼大帐众人,替大家把心中疑问说了出来,恭敬道:“不知大帅有何疑难,竟然临到战前还有犹豫?”
  韩跃缓缓吐出一口气,目光同样看向帐前众多将领,忽然面色肃重道:“此次吾等入川,兵力只有二十万,其中玄甲骑兵十万人,特种部队十万人。刚才已经点选两万人马,玄甲骑兵还有八万余,本帅有一个任务想要安排,但是又怕接任务者不能完成!”
  他说着再次看了众人一眼,目光忧虑道:“此事须得隐忍之士才能达成,但我账下全是勇猛狂冲之将,汝等打仗作战十分勇猛,可惜缺少了一份粗中带细的灵动,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