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晋霸天下 >

第731章

晋霸天下-第731章

小说: 晋霸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喙胛掖蠼愠闪肆诠送卣构粒喙欢ū撑汛蠼⒂氪黄鹩胛掖蠼校绞焙颍啻焦坏┫榷郑颐蔷陀辛俗愎坏某霰碛闪恕!

“大哥,燕代全国之兵足有五十万之众,但我大晋全国之兵应该有七八十万之众,兵力超过燕代联军,胜利一定属于我大晋。”王三乐观的说道。

华安点头道:“那是自然,最后的胜利一定会属于我大晋。不过,大晋朝廷一心偏安江南,不愿意收复河北之地,倒是很让人担忧啊!若朝廷不支持收复河北,愿意与燕国划黄河而治,情况就比较麻烦了,还有,就是大晋的世族势力并不团结,桓温和殷浩就彼此有嫌隙,他们二人与我也并不同心。若是我大晋的三路主力大军不能相互配合。共同对抗燕代二国,就凭我军一己之力,只怕难以对抗燕代联军,收复河北也就无从谈起了。”

“大哥说的是。扬州军团和荆州军团都是我大晋屈指可数的精锐之师。实力仅次于我军。不过,目前的情况还好,二路主力大军已经分别进入兖州和青州。与我军站在同一战线上,三路大军形成了强大的防御实力,足以对抗意图渡河攻击的燕代联军。”王三说道。

华安苦笑了一下,轻声道:“眼下,代国派遣援兵增援燕国,燕代联军实力极其强悍,冉闵就是再勇猛,在兵力短缺和军粮不足的情况下,也绝不可能完全击败燕代联军,败亡的日子只怕已经不远了,而一旦燕代联军迅速推进至黄河北岸,那么,河北一带的数百万人口,就都成了燕国的子民了,这样一来,燕国的实力将大大增长,这种情况对大晋将是极其的不利,我们决不能坐视这种不利情况的发生,必须采取断然措施。”

“大哥有何打算,我们全听你的。”王三连忙问道。

华安正色道:“立即集结主力兵马,渡河北上,先攻取河内郡,然后再根据情况,继续向邺城方向推进,总之,要先于燕代联军抵达邺城附近,决不能让燕国大军掠夺河北的数百万百姓。”

“大哥,朝廷已经下令,让边境各军按兵不动,若是我军贸然出兵,岂不有违朝廷的指令。”王三小声提醒道。

贸然出兵河北,华安自然知道这是违抗了朝廷的命令,为此犹豫了许久,但河北一带已经岌岌可危,若是一味的服从朝廷的错误指令,要不了多久,河北就尽属燕国麾下了,到那时,情况将变得很糟糕,为了大晋的利益,华安最终下定决心,要渡河北上,攻占河内郡。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了不让燕国占据先机,违抗命令也在所不惜。”华安正色说道。

其实,华安是知道的,大晋朝廷是建立在世族的基础之上,皇族并无太大的权力,而自己手里握有大批的军队和足够的管辖土地,实力已经接近大晋近半的实力了,就算自己抗命不尊,朝廷也不会治罪,毕竟,大晋偏安江南以来,已经连续经历了王敦、苏峻之乱,为了朝廷的稳定,一定不会逼迫手握重兵的将领,因此,抗命不尊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王三闻言,沉思了片刻,正色道:“既然大哥已经下定了决心,那我军现在就立即备战,随时准备进攻河内郡。”

华安点了点头,正色道:“我军在洛阳、荥阳一带经过扩兵和补充,总兵力已经达到十五万之众,其中五万主力,十万后备军团,此次渡河作战,为了取得全面胜利,我军要集结十万兵马,以强大的实力突袭河内郡的敌军,一举夺得河内郡几十座城池。为下一步向邺城推进做准备。”

“十万兵马,大哥准备如何调兵。”王三问道。

华安指着大帐中的地图,正色道:“这里是孟津渡口,这里是敖仓渡口,我军可两路出击,让诸葛雄率领一万无当飞军、三万后备军团从敖仓渡口,向对岸的曹伏兵团发起进攻,而让邓羌率领三万关中精锐和两万后备军团,在孟津渡口进攻对岸的张进兵团,而我亲卫军一万兵马,则前往成皋关附近待命,随时准备在成皋关登船,从成皋关方向偷偷渡河,并对敌军沿河布置的大军发起进攻。

听完华安的渡河布置,王三点了点头,赞叹道:“大哥如此布置,一定会将对岸敌军的主力全部吸附在孟津渡口和敖仓渡口,而我亲卫军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偷渡黄河,进而突袭敌军的后方,轻松攻破敌军的沿河防线,最终攻占河内郡。”

华安点了点头,轻松道:“你说的对,大哥就是这么想的,不过,就怕敌军在成皋渡口也布置重兵防守啊!若是如此,我亲卫军就不能偷渡黄河了。”

“大哥,以我军的实力,就算强攻,也一定可以突破敌军的黄河防线,并最终战胜敌人,攻占河内郡。”王三自信的说道。

华安考虑了一下,轻声说道:“若是强攻,损失就比较大了,不过,总有办法让敌军不在成皋渡口设防的,你先去传达各军备战的命令,快去。”

“是,大哥。”王三连忙应了一声,随即转身离开中军大帐。

王三离开大帐之后,华安拿出纸笔,首先给朝廷上书,说明当前河北一带的形势,以及燕代结盟对大晋的潜在威胁,并表明自己抗命出征,完全是为了大晋朝廷考虑,并非有意为之,并恳请朝廷原谅,而后,华安又先后给手握重兵的桓温和殷浩写了一封信,说明自己出兵北伐的理由,并建议二人也一同渡河北进。

当然,华安心里很清楚,这三封信件都是白写,朝廷是不会理解自己出兵的理由的,当然也不敢治罪,而桓温和殷浩,为了自身的利益,一定不会响应自己出兵河北。

不过,明知道是白写,但为了礼数,华安还是要写,并在写完的第一时间,派遣三路人马,将信件送往各处。

而后,华安立即派遣军中斥候,悄悄渡河,前往河内郡方向侦查敌情,以摸清对岸敌军的部署情况。

经过短短数日的准备,华安麾下的十万大军已经准备就绪,并分别在孟津和敖仓两处渡口集结完毕,随时准备奉命渡河攻击。

华安与王三,亲率一万精锐的亲卫军,趁着夜色悄悄的进入敖仓城之中,并等候北岸斥候送回的情报,以便做出进攻的命令。

晋军十万兵马大规模的调动,如何能瞒过北岸敌军的耳目,在得知晋军主力在孟津和敖仓两处渡口大规模集结之后,敌将张进和曹伏立即派遣主力大军,前往孟津和敖仓渡口防守,以阻挡晋军主力的渡河攻击。

其中,张进麾下的主力兵马进入孟津驻扎,曹伏麾下的兵马则进入敖仓渡口防守,两路敌军已经摆开了架势,要全力阻挡晋军渡河。

为了防止晋军从成皋渡口偷渡,坐镇平皋城的敌将曹伏,派遣三千兵马在成皋渡口驻扎,并随时准备亲自率军策应各方。

敌军的防守布置,很快便被晋军斥候探知,并立即向华安做了汇报。

见敌军的布置与自己所料想的基本一致,华安便心头有数了,并立即下令,让邓羌与诸葛雄分别率领大军,向黄河北岸的守军发起进攻。

邓羌与诸葛雄接到命令之后,立即率领麾下精锐人马,乘坐战船向渡口北岸驶去,并用战船上的霹雳车,猛轰河对岸的敌军防守阵地。

不过,由于晋军战船数量有限,不可能让数万大军同时发起渡河攻击,因此,晋军发起攻击的仅仅是部分精锐人马,在兵力上弱于北岸防守的敌军,而且,对岸的敌军,也布置了大量的霹雳车和箭塔,所以,经过连续一日的进攻,两路晋军兵马并没有攻下渡口,而是败退了回来。

正文第六百五十五章攻打敖仓渡口

尽管晋军两路出击都败退了下来,但对敌军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小的,敌军沿河搭建的箭塔,有多处都被晋军的霹雳弹砸的支离破碎,士兵的伤亡与晋军相差不多,因此,双方算是打了个平手。

不过,晋军兵力大大多于对面的敌军,在第一轮攻击失败后,可以立即换一拨人马,再次向渡口的北岸发起进攻,从而,通过这种轮战的方式,极大的消耗对岸敌军的实力,并最终攻破敌军的防线,占领两处渡口。

两路大军进攻的情况,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到了华安的手中,邓羌与诸葛雄都信誓旦旦的表示,只需数日便可攻破渡口。

见部下信心十足,华安自然十分的高兴,不过,这种持续的强攻,损失是比较大的,为了极大的减少部下的损失,华安还是倾向于从成皋渡口发起突袭。

不过,此刻,在成皋渡口的北岸,有曹伏麾下的三千兵马防守,而华安手中虽然有一万精锐的亲卫军和数百艘船只,但大部分都是毫无进攻能力的运输船,用于作战的战船数量严重不足,根本无法形成突袭的效果。

“大哥,您在担心什么?”见华安紧锁眉头,王三轻声问道。

华安看向眼前的地图,轻声说道:“我军从孟津和敖仓两处渡口强攻渡口,就算可以击败敌军,损失也不会低于万人,这么大的损失,有些得不偿失啊!还是走成皋渡口偷渡比较稳妥。”

“大哥。目前,成皋渡口北岸,有三千敌军防守,我军战船仅有三十余艘,根本无法击破北岸之敌,怕是无能为力。”王三轻声说道。

“若是可以将对岸渡口的三千敌军调走,就是另外一番情况了。”华安若有所思的说道。

王三闻言,大为惊讶,忙道:“大哥,敌军怎么会服从我军的调动。这是不可能的。”

华安笑了笑。轻声道:“只要准备充足,调动敌军兵马,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一战。我军必须将防守成皋渡口北岸的三千敌军调走。以减轻我军总体的损失。”

“大哥。我军该如何准备,才能调走对岸的三千敌军呢?”王三连忙好奇的问道。

华安思索了片刻,正色道:“若要将成皋渡口北岸防守的三千敌军调走。就必须给予防守敖仓渡口的敌军以巨大的压力,并让敌军主将曹伏明白,我军的进攻方向只有敖仓渡口,并且,对敖仓渡口志在必得,这样一来,曹伏为了确保敖仓渡口不会失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