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霸天下-第3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上说的是,我军只需紧盯住漳水河面的动静,便可以获悉燕军的企图,从而让燕国大军无法渡过漳水。”王三应了一句。
没过多久,运输船便抵达了漳水北岸,华安与麾下人马,策马登岸。并向渡口不远处的一处小山包奔去。
在小山包上,华安一行人可以看清周围方圆数里的一举一动。只要燕国兵马抵达,在树数里之外,就可以被发现,从而做好准备。
华安调转马头。看向南面的漳水,轻声道:“此处高地是个好地方,慕容恪若是将这里作为中军,便可俯视整个漳水两岸,从而更好的指挥大军渡河作战。”
“王上认为,慕容恪会将此处作为搭建浮桥的位置?”王三开口问了一句。
华安想了一下,轻声回道:“此处视野开阔,是极佳的指挥位置,不过。我军在对岸布置的兵马也是最多的,因此,慕容恪会不会将此处作为搭建浮桥的位置。本王也不好判断,也许,燕军会兵分多路,以出其不意的渡过漳水。”
在华安心中,慕容恪为了迷惑自己,一定会在多个位置。同时搭建浮桥,而在这些方向上。或许只有一处或者几处是真的渡河方向,而其余的位置,都是虚张声势而已,如何判断慕容恪真实的渡河方向,对华安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这要求华安必须要有清晰的判断,麾下斥候的探查,也要尽可能的仔细,不能放过丝毫的蛛丝马迹。
“传令,让渡口的船只顺流向东行进,并在东面的泊口驻扎,我们也沿着漳水边向东行进。”华安大声命令道。
“王上,这样会不会太危险了,若是燕国前锋突然出现,岂不麻烦了。”王三开口劝阻道。
华安摆了摆手,轻声道:“你不用担心,我们沿着漳水进发,与船队一同行进,不会有危险的,万一出现大批燕国骑兵,大不了游到漳水南岸好了。”说完微微笑了起来。
之所以要沿着漳水北岸一路向东行进,华安的目的便是亲自查看这一地段的地理特点,哪个位置适合搭建浮桥,哪个位置树林茂密,可以隐藏大批的部队,他都要亲自探查一番,并在重要的地段坐上标记,回去之后再仔细分析。
一路探查下来,华安并没有遇到燕国骑兵,不过,倒是发现了几处重要的地段,在这几个地段上,现有的地图上居然没有任何的标注,而这些重要的位置,一旦被忽略,很有可能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
为此,华安在第一时间,将这些重要位置的特点标在了,随身携带的地图之上,准备带回去之后,再进行仔细的处理。
抵达泊口之后,华安与麾下将士,顺利的登上了运输船,并很快抵达了漳水南岸,在经过一番策马奔驰之后,便回到了邺城北门外的大营之中。
返回大营之后,华安将地图标注不清的事情,告诉了属下负责测量的官员,并命名他们立即前往漳水南北两岸,重新对地图进行测量和标注,并限令他们,一定要在燕军主力抵达之前,将漳水北岸的重要位置,全都仔细的标注出来。
众官员领命之后,立即开始准备,并在第一时间前往漳水北岸,开始对漳水北岸的地形,进行重新的测量和标注。
经过整整一日的快速准备,重新绘制好的漳水两岸地形图,摆在了华安的面前,让华安颇为满意。
华安对着重新画好的地图,开始进行一番仔细的研究,并根据这张新地图,猜测慕容恪可能的渡河位置。
在滏水北岸的临水城,燕国主力大军相继抵达了这里,由于华安实行坚壁清野的策略,临水城的老百姓扶老携幼,全部撤往了邺城周边,城内所有的食物和可以利用的物品也全部带走了,实在不方便带走的物品,则全部烧毁,从而不让燕军得到任何的补给。
燕军主将慕容恪的中军大帐就设在临水城之中,而其麾下的主力大军,则正按照次序依次渡过滏水,并在渡过滏水之后,在滏水的南岸扎下营盘,等待慕容恪下达继续行进的命令。
在中军大帐之中,慕容恪根据前方斥候探查的情况,开始分析如何强渡漳水,并击败晋魏联军,攻下邺城。
通过斥候的探查,他得知漳水此刻足有百丈之宽,而且深度高达数丈,骑兵根本无法直接渡过,必须依赖运输船,或者搭建浮桥,才能顺利渡过漳水。
而漳水之中的所有渡船,全部被华安调往南岸,若是此刻打造战船,只怕要耽误太多的时间,从而造成长久的对峙。
慕容恪知道,自己的二哥是个好大喜功的人,是不会给自己太多的时间攻占邺城的,为此,他只有采取搭建浮桥这一策略。
而搭建可以横渡漳水的浮桥,需要大量的木材和绳子,这些东西必须立即准备,而且,还要准备足够的数量,以便同时在漳水的多个位置,一同搭建浮桥。
慕容恪命令麾下的后备军团,立即开始准备大量的绳索,并让已经渡过滏水的一支队伍立即出发,前往漳水北岸,就近砍伐大量的树木,以作为搭建浮桥之用,另外,为了方便小规模部队的渡河,打造一些小船,也是必不可少的。
下完命令之后,慕容恪在中军大帐之中,开始思考横渡漳水的位置,通过一番观察和思索,慕容恪发现了多处适宜渡河的位置,并一一比较起了优劣。
“四哥,在漳水所有可以搭建浮桥的位置,都有敌军兵马驻守,看来敌将要死守漳水,不让我军渡河啊!”慕容霸轻声分析道。
慕容恪点头道:“晋军的确是这个意图,不过,晋军多处设防,看似防守的毫无漏洞,实则是分散了兵力,只要我军集中兵力,从一个方向渡河,便可形成巨大的优势,并很快在漳水南岸站稳脚跟,进而击败晋军,攻占邺城。
“四哥想了这么久,觉得从何处渡河最好。”慕容霸轻声问道。
慕容恪看向眼前的地图,正色道:“最让敌军想不到的位置,就是最好的位置,邺城正北方向的渡口,就是很好的选择,我军可以从这里横渡漳水,打败晋军。”
“四哥,此处驻扎的晋军兵马最多,只怕我军很难从这里渡过漳水,还是换一处渡口吧!”慕容霸摇头说道。
慕容恪摇了摇头,说道:“晋军主力皆在此处,这我自然知道,不过,只要我军略作调动,将晋军主力从此处调离,而后,我军不就可以从此处顺利渡河了吗?”
“将晋军主力从此处调离,四哥真的有把握?”慕容霸有些怀疑。
慕容恪笑了笑,指着眼前的地图,大声说道:“这里是合漳渡口,距离邺城渡口足有三十余里,在合漳渡口的左右两侧,有十几处的位置,都适宜架设浮桥,同样,在邺城渡口东面几十里的位置,也有多处位置,非常适宜大军渡河,只要我军主力兵分两路,向东西两个方向行进,并让将士们搭建多处浮桥,准备好两翼强渡的准备,晋军主将一定会将邺城渡口的主力兵马,调往两翼方向,以阻挡我军渡河的企图,而在晋军主力全部抵达左右两翼之后,我军可以利用夜色,迅速返回邺城渡口,并立即开始渡河。”
。。。
正文第七百三十二章分兵两翼
慕容霸闻言,轻声道:“四哥,漳水足有百丈宽,而我军并不擅长搭建浮桥,尤其是夜间搭桥更是困难,若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搭建通往南岸的浮桥,晋军主力一旦得知我军企图,很可能会快速增援过来。”
“夜间搭建浮桥对我军确实是不小的挑战,不过,我已经选派一千将士,在滏水这里进行训练,最多三五日,便可小有所成。”慕容恪轻声说道。
“原来四哥早有打算,看来是我多虑了。”见慕容恪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慕容霸放心的点了点头。
日落之后,慕容恪精挑细选的一千名水性好的将士,在临水城南门外的渡口边上集结,在这里,已经准备了大量的树干和麻绳等物资,另外,还有几十艘小木船。
这些就是燕国大军架设浮桥的所有装备了,开始训练之前,慕容恪与麾下的主要将领全部前往观看,以了解将士们搭建浮桥的速度。
“四哥,将士们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开始了。”慕容霸小声说道。
慕容恪伸手一挥,轻声道:“开始训练。”
在慕容恪的命令下,一千名燕军士兵,立即开始架设浮桥,他们有的抱起树干跳入水中,有的拿着麻绳开始捆扎堆放在一起的树干,也有一些将士乘坐小船,在旁边帮忙,气氛极为热闹。
不过,燕国将士显然不擅长搭建浮桥。尤其是在光线极为昏暗的夜晚,行动起来就更加的困难了,而为了模拟偷渡邺城渡口时的情况。慕容恪让渡口方向,不许点燃火把,让士兵们借着月光搭建浮桥。
在昏暗的月光下,燕军士兵们根本看不清周围的情况,士兵之间的误伤比较普遍,有个别士兵的手指都被砸的血肉模糊了,最严重的是。许多树干刚刚抛入水中,还未来得及捆扎。就在燕军士兵的眼皮子底下被水流冲走了。
“四哥,看看这些士兵,全都笨手笨脚的,照这样下去。天亮了也未必可以架好浮桥。”见燕军士兵表现不佳,慕容霸生气的说道。
这一切都在慕容恪的预料之中,毕竟,此刻是在夜晚,光线很是不足,架设浮桥的难度自然比白天的时候,要困难一些,而滏水上已经搭好的浮桥,便是在白天的时候。用了整整半日的时间才搭建完毕的。
“不用着急,让将士们多训练几日,自然会提高速度的。”慕容恪不慌不忙的说道。显然,他并不急于求成,毕竟,就算心里着急,也是起不到丝毫作用的。
燕军士兵的训练一直在持续,而慕容恪与麾下将士。观看了半个时辰之后,便各自返回自己的营帐。准备休息一夜之后,向漳水方向行进。
第二日一早,慕容恪留下一千名训练架桥的将士,亲自率领二十万主力大军,离开滏水南岸,向漳水北岸行进。
仅仅几个时辰的工夫,慕容恪与麾下的主力大军,便抵达了邺城渡口的北岸,并扎下了营盘。
慕容恪带领一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