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晋霸天下 >

第1101章

晋霸天下-第1101章

小说: 晋霸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目。”说完从怀中掏出圣旨,交到了桓温的手中。

桓温闻言,心里猛的震了一下,显然,调荆州军北上讨伐燕国,一定是华安的意思,他没有想到,华安为了削弱荆州军,居然出此损招,这让他感到非常的不满。

接过圣旨之后,桓温仔细的看了一下,圣旨中写的很清楚,册封桓冲为平州刺史,平东将军,命其统领十万荆州军北伐燕国。

“让我荆州军十万儿郎北伐燕国,这一定是北王的意思。”桓温将手中的圣旨扔在身前的桌案上,愤怒的说道。

桓冲就知道自己的大哥会是这副表情,于是,轻声说道:“大哥,既然皇上圣旨已下,我觉得还是应该遵从,以免被朝廷扣上抗旨不尊的帽子。”

“哦,你的意思是想要统兵十万北伐燕国了?看来平州刺史和平东将军对你的吸引力很大吗?”桓温不满的说道。

桓冲忙解释道:“大哥,我并不在乎官位,只是收复失地,我们荆州军也有责任,也应该出一份力。”

“我荆州军仅有三十万兵马,此次居然要调拨十万北上,这是北王要故意分化削弱我荆州军啊!”桓温正色说道。

桓冲点头道:“大哥说的有些道理,不过,眼下圣旨已下,若是不领兵北上,就是抗命不尊,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呢?况且,北伐燕国有利于增加我荆州军的威望,提高我荆州军在大晋的地位,何乐而不为呢?”

桓温闻言,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知道桓冲说的有些道理,既然圣旨已经下达,他就必须要找到非常合理的借口搪塞,若是没有过硬的借口而拒绝领兵北伐,便是抗旨不尊,朝廷是有理由治罪的。

不过,桓温曾经与燕国有过接触,如今,却要派遣麾下的兵马进攻燕国,这多少有些不妥,不过,此时他麾下的实力相对较弱,已经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了,况且,自己的弟弟桓冲,似乎非常乐意领兵北上,所以,同意朝廷的旨意,已经势在必行了。

“既然五弟这么想要为国立功,那就统领十万大军北上好了,不过,我荆州粮草不足,而中原一带却获得了大丰收,所以,十万大军的粮草就全部要由朝廷负担,若朝廷不答应,荆州军就只能原地不动了。”桓温正色说道。

显然,就算服从朝廷的圣旨,他也要提出一些条件,至少要让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

“大哥,我荆州并不缺少粮草,负担十万大军北上是足够的。”桓冲脱口说道。

桓温不满的瞪了他一样,正色道:“十万大军的粮草必须由朝廷负担,这是我军北上的条件,好了,你回去准备吧!朝廷粮草众多,一定会同意的。”

“是,大哥,我这就回去准备。”桓冲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桓冲走后,桓温闭目思索了起来,从现在开始,他已经看出来了,华安已经开始向荆州军下手了,这一次让桓冲领兵十万北伐燕国,仅仅只是一个试探,接下来,或许还会有更多的削弱荆州军的旨意,也就是说,华安的目标一定是全面瓦解荆州军,而这,自然会让桓温非常的焦虑。

此刻,面对如此形势,桓温已经没有君临天下的野心了,如何保住自己的眼前利益,才是桓温此时要考虑的事情。

实力相对处于弱势,正面对抗自然没有希望,委曲求全则只会让华安更加的嚣张,从而进一步削弱荆州军的实力,这让桓温陷入了苦恼之中。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桓温召集多名心腹属下,与他们商议应对在之策。

众心腹很快就抵达了王宫之中,并与桓温商议了起来,他们一致认为,只有养僖宰灾夭攀亲詈玫牟呗裕庖淮危⒅韵铝钍蚓V菥鄙咸址パ喙耆且蛭V菥衬谖奘拢甘蚓V菥凶盼奘拢羰蔷V菀约熬V菽喜康慕恢荨⒔荨⒐阒荨⒛莸鹊赜蛴械猎糇髀遥蚓V菥陀凶愎坏睦碛刹环映⒑帕盍耍暇梗V菥诰衬谔址サ猎簦挥卸嘤嗟谋肀鄙咸址パ喙

听了众心腹的讨论,桓温觉得很有道理,养贼以自重果然是不错的主意,他真是后悔没有早些想到这一点,若早点养贼,朝廷也就不会要求十万荆州军北上讨伐燕国了。

为了防止朝廷再次从荆州调兵,桓温决定在荆、江、广、交、宁五州境内全面养贼,并将麾下的部分兵马调离荆州,让他们前往江、宁、广、交四州,与荆州一同剿贼。

养贼的办法也很简单,那便是采取过度税赋的办法,让各州境内的少数民族不堪忍受,从而发起造反运动。

而这些少数民族一旦造反,荆州军便会立即进行镇压,并将其造反的规模压缩到一定的程度,以利于控制。

荆州、交州、广州的情况是比较容易控制的,但宁州和交州少数民族极多,万一引起大规模的叛乱,反而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为此,在应对交州和宁州的问题上,桓温和麾下的心腹都有些担心,毕竟,这两个州是大晋最远的两个州,几乎没有汉民,一旦造反,极容易形成庞大的规模,从而难以控制。

不过,交州和宁州距离中原最远,那里是否发生叛乱,不是太好查证,只要随便围剿一个山头,砍下几颗山贼的人头,便可以向朝廷表明,那里发生动乱了,需要大军镇守,如此,便没有多余的兵马增援北方了。

想好了应对之策之后,桓温心里顿时放心了不少,他觉得如此一来,便可以保住自己的现有利益,从而让华安很难对荆州军下手了。

桓冲返回自己的府邸之中,立即写了一封书信,向朝廷表示,荆州粮草不足,十万大军北伐燕国的所有粮草消耗,必须要由朝廷承担,否则,大军实在难以北上,写好之后,便让心腹立即送往洛阳城。

随后,桓冲便前往军营,开始调集各路兵马,并让各路兵马立即开始训练,以让这些兵马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战前状态。

桓冲的要求很快就送到了洛阳城,华安得知这一要求之后,只是淡淡的笑了笑,并立即给予回复,并表示,荆州军北上的所有粮草由朝廷负担,就连箭矢的消耗,朝廷也一并负担,并让其立即领兵北上,在孟津渡口与杨安、邓羌汇合,而后,一同增援河北。

“王上,皇甫医与李疏渠已经抵达洛阳城,就在宫外候着呢?”一名心腹亲兵,汇报道。

华安闻言大喜,连忙下令道:“快让他们进来,本王等他们很久了。”

很快,李疏渠与皇甫医走进了大殿,并向华安行礼。

华安连忙走向二人身前,正色道:“二位终于是回来了,本王等你们已经很久了。”

“不知王上这么急着找我们,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皇甫医首先问道。

华安想了一下,正色道:“本王打算在二十年之内,让大晋的人口增加一倍,二位觉得如何?”

皇甫医和李疏渠对视一眼,皆瞪大了眼睛。

“王上,这绝对不可能,人口的增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区区二十年,人口岂能增长这么多,若要增长一倍,至少也需要百年时间。”李疏渠正色说道。

华安闻言,笑了笑,轻声道:“看来是本王好大喜功了,二十年让人口翻一倍,的确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不过,这是本王的目标,目标定的高一些是有好处的,而人口的增加,离不开二位的支持啊!”说完看向二人。

李疏渠和皇甫医对视了一眼,皆有些不知所措,人口的增加与他们有什么关系。

“王上,恕属下愚钝,我们如何能让人口增加。”皇甫医蹙眉问道。

“是啊!王上,我们如何能让人口大规模的增加呢?”李疏渠也跟着问道。

正文第一千零四十九章北伐部署

自古以来限制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无非就是战争、疾病和灾荒,战争的本身会损失大量的人口,同时,还会让大量的百姓流离失所,而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无法正常的耕种,进而会引起饿殍,大量的人口会活活饿死,疾病更是掠夺百姓生命的刽子手,有太多的百姓因为生病得不到救治而死去,灾荒就更不用说了,民以食为天,灾荒的年岁没有粮食,大量的百姓只有沿路乞讨或者活活饿死。

对于战争来说,是可以控制的,以尽量减少对百姓的影响,而对于疾病和灾荒,自然也是可以预防和应对的。

华安让李疏渠和皇甫医前来,就是让他们帮助自己解决疾病和灾荒的问题,从而让人口可以快速的增长。

“生病的人得不到及时的救治,饥饿的人没有食物充饥,会怎么样?”华安看向二人,正色问道。

二人闻言,略微思索了片刻,皆有些恍然大悟,他们终于听懂了,华安的意图是让他们解决疾病和饥饿的问题。

“王上的意思,是继续扩大水利和医馆的建设?”李疏渠开口问道。

华安笑了笑,点头道:“不错,本王就是这个打算,不仅如此,本王希望你们能够多培养一些人才,将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的交给更多的人,以让我大晋可以有更多的医学和水利人才,从而造福社稷和百姓,二位意下如何?”

显然,在这个时代,很多知识都是父子家族相承的,一些有本领的人,不愿意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传给不相干的人,以免让徒弟掌握自己之后,威胁自己家族的利益,这也是为何士族能够长盛不衰的最大原因,因为。他们对知识进行了垄断,除了他们家族的子弟,别人学不到这些东西,为此。自然不具备某些能力。

“王上放心,只要遇到有资质的人才,属下一定将毕生所学倾囊所受,以造福社稷和百姓。”皇甫医正色应道。

“王上,属下遇到得意弟子。也是不会藏私的。”李疏渠正色说道。

显然,他们二人说的话都有些模棱两可,遇到得意的弟子会倾囊相授,那若是一直遇不到资质好的得意弟子,岂不是要将最核心的能力保留了,不过,很多核心的能力都在他们的心里,只要他们二人不愿意,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将其拿走和分享,所以。这件事必须循循善诱,而不能过分强迫,以免适得其反。

华安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