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学霸的三国-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啊,那刘琦在巡视,可城墙上方的布兵虽然不少,却格外的散乱。”法正也掏出他的望远镜,不断的观察着城墙上面的情况。说起来这个望远镜,当真是神兵利器啊。有了这个东西根本不怕敌人埋伏,甚至可以观察清楚敌人的动向,人数等等至关重要的消息。
徐晃看着两个人拿着个小圆筒不住的看着,他有点摸不准这是什么东西?刘璋看到了徐晃的疑惑却是把自己的望远镜递了过去说道:“公明看看……”对于徐晃刘璋一点不担心,这人还是挺靠谱的毕竟是汉旗下长大的好少年。
徐晃接过望远镜学着法正看着远处,稍稍试探之后徐晃手一晃差点把这东西丢出去了。看着手中的圆筒,徐晃大惊说道:“主公这是何物?为何看的那么远?仿佛千里眼?这…这……”这个东西太可怕了,有了这个东西仿佛徒增数万兵力。
刘璋还没说话,法正却是笑道:“公明何须惊慌?此乃我长安工匠所作,此物甚是好用,更是建造简单,可一般人却不懂,唯有主公明白。这工匠之力,当真是可怕,可怕啊。”法正这一刻才有一点明白当初刘璋为何那般对待工匠,无论是火药,还是望远镜,甚至那些钢铁神兵,那一个不是传国重宝?有了这些东西,大业一统又有何难?
刘璋却是笑道:“孝直妄言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大家各有各用的用途,工匠虽强,却不及孝直大才。二者对我而言缺一不可,可有了二者我还需要公明这样的善战之将,不然如何攻伐天下?这个望远镜就送与公明,长安出产不多,就连张任都没有,公明要好生珍惜。”这东西刘璋做出来的不多,马腾拿走了一个,法正拿走一个,剩余一个刘璋拿着此刻给了徐晃。
“主公在过一会儿,那刘琦巡视完就会下城,我且带兵去试探一番……”说着徐晃就收了望远镜,带着十几个人冲到城下,转悠了一圈跑了回来。城墙上面的士兵,就像是看猴一样看着徐晃转悠,甚至连弓箭都没有射几个。
“之前守城的士兵还会射箭,只是我们迅速撤回,后来顶着木板却是收取了万余只箭矢,之后那些人再也不射箭了。”说道这里法正也挺好笑的,这两个月他们在这里赚取了不少箭矢。
刘璋哑然而笑,这算是什么?木板借箭吗?诸葛亮的草船借箭还没上映,自己先来了一次木板借箭吗?随着徐晃回来,城墙的上的士兵探头探脑看了一会儿依旧紧关城门,没有丝毫攻出来的打算,哪怕眼前不过千人,却依旧不想着出击吗?
“主公,下令攻城吧?这些人此刻必然大意。”徐晃得到了望远镜,此刻欣喜异常,忍不住拿出再次观望。这东西对于他们这种武将来说甚是好,纵观大局排兵布阵……
刘璋高举令旗,猛地挥下,后方军营里面开始推出各种器械,两边的步卒立刻列阵。号角声,敲鼓声立刻传遍了整个军营。刘璋对于带着这些东西并不反感,可是对带那么多的旗子就很反感。不过区区千人的队伍,却带着上百把旗帜,这就显得很是多余……
随着刘璋这边开始攻伐,城墙上面的反映依旧是懒懒散散并没有真正的当回事。可是数万人涌到了城墙下面,上面的人才反映了过来,这是要动真格了。一个校尉疯狂的喊道:“快速告知公子啊,那刘璋真的攻城了!”数十架云梯在眨眼的功夫就架设好,几百个士兵已经快要冲到城墙上面了……
一个哨兵飞快的朝着刘琦所在的府内冲了过去:“报……公子,那徐晃率军来攻城了,此刻已经有士兵杀到城墙上面了。”这哨兵说的又快又急……
刘琦突然起身问道:“怎么可能?那徐晃不是在城下晃了一圈已经回去了?为何突然攻城了呢?”早上的时候他还看到徐晃只不过带了几百个人在城墙下面遛马就回去了,怎么一转眼就攻城了呢?
“报……前方徐晃的军营凭空多出数万人马,据探子所报那是益州牧刘璋的人马,昨夜益州牧连夜赶到了樊城。”一个探子急匆匆的冲了进来,甚至都来不及通报。
这一下刘琦大惊失色的说道:“那刘璋不是在和曹操决战吗?前几天不是传来曹军大败吗?怎么突然刘璋就到了这里吗?”根本想不到啊,就算是刘璋意在荆州,那为何要去和曹操开战?难道说和曹操的战斗才是故布疑阵?真实的目的在于麻痹自己吗?父亲已经让一半人马回去了啊,如此之下樊城如何坚守啊?
“消息误我啊,速速给主公传信,樊城告急啊,让各路人马都回来……”刘琦立刻安排,自己抽出佩剑穿上铠甲急匆匆的冲到了城墙上面。
几位守城将领立刻跑了过来:“公子已经打退一波攻城了,可是突然防范之下,我军死伤惨重,更是被那士兵冲上城墙上百人之多,虽然已经杀退可我军死伤过多啊。”猝然之下,上来的士兵杀了不少人,加上远处的攻城器械,更是砸死了千人之多。
“速速清理战场,将守城物资都抬上来,我已经给主公去信了,援军到时候必然会赶来的。”刘琦心里也是苦啊,就算是援军到了又如何?那也不过是疲兵,按照刘璋这样的谋算,他肯定是算准了一切就是要夺樊城啊。
位于城下的刘璋眼色一片惨然,仅仅是刚才的攻城战自己这边就死了上千人。尤其是那些冲上城头的士兵,没有一个活下来。这仅仅是自己第一次攻城,恐怕以后自己会攻击更多的城墙,死更多的人吗?
大汉鼎盛时期五千五百万人口,可是到了三国末期人口区区八百万啊。八百万啊!可见三国时期的军阀混战,到底死了多少人。动侧几十万大军,动不动就灭的剩下了几百骑。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这才是真正的汉末吗?
只不过一场小小的樊城之战,刘璋似乎看到了官渡袁绍战败,七十万大军死的只剩下几百人?那真的是尸横遍野,白骨露野,千里无人烟,万里无村落的可怕景象。之后曹操率军八十万攻打赤壁,在之后刘备率军七十万攻打东吴……
刘璋不知道这些数字是否虚假,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低估了这些数字,可是死的人是真真切切的摆在那里。刘璋回头发现,这里的人似乎认为很正常?不少的士兵甚至还是士气高昂,连害怕的情绪都没有?这究竟是什么时代啊?
徐晃策马过来兴奋的说道:“主公只要这样持续下去,三日之内必然破城。”今日粗略的观察就看到荆州兵死的更多,要知道刘璋这次带的都是精锐,因为之前的承诺,以及实现的照顾阵亡士兵的家人,这着实给刘璋涨了不少的士气。
家人不用考虑,杀敌还可以升官,既然如此为何不拼命?这个时代的家并不是个人而是一个整体,只要家里有传宗接代的人,这些平民之家的人就会敢于努力,敢于去拼命,为的就是那出人头地的机会……
刘璋知道自己是主帅,自己决定了整个军队的气势:“告诉将士们,打开城门的士兵赏赐百金官提三阶。今夜士兵们吃好,明日继续攻城。晚上的时候小心防守,免得敌人袭营。”虽然自己人多不怕,可还是小心为上。
随着周围士兵的欢呼,营中飘满了饭菜的香味,可刘璋却没有什么心情吃饭了。一个人回到营帐内,叹息一声告诉自己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自己是为了能安稳天下,不然世道会更加的艰难的。自己这么做是为了正义,为了明天的太阳……
好好的把自己的恶心了一阵,刘璋就复活了。呸,自己也矫情了,莫非是因为刘表的老婆不漂亮所以自己显得很没有进攻欲望吗?比如说自己打张济的时候就很兴奋,莫非是因为那邹芙很漂亮吗?
胡思乱想的时候李儒却是走了进来:“大人……刚才我看到大人心情不好?没想到这么快就恢复过来了?我听孝直说,大人还不曾折损过这么多的兵马,想必内心不舒服吧?”李儒可是人精,刘璋回来他就看出点什么东西了。
………………………………
一百六十八樊城必须破
李儒在刘璋身上看到很多东西,这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他看似凶残的手段却总是包含着仁慈,比如那烧曹营的时候,那种浇不灭的火是何等的凶残?还有那对援军毫不留情的劫杀,以及明知道自己会珍惜士兵,却还是下令攻城了……
有时候他很不着调,看似没有主公的威严,可他一冷脸的时候,那当真是大权在握。可这个人却不会无缘无故的生气,这么久以来李儒没有看到过刘璋生气,哪怕是粮食被劫,战局不利,都不曾怪过谁,对于手下的话都能认可……
对于自己,刘璋当真是不错了,他并没有哪算那种读书人的偏见。在多次谈论自己的所作所为,他并没有什么厌恶和明显的支持,他只是说各为其主而已。说实话这天下不少人恨不得手撕了自己,可他身为汉室却敢用自己,这当真是可笑。
可这种可笑,以及他对自己的态度,却让将近年迈的李儒很是感概。这人越老就越是喜欢那种活力的感觉,或者说喜欢朝气。在刘璋身上他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说实在刘璋虽然懒,可是对他却很有不错……
这让已经有了老迈痕迹的李儒,心中多了几丝不一样的想法。这番走进来他就看到了刘璋已经调整过来了,这种人最可怕了。他们很难被外界的事物影响自己,能更快的调正自己的状态从而振奋。
“李博士有事吗?”看着李儒来,莫非这老头有什么比较阴毒的计谋破城?
李儒拱手说道:“大人如若损失太多士兵才破城,之后大人会如何做?”像曹操那些人如果死了太多士兵,恐怕直接会屠城,这手法董卓也常用。
刘璋摸着脑袋说道:“怎么可能?我会注意这点的,不可能死太多的。更何况樊城也不是什么大城,只要我这个城破刘表必然惊慌失措,更何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