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兵主-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跑哇!”
不知是谁大吼了一声,黄巾士兵们竟不听渠帅号令,各个乱窜了出去!
那近在耳边的马蹄声,仿佛催命的死神,让这些黄巾军脑海里一片空白,只晓的逃!逃逃逃!
“举马刀!”
黄昌暴喝一声,一刀劈碎了面前的几个黄巾军,打马追了上去!
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一方逃窜无助,一方杀气凛然!
不一刻,幽州骑军就冲破了黄巾乱兵,瞬间拔转马头,又杀了回来!
“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战场上,此起彼伏的大吼声,让绝望的黄巾军看到了一丝丝希望,没有逃走的黄巾军连忙放下了手中乱七八糟的兵刃,全都蹲伏在地上,瑟瑟发抖。
忽而,一片寂静,一群黑色死神静静林立,满是残肢断臂的地面上,投降的黄巾军被赶在一处,不敢动弹。
战争,以幽州军获得初次胜利而告终。
望都城墙上,县令、将校、士兵、青壮,一个个目瞪口呆。
仿佛眨眼间,恶魔一般的黄巾军就被杀败,消失了!
“这就是幽州铁骑?!”
昏暗的天穹下,城墙的拐角处,一黑影呐呐自语。
“大哥。。。”一位身材颀长的人,手执一人多高,杵在地上的长柄大刀,道:“这就是幽州军。”
“厉害呀厉害!那管亥乃是万夫莫敌的猛将,这些天不知多少将校死在他手上,竟被幽州大将十合生擒!”那黑影仿佛在摇头感叹。
“哼,黄昌。。。大哥,小弟也不是吃素的!”
。。。
望都城外十里,密林。黄巾军残兵败将全都躲在这里。
“廖渠帅,如今当如何是好?”
“是啊,管将军被擒,大军失利,折损大半,如何向地公将军交代呀!”
几位渠帅围在一起,颓然,唉声叹气。
“我也不知道。。。”那廖渠帅喃喃道,脸上尽是迷茫。
“幽州军尽是骑军,这里是山中密林,料想不敢追击,只是地公将军那里。。。”
“骑兵。。。山中密林。。。大败。。。”
廖渠帅听着同僚交谈,忽然眼睛亮了起来。
“诸位,我有一记,当能挽回损失!”
“哦?!”
“快快道来!”
“诈降!”
。。。。。。
望都城下,黄昌与望都县令见了礼,正在交谈,这时候,麾下士兵来报。
“禀将军,此次大战,共斩杀黄巾贼三万余,俘虏大将管亥并黄巾士兵两万余,还有黄巾大营中老弱妇孺约八万余。”
“我军损伤如何?”黄昌点点头,继而问道。
“我军没有损失,仅仅轻伤七人。”
“嗯,下去吧。”
黄昌挥退士兵,转脸看着呆滞的望都县令,嘴角一翘,显出一抹笑意。
“呼,幽州铁骑果真名不虚传!”
那县令良久才回过神,真诚赞道。
黄昌谦谦一笑,没有说话。忽然地面又震动起来。
那望都县令一惊,连忙看向远处,又把目光转向黄昌,满是焦急。
“县令大人且放心,那是我后军来临。”
话音刚落,就有士兵来报,说重骑兵到了。
“重骑兵?”
望都县令有些疑惑,跟着黄昌迎了上去,抬眼一看,不由倒吸凉气。
只见这一支大军竟全身裹在盔甲之中,连战马都身披重甲!那一把把重型斩马刀,明晃晃的,在黑暗中,都刺得人心中发慌!
县令犹如行尸走肉,跟着黄昌将大军安排妥当,这才回到城内。
夜间,望都县令设酒宴款待幽州诸将以及帮助守城的仁人志士。
黄昌坐在左首,头一偏,细细瞄了一眼堂下诸人,忽然,眼神定住了。
“长生!”
黄昌的声音将县令都惊住了。顺着黄昌的眼神,一看,竟然是那个今天帮助守城的长须赤面绿色战袍的汉子。
“公义兄,别来无恙啊!”
关羽站起身,举起酒杯示意,接着一饮而尽。
“长生怎在此处?你母亲。。。”
关羽赤面一暗,沉默了片刻,道:“家母年前病重,业已去世。。。”
“长生且节哀。”黄昌见此,不好再提,连忙扯开话题,道:“长生既然离家,为何不来幽州?大人时时刻刻都提及你,甚是想念。”
关羽愣了愣,再看了眼身旁的一人,沉默了片刻,道:“不想恩公仍记得我关长生。。。可惜。。。”
黄昌见此,也把目光瞟向了那人,只见这人二十几岁年龄,面如玉冠,笑意温和,让人颇有好感,只那一双稍大的耳垂,给人一种奇特的感觉。
这人见黄昌看来,抬头给了一个笑容,举杯示意了一下,饮了一小口,那动作神情,十分优雅。
“这位是我结义大哥,刘备刘玄德。”
关羽介绍道:“这位幽州将军,是小弟家乡同好。”
“原来黄将军竟是二弟乡亲,刘备见礼了。”说着,刘备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区别于刚才的优雅,这时又显得豪迈大气。
黄昌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八十三章 失利
酒宴过后,刘备、关羽回到住处,二人同榻而眠。
“二弟,那黄昌怎生在幽州?这其中是怎么回事?”
刘备侧过连,面露好奇。
关羽沉吟半晌,将当初抢亲一事细细道了出来。
“原来如此。”刘备微微点了点头,道:“难怪幽州百战百胜,有黄昌这种大将,也不足为奇了。”
“大哥,此言差矣。”
刘备微微一奇,道:“为何?”
“大哥,黄公义虽然厉害,小弟与其空手对战,自认不敌,但若马战,却也不输于他。但他并非幽州最厉害的人!”关羽道:“当初恩公刘渊以一敌三,轻松将我与公明、公义分开,可见恩公之武艺,堪称出神入化!而且恩公还有一位亲卫将军,想必大哥也听说过,名唤典韦,也是员纵横天下的猛将!”
“哦!”刘备一惊,道:“刘渊竟如此厉害?!”
关羽郑重的点点头。
刘备沉默。
第二日,清晨。
黄昌正在晨练,忽有兵丁来报,说黄巾派遣使者,要见黄昌。
黄昌心下一转,换了身衣服,来到大营主帐。
“小人黄巾渠帅廖化,见过黄将军。”
那人见黄昌进门,连忙站起身,躬身行礼。
黄昌目露奇光,上下打量了廖化一眼,道:“你身为黄巾将领,竟敢独身来我军营,不怕身陷囫囵?”
“禀黄将军,廖化自然是怕的。但廖化有更重要的事,要与将军商议。”
“有些胆量!”黄昌示意其坐下,道:“那你就说说,有何事要与我商议?”
“黄将军乃是幽州大将,幽州之军威,何其强盛,乃我大汉之冠!昨日也是我等不知天高地厚,竟敢与将军争锋,死伤惨重乃是咎由自取。我等渠帅后来商议,觉得与将军为敌殊为不智,愿尽皆投降将军,只祈望能苟活性命即可。”
廖化说着,不卑不亢。
黄昌心念一转,想想昨日战况,也觉得黄巾可能是被吓坏了,确实想要投降。不过身为一军主将,却不能独断专行,须得考虑属下意见,于是让兵丁将廖化带下去,召集了一干千人长、万人长,于大帐中议事。
待得诸将到齐,黄昌便将此事道出,让一干将领商议如何取舍。
“敢问将军是何想法?”
轻骑万骑长站起身,拱手道。
“本将军以为,黄巾军恐怕却是被吓着了。”
黄昌笑道:“昨日一战,砍瓜切菜,这些刚刚放下锄头的农夫,如何能不害怕?”
“不错!”重骑万骑长也赞同道:“黄将军言之有理,只可惜我重骑大队还未曾过过手瘾。”说着,还颇为惋惜的摇摇头。
“将军之言,虽然有理,但末将却有些疑问。”轻骑万骑长却凝眉道:“照将军的说法,这名叫廖化的黄巾渠帅颇为镇定,不卑不亢。末将以为,败军之将前来祈降,绝对不应当如此,所以将军还是小心谨慎,谨防诈降!”
黄昌一愣,忽然回想起廖化那平静的脸,不由皱起了眉头。
轻骑万骑长的话,虽然没有依据,但却符合情理。试想,祈望投降的将领,怎会如那般镇静?面对他这一军主将非但不谄媚祈求,反而不卑不亢,确是有些蹊跷。
“末将不赞同!”重骑万骑长说话了:“他这般镇定,第一,说明这人是个人才,在这种状况下还能面不改色。第二就说明他是装出来的,只为得到将军赏识,投降后好有个出路!”
黄昌一听,觉得也有些道理,这下倒是有些为难了。
“嗯。。。”黄昌食指抚着短须,沉吟半晌,道:“既不能猜测,便做两手准备!”
“如果是诈降,那么最危险的就是接收降兵之时,何况黄巾军尚不知晓我重骑大队的到来。所以接收降兵之时,本将军亲领轻骑前去,重骑镇守大营,做好准备便是。”
“若真心投降,那此事休提。”
轻骑、重骑两位万人将一听,觉得不错,便点头赞同下来。
不一刻,黄昌又让人把廖化带进了大帐。
“廖渠帅,本将军经过思索,决定给你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黄昌慢悠悠的道。
廖化闻言,眼神中激动之色一闪即逝,连忙抱拳谢礼。
“不过,廖渠帅,本将军希望尔等是真心投降,否则。。。”廖化正要走出大帐,闻言身子一顿,连忙走了出去。
。。。
城西十里密林中。
廖化回到黄巾营地,连忙将所有渠帅都叫到一起。
“廖兄弟,如何?幽州军答应了没有?”
诸人俱都磨光炯炯的盯着他。
廖化叹了口气,默然半晌,才道:“幽州黄昌已经答应,明日就来接收军队。。。”还不等诸将高兴,廖化接道:“不过这人十分警惕,可能已有些察觉了。。。”
“啊?”
诸人面面相觑。
“这该如何是好?”
廖化见了,不由更是叹息,这黄巾之中,却是没有那智谋出众的将官啊!
“大家不必如此忧心!”廖化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