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书生-第5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皱了皱眉,说道:“或许,这本就是朝廷故意如此?”
“故意如此……”有人冷笑,“为何偏偏选了他们?”
再看看周围众人的表情,才发现和他们进门的时候,全然不同了。
张姓老者一回到家中,便有一男子从里面迎出来,急切的问道:“爹,怎么样了?”
张姓老者瞥了他一眼,“什么怎么样?”
男子焦急道:“《氏族志》啊,我们张家……”
张姓老者摆了摆手,说道:“你去安排一下,今晚府中大宴,让他们都回来,一个都不许缺。”
“啊?”男子疑惑的看着他,一脸大惑不解。
“对了……”想到了一件事情,张姓老者挥了挥手,说道:“书院在平阳要用的那几地,捐了,统统捐了……”
“捐了?”男子闻言大惊,问道:“爹,这不是和那些人都商量好了,此事我们绝不退让……”
“你懂什么!”张姓老者瞪了他一眼,说道:“我说捐了就捐了,别的什么也别问,去忙你的吧……”
张姓老者大步离去,年轻男子呆立在原地,许久之后,才心事重重的转身离开。
同一时间,京都之内的另一处府邸。
刚刚回来的卫方对管家吩咐道:“快,马上传信去云州,就说我卫氏在《氏族志》上的排名上升到了三等,让他们千万不要为难京都过去筹建书院的人,并且要多多帮衬,违者,家法伺候!”
卫家相隔不远处,通州苟氏在京都的主事之人也在吩咐下属。
“一路上都不要休息,给我连夜赶往通州,告诉那些富商,能捐多少就给我捐多少,谁要是丢了我通州苟氏的脸,就不要怪我不客气!”
同样内容的消息,一日之间,从京都便传出去了数道。
“张家,卫家……,这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崔家,家主崔清泽一脸阴沉,“此事本就只有众人齐心才能做成,若是有人松懈,其他人的所为,便会被天下人看在眼里,相较之下,岂不是会遭万人唾骂?”
身旁,崔家二号人物崔清河摇了摇头,说道:“已经不止是张家卫家这些人的事情了,此次氏族志的修纂,陛下的态度,根本就让人猜不透,此时最终的排名未定,各大家族之间互相猜忌,甚至有人已经主动向朝廷示好……,这一次,是我们疏忽了。”
……
“这本就是最简单的离间之计,我不信他们没有人能看出来,能有用吗?”长公主看着李易,皱眉问道。
“看出来又如何,看不出来又如何……”李易将一个小竹筐从厨房拿出来,取出一个洗好的苹果递给了永宁。
“寿宁,小环,端午,过来吃苹果了。”
小环陪着两个小姑娘在院子里玩,李易向她们招了招手,一人分了一个苹果。
王家送来的苹果,皮薄肉厚,香甜可口,味道是十分不错的。
从框里拿出来最后一个苹果,“咔嚓”咬了一口,才看到长公主抬起来的手,将其递过去,诧异道:“你也想要吗?”
“不要了!”李明珠瞪了他一眼,心中微怒。
“你看,道理是一样的,小环她们能吃到苹果,唯独你吃不到,你就不高兴了……,他们吃不到的,可不只是苹果。”
李易看着她,将那只苹果一分为二,把没咬过的那一半递给她,说道:“所以,原因不重要,过程不重要,结果才是重要的。”
李明珠咬了一口苹果,若有所思。
李易拿着手中的半个苹果,翻来覆去的看了看,也没有发现自己刚才咬那一口的痕迹,抬起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对不起,刚才递错了,能不能……”
发现她手中的半个苹果已经多了一个齿痕,摆了摆手,有些嫌弃的说道:“算了,算了,我不要了……”
正文 第两百八十九章 动不如静
“我跟你说,要说这苹果,还是王家的好吃……”
李易啃着缺了两个口的半个苹果,将一封纸笺递过去,说道:“平阳张氏,通州苟氏,云州卫氏……,这几大家族,已经派快马回去了,此次朝廷给他们了足够的优待,想来他们应该知道该怎么做。
至于其他人,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张氏、卫氏这几大家族,在众门阀中的位置很微妙,少了他们,便不成铁桶之势,若是再执迷不悟,有了那几大家族在先,民间的舆论,他们就承受不住。”
李明珠看着他,思忖了片刻之后,认真的说道:“进宫的事情,你真的不考虑考虑了,权力,财富,荣华富贵……,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
“不考虑。”李易摇了摇头,斩钉截铁。
权力,财富,荣华富贵……,说的他现在没有一样,这个邀请没有一点诚意,根本没有考虑的必要。
公主殿下咬了一口苹果,说道:“不知道接下来,他们还有什么动作……”
“不管有什么动作,接着就是了。”李易将半个苹果核扔掉,拍了拍手,说道:“有动作才好,如果他们都安安静静的,倒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下手。”
不管是余家为难还是此次的豪阀之乱,亦或是之前的种种,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从对方作死先开始的,真要让他去主动的设计和针对,反倒会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没有如今这样简单省事。
不过,接连吃了这么几次亏,蜀王还在蜀州窝着,他们在京都或者其他地方也吃亏不小,想来应该会安稳一阵子,如仪快要生了,李易也不想在其他地方劳心劳神,如果他们能让自己安安稳稳的过完这个年,来年下手的时候,要不要轻一些?
……
崔家家主崔清泽放下一纸信筏,说道:“宫里传来消息,娘娘说,近几个月,宜静不宜动,只需多多留意长公主那边便可。”
“长公主近些日子在朝政上的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她在处理政事之上,可是比当初的陛下还要谨慎。”有人皱眉道:“再说了,她从各部调过去的那些人,又有哪一个是简单之辈,就这样等着公主出错,怕是最下乘的的方法了吧?”
崔清泽又何尝不知,这是最下乘的方法。
然而他们动也动了,可越动,损失就越大,这才不到一个月的功夫,余家没了,好不容易联合起来的世家,也因为一本破书,变的人心涣散,心思各异,长公主或者说那李县侯,见招拆招,手段精准狠辣,他们又怎么敢再次出手?
没有绝对的把握,他是不敢再有任何的轻举妄动了。
细细的算下来,这两年的时间,蜀王一系的实力折损了多少,他根本不敢细算,没有夺嫡之争,也没有派系互攻,局面怎么会变成如今的样子?
这几日心中细细思量之后,他的心中,对于某件事情,自信首次不足十分。
“总之,这些日子,都安稳一些,家中的子嗣,也要多加约束,不要让人拿捏到什么把柄……”崔清泽站起来,有些烦乱的挥了挥手,“今日,就到这里吧。”
崔家家主开口,堂内众人纷纷起身告辞。
走出崔府的时候,曾仕春脚步顿了顿,说道:“陈兄今日可还去杨柳巷?”
“同路。”陈冲踏出崔府大门,微微点了点头。
看着二人的身影远去,终于有人忍不住,疑惑道:“曾家和陈家,什么时候走的这么近了?”
“从未听过他们两家有过另外的联系,真是奇了……”
众人心中一团疑惑,但却也并未太过在意,毕竟两家都属于蜀王一系,便是真有什么和平日里不一样的联系,也不是一件不可理解的事情。
依旧是杨柳巷中的茶馆。
曾仕春从袖中取出一张纸笺,递给陈冲,说道:“这是我整理的,近两年来,朝中所发生的大小事件,以及蜀王一系在这些事件的中的得失,陈兄不妨看看。”
陈冲看了他一眼,目光才望向了手中的纸笺。
“崔家在朝堂上数十年的布局,在这两年间,几乎被毁除大半,蜀王殿下如今的优势,不过是他是崔贵妃所出的皇长子……,他也只有这一个皇长子的身份了。”
曾仕春目光略有飘忽,缓缓道:“可惜,包括崔家和贵妃娘娘在内,所有人都被这一个身份蒙蔽了双眼,他们似乎忘记了,最终决定此事的,还是陛下。”
“陛下对于蜀王的态度,实在不是对待皇长子的态度,虽然殿下做的那件事情实在是太过糊涂,但他被遣蜀州已有一年时间,陛下龙体有恙,宁愿选择长公主,也不将殿下召返……,曾某实在是想不通。”
“得失……”陈冲将纸笺放下,嘴角扯了扯,说道:“怕是只有失,没有得吧?”
……
李易将陈家三小姐从院内送出来,说道:“大概还有一个多月,太医令每隔几天都会为她把把脉,昨天刚将檀印大师请过来看了看,一切都好,您不用挂怀。”
这些日子,他来这里的次数极少,但每次都会碰到她。
“那就好。”陈三小姐笑着点了点头,看到巷口处的人影,说道:“时候不早,我回去了。”
李易看着陈冲和她离开,目光转向了站在一旁的曾仕春。
“上次见到秦尚书,他还说户部事务繁忙,公主殿下又抽走了一人,有些忙不过来……”李易看着他,疑惑道:“曾侍郎每天都有如此兴致,看起来,不像是很忙的样子啊。”
曾仕春微微一笑,也不在意,开口道:“我这一次,是特意等李县侯的。”
“等我?”李易诧异的看着他。
曾仕春看着他,向一旁伸了伸手,说道:“不知李县侯方不方便茶楼一叙?”
曾家是坚定地蜀王一系,和他虽然谈不上是生死大敌,但也绝对不是朋友。
非要扯上什么关系的话,那就是他吃了自己一顿饺子没付钱的关系。
长安县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