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书生-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年朝廷对于新科进士的任命还没有下来,说明他不是和他们同年,虽然他们迟早也会走上这条路,但至少现在还不是,众人看看崔延新……这他娘就尴尬了。
这一次,诸位大人们恐怕也不会站在他们这一边。
宛若卿看着李易,心中既惊又疑,他什么时候入仕的……莫不是在骗这些人吧?
若是在其他场合也还好,但今日可是有不少大人在场,必定蒙混不过去啊……
“呵呵,李县尉第一才子之名,果然名不虚传,只是这“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到底是何意?”董知府看着他,笑道:“本官倒是好奇,李县尉心中到底有何忧虑不便多言,今日不妨说出来,不用担心冒犯到谁,我景国学子,不以言定罪。”
董知府此言一出,场中顿时安静下来。
他的这一番话,透露出很多信息。
李县尉,第一才子……,再之后,便是这首词中所透露出来的愁绪,到底是何愁?
董知府一句话将崔延新之事揭过,也没有人再去关注刚刚站出来的江子安,新科进士们疑惑这“第一才子”到底是怎么回事……,董知府好像和他很熟的样子,他们刚才的举动会不会让董知府不满……
刘知县和一些品阶较低的官员大抵想的也是这些,但冯教授以及董知府身边的几人,却深知董知府的话绝对不止这么简单。
再一细想刚才那首词,心中顿时了然。
忧国之情,欲言难言,是在忌惮着什么吗?
莫非,他是在借此抒发对把持朝政守和一派的不满?
此时,冯教授看向李易的眼神,首次的发生了某些变化。
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突出渲染一个“愁”字,并以此为线索层层铺展,感情真挚委婉,言浅而意深,若是一个受排挤打压,报国无门的忠君之士发此忧愁,还情有可原,但他分明无心仕途,不愿为官,何故会有此愁?
细细品读,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是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的愁苦,不愿入仕,是因为不愿为守和派所用……
而那“不能做官的顽疾”,怕也是出于此才产生的托词。
难怪董知府对他另眼相看,如果真是这样,那他的愁,便是愁到了董知府心里啊!
原来一直以来,都是自己错怪了他!
冯教授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羞红之色,此等情怀……,自己,远不如他啊!
而此时,李易心中还在郁闷,这哪来的小官怎么这么多事,他自己都不知道愁在哪里,拿出这首词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打那连女孩子都欺负不要脸进士的脸,哪里想过这么多?
连冯教授都没说话,一个学官总是插什么嘴,没看到冯教授脸都气红了吗?
“李县尉,董知府问你话呢……”
虽然刘县令很忌惮李易的“背景”,但一直将董知府晾在那里也不好,见此小声的开口,提醒于他。
“什么,董知府?”李易脸上表情一愣,小小学官摇身一变变成知府,这个弯拐的太急了,让他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
正文 第一百六十九章 王爷有请
“哈哈,为赋新词强说愁……,我就知道,得罪他的人没有好下场……”
小楼之上,也不顾皇帝和皇后娘娘都在这里,李轩毫无风度的大笑起来。
一首诗词就能将人气晕的事情,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此刻,他不由的又想起来那日中秋诗会,在锦绣园中,那什么庆安府第二才子主动挑衅,等到李易的词写出来,那些所谓的才子全都不说话了。
可惜自己刚才没有在下面,否则,想必感触会更深一点。
心中打定主意,以后定要从李易那里要来几首诗词备着,遇到合适的时机,也像这样扔出来,瞬间震慑全场,那种感觉,一定会痛快到了极点。
“轩儿,不得无礼!”
陛下和娘娘还在这里,见他丝毫没有世子仪态的样子,宁王忍不住训斥了一句。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有趣,有趣,常德,派人去将他召上来。”没有想到在花园巧遇的投缘年轻人和皇室有这么多的纠葛,景帝心中也对他极为欣赏,心中有些恶趣味的想要看看,当他知道自己真实身份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说完这句话,他忽然微不可查的皱了皱眉头,胸口沉闷的感觉再次出现,呼吸再次变的困难起来。
不过,这种情形,他几乎每隔几天就会经历一次,此时也并未太过在意。
楼下,李易刚刚从刘县令的口中得知,刚才那个没眼色的好奇小官居然是庆安知府,心中惊诧之后,定了定神,行礼说道:“回知府大人,下官没有什么忧虑的,就是随便发发感慨而已……”
随便发发感慨?
听到此语,崔延新只觉得热血再次上涌……
就算是董知府听到这句话,嘴角也不由的抽了抽,上次自己没有亮明身份,他随口敷衍也就罢了,这一次,当着大小官员的面……敢不敢再认真一点?
董知府正要再次开口,有一王府的下人走过来,说道:“李公子,王爷有请。”
王府下人口中所说的王爷,自然就是宁王了。
众仕子官员闻言,皆是一愣。
王爷请李县尉干什么?
然后,他们又意识到了另一个问题。
一个小小的县尉,如何有资格参加王妃的寿宴?
就连董知府,对于此事也稍有意外,陛下御笔亲封,公主和宁王都对他……,难道这李县尉也不简单?
唯独刘县令心中没有任何的奇怪。
宁王算什么,就算是刚才那下人说的是“陛下有请”,他也不会有丝毫的意外。
毕竟,刚才那一幕,他可是亲眼见到的。
“啊,宁王请我做什么?”
作为当事人的李易,也是完全摸不着头脑。
“这个小的就不知道了,李公子还是快些和小的过去吧,不要让王爷久等。”那下人催促说道。
李易转头看向了宛若卿,还没开口,董知府便摆了摆手说道:“快点过去,本官保证,你走了以后,不会再有人为难这位姑娘。”
“若卿姑娘既然身体不适,就早点回去歇息吧。”
知府大人的话可信度还是很高的,李易对宛若卿说了一句,然后才跟着那下人离开。
走在路上的时候,心里还在想着,莫非是李轩最近想上天想傻了,宁王要找自己算账?
想想又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毕竟经过他无数次的验证之后,对于李轩的心里承受能力还是很有信心的。
想不通的事情就不去想了,好歹他也救过王妃,堂堂王爷,应该不会忘恩负义,恩将仇报才是。
“李公子,王爷就在楼上,你自己上去吧。”
那下人带他绕了一圈,李易有些奇怪的看着这栋小楼,再看看那下人,眼神顿时有些怪异了。
这栋小楼分明就是刚才他们身后那栋,刚才转个身就可以从前门进来,这货带自己绕了一大圈,从前门绕到后门……,这不是神经病吗?
不和神经病计较,走进小楼之后,看到的是一排排手持兵器的护卫,心道这宁王的排场还真大,在自己家都不放心,沿着楼梯走上去,门口的两个护卫在他身上搜了搜之后,才放他进去。
“安溪县尉李易,见过王爷!”
李易走进去之后,先躬身行礼。
读书人只跪父母、君王,王爷比君王低一级,只需要行两拜礼即可。
拜完之后抬头,看到房间里面的几道人影,表情微微一愣。
除了那个只在画像里见过的宁王之外,房间里的都是熟人。
正在对自己挤眉的李轩,冷冷看着他的李明珠,刚才在花园里面请自己吃饭的那位大官,以及他身后站着的棺材脸老者。
李易心中暗叹,果然是大官啊,能和宁王坐在一个桌子上吃饭,最起码也得是正一品吧……
然后,他就看到那正一品的大官,忽然捂住胸口,呼吸急促,脸上浮现出痛苦的表情,下一刻,整个人便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皇伯伯!”
“皇兄!”
“父皇!”
“陛下!”
……
……
房间里面的几人同时色变,响起了几道惊慌的声音。
名为常德的老宦官速度最快,身影一晃,便在眼前消失,在景帝倒下之前,将他扶住。
“来人,快,快传太医!”
当今天子患有喘疾,无论在哪里都有太医跟着,哪怕是瞒着满朝文武微服私巡也不可能不带太医,他话音刚落,门外便传来回应,两道身影向着楼下狂奔而去。
已经被所有人忽视的李易,呆呆的站在房间里面,一脸懵逼。
皇兄,父皇,陛下……
这称呼………………刚才在花园里请自己吃饭的,居然是皇帝?
“不好,陛下的脉搏没有了!”那老宦官两根手指搭在景帝的手腕上,脸色大变,立刻伸手掐他的人中。
你妹啊,脉搏没有,心跳都停止了,你掐人中有个屁用!
李易见此,心中暗自嘀咕。
即便是稳重如宁王,此刻额头上也是冷汗直冒,如果皇兄在宁王府出了什么事情,满朝文武可不管他是什么宁王,指不定一个“弑君”的罪名就扣下来了。
看着那老者掐的起劲,李易最终还是忍不住走过去,说道:“你这样掐,没用的……”
“滚开!”常德这会哪还顾得了什么,连头都没抬,怒声说道。
李易心中微恼,但想到他此刻恐怕也是着急,情有可原,并未太过在意,便在这时,李明珠一把拽住他的胳膊,向来淡然的脸上首次出现了极度焦急的表情。
“你有办法?”
对于李易的种种神奇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