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霸世唐朝 >

第95章

霸世唐朝-第95章

小说: 霸世唐朝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官员也是呵呵赔笑连连称是,然后一个个夹起自己桌前的点心往嘴里塞,装着饿极的样子也不再说话。阳林也不担心他们吃夹食了,一边拿着李泰桌子上的点心小口品尝,一边劝大家多吃点。这顿本不知道是什么气氛的宴席被阳林这么一搅,没多久诸位地方官就纷纷告退了。

    “小林子,你说我求父皇将我的封地从晋阳换到汴州他会同意吗?”李泰到底是年轻了些,身边也没有老辣的人手辅助,全然不知阳林已经洞彻了他的心思,不过这小子也算是有些战略眼光,汴州水路四通八达,且居于南北东西的中枢之地,如果想造李二的反,这里几乎是最佳位置,只要在这里驻一军,可以彻底切断江南,河北等各地往来洛阳长安的军队或物资,不用说阳林也知道没有到场的蒋方肯定是李二的死忠,李泰这点小心思,成功的可能几乎为零。

    “青雀,你知道藩王镇四夷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和藩王把持交通命脉对国家的危害性吗?不是我打击你,汴州不可能成为任何一个皇子的封地,就算陛下有一天老眼昏花了,朝臣也不会允许陛下这么干的,所以你千万不要在陛下面前提起这件事,这样只会让陛下觉得你是一个欺他无知的白痴。”阳林没了吃糕点的兴趣,他没打算去谁那里告李泰的状,他还只是个孩子,阳林从不在私下的场合没大没小的直呼李泰的字号,只要喊字号了,就说明所说的事情非常严肃了。

    有些垂头丧气的李泰点了点头应是,刚才也有官员提出过阳林这样的见解,他们也认为不太可能,不过李泰就藩的时间还有两三年,只需要运作一番,未必就不能留在中枢之地,河北有李道宗坐镇总领军政,如果李泰去晋阳就藩,就几乎成为了一个无权无势的闲散王爷,比吴王李恪都不如,至少在江东,刘弘基对地方的控制力没有常年征战的李道宗强。

    小官小吏们攀附一个王爷也就是想捞些利益,混个升官发财而已,阳林不觉得他们真的能翻起什么浪来,李泰有争位的心思阳林在没穿到唐朝来的时候通过影视剧也知道,之所以把他拴在文工团的裤腰带上就是想变着法的打消他的心思,看来还不太成功,需要继续努力。

    汴州城的消费能力果然不输洛阳,第二日的汇演召开之后获得了全程老百姓的赞扬,有了前面洛阳城的经验,阳林自然觉得有必要加开一场,于是船队两天的零散销售额达到了三十万贯,同时还兑换到了三万多石的粮食,汴州水路发达,粮食自然也充足些,这倒是在阳林的预料之内。

    组建超级市场的商务会议第三日的时候在文工团的大船上召开了,谈的比较顺利,蒋方代表汴州城官方入股十万贯,并且亲自担任超级市场管委会主席,这恐怕是收到了李二发出来的通告的结果,阳林同时也收到了李二派快船送来的信,关中爆发了洪灾,不过由于阳江枢纽工程疏通了长安八水,倒不是太严重,只是各地都报上来有蝗灾爆发的迹象,阳林去年所猜想的事情要变成了事实了。

    “好在老子没给皇帝凑出春耕种子的钱,不然还不知道要白洒出去好多,刘三虎,我给你一艘大船,四头犍牛,你给我日夜兼程押送着汴州换来的粮食往长安赶,回去之后第一件事情是通知七婶,把鸡鸭养殖厂里的鸡鸭全部给我赶到田里去放,别喂它们一粒粮食,以长安城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她知道该怎么干的,如果灾情严重,你就把我的这句话带给陛下‘蝗虫把人的粮食吃了,人就把蝗虫吃了。’”阳林唤过了护卫小队长刘三虎紧急交待道,同时一封给李二的信又塞到了他怀里。

    长安城里的李二其实才刚刚收到阳林从洛阳发回去的第一封信,他颁给个州府全力配合船队销售商品的旨意是在船队出发之前发出去的,蒋方深刻的领会到了他旨意的含义,也落实的非常好。李二案上这封信里几乎都是阐述着超级市场的运作和给朝廷带来的好处,同时提到了东西十大厂的生产和原材料培育地不应该仅限于长安,必须要在其它各州府发展分厂,并且还有一条特别让李二觉得荒谬的要求,让他下旨命令整个关中之地不许吃鸡鸭,并且都将家里圈养的鸡鸭赶到田里去放养,直到今日接到周边几个都没有什么人烟的州县上报说有蝗灾爆发的迹象,李二才开始正视这个问题,于是紧急的颁布了旨意。

    汴州的零售和批发交易进行的很顺利,两天下来,交易额度比洛阳还高出来几万贯,粮食更多了两万多石,阳林又分出几个人留下来协助指导蒋方和一群商人们修建管理超级市场,之后就下令船队继续向下一站开进,时间不能多耽搁了,现在已经到了四月天,最迟六月的时候阳林要运送一批稻谷或小麦粮种回长安,希望在抗击过蝗灾之后的关中百姓能通过一季晚稻来缓解粮食危机,同时他又去了一封信给制药厂的孙思邈,让他停止向外地商人出售中成药,大量生产防疫消毒的药物,钱财和药材都不是问题,陆续的会有人给他送过去,所以汴州城又多了两艘押运药材和钱财的货船驶向长安。

    沿途的陈留县和雍丘县只是两个千余户规模的中县,阳林只分派了几艘货船停靠下来销售货物,本部带着大队伍直奔下一站宋州,那里是李二与王世充大战的旧地,同时也是关系着大唐未来国运的一处战略要地,将唐朝推向衰败的安史之乱就止于宋州,阳林不管它现在是个什么样规模的州府,都决定在这里停船进城看一看,也好等等在陈留和雍丘分出去的两拨货船。(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二章 水匪

    

    李二与王世充在宋州城前的一场大战还没过去多少年,这座军事堡垒型的城池还有几分战火留下的痕迹,不过只要是大运河沿岸的城市都不会荒凉到那里去,宋州刺史是出生军伍的耿焕,从李二对洛阳和宋州的安排可见他对整个大唐的战略布局是一环扣一环的,中原之地若有叛乱生,肯定会被他的布置卡在一个很有限的范围之内。

    与汴州相同,阳林拒绝了地方官的宴请,而是反请他们上船美美的吃了一顿长安美食,耿焕早年是李二的近卫,与李承乾兄弟还是熟识,三杯下肚就开始拉起家常聊起了往事。李泰显得尤其热情,阳林心想着这家伙不会看到汴都没什么希望,又把主意打到了宋州吧!这里同样是水上要塞,如果能有一军从此地出,南下割据江南,北上进取河南河北,也是个起事的好地方。

    正当阳林的精神思想在打着岔的时候,一个跑的气喘吁吁的军卒跑过来报告,运河上游漂下来许多浮尸,请刺史大人前去查看,耿焕喝了几杯白酒显得有些微红的脸顿时一沉,正喜庆的头上出了这么一档子事,让这他这种纯军汉顿时就骂了娘,不等他幺五喝六的前去查看,浮尸已经从船队的后头飘到了饮宴的文工团大船这边,断断续续的,还真有不少。

    “来人,封锁运河,将尸体钩起来看看。”阳林果断的下达了命令,不一会就有船队的护卫抄起了船上的大钩将漂浮过来的尸体从水边钩住,向岸边拖去,阳林阻止了船上的大批人马靠近尸体,用一块制药作坊的工人才会佩戴的白纱口罩罩住了口鼻,这才跟急急赶来的仵作一同向岸边走去。

    即便是做好了严密的防范措施,阳林也不敢随意的靠近那些被钩起来的尸体,直到仵作确认这些人不是死于疫病阳林才敢走近了看看。

    “咦。火枪打出来的伤口,仵作,将这死尸的伤口处给我切开。”阳林心中有股不好的预感,火枪手他的护卫队所独有,分流到陈留和雍丘的货船恐怕遭到了劫匪的袭击。

    果然,仵作从伤口里掏出了火枪的钢珠弹,阳林又赶忙问道:“这些人死了多久?”

    仵作按了按早已被水泡的发涨的尸体回道:“大概两天左右。”

    得了答案的阳林转身就走,以现在运河里水流的速度,两天时间恐怕不下一两百里路程了,阳林必须尽快的派战船逆流上去查清楚情况。那些船员的性命很重要不说,十几船的货物和水轮船动力系统的价值可是超级巨大的,现在上游还没有货船下来,证明船还在上游。

    “大哥,不好了咱们分出去的船队恐怕遭遇了劫匪,这些尸体多数是被火枪打死的,我们现在得派船往上游寻找船队。”一听说有土匪,李承乾来了精神,耿焕更是火毛三丈。当即清点了宋州三百府兵要一同前往,阳林看了看宋州的战船,不好意思的摸了下鼻子,这东西在春水涌动的运河里。把船夫划断气了也只能跟鬼爬一样,阳林只得借了两艘货船给他们,同时,本来打算亲自去一趟的阳林打消了前去的念头。十几艘货船的护卫虽然只有几十人,但火枪和快船可不是一般的水匪能对付的,从飘下来的过百具尸体上来看。貌似劫匪吃亏的可能性更大。

    “有大哥去就行了,我还是留在这里继续主持商品展销会的事情吧!”阳林做了个拜拜的手势道,李承乾也认为应该是这样,渭水一战他执掌的破浪号可比阳林的乘风号杀敌多的多,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让宋州的府兵开开眼。

    “哗哗哗。”

    李承乾自封的承乾号落了帆,同时落帆的还有载着三百府兵的两艘大货船,李泰不顾阳林的劝阻登上了承乾号,他很想亲身体验一下大哥一直自吹自擂的水战是怎么回事,阳林和一干宋州的官员还要安抚围观的百姓和船队的事情,对于没有什么悬念的战斗他并不担心,倒是水匪一事一直是阳林欠缺考虑的地方,连繁华的汴州和宋州段运河都出现了水匪,那错综复杂的洪泽湖会是个什么景象?

    李二曾经跟阳林说过,大唐水军对南边各大湖区的控制极低,只能勉强保证漕运,现在看来,想要保证各州前往长安进货的商船的安全,南疆巡抚船队恐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