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霸世唐朝 >

第259章

霸世唐朝-第259章

小说: 霸世唐朝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吗?这才只是我大唐盛世刚刚开端而已,数十年后,百姓们的生活再上几个层次,就更没有人会无聊的没事干造皇帝的反了。”阳林举例道。

    “军政法,相互制衡,相互依赖。驸马爷果然是天纵之才,下官佩服,不过驸马爷这个政治理念却是基于每个人都懂法守法的情况下,要知道,即便是现在,我大唐读书识字的人也还不到一成,而这一成人里,完全懂得大唐律法的人又百不足一,又如何做的到让人人懂得繁复不堪的律法。如此,驸马爷的设想不就是一纸空谈?”沉默了良久的张谏之突然开声道。

    “倒不至于说要人人都完全懂得法律。懂得一些基本的民事律法就行了,而你说的文盲的问题,则正是我们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长安书院的建设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各类教材的编写也已经完毕,除了师资力量还有些不足以外,其它基本已经准备妥当,而这间有史以来科系最全的学院将会面向全大唐招生,其附属学院也将会在各个州郡蔓延,不论男女。到了年龄均能入学,而通过考试,就能到长安书院来接受最高等的教育,除了才艺类入学标准不一以外,其余如小学,中学,高中的基本教育必须完成,大学开始选修,而更高等的研究生,博士生,得根据大学学士学位之后,根据个人的研究,成果来评定,这里,则要求各地的学院也同样有小,中,初中,高中等各级的划分,而学士学位,则必须要长安书院的认可。

    所以,最初的两年内,长安书院分校将会在所有州级以上的城市开设,五年以内,所有县级以上的城市都必须要有,十年内,细化到乡镇。我们的目就是二十年后,也就是一代人之后,扫除所有文盲,做到人人都识字。”

    阳林的话铿锵有力,但在场就算是皇帝李二,对阳林构建的蓝图也持保留意见,读书在古人看来是需要天资的,而且他们有根深蒂固的认识,就是大多数人对读书是没有天赋的,毕竟,笔划繁多,造型怪异的汉字,就算拿到后世给成年人学,也是有不小难度的,更别说古人喜欢用简短的几个字包含万千寓意,脑洞不够大的人,还真是很难学,不过阳林在教育王家村的原住民和收养的那些孤儿的时候基本应用了后世的教育方法,虽然并没有很系统,但他们之中现在能用于初中以下教育的人至少不下于百人,至于高中和大学的课程,其实长安书院开张以后的三年以内是不需要担心的,阳林要求这些即将上岗的老师一边教的时候还要一边学,而能教他们的,就只有阳林本人,古月刀文以及神人族的几个长老少数几人了,等到长安书院诞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时候,这些老师基本可以胜任教育他们的工作了,毕竟这些人是从小就接受阳林氏教育的人,接受能力不可同日而语。

    “这个,恐怕亦不能如驸马爷所愿吧!人有所长,有些人天生的就只适合种地干农活,或者习武拿兵器打仗,让所有的人都去读书,那谁来生产种植,养活这些读书人?此路不通啊!”张谏之稍微一思索便摇头道,人人读书这种构想不是没有前人想过,可是稍微想一想就不得不摇头,古人生产力低下,一个农夫一年到头在地里爬,也未必能养活多少人,所以农民的比例在任何朝代就是占据总人口八成以上的,虽然大唐现在国力充沛,但也绝对支撑不起人人都放下锄头去读书,这样会造成生产阶层断层,只能算是想象化的东西。

    “读书当然是靠自愿了,而我说的,是让到达了年龄的新生儿入学读书,并不是让所有的农民都去读书,况且,读书可并不是让他们都变成没有生产的书虫,十年前王家村收养了百多个在蝗灾中变成孤儿的孩子,这十年里,他们基本天天都在学习进步,而他们的产出,可以说是大唐生产阶级里面最大的一拨人,说老实话,我都有些舍不得叫他们放下手中的产业到书院来教书,但是大唐的发展即将到达一个瓶颈,需要更多的人才,所以我不得不作出调整,要知道,长安书院首批投入的三千万贯资金,就是他们这两年挣的。”

    “咝。。。。。。”

    阳林的话刚说完,宴会厅内便是一阵倒抽凉气的声音,难怪阳林敢放这么大的口气,要在几年之内将长安书院的分校开遍所有州郡,原来长安书院光首批的投入就是三千万贯,这是多么惊人的资本?国库全年的收入也不过如此,只是拿出来建学校的话,这绝对是巨款了,至少现在大唐皇宫的造价,还不到这的十分之一,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只是阳林在占据了六坊之地的长安书院的投入而已,里面巨大的校舍,新式教学设备,无疑都是阳林花重金打造的,甚至,在校外还有一些产业园区,供各个不同的院系使用,而州郡的分校,则将会由东西十大厂在各地的经销商初步捐建,由社会资本与官府力量相结合来建造,至少在硬性资本投入上阳林不需要花费太多,头疼的只是师资力量而已。三到五年,之内,她至少要培育上百初中,乃至高中以上水平的新生出来任教。

    “早就听陛下说过,驸马爷出手必是大手笔,三千万贯的投入,面向全国的教育升级,果然是超级大手笔,不过下官还有一事不明,这么浩大的教育改革,驸马爷凭什么会认为能够实现,难道驸马爷已经做过论证,或者实践?要知道,农家孩子如果不打小学习耕种,下地劳动,会给他们的家庭增加很大的负担,而各大氏族阶层,为了保持自家读书人的优越性,也会反对驸马爷办学,这中间受到的阻力恐怕不小,再有,如此庞大的投入,对于朝廷来说只是有可能多了几个可用的人才而已,如今大唐已经人才济济,可以说并没有多少好处,您有必要花大力气去推行它吗?”

    李义府经过最初的愣神了之后提出自己的意见道。他虽然知道长安书院项目完全是由驸马府主导,但是当阳林说出三千万贯的时候,他的小心脏还是噗通噗通的剧烈跳动了好半天,一般百万贯级的账目都是国家级的项目了,千万贯级别的项目大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过,连东西十大厂和天上人间大楼这种举世瞩目的项目加到一起也没有上到千万贯,阳林居然在一个项目上投入三千万贯,而且还是驸马府独资,要知道,一个人可以慷慨的拿出三千万贯来做一个项目,那他的全部资产得多有钱?富可敌国这个词已经不足以形容,应该说他比国家还富有的多,那什么七宗五姓,在他面前简直就不算个屁。

 第277章 钢甲巨舰

    “所以说,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你们模仿不来。”阳林很臭屁的一仰头,摸了摸自己的长发往后背一甩,拉风的道。丝毫没察觉到自己肿起的嘴唇让他这个耍帅的动作有多滑稽。

    “狗屁的烟火,你也就是钱多了作的而已,不过这位李小子所说的这几点那都不叫事,就这点事天授还解决不了,他就不算是我的徒弟了。”

    阳林还没有享受到众人崇拜的眼神,就被一个不屑的声音打断了,也只有古月刀文这样的人敢在天授驸马府这么臭屁的说话,这丫的洗漱一番之后就近穿上了一身阳林的衣衫,怎么看怎么觉得不伦不类,因为那是阳林在府里睡觉时才会偶尔穿一下的T桖衫。

    “那是,那是,古月先生的铁甲巨舰一出,整个世界都将为之震惊,可以说,大唐未来几百年之内的国防无忧矣,来来来,先生请上座。”

    不等阳林反驳,李承乾就一脸谄媚的从自己的次席上起身,将位置给他让了出来,就连主位上的李二也微笑点头示意,搞的连带着需要挪位置的阳林和李泰都有些憋闷。

    阳林是憋闷这套完全由他的地下密室研究生产的蒸汽轮船系统组装起来其实并没有多高的技术含量,充其量也就是铁水浇铸的位置比较难搞一点,但古月刀文是看到了成千件阳林已经精密计算造好了的零件,他不认为那些有规格大小的零件难造,始终认为自己的组装才是蒸汽轮船最具技术含量的一步,因为齿轮水轮船就是这样,如果不重视设计和精密的计算,可以说,阳林一放手,古月刀文甚至整个大唐,都不能再造出同样的蒸汽轮船。

    李泰则憋闷的是,下一步李承乾手中可能会掌握到一批自己完全对抗不了的大杀器。有了钢甲巨舰,可以说在水上便再无敌手,因为以目前弹药的爆炸力,很难短对钢甲舰造成破坏性伤害。更何况钢甲舰上装有近百门可以运动灵活的最先进的大炮,由于舰体巨大,舰内的弹药数量也是巨大,光一艘钢甲巨舰的炮火完全能炸毁一座沿江或者沿海的城市,更何况钢甲巨舰的数量有十艘之多。

    “先生为我大唐所做的。我皇室子孙不会忘记,请先满饮此杯。”李二将自己面前的一杯酒先端给了古月刀文道。

    “区区小事而已。”古月刀文也不矫情,拿起杯子就一口将酒饮尽,舒爽的出了一口酒气后,他便不再理会席上众人,再度向满桌的食物发起了进攻,几天没吃东西的饿鬼,要不是有一大盘铁板田鸡垫底,他肯定不会在意自己的形象先去洗个澡的。

    “既然先生来了,我就从钢甲舰开始说起吧!诸位如果以为长安书院只是为国家培养出几个可有可无的人才那就大错特错了。古月先生的钢甲舰是组装完毕了。可咱大唐现在有人会使么?就如两年前我制造出坦克战车一样,除了研究制造者能够勉强使用以外,大唐现在根本没有人能使用,钢甲巨舰的具体动能是多少,能耗是多少,简单给你们解释一下,钢甲舰空船的时航行一千里需要多少燃料,满载的时候航行一千里需要多少燃料,逆风逆水航行和顺风顺水航行各自需求又有多大的不同,几乎没有人知道。也就是说,将来能够指挥钢甲军舰的将领,至少要具备相当高的算学能力。

    其次,装备设备的维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