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宋仕妖娆 >

第93章

宋仕妖娆-第93章

小说: 宋仕妖娆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凤梧并不是情场高手,哪猜的到朱唤儿的心思,还以为是唤儿故意压抑着心情,叹了口气,“别担心,我不会阻止你和他相见,别逾矩了便是。”

    开玩笑呢,管你宗平还是谁,送女人的事情我李凤梧不干。

    况且宗平此次并不是荣归故里,他在隆兴北伐之中有小功,升了个小官,以后应该会在军队发展,此次回建康,估计是处理他那些江湖营生的后事。

    至于他如何看待和唤儿之间的感情,李凤梧不想去猜。

    他如果聪明,应该知道放手。

    不放手,只会让他和唤儿一辈子都深陷痛苦之中。

    放手,何尝不是一种爱。

    这一夜因有三娘张约素的提醒,耶律弥勒便回自己厢房歇着,李凤梧也早早的休憩,这些日子着实有点纵欲过度,再不歇几天,真要被耶律弥勒榨干。

    一夜事。

    天明后在耶律弥勒伺候下洗漱,又去锻炼后回来吃了早食,这才带着恶仆李巨鹿前往建康府学。

    进得府学,在明德堂前遇见杨子治,也就是杨迈。

    便见杨迈春风得意的笑看李凤梧,“李兄近些时日在建康风头之劲,让人好生羡慕,真是莫问马蹄疾声何处,正是少年春风得意时。”

    李凤梧笑着行了平辈礼,“子治兄莫要笑我,秋闱将近,子治兄可有把握。”

    杨迈点头,“叔父说我秋闱虞,但来年的春闱不可抱太大期许,显是对我的学业不太放心之故,我也觉得,自己尚有许多提升之处。”

    李凤梧哈哈笑道:“杨兄过谦了,若你春闱都有不及,那我等还有何颜面去参加。”

    杨迈的学术功底确实扎实,李凤梧对比过,虽然杨迈比不过慧子木待问,也稍逊镇江苏子簌一筹,但健康府学之中,他大可问鼎前五。

    若这等才华春闱都力有不逮,这天下士子都别去参加春闱了。

    “子治确有许多地方需要钻研,倒也不算全是自谦,倒是你这位李家小官人,近期学业可是荒废了许多,遮莫是认为搭上了通天道,不用读书钻研学问了?”很是厚重的声音,曹崇负手走过来。

    今日他要在明德堂讲授,不曾想老远便看见自己最欣赏的两个生员。

    李凤梧和杨迈齐齐行礼见过曹崇。

    “教授所言让学生很是不解,学生知晓近期确实荒废了学业,但也没搭上教授所说的通天道,自当更加努力钻研学问,不辜负周先生和老师陆游的厚望才是。”李凤梧很是茫然。

    你妹的通天道,赵惇和自己势同水火,赵愭现在也对自己恨之入骨……的吧,然后赵恺,算了,还是不说这货,也不知道他有没有那一日。

    曹崇从背后拿出一封信来,很是叹惋的道:“某一直认为,小官人聪慧绝伦,正当是钻研学问奠定大厦之基的时候,可惜世事常,小官人怕是要离开府学一段日子了。”

    临安再好,也不如醉心府学气氛中求学的好。

    李凤梧愕然,“曹教授,这是?”

    曹崇笑笑,“这是一封从临安的来信,是子充兄通过驿站传递过来的,让我知会你一声,近期做好准备,恐有旨意来建康,官家要宣你去临安。”

    卧槽!

    李凤梧大惊失色,赵昚要宣自己去临安?!

    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李凤梧不就从你儿子手上抢了个女人么,现在倒好,打了儿子的脸老子出来报仇了么?开你妹的玩笑啊,我能打赵愭的脸,却打不了你赵昚的脸啊。

    这天下除了赵构就是赵昚,我特么怎么可能斗的赢你。

    李凤梧郁闷比。

    曹崇笑了笑,看不出来啊,也有李家小官人束手策的时候,不过终究是看好李凤梧的,笑道:“少在那杞人忧天了,官家会宣你,是因子充兄向官家举荐了你。”

    曹崇心里其实很有些诧异,历来举荐贤才,都会是一些科举不第的有大才的人,这李家小官人尚未参加科举,子充怎么会如此贸然举荐。

    虽然知晓子充兄看重建康雏凤,但此举且有揠苗助长之嫌不说,单把李凤梧送到临安去,这不啻于让刚和恭王、邓王结下恩怨的李凤梧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这完全就是在害他。

    周必大不懂,官家赵昚会不懂吗?

    官家完全可以用一句待此子科举之后就打发了子充兄的举荐。

 第一百三十五章 老子有点想抗旨……

    姑且不论李凤梧能否在两位皇子的夹缝中求生,去了临安,在那口大染缸里,哪还能醉心学问,这建康雏凤怕是要折翅。

    李凤梧真是不明白,周必大怎么会在这个时候举荐自己去临安。

    按照自己的计划,应该是要等春闱时才去临安,没有功名在身,去临安就是找死。

    建康是陪都,府学文宣王庙是天下学术之地,不比临安官学差,有贡举场所,地方举办的秋闱在建康文宣王庙举行,只有礼部举行的春闱才在临安举行。

    自己秋闱可以在建康参加,只有春闱和殿试才去临安。

    甚至于在南宋朝上,也曾出现过一科两春闱的事情:即礼部春闱,临安是一个贡举场所,建康也作为贡举场所。

    李凤梧记得后世记忆里似乎有这个野史资料记载。

    当然,这个事情有点不确定,李凤梧只是隐约觉得而已,事实上他确实记了,春闱这等国家抡才大典,一般是不会让陪都也举行的,全部都得到京城……南宋的京城自然是临安。

    春闱之后就是殿试,建康若是也有春闱,殿试能赶上么?

    显然是不可能的。

    现在好了,赵昚旨意宣自己,岂敢抗旨……我李凤梧又不是王安石,现在哪敢抗旨,这一去临安,鬼知道还能不能参加秋闱和春闱。

    特么的等老子以后有名了,老子天天抗旨给你赵昚看看!

    老子也要像王安石一样当个抗旨专业户。

    等等……李凤梧猛然想起什么,貌似咱大宋抗旨不杀头啊,搞不好还能得个不为权贵摧眉折腰的清名啊,没准还能成为清士名流啊……

    正在李凤梧东想西想间,曹崇又拿出另外一封信,“这是子充兄托我交付于你的,想必是有些嘱托。”

    曹崇和杨迈先行进明德堂。

    李凤梧拆开来信,细读之后冒了一头的冷汗,卧槽,这特么也太坑人了,赵昚有你这么玩儿的么,你特么这是不按常理出牌啊。

    我特么一功名的士子,你让我去参加宋金和谈?

    这特么就是让我去死啊!

    虽然到了临安赵昚会象征性的给我封个什么官,但这特么的宋金和谈,讨好了你就和金国谈不下来,和金国谈下来又讨不好你。

    况且,就算最后讨好了你又和金国谈好了……但特么没准就要青史留名啊。

    当然是臭名。

    这种事别说自己,礼部那一群官员之中哪个不是这么想的,谁特么愿意使金国和谈啊,一个不好这辈子的仕途都完了。

    李凤梧擦了一把冷汗,周必大信里有一句话倒是坚定了李凤梧抗旨的心意:战事初定,正当是勤苦求学之时,汝当自知轻重。

    这句话是不是也在暗示自己,以此为借口抗旨?

    李凤梧思忖良久,觉得这事自己一个人决定不下来,毕竟是抗旨的大事,还得找叔公张浚和老师陆游商讨一下。

    收好书信,在明德堂听曹崇讲解学术,又讨教一番,之后去找林思聪和其他教习先生求教,中午时分,李凤梧准备回府,下午去拜访叔公张浚和老师陆游,却被杨迈喊住。

    “李兄,不知是否有空,些许时日不见,不如到寒舍小酌几杯?”

    李凤梧心里有事,不是很想去,况且自己的肩伤并没有痊愈完,伤筋动骨一百天,因此不怎么敢喝酒,却不料杨迈挤眉弄眼,“倒是有个熟人儿想见李兄呐。”

    熟人?

    李凤梧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杨府自己有什么熟人,“谁?”

    杨迈一把拉起李凤梧,“去见了便知晓。”

    来到杨宅,兴许是杨迈早有吩咐,早有厨子做好一桌饭菜,杨迈的父母过来意思着劝了李凤梧一杯酒,便自去忙碌,留下两位同窗浅斟漫饮。

    李凤梧东顾西张,貌似没看见什么熟人啊——小书童薛桂尔肯定不是杨迈口中的熟人。

    杨迈也不吊胃口了,对薛桂尔说道:“桂尔,她呢?”

    薛桂尔撇撇嘴,“吃了早食就在郎君书房里呢,真是个废寝忘食,一上午都没出过房门一步,也不知道她怎么会如此喜好读书。”

    杨迈笑道:“你且去唤她前来,就说她经常提在嘴边的人儿在府上做客。”

    薛桂尔一溜烟跑去了。

    李凤梧有些茫然,“子治兄,到底是何人?”

    杨迈笑而不语。

    片刻后,薛桂尔身后跟着个白衣小女童来到酒桌前,李凤梧愕然,竟然是她啊……

    这女童不是别人,正是在镇江街头邂逅,又在苏园学会屡次想要自己出丑的吴家吴陌桑,她怎的来到了建康,还在杨迈府上?

    吴陌桑看见李凤梧,也很是诧异,“我倒是谁呢,原来是白娘子啊!”

    李凤梧没有理睬她,看向杨迈,“子治兄,这是怎么回事?”怎的只有吴陌桑,她父亲吴景略呢,按理说就算游学到建康,她也应该和吴景略在一起才是。

    杨迈叹了口气,对吴陌桑说道:“陌桑,你且坐下——桂尔你嘟嘴不满作甚,也一起坐下吧,小官人当不会嫌弃你俩。”

    这才转头对李凤梧说道:“李兄近些日子极忙,很少到府学,我俩难得相见,你应该记得镇江苏园学会的吴景略吧,便是陌桑父亲,他们父女在前些日子游学建康。”

    李凤梧点头,“吴景略那首诗还是不的。”

    吴陌桑眼眶微红,闻言抽了抽鼻子,对着李家小官人丢了个白眼,显是不满意这个评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