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仕妖娆-第5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皇赵构听说青云书刊要刊登自己的作品,很是高兴。
整整策谋了三日,才整出这么一篇自认才情不输大宋雏凤的赋来。
当然,是自认。
赵昚当时也看过,确实没有问题。
闻言顿时愕然,指着李凤梧,“你……”
李凤梧立即行礼,“臣愿受罚!”
赵昚语。
想不到这货连自己也敢骗,不过也略略宽心,看来他还是知道轻重,欺骗自己这一次,也是迫不得已,毕竟不能真的让张杓那篇文章被世人所见。
冷哼一声,“你以为你能讨得了好?”
李凤梧苦笑,“佛家有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赵昚语,“真想做那范文正?”
李凤梧正色,大义凛然,“吾辈读书人,谁不愿如文正公!”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赵昚忍不住扯了扯嘴角,五官抽搐了一下。
你这个范文正公,可是在朕的心口狠狠刺了一剑,留下了个一辈子都法痊愈的伤疤,对朕够狠,对赵惇够狠,对你自己也够狠的。
除了赵恺。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储君之位已是非赵恺莫属。
心中还有个疑问,“你是如何和张杓化敌为友的?”
李凤梧沉默了一阵,“很久以前。”
“很久是多久?”
李凤梧想了想,“在叔公张浚致仕离开临安的前一天夜里,臣去见了张相公,有过一番谈话。”
此张相公是张浚,还是张杓?
……
……
书房里,一灯如豆。
刚刚致仕的大宋枢相公,张浚坦然的坐在灯下主位,安静的看着两个自己最为看好的后生。
一个是侄女张约素的便宜儿子,如今被官家谬赞的大宋雏凤。
一个是自己儿子,年纪轻轻已是刑部侍郎的天骄之子张杓。
这两人似乎一直不怎么对付。
张浚当然知道缘由。
今日趁着致仕后将要离开临安,李凤梧前来送别,让这两个人面谈一下,没准能化干戈为玉帛,毕竟都是亲戚嘛。
可以竞争,这样才会进步。
但要友好。
张杓端坐,看着李凤梧,冷冷的道:“道不同不相为谋,有何好谈的。”
丝毫没打算给父亲面子。
张浚只当没听见,起身,“我去看看行李收拾的怎么样了。”
李凤梧其实也并不是很想和张杓细谈。
不过好歹得给叔公一个面子。
想了想,“不知道叔公有没有告诉过你一句话。”
张杓依然很冷,“什么话。”
李凤梧深呼吸了一口气,“之前和叔公一起出大庆殿,与汤思退谈过一次,叔公说了这么一句话。”顿了一顿,“卸下铜甲,尽一世苍茫,跨马枪挑落日轻纱。讨来白衣,谱一曲沧海,落笔轻书万骑奔流。”
听见这话,张杓的眼里闪过一丝炽烈。
父亲,终究是那个家国天下的父亲。
面色柔和了些。
只是这天下,究竟是谁的天下?
是父亲的?
是赵昚的?
还是赵愭、赵惇或者赵恺的?
又或者是天下人的天下?
张杓心里却动了一下,难道就不能是我等天下读书人的天下?
也可以是我张杓的天下!
李凤梧继续道:“叔公之愿半成,敢问一句,汝愿承之,汝可承之,汝能承之?”
张杓愕然。
旋即哈哈一笑,“吾为其子,当承父志,有何不愿不可不能?”
李凤梧笑了。
笑得很是轻狂。
“我知道,你不服我,其实我又何尝服你,虽然你已是刑部侍郎,但我将来绝不止于你之成就。”
张杓哦了一声,“拭目以待。”
李凤梧忽然笑了,想起一事,“如此,你我不如打个赌?”
张杓愣了下,“如此儿戏?”
李凤梧摇头,“一点也不儿戏。”
张杓沉吟了一阵,“且说说。”
李凤梧便舔了舔舌头,很是刻薄的嘴唇说出了很是诱惑的话:“我知道,你要扶龙赵愭,而你也知道,我要扶龙赵恺。”
张杓迟疑了一下,点头。
李凤梧继续道:“那么我们便打一赌,我赌不出五年,你所看重的赵愭,就会在争储之中失败,当然,他也可能短暂成为储君,但他绝对不会登上帝位,最多五年的时间,就可水落石出。”
张杓思忖了许久,当然不信,“你凭什么这么说?”
李凤梧笑了,“你别管我有什么依据,就问你敢不敢。”
张杓哈哈一笑,“笑话,我有何不敢!”
李凤梧乐了,“如此,若是我说的成为了事实,那便是你输了,赵愭失去争储资格后,你得辅助我扶龙于赵恺。”
“若是你输了呢?”
“我便辅助你扶龙赵愭,并且唯你马首是瞻。”
张杓沉默了。
这确实是个不的提议。
毕竟他终究是自己堂姐的儿子,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他现在和父亲的关系极为融洽,父亲已将他看做张族后生。
这样一来,自己和他之间的争斗,便会平和得多。
况且,怎么看赵愭的赢面都居大。
自己断然没有输给李凤梧的道理。
抚掌,“善!”
李凤梧面色骤然灿烂,轻轻说了一句,“且待那日。”
张杓正欲说话,却见父亲推门而入,笑道:“尔等赌约,为父为证,不论如何,为父都等着那一日。”说完又看着两个最喜爱的后生,轻声道:“且待那一日。”
对李凤梧道:“你挥袖青云江山。”
对张杓道:“你拢袖乾坤定安。”
张杓和李凤梧两人,没来由的,心里升起一股豪情。
挥袖青云。
拢袖乾坤。
第四百六十六章 逃不过历史轨迹的赵惇
祝大家情人节快乐!
听了李凤梧的话。
赵昚忍不住叹了口气,“张杓就这么被你拉了过来?”
这也太简单了罢。
李凤梧苦笑,“其实一点也不简单,因为很可能是臣输给张杓,转而放弃庆郡王殿下,辅佐庄文太子,能胜张杓,着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赵昚不说话了,若是没有惇儿,张杓还真不会输。
可惜没有如果。
只是心中有点好奇,“你是如何断定,庄文……”说到这里,心里忽然有些黯然。
庄文终究是薨了啊。
李凤梧沉默着,没有说话。
这种事情还是别说的好。
赵昚也不是真的想知道,只是好奇的那么一问。
君臣二人陷入沉默。
适时谢盛堂问了一句,“大官,龙大渊和曾觌两人还在外面候着。”
赵昚点点头,“让他二人退了罢。”
谢盛堂应喏,就要出去通知两人,却被官家喊住,“告诉他二人,将罪证库那把军弩销毁,从今之后,任何人谈及此事,杀赦!”
谢盛堂打了个寒噤,领命出去了。
赵昚拿起桌子上那一叠纸和那本青云书刊,沉吟了许久,等谢盛堂回来后递给他,“烧了。”
谢盛堂奉命行事。
李凤梧默默的看着着这一切。
赵昚处置好后,对李凤梧道:“可还有遗漏?”
赵昚这是在毁灭证据。
但李凤梧一点都不害怕,甚至还要帮助官家,轻声道:“没了,这个青云书刊,世间仅此一本,哦不,现在连一本都没了。”
顿了下,“至于张相公,官家自然有办法让他将这件事永远忘记的。”
赵昚点头,看向李凤梧,“你呢?”
李凤梧沉默了一阵,“臣已功成身退,今后,臣心中再化身桐木的庆郡王,只有储君赵恺,臣之桐木,当是垂拱殿里的真命天子。”
赵昚认真的看着李凤梧,想知道这是不是他的真心话。
李凤梧坦然惧。
事实上这本来就是自己的打算。
赵惇不能成为储君,那么就只有赵恺。
而自己早就和赵恺说过,虽然辅佐他,但自己是官家的臣子,先有官家,再有他。
所以从今以后,自己和庆郡王赵恺,于公,是储君和朝臣,于私,算是朋友……的吧?
但绝对不再是皇子和谋臣的关系。
赵昚今日终于听到了一件勉强算得上是好消息的话,沉默了半晌,“这件事虽然尘埃落定,但朕必须让你明知道,天家不可欺。”
李凤梧苦笑,就知道会这样。
“臣愿领罚。”
赵昚冷哼了一声,“滚吧。”
李凤梧得嘞一声,行却礼,一步一步提出垂拱殿。
看着李凤梧远去的背影,赵昚叹了口气。
对销毁证据回来后的谢盛堂说道:“看啊,这就是朕的大宋雏凤,一个想做范文正的读书人,且化作一柄利剑,在朕的心里狠狠的刺了一剑。”
谢盛堂沉默了下,才道:“大官,剑伤人心,却斩病厄。”
赵昚点点头,“我又何尝不知。”
叹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真是大义凛然啊。
挥手,“宣翰林学士承旨,朕欲起草诏书!”
谢盛堂应喏。
……
……
赵惇出了大内,汤思退早已不见踪影,显然这位相公知道大势已去,趁早回去策谋了……当然不再是策谋争储,而是为他自己的仕途做退路。
赵惇也不知道怎么回到王府的。
等他醒过神来,已经在书房里坐了好久。
王妃李凤娘推门进来。
身后,一个丫鬟捧着一个木盒。
看见失神落魄的恭王殿下,并没有多想,轻声道:“殿下,臣妾有一礼物送您。”
赵惇看见自己这位王妃,想起了很多。
却没心思告诉她今日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