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宋仕妖娆 >

第515章

宋仕妖娆-第515章

小说: 宋仕妖娆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他和赵恺多谈一会,就能确定王佐的立场,可惜他走早了。

    吏部尚书史浩,自己可以走走史弥大的关系,但不要奢望,史浩绝对不会被他儿子影响。

    礼部尚书洪遵,三洪之一,洪适才从右相位置上下去没多久,这位新任的礼部尚书,估计不会涉及到争储中去。

    反正三洪在朝中呼应,互成犄角之势,也不用求谁。

    估计是中立。

    兵部么……张杓在兵部侍郎韩侂锵的名字上画了个圈。

    这个人可以争取。

    枢密院那边,魏杞是自己未来的老丈人,就算他不支持立储,但他总该支持自己吧,所以可以等同于赵恺的势力。

    蒋芾的态度也明显了许多,更看好隆兴北伐立过大功的赵恺。

    这就是临安属于己方的势力。

 第四百二十九章 年年岁岁花相似

    整理清楚脉络后,李凤梧陷入沉思。

    这些其实都不是很重要……临安势力的优劣,虽然有影响,但绝对不足以影响到立储的最后定断。

    最后谁能入主东宫,还是得看官家的心思。

    而官家愿意选择谁,却是看两个皇子的表现。

    所以这个时候,赵惇和赵恺都不能犯。

    李凤梧相信,就算临安所有朝臣都支持赵惇,但只要赵惇犯下个让官家法容忍的大,胜出的也会是赵恺。

    所以李凤梧很快将这些圈出的势力全部画叉。

    然后重新写下赵惇的名字,在后面备注了一个词:!

    如何让赵惇犯?

    这是个比较深邃的问题……有汤思退和柳子承的辅佐,赵惇还会再犯吗?

    难!

    不过李凤梧却并不忧心。

    任何事情,不去做,当然不会。

    但你去做了,即使一时之间是对的,但只要站到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那也是的……

    也正是因为这种想法,自己才会和赵恺谈了没几句,就离开了庆王府。

    这是故意给赵汝愚机会。

    让赵汝愚给赵恺出谋划策,论好坏的计谋,赵惇都会有应对,只要他应对,就会出……到时候自己就可以抓住机会反击。

    从这方面来说,自己是利用了赵汝愚。

    虽然这很可能导致赵恺要受到打击——但赵恺受到的打击越大,却也能彰显出赵惇犯的越大。

    当然,可能而已。

    而且这是险招。

    但因为自己准备有后手,所以这个险招,也可能是奇招。

    接下来的日子,自己就坐看赵汝愚如何辅助赵恺,如何斗汤思退、柳子承两人。

    然后……自己再借机反击,使出致命一击的一招。

    不过就算如此,李凤梧也没有必胜的信心。

    因为他知道,世间没有绝对的事情。

    ……

    ……

    随着汤思退和恭王赵惇的联手,临安骤然风声鹤唳起来。

    不出众人意料。

    整个东府,很快变得铁板一块,明里暗里的为赵惇说话做事,汤思退更是处处想法设法的为赵惇提升名望和地位。

    时间飞快,乾道五年转眼即将过去。

    临安斗了整整一年后,各方势力终于布局完毕。

    在春节放假前,户部尚书曾怀被官家寻了个借口,贬到了地方担任知府。

    兵部侍郎王佐顺利接任户部尚书。

    之后是热闹的春节。

    乾道六年的春节,世间百般滋味……

    因为争储到了关键时刻,李凤梧没有回建康,也没让李老三他们来临安,反正自己成婚了,就意思着独立过一个春节。

    鞭炮齐鸣,处处闻笑。

    乾道年间,盛世风光睥露遗,偌大的临安,满城尽是硝烟气。

    过年小事,李凤梧当然不用管。

    有两位娘子操持家事,在杜仲卿的配合下,年夜饭隆重举行。

    所有奴仆,皆在正院。

    吃过年夜饭,李凤梧会去给所有人发新年红包,继而让大家回去团圆——不过李凤梧比较体恤,梧桐公社准备的年夜饭,即使是奴仆的,也丰盛至极。

    甚至允许奴仆将亲人也带来。

    于是乎,仅是正院奴仆们加上他们的家眷,竟然有二十桌之多。

    听雪院里是主人的席桌。

    李凤梧,文浅墨多坐上位。

    文淑臻、朱唤儿、耶律弥勒、耶律观音,夏暖滟,加上李巨鹿、徐眉娇,一桌多了一个人。

    不过图个热闹,于是加了个位置。

    吃饭之前,有丫鬟奉着盒子,上面是文淑臻为李凤梧准备的,用来给大家发的新年礼物。

    都不是贵重的东西,图个心意和吉祥。

    其后好吃好喝。

    喝了几口酒,看了看时间,李凤梧带着文浅墨、文淑臻和耶律弥勒,让李巨鹿端了个簸箕一起,里面放满了红包。

    当然,为了方便,红包里都放的会子。

    然后李凤梧来到正院,发表了一番新春吉祥的话后,和文浅墨、文淑臻、耶律弥勒三人一起,挨个发红包。

    每个红包是三贯会子。

    今日奴仆加上家眷,约莫一百六七十人。

    一共也就发了五百贯不到。

    钱不多,但也不少,按照如今盛世的物价,三贯会子约莫等于七百人民币。

    收到红包的奴仆感恩戴德。

    之后大家肆意吃喝,又有人专门去燃放起烟花……

    李凤梧带着几位娘子回到听雪院。

    意思着喝了几口热酒。

    看着满堂喧哗的听雪院,看着几个女人言笑晏晏,妻妾和睦,最后起身,来到文淑臻身旁,从她手上接过已经一岁的女儿李梦华。

    笑眯眯的逗了逗,对文淑臻说道:“今夜让梦华挨着我睡罢?”

    老实说,自己这个父亲极其不称职。

    从孩子出生,自己就没怎么带过她,要么是奶妈在带,要么就是几个女人在逗,自己也就是抽空陪陪,更别提给她换尿布之类的事情了。

    文淑臻温婉的笑,看着父女两人,眼里洋溢着安宁,笑眯眯的道:“梦华要夜哭,会影响官人休憩的。”

    李凤梧耸耸肩,“这有什么,没事。”

    文淑臻捂嘴,“这可是你自找的……”

    李凤梧嘿嘿笑了笑。

    不过显然他的想法过于天真了……年夜饭后,李凤梧醉了。

    ……

    ……

    不同于梧桐公社的繁华热闹,临安其余各处的年夜饭,多多少少有些不一样的情绪。

    比如大内皇宫里,一家团聚的赵昚一家,两个儿子赵恺和赵惇面和心离,上皇赵构和吴太后也是亲疏有别,明显更喜欢赵惇一些。

    赵恺心情不痛快,多喝了几杯。

    王妃韦氏便劝了几句。

    期间发生了件事,庆王侧妃安和郡主和恭王嫡妃定国夫人李凤娘,发生了几句口角。

    赵昚心知肚明,却没说什么,只说让微醺了的庆王早些回去歇着。

    ……

    ……

    绍兴府,衣锦还乡的张观府上,热闹非凡。

    张观父母也终于接受了儿子对张疏影的专情,今日年夜饭,倒也和睦的紧。

    张三作为大舅哥,也悄然出现在张府。

    看见言笑晏晏的妹妹,张三心里忽然觉得。

    其实这样挺好。

    ……

    ……

    处处鞭炮,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春亦来。

    春节几天大假,临安没有了争储,也没了北伐,只有一片火树银花的盛世风华。

    然而该来的始终还是要来。

    乾道六年姗姗而来。

    带来了南宋中兴之主赵昚执政生涯中,最为黑暗的一年……

 第四百三十章 皆大欢喜

    乾道六年,开春之后没过几日,官家偶感风寒。

    于是在春节后第一个大朝会上,东府汤思退表率,东府诸多官员,六部之中的兵部、户部、刑部三部尚书共同附议。

    提议今年的籍田祈年礼由恭王赵惇代替官家奉行。

    这是赵室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礼制,每年开春之后,赵室天资都要到玉皇山南麓的籍田中去劳作三日,以为天下表率,兴盛农事。

    所谓籍田祈年礼,是古代吉礼的一种。

    即孟春正月春耕之前,天子率诸侯亲自耕田的典礼,源自原始社会,春初部落长带头耕种,然后才开始大规模春耕生产的古俗。它是“祈年”的礼俗之一,又称“亲耕”,寓有重视农耕之意。

    这个意义就重大了。

    因为祈年礼一般都是天子亲率。

    如果恭王赵惇代替了官家去祈年,那就意味着告诉天下人,恭王赵惇是未来的储君人选。

    这个提议在大朝会被提及之后,顿时将争储的事情推向白热化。

    官家确实感染了风寒。

    对于即将到来的籍田礼,确实有心让皇子去。

    但在这个敏感时期,让谁去着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是以大朝会上,汤思退提出后,在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汤硕、刑部尚书江君烈的附议下,赵昚有一些动心了。

    事情当然不可能就此定断下来。

    果不其然。

    附议的声音还没有落下,大庆殿里就响起洪亮的反对声,“臣以为此事不妥!”

    众人循声看去,却出乎意料的发现,反对的人竟然是礼部尚书洪遵。

    这确实出人意表。

    三洪在朝中也算有一定根基,而且这种事情涉及到两个皇子,三洪既然不想牵扯进争储的事情中去,为何要在这件事上反对?

    但转念一想,这件事本来就是属于礼部职责之一啊。

    洪遵反对确实有他的立场。

    洪遵大声道:“孟春正月,尚有十日之久,官家虽然偶感风寒,但十日之久足够痊愈,籍田祈年礼乃一年首吉之行,岂能让皇子代行,如此,上天何以感官家之诚挚?”

    “臣等附议!”

    洪遵话音落地,从相位退了下来,但依然在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