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宋仕妖娆 >

第413章

宋仕妖娆-第413章

小说: 宋仕妖娆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昚脸色有些难看了。

    龙大渊轻声道:“官家,有个事,皇城司眼线获得消息,是从一个叫庄闲的青云书社士子嘴里听来的,那个士子被青云书社副社长张观赶了出去。”

    赵昚有些不悦,这种小事还需要给朕说嘛。

    龙大渊惴惴的道:“官家,您有所不知,这庄闲下午去了一趟恭王府,又去了城西的一处废房前面,貌似是见一个焦寒的人,然而这个人根本不存在,那处废房也早就没人居住了。”

    赵昚有些不耐烦,“这些事……等等,他去了恭王府?”

    猛然盯着龙大渊,“他是惇儿的人?”

    大夏天的,“庄闲的姐姐,就是恭王殿下的侧妃庄氏。”

    赵昚默不作声。

    心中反而不怀疑赵惇,如果真要下手,第一,赵惇应该知道,用推背图来设局,本身就是巨大的风险,第二,也绝对不会用他的小舅子。

    如此看来,要么庄闲被有心人利用。

    要么这推背图,就是李凤梧本人收藏在梧桐公社。

    两者其一。

    赵昚的面表情,但一股萧杀之意却渐渐睥露,“你二人,从今夜起,全力盯住临安朝臣,一个都不要放过……嗯,三个皇子那边可以抛开不管。”

    临安朝臣尽吾掌,朕倒要看看,谁活腻歪了,敢拿推背图兴事。

 第二百八十三章 风雨飘摇

    六月十日,临安风雨大作。

    黑夜里的临安,宛若巨人一般矗立在江南水乡里,阴沉沉的压在大地之上。

    只闻风雨声,不闻读书语。

    若是俯视临安,会发现即使风雨大作,依然有数处灯光点点。

    尤以青云街为甚。

    青云街本就云集了临安大半的权贵。

    今日下午临安发生的大事,一传十十传百,虽然都是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但毕竟是秘书少监李凤梧的住所被皇城司搜查这种敏感事情。

    汤思退的相公府邸中,书房里灯火辉煌。

    已过不惑多年的汤思退,如今眼神不太好,需要灯火通明才能看书。

    窗外风雨打着院子里的芭蕉树上,窸窣作响。

    夏日的烦闷一扫而空。

    汤思退看了看手中的那张纸条,面表情的放到烛火上烧成灰。

    沉默了一阵。

    心里思绪万千。

    今日在公事房里,就感觉有些不对劲,回到府上才得知,皇城司龙大渊和曾觌去搜查了李凤梧的梧桐公社。

    对于李凤梧此人,汤思退已渐渐重视。

    尤其是盐官镇那个局,自己都以为他《》《》小说 。。必死疑,最后竟然活着回到了临安。

    如今更是在大宋朝堂越发耀眼。

    只是汤思退有点迷茫,为何官家会对李凤梧下手,这完全不合常理,直到看到了刚才那张字条,才明白其中的曲折。

    也是作死得可以。

    推背图也敢藏在府上?

    对于推背图,汤思退也有所知悉,甚至当年也看过一二,不过自从走入临安朝堂后,就不再沾染这些东西。

    既是临安为官,在皇城司和镰子的监视下,中枢重臣家里藏这东西,不是作死是什么?

    只是汤思退有一点不明白。

    李凤梧是官家谬赞的雏凤,也是张浚、陈俊卿等人青睐的晚生,他怎么会粗心到这个地步,这完全不合常理。

    他要是行事这般轻浮之人,又怎能走到今天?

    汤思退长出了一口气,微微笑了笑。

    不管怎么说,这是个机会,如今朝中主战派势力日大,自己作为主和派最后的顶梁柱,必须在官家那里表现一番。

    所以得找个契机,就此事大做文章。

    当然,绝对不能将推背图这个东西掀到人前来,能在垂拱殿解决最好。

    目前,还得继续观望。

    只是汤思退不知晓的是,在他书房上面的角落里,一个黑衣人静静的卧在瓦面上,透过微细的一道缝,默默的监视着……

    ……

    ……

    翰林学士承旨,周必大亦是夜不能寐。

    索性起身,在夫人诧异的眼光中离开卧室来到书房。

    周必大是刚正之人,没有那么多的心思去经营私下的眼线和关系,是以并不清楚皇城司搜查李凤梧梧桐公社的真相。

    他忧心的是,李凤梧肯定犯了什么大。

    否则以官家今时对他的宠爱,怎么可能纵然皇城司如此对他。

    可惜自己爱莫能助。

    盯着窗外的风雨,叹了口气。

    这小子究竟犯了什么事,需要动用到皇城司?

    黑暗里风雨飘摇,周必大看不见的地方,一道黑色影子静悄悄的贴在石下,浑然一体。

    ……

    ……

    今夜风雨的临安里,知晓事情真相的不多。

    仅有张杓、柳子承、皇甫坦、李凤娘、赵惇、赵愭、龙大渊、曾觌、谢盛堂、赵昚以及刚得到消息的汤思退,当然,还得加上三人。

    庄闲、李凤梧和李巨鹿。

    其余人都如周必大一般,茫然的很。

    比如此刻兵部侍郎韩侂锵就在家中,和弟弟韩侂胄一起对烛长坐。

    “小胄,你和李凤梧关系不,可知晓是什么事?”

    韩侂胄苦笑,“长兄,那是你觉得关系不,实际上李小鸟这家伙时刻提防着我,今天的事情,我也莫名其妙的很,怎的李小鸟忽然就失宠了,怎的官家会让皇城司忽然去查他呢?”

    和所有人一样,韩侂胄也以为皇城司去梧桐公社是官家授意,哪里知晓这是皇城司龙大渊和曾觌两人的先斩后奏。

    韩侂锵叹了口气,“为兄就是担心你被牵连,也怪我,当初就不该建议你和他亲近。”

    韩侂胄却倏然正色,“长兄绝对没有看!”

    韩侂锵愣了下,“什么意思?”

    韩侂胄道:“小弟和李凤娘关系很好,但这并不代表小弟就被李凤娘的言语蒙蔽了,从认识李小鸟这货开始,他的每一步都是深思熟虑,所以这一次,小弟觉得很反常。”

    韩侂锵眼睛一亮,“反常必为妖!”

    韩侂胄点头,“所以我觉得,这一次皇城司查李凤梧,很可能只是个引子,最后恐怕还是要落到争储上面去。”

    韩侂锵沉默了一阵,“不管怎么说,小心为上,真出了什么逆天大事,姑妈也护不住咱们兄弟。”

    韩侂胄道:“我知晓的。”

    韩侂锵看了看窗外的风雨,忽然压低声音,“这事如果李凤梧能化解,或者说有其他出人意料的结局,今后你就认真和李凤梧交好,李凤娘那边多敷衍就行,这也是父亲的意思。”

    韩侂胄也瞟了一眼窗外,微微点头。

    父亲毕竟是一军节度使。

    掌管一军的军备,算是武臣,果然还是更看好在宋金二次大战之中大放异彩的庆王赵恺——纵然是降为庆郡王,父亲显然也依然看好他卷土重来。

    韩侂锵和韩侂胄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

    院子里风雨遮掩下的黑暗中,就在窗下的水池边上,一个黑衣人紧紧贴在水面石壁上,两兄弟之前的对话都落在了他耳里。

    只有最后几句没有听清楚。

    临安青云街,几乎每一位朝堂重臣的府邸里,都潜伏着有黑衣人。

    只不过这些黑衣人的身份,却不尽是皇城司的高手眼线。

    而这样的情形,并不局限于朝堂重臣。

    朝散大夫,职显谟阁待制钱端礼的家中,亦悄然潜伏着一位黑衣人,这位黑衣人比较异常,戴了个面具,如一尊化石一般潜伏在钱端礼书房前的假山里,融为一体。

    任由雨水滴落在身上。

    同样,这样的一幕也发生在皇亲国戚郭家一些在朝中担任要职的人府中。

    这一夜的临安,蚁贼横行。

    这一夜的临安,风雨飘摇。

 第二百八十四章 扑朔迷离

    天光微亮。

    经过大雨的洗涮,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腥味,整个天地之间都焕然一新。

    恭王赵惇有些乏力的起床。

    昨夜不知道为何,嫡妃李凤梧忽然生了气,将自己赶到了书房。

    本想去侧妃庄氏处,可嫡妃李凤娘那眼神明显在告诉自己,敢去庄氏那睡觉,自己得长期睡书房。

    奈之下,只好将就了一夜。

    只是书房再奢华,又怎么比得上卧室。

    是以赵惇睡得很差。

    起身,洗漱,吃了点早食,问丫鬟,“娘娘呢?”

    丫鬟老实的答道:“娘娘说今儿个天气清爽,去瓦子逛逛,听听书。”

    赵惇没奈何的叹了口气,“咱府上不是有说书人么……”

    丫鬟欲言又止。

    赵惇叹了口气,“去忙罢。”

    不用想就知道娘子去瓦子听书的原因,最近临安各大瓦子的说书人还真是有点让人刮目相看,《画皮》明明有书,但听说书人说来,简直栩栩如生,就如画一般展现在眼前。

    王府的说书人,还真比不上瓦子里的说书先生。

    书房里只剩下赵惇。

    低头找了个小说 。。东西,再抬头时,房间里便多了个人。

    夏日雨后的清晨,一片光艳。

    但这人恰好站在眼光照射下的一片影子里,隐隐约约朦朦胧胧……

    赵惇看也没看他,“怎么样,查到那个焦寒了没?”

    影子里的那人说话不带丝毫感情,“确实存在此人,但并不叫焦寒,真名从得知,庄闲每次被带去的地方,并不是那处废屋,而是废屋三百米外的另外一个民居,只是期间用了什么手段,让庄闲以为是那处废屋。”

    赵惇点头,“这就解释得通了,这个化名焦寒的人是何方势力?”

    “查不到。”

    “查不到?”赵惇吃惊的抬头看了一眼影子,点头,“我知晓了。”

    一阵风拂过。

    赵惇眼前一花,书房里便只剩自己一人。

    能让影子都查不出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