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仕妖娆-第3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跪坐在及笄席上。
文淑臻着盛服,来到浅墨身旁,眼里蕴着泪花,轻柔的为妹妹梳长发,然后将梳子放在席子的南边。
有司宣礼,于是正宾于东阶下盥洗手,拭干。
相互揖让后正宾与主人各自归位就坐。
其余宾客也落座观礼。
文浅墨早将及笄礼的流程背了下来,待主宾落位之后,转身向东跪坐。
有司奉上罗帕和发笄、发钗。
正宾,就是那位白发苍苍的女性长辈颤巍巍的走到文浅墨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然后跪坐下为文浅墨梳头,梳好发髻之后,开始加笄,然后簪上发钗。
最后起身,回到原位。
文淑臻则又至文浅墨身旁,为她象征性地正笄、正发钗。
之后文浅墨起身,众宾向文浅墨作揖祝贺。
回揖后文浅墨回到东房,文淑臻从有司手中取过衣服,去房内帮助文浅墨更换与头上发笄发钗相配套的大袖长裙。
这是大宋的及笄礼。
及冠礼是三加,但女子及笄礼一般只有一加,历史上有记载三加的,只有大宋以为备受恩宠的公主,寻常官宦人家的及笄礼,都是一加。
未几功夫,文浅墨走出东房。
所有人眼前一亮,瞬间有种窒息的感觉,就连那些长辈此刻也法转移视线。
粉红染白的大袖长裙,将文浅墨的身姿衬托得比的婀娜多姿,秀发虽然盘髻,但剩下的长发依然垂落到脚跟,映衬着大袖长裙的娇艳,端的双惊艳。
精致暇的面容,带着浅浅的恬静笑意,赛过人间天仙。
世间至美,不过如此。
这又何止传言中的艳冠建康,恐怕就是艳冠大宋也不过如此。
仿佛这一刻的文浅墨,已胜过前朝的祸国红颜杨贵妃。
这种美,简直不似人间所有。
年长的宾客还好一些,很快恢复了正常,但一众年轻宾客看得口瞪目呆,视线一刻也法从文浅墨身上离开,从心底里羡慕李家的李凤梧。
文浅墨行至父母面前,三拜。
这是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又行到正宾,那个要称之为太姑婆的老妪面前,三拜。
这是以示对长辈的尊敬。
有司宣布礼毕。
那些被文浅墨的天仙之貌惊慕得差点窒息的年轻人这才反应过来,心思不一的或盯着文浅墨目不转睛,或向那条要拱这朵天仙的猪投去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有司撤去笄礼的陈设,在西阶位置摆好醴酒席,太姑婆揖礼请文浅墨入席。
文浅墨于是站到席的西侧,面向南。
太姑婆向着西边,文淑臻奉上酒,文浅墨便转向北,太姑婆接过醴酒,走到文浅墨席前,念祝辞曰:“甘醴惟厚,嘉荐令芳。拜受祭之,以定尔祥。承天之休,寿考不忘。”
文浅墨行拜礼,接过醴酒。
太姑婆回拜。
文浅墨入席,跪着把酒撒些在地上作祭酒,然后持酒象征性地沾嘴唇,再将酒置于几上,有司奉上饭,文浅墨接过象征性地吃一点。
放下碗筷,文浅墨对太姑婆再拜,太姑婆答拜。
文浅墨起身离席,站到西阶东面,面向南方。
太姑婆起身下来面向东,文启来也赶紧起身过来面向西。太姑婆便为文浅墨取字,当然,这个字昨夜文启来早就告诉她了。
念祝辞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矜画,女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曰汝之父。”文浅墨立即答曰:“浅墨虽不敏,敢不夙夜祗奉。”
声如天籁。
答毕,文浅墨向太姑婆行揖礼,太姑婆回礼后复位。
文浅墨便在姐姐的牵引下跪在文启来两口子面前,安静的听着文启来的滔滔大论。
文启来素有才华,一番话说得人不抚掌赞叹。
文浅墨笄者静心聆听,在文启来说完后答:“儿虽不敏,敢不祗承!”。
然后对父母行拜礼。
之后有司宣布笄者谢礼。
文浅墨于是起身,来到场地中央,先后行揖礼于正宾、客人、乐者、有司、赞者、旁观群众、父母。
受礼者纷纷微微点头示意。
李凤梧坐在人群里,看着初长成的未婚妻,笑容灿烂,又感受到周遭人射来羡慕嫉妒的眼光,越发得意。
恰好文浅墨谢礼看向自己。
视线对视。
文浅墨有些不合礼制的,对李凤梧浅浅一笑,一切尽在这一颦一笑里。
奴家我已及笄。
且等官人你及冠。
谢礼之后,文启来起身,“小女文浅墨笄礼已成,感谢各位宾朋嘉客盛情而至,某幸盛之!”
并与笄者向全场再行揖礼表示感谢
至此,有司宣布礼成。
Ps:这一章水的百度百科内容,请见谅。
第二百六十一章 处罚双王
浅墨及笄,大宴宾客。
席间,李凤梧嬉皮笑脸的对文启来说,老大人啊,你看浅墨也及笄了,我呢再有半年也及冠了,不过那时候我可能会有点忙,正好我最近在建康耍假,你看要不趁这个机会,把我和浅墨的婚礼提早办了吧。
顿时惹来文启来一顿训斥。
李凤梧只能孙子一样听着。
没办法,谁叫这狐狸是自己唯一的老丈人呢。
浅墨及笄的第二日,杨迈也到李府来告别李凤梧。
他奶奶的八十大寿,早于浅墨及笄礼一日。
李凤梧十里长亭相送,勉励了他一番,示意踏实仕途,终有鸿鹄上青天的一日。
对此杨迈虚心接受。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杨迈虽然年长于李凤梧,但如今李凤梧的身份、地位都比他高,就算勉励他,也算不得僭越礼制,是以杨迈没有丝毫不爽。
可薛桂尔那丫头就不一样了,你比我家郎君还小呢,凭什么摆一副长辈的脸来勉励我家郎君。
嘟着嘴给了李凤梧一个大大的白眼。
吴陌桑依然有些沉默,只是看待李凤梧的眼神越发复杂。
李凤梧也摸不清楚,那;;;小说 里面究竟是恨多一点还是其他情绪多一点。
对此杨迈只能表示奈。
你父亲真不是李凤梧害死的,如果真要追究,你父亲的死和你自己离不开干系啊,如果不是你执意要到建康来,吴景略会病死他乡?
可惜这些事情不能分析给她听,只有等她以后自己领会。
李凤梧对此倒没想那么多。
在十里长亭里,两人折柳别过。
送别杨迈,李凤梧去了一趟建康府治,找到老师陆游。
临安确实又有邸报送达。
这一次的邸报内容,让李凤梧大吃了一惊。
邸报内容只提了上元大火案后续处理的结果,并没有详细说明过程和内容,但就是这个结果,让李凤梧觉得震惊。
殿前都指挥使赵珲贪赃渎职,致使惨案发生,上元大火案发生后又推卸责任,去殿前都指挥使一职,改职殿前副都指挥使。
其阶官也是从怀化大将军降为宣威将军。
赵珲这个降职看似很严重,但李凤梧却敏锐的发现,官家还是手下留情了。
殿前都指挥使是从二品,怀化大将军是正三品。
殿前副都指挥使、宣威将军是从四品。
关键是其后的邸报中,并没有对新任殿前都指挥使做出任何说明,也就是说现在的殿前都指挥使空缺——那赵珲的职权恐怕也不会变动太多,依然掌控临安禁军。
对这个李凤梧有心理准备,不管赵珲是谁的人,官家都有信心让他重新成为自己的人。
况且也许官家明白过来,赵珲这一次是中计了。
不过具体情况如何,李凤梧身在建康,并不清楚,需要等回到临安之后才能确定。
原临安知府、现任徽州知州的胡兴可也被追责,降为了徽州通判。
这个李凤梧根本不关心。
只是怎么都没想到,赵恺也被处罚了。
处罚的原因说得含糊其辞,只用了一个行不适位的词来形容,然后直接将赵恺的安丰军节度使摘了,庆王降为庆郡王。
这个处罚让李凤梧有些意外。
本以为赵恺牵涉其中,大概就是降为郡王而已,但没想到,连安丰军节度使这个位置都摘了。
这还不是让李凤梧震惊的地方。
真正让李凤梧震惊得甚至有些惊恐的是,赵愭也被贬了。
虽然没有被降为郡王,但却把少保一职给去了!
原因也是用了行不适位一笔带过。
李凤梧感到有些惶恐,临安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赵恺和赵愭都被降罪了,而关于赵惇却只字不提,这样下去,入主东宫的很可能还是赵惇!
李凤梧能不恐惧么。
赵惇入主东宫,不说他和自己的矛盾,但就那夜在秦淮河画舫上自己和李凤娘的事情,就足够自己喝好大一壶了。
若李凤娘成为太子妃,今后再成为皇后,这大宋根本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不过这并非绝境。
在老师陆游指点下,李凤梧从邸报处罚赵愭、赵恺的缘由中看出了一点端倪:若是真正让赵昚恚怒,执意打破三王平衡的局面,邸报上的处罚缘由就不会用“行不适位”一笔带过,而会直接用“其心不臣”这种的严厉字眼。
官家处罚赵愭和赵恺,很明显也只是象征的意思了一下。
事情并非可挽救。
李凤梧那颗心才放了下来,自己吓了自己一跳。
一切尽在意料之中。
如此看来,官家还是不愿意打破三王平衡的局面,至少现在的状况如此,只不过在大宋臣子的眼中,赵恺似乎已经失去了争储的资格。
毕竟他现在降为郡王了,而其他两位却是王。
李凤梧对此却并不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