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宋仕妖娆 >

第322章

宋仕妖娆-第322章

小说: 宋仕妖娆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赵珲虽然不如自己和曾觌两人在官家心里的分量,但此人绝对是官家最忠实的臣子之一。

    是以自己说缴获到有,那就有。

    栽赃,莫须有什么的,不要太简单。

    曾觌出列,“臣以为此事蹊跷,义平庄既有巨额银资,足可组建一支精锐之师,又有大量人手,在临安城中却藏有盔甲和军弩,其心可诛,此事已不是家事耳……”

    这不是废话。

    有足可组建一支精锐之师的银资,又有人手、盔甲和军弩。

    这尼玛是要谋逆造反啊!

 第一百四十八章 相公斗法

    有道是杀人诛心。

    龙大渊和曾觌两人这话,比诛心更加凶残。

    谋逆造反的大帽子一扣上来,直接是要置钱家于死地。

    好在这是大宋朝,官家的心还没有那么敏感,当然不会真的认为钱家要谋反,而这不过是找一个借口而已。

    一直以来,龙大渊和曾觌两人都忠实的扮演着两条忠犬的形象。

    这两人从来不掺和到党派之争,也从不得罪人。

    该他们的利益,两人疯狂攫取。

    不该他们的,他们也不会眼红。

    若是得罪到他们,自然会在官家面前谗言,可你若不惹他们,他们也断然不会疯狗一般咬上你,是以在朝堂上,若大事,这两人几乎没有存在感。

    但一旦出现极强的存在感,只意味着一件事:代表着官家的意愿。

    这种情况下,只有左右相公联手才能抗衡官家了。

    洪适看了一眼好友钱端礼,暗道,你都做的什么事,好端端的钱家,干嘛非得掺和都争储中去,这下好了,别说保住你的副相,能留在中枢部门就不了。

    自己再不强势一点,就没人能和官家相争了。

    钱端礼恐怕要彻底玩完。

    洪适出列大声道:“臣以为,此言谬矣,众所周知,钱家自太祖开国以来,便一心辅助我大宋天子治理江山,区区义平庄几十副盔甲十余驾军弩,便要折煞钱家数世之高功乎?且此盔甲军弩,必然是义平庄贼子私卖私买之物,又能说明什么?”

    汤思退也明白,自己再不出声,恐怕今后就要被赵愭惦记上了,况且此刻西府主战派态度明显,自己此刻出声,也是顺应官家制衡之策。

    是以朗声道:“洪相公所言极是,民间地下组织出现盔甲、军弩,数少且劣,何有异心之说,臣倒以为,当追究此事之源,我大宋雄师所用军需,怎的会出现在贼子手上。”

    这便是将责任推到西府了。

    毕竟这些事情大多是西府在打理,东府一向负责行政。

    陈俊卿微微一笑,不服气了,出列道:“汤相公此言,是说某负责的西府之中,有人知法犯法,犯下私卖军需这等重罪?”

    汤思退冷笑,“我没这么说,是你自己说的。”

    陈俊卿哈哈一笑,对官家行礼道:“官家,西府诸事重在边疆,临安为大宋京畿之地,又有禁军拱卫,不知道我东府何人能有此能耐?”

    西府不负责禁军啊。

    禁军是皇帝负责,也就是说,拱卫京畿安全,是皇帝的责任。

    陈俊卿知晓,这种盔甲军弩出现在民间,真要追究下去,西府还真跑不掉责任,是以果断将责任推到官家头上。

    你汤思退不是要追究么,去追究禁军吧。

    这就是大宋臣子的厉害之处。

    官家也照样可以拿来当挡箭牌。

    赵昚看着三位相公斗法,脑袋都大了,哎哟我去,怎么这事又牵扯到朕的头上来了,不过话说回来,汤相公说的有道理,但陈相公说的话也在理啊。

    在禁军拱卫的京畿民间出现盔甲军弩,自己掌控的禁军那些武将官员,还真脱不了干系。

    得了,这事得饶过去。

    汤思退也有些奈,陈俊卿耍流|氓了啊,自己还真敢追官家的责不成。

    只得锋头一转,顺应官家的意,跳过这档子烂事,说道:“暂且不论盔甲军弩出处,但问诸位同僚一句,在堂之人,可有人不知吴越王钱弘俶?”

    这是要打旧情牌……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沉默了。

    吴越王钱弘俶,大宋的臣子谁不知晓此人。

    大名鼎鼎的钱家先祖啊。

    在晚唐,钱家有一位获得恩赐金书铁券的吴岳王钱鏐,虽然只是唐朝的封王,可他的孙子吴越王钱弘俶却是大宋的功勋重臣啊。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钱鏐之孙吴越王钱弘俶遵照乃祖“善事中国,弗废臣礼”的训导,审时度势,将所辖十三州、八十六县、五十五万零七户、十—万五千卒,“纳土归宋”,实现和平统一。

    听到汤思退提起吴越王钱弘俶,赵昚的脸色融合了些。

    又听得汤思退朗声道:“当年太祖开国,孙吴越王钱弘俶遵照乃祖“善事中国,弗废臣礼”的训导归顺太祖,适时的钱家有雄师十万,十八州八十六县,五十余万户属民,岂是区区义平庄可以比拟的?数世而来,钱家皆承祖训,试问,今日之事,有何理由?”

    当年有雄师十万,大片属地都没有造反,现在就依靠一个义平庄造反?

    滑天下之大稽。

    赵昚点头。

    想了想道:“钱家之忠心,朕从怀疑,义平庄所查盔甲和军弩,想必是贼人私下为之,朕不欲枉负钱家。”

    汤思退和洪适立即行礼,“官家圣明。”

    立即有十余位朝臣附和。

    这都是钱家和赵愭的人,当然,也有一两位正直之士,附议关立场,自是单纯觉得事情本来就是这样。

    钱家怎么可能谋反嘛。

    赵昚又道:“但钱端义两子勾结义平庄是既定事实,交由大理寺侦办。”

    这便是要尘埃落定了。

    虽然没说怎么处理钱端礼和钱端义,但不是不处理,是要等大理寺查清楚之后再处理,反正经过这事,钱端义的秘书监丞肯定没了,钱端礼的参知政事……如果没有今日朝堂之争,官家可能会直接贬他的官,但经过朝堂争论,尤其是汤思退提起了吴越王钱弘俶,官家会给钱家面子,让他自己请辞,然后再任职其他。

    轰轰烈烈,闹得像菜市场的大朝会就此结束。

    谢盛堂高声宣道:“有事起奏,事退朝。”

    众臣齐齐行礼。

    赵昚却没有先行离开的意思,于是众臣行却礼,就是面对官家退三步之后,再离开大庆殿。

    待臣子都退下后,赵昚问谢盛堂,“西辽郡主耶律杞颜进宫了没?”

    谢盛堂猫腰道:“回大官的话,西辽郡主已在垂拱殿候着了。”

    赵昚点头,“你着人去吩咐御膳房,中午设宴,为郡主践行,明日使团出发时,朕就不亲自去送她了。”

    “喏。”

 第一百四十九章 垂死反击

    虽是秋末冬初,今儿个晨起大雾,雾散之后,却又出了个迟日,白惨惨的挂在东方,被微弱阳光映照,大内皇宫也显得有些灰白。

    透过大庆殿大门。

    赵昚看着依稀可见的群臣背影。

    走在白色的阳光里,三五成群,熙熙攘攘……

    嘴角浮起一抹笑意。

    心情大好。

    这一次剿灭义平庄,获脏银三百余万贯,让空虚的国库稍微充盈了那么一点。

    且最近主战派抬头,本来是好事,但过分就不好了,而汤思退自任相公一来,似乎并没有多少作为,已有换相的打算,但今日一看,这汤思退还不,能应付势大的主战派。

    方才若不是陈俊卿耍流|氓,汤思退怕是要打得陈俊卿溃不成军。

    陈俊卿比起张浚,终究还是差了点火候。

    大宋左相,朕便再用用罢。

    倒是参知政事这个位置,又让谁来?

    六部之中,貌似只有诸葛瑾我有这个资格啊……这倒是不麻烦,麻烦的是钱端礼去参知政事一职后,又将他安排到哪里?

    安排得太低,钱家的颜面就跌倒阴沟里去了。

    如此对不起吴越王钱弘俶的颜面。

    若是依然安排个高职位,于情于理也说不过去……

    真是个麻烦事情。

    李凤梧走出大内皇城,出门便看见赵恺立在皇城根下。

    笑道:“怎的,请我去喝酒?”

    赵恺呵呵笑道:“你若愿意,搬进王府也可以。”

    李凤梧大笑,“那可不好,你王府那些丫鬟会发花痴的,王妃也会嫌我碍眼。”

    赵恺撇嘴,“少假,我那王府中可没有唤儿姑娘的白莲风采,更别提还有一朵娇艳玫瑰张玉儿了,你是舍不得她们罢。”

    李凤梧嘿嘿嘿贼笑,“有事?”

    此时众多大员,签押房不在皇城内的,都已经坐轿离开,皇城根下只有赵恺和李凤梧一行人。

    赵恺也不避嫌,“大理寺那边要不要动动手脚?”

    李凤梧摇头,“用不着,这件事到现在,咱们谁都别管,官家刚得了三百余万贯会子充盈国库,心情好着呐,要是咱们动手脚整治钱枫和钱鸣,会适得其反的。”

    其实李凤梧并不是没想过,可以来个反其道而行之。

    不过这个么……

    相信有人会去做。

    这件事自己不能再去插手了,否则会被官家发现。

    告别赵恺,李凤梧去了一趟秘书监,钱端义被监禁后,秘书监国史院那几个编修见机的紧,今日看见李凤梧,便谄媚着说李少监有没有空,晚上三元楼小酌几杯。

    对于这种墙头草李凤梧向来没有好感,只是当官嘛,做事不能太绝,于是笑着婉拒,很是诚恳的说晚上有了饭局,改日我请你们……

    几个国史院编修受宠若惊,纷纷说不敢不敢。

    李凤梧确实有事。

    钱端义三父子被罢官已成定局,就连钱端礼的罢相也是迟早的事情,这一次自己出击大获全胜,还是得多亏了三个人。

    首功魏蔚,然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