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宋仕妖娆 >

第278章

宋仕妖娆-第278章

小说: 宋仕妖娆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到秘书监也是有目的的。

    青云书社要以连载的方式发表夏暖滟即将开写的《画皮》,这就涉及到刊刻印载。

    百年之前,毕昇发明活字印刷后,雕版印刷术迅疾发展。

    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以及民间、私家的刻书事业都有长足的发展、三大刻书系统之间互相促进、影响,使出版事业大大推进,全国已初步形成几个出版业的中心。

    官刻,即政府各机关刻印,有中央和地方两级刻书机构,中央刻书机构以国子监最为著名,此外,还有崇文院、秘书监等机构。

    靖康之变时由于金兵南下,原在汴京国子监所存的书版全部被毁,出版事业遭受惨重损失。随着建炎南渡后********的恢复,官私刻书大兴,中央及各级地方政权、教育系统、民间、私人、书商、坊贾不刻印。

    如今临安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坊刻业中心,城内外书坊林立,大大小小的不下五十家,其中荣六郎刻书铺最为著名,有“天下印书”之美称。

    青云书社要连载《画皮》,首要任务的印刷,其次是销售。

    李凤梧原本是想找荣六郎刻书铺合作。

    不过还是应该多了解一下刊刻方面的问题,以免被荣六郎这位大书商狠狠割肉。

    秘书监有刊刻所用的书版,以及各项专业人士。

    自己作为秘书少监,要获知一些信息应该不难,况且这本就是自己的工作。

    对于秘书少监这个职位,在别人看来,尤其是中枢重臣看来,似乎很有些鸡肋,法进入中枢重地,前途悠闲,但李凤梧却倍感满意。

    自己现在所处的境况,秘书监真是个极好的位置。

    虽然将秘书省降为了秘书监,但职权依然不小,其下隶属部门有太史局、日历所、会要所、国史实录院、著作局。

    太史局就是钦天监。

    日历所,以宰相、执政官时政记与起居郎、起居舍人起居注所记朝廷政事,按日月编次,修撰成书。以著作郎,著作佐郎主管。

    会要所,掌修纂会要等事项,以少监通任其事

    国史实录院,和日历所差不多,但所记、修撰的都是国事,比如此次宋金大战、和谈事宜、西辽使团诸事,都将由国史实录院负责。

    著作局,有秘书监丞总领事宜,具体事务由著作郎和著作佐郎负责,管理官办刻书和民间私书印发一事。

    这几大部门,对自己最有裨益的当属著作局。

    由此也能看出,也许赵昚那货安排自己当这个秘书少监真不是随意为之,很可能是故意让自己来这个位置,培养自己的势力。

    毕竟赵昚也知晓青云书社的存在。

    况且多少中枢重臣,都是从著作郎、著作佐郎、国史院编修走入仕途青云阶梯。

    说起来,很多时候著作郎、著作佐郎和国史院编修,比起秘书少监来貌似更有前途。

    如今正受官家青睐的梁克家就是从著作郎、国史院编修出身。

    当然,这都是假象。

    秘书少监这个位置看起来咸淡,其实也是很容易高升。

    不得不提一句,咱们大宋这位中兴之主和自己真有点心有灵犀的感觉。

    秘书监设秘书少监一人,从五品,总领监事;秘书监丞一人,从六品上,监掌经籍图书之事,领著作局,秘书主簿一人,协助秘书少监和秘书监丞,也负责会要所、国史实录院诸事。

    秘书郎三人,从七品上,掌四部图籍。以甲乙丙丁为部,皆有三本,一曰正,二曰副,三曰贮。凡课写功程,皆分判。

    校书郎十人,从八品上;秘书正字四人,从八品上,掌雠校典籍,刊正文章。

    典书四人,楷书十人,令史四人,书令史九人,亭长六人,掌固八人,熟纸匠十人,装潢匠十人,笔匠六人。

    国史实录所尚有编修数人。

    大宋又冗官,杂七杂八加起来,李凤梧竟差不多有一百号下属。

    是以李凤梧哼着大王叫我来巡山走进位于皇城外城的秘书监的时候,受到了“热烈”欢迎。m。。

 第八十四章 探花见探花,三探花!

    《

    若说大宋的人才,科举之前,大多是在国子学、太学以及地方州府学中。

    而已经入仕尚未青云直上的,则大多云集在翰林院。

    不过秘书监也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毕竟秘书监主要负责的就是文学方面的事情,什么天文地理什么国史修撰什么出版刊刻……

    只要是和文化沾边的,秘书监都可以去伸把手。

    是以大宋从著作郎、著作佐郎、国史院编修以及秘书正字、秘书郎上,很是走出了不少重臣。

    比如周必大和梁克家就是典型代表。

    还没进秘书监,李凤梧以及摸清了自己的下属和同僚。

    悚然发现,秘书监人才辈出啊。

    其中比较有名气之人有四。

    秘书监丞钱端义,和蒋芾同科,是绍兴二十一年的进士出身,如今蒋芾已是枢密副使,钱端礼却郁郁不得志只是个从六品上的秘书监丞。

    不过李凤梧敏锐的发现,这货的名字和参知政治钱端礼的名字相似。

    私下里查过,这货其实就是钱端礼的堂弟。

    秘书主簿赵云焕,貌似是个血缘极为边缘的宗室子弟,绍兴十八年的同进士,家族没落,又特别出色的能力,是以在秘书主簿的位置上混吃等死。

    校书郎梁介。

    这货可不是个普通人,是正儿八经的一甲及第的进士,而且还是探花!

    只不过也有些郁郁不得志,绍兴二十七年的三鼎甲,同为状元郎的王十朋已被官家重用,而他还在秘书监担任个从八品上的校书郎。

    除去这位绍兴二十七年的探花郎,秘书监竟然还有一位探花郎!

    这位探花郎是上一进士科的人才,当年也是风靡过临安的,长得一表人才,而且据说才华不输当科状元郎梁克家。

    这位探花郎名丁时发,目前任职著作郎。

    当然,这位探花郎也有些郁闷,状元梁克家今年趁着春闱,也已高升,自己却依然被搁在秘书监得不到重用。

    如此一算,算上春闱后高升的梁克家,区区秘书监竟然有双探花一状元。

    就是如今,也是三探花之局!

    如此阵容,也算是豪华了,只从科举出身上来说,甚至看不输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之一。

    毕竟混到三省去的,不见得都是科举三鼎甲。

    都是探花,在秘书监小小的螺蛳道场里天天相见,没有生出惺惺相惜,反倒是彼此敌视,尤其是梁介,因在秘书监任职校书郎已三年有余。

    心中的阴暗一面都被这段不得志的岁月激起。

    原本就看丁时发不顺眼,现在倒好了,又来了今科探花郎。

    丁时发在秘书监任职著作郎,原本心里是有点小得意的,就算梁克家高升,而自己也是一个探花郎,却比梁介好了许多。

    好歹也是个从七品上的著作郎。

    也算仕途不畅,但又幸运了许多。

    不过这种心情很快被打破了。

    今科探花郎来了!

    而且是从五品的秘书少监,总领秘书监诸事。

    人这种生物就是这么奇怪。

    当仅有的优越感被践踏之后,反而更易生出仇恨敌视之心。

    而当凌驾于自己的人被其他人凌驾之后,幸灾乐祸之心便会使之向往倾向于后者。

    是以这几日秘书监的氛围有点奇怪。

    著作郎丁时发言辞间尽是对新任少监的鄙夷,说什么抗旨负天家,又说什么踩着襄阳守兵的尸体爬上秘书少监的位置……

    反倒是梁介,对新任少监赞不绝口。

    就是比你这个前科探花郎厉害!

    秘书监丞钱端义当然是帮着丁时发,极尽隐晦的毁谤李凤梧。

    而赵云焕则属于和稀泥的人,反正是谁也不得罪,也不奢望谁青云直上后提拨一下自己。

    不过话又说回来,秘书监诸人大多还是怀着崇拜的心情等待着新任长官赴任:毕竟是官家谬赞的大宋雏凤,又敢抗旨官家,不仅写下了几首脍炙人口的佳作,更是死守了襄阳。

    如今那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可谓家喻户晓。

    李凤梧就在这种气氛下走进了秘书少监。

    看到尚未及冠的秘书少监,已经年过三十的丁时发越发看不顺眼,连象征性的礼节都忽略了,只是冷眼旁观。

    同样年过三十的梁介却热情的很,主动接替了今日有事没能点卯的钱端义的工作,为李凤梧一一介绍秘书少监诸人。

    李凤梧没想通这其中的缘由,因此对梁介的热情很有些不适应。

    不过没有表现出来。

    梁介首先介绍自己,“李少监,下官梁介,字子辅,目前任职校书郎。”

    李凤梧是不认识梁介的,但来之前已知晓此人。

    是以表现出很是高兴,“早闻得先生大才,久仰之极,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

    称呼为先生,这是莫大的尊敬。

    梁介心里顿时高兴至极,慌不迭行礼道:“使不得使不得,李少监年少有为,是我辈楷模,应是下官三生有幸,今后还望李少监多多指导。”

    一旁的丁时发不屑的冷哼一声,马屁精!

    可惜你这马屁拍人了,李凤梧已先后得罪了赵愭和赵惇,就不信他仕途还能走多远。

    梁介又为李凤梧介绍秘书主簿赵云焕。

    双方见礼,李凤梧笑眯眯的道:“赵主簿醉心学问,着实有我读书人的风骨。”

    赵云焕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反正自己也没有什么前途可奔,官场上就奉行娘子的教导:少说,多做多看。

    接下来是介绍著作郎丁时发。

    梁介介绍时的话也是说得相当的有艺术:“李少监,这位是著作郎子章,上科探花郎,也曾如李少监一般风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